卷七
關燈
小
中
大
千金》雲:婦人針之則無子。
中極穴,主治下元寒冷虛損,及婦人月事不調,赤白帶下。
針八分,留十呼,灸三壯。
孕婦不可灸。
膺腫乳癰灸乳根,小兒龜胸灸亦同,嘔吐吞酸灸日月,大赫專治病遺精。
【注】乳根穴,主治胸前腫,乳癰,小兒龜胸等證,針三分,灸三壯。
日月穴,主治嘔吐吞酸。
針七分,灸五壯。
大赫穴,主治遺精。
針三分,灸五壯。
天樞主灸脾胃傷,脾瀉痢疾甚相當,兼灸鼓脹瘕病,艾火多加病必康。
【注】天樞穴,主治内傷脾胃,赤白痢疾,脾瀉及臍腹鼓脹,瘕等證。
針五分,留七呼,灸五壯。
《千金》雲:魂魄之舍不可針,孕婦不可灸。
章門主治痞塊病,但灸左邊可拔根,若灸腎積臍下氣,兩邊齊灸自然平。
【注】章門穴,主治痞塊,多灸左邊,腎積灸兩邊。
針六分,留六呼,灸三壯。
一雲百壯。
期門主治奔豚病,上氣咳逆胸背疼,兼治傷寒脅硬痛,熱入血室刺有功。
【注】期門穴,主治奔豚上氣,咳逆胸滿,胸背徹痛,胸痛腹硬,及傷寒熱入血室。
針四分,灸五壯。
帶脈主灸一切疝,偏墜木腎盡成功,兼灸婦人濁帶下,丹田溫暖自然停。
【注】帶脈穴,主治疝氣偏墜木腎,及婦人赤白帶下等證。
針六分,灸五壯。
胸腹要穴圖 卷七 背部主病針灸要穴歌 腰俞主治腰脊痛,冷痹強急動作難,腰下至足不仁冷,婦人經病尿赤痊。
【注】腰俞穴,主治腰脊重痛,舉動不得,俯仰艱難,腰以下至足冷痹不仁,及婦人經閉,尿血等證。
刺二分,留七呼,灸五壯。
至陽專灸黃膽病,兼灸痞滿喘促聲,命門老虛腰痛證,更治脫肛痔腸風。
【注】至陽穴,主治身面俱黃,胸脅支滿,喘促不甯。
針五分,灸三壯。
命門穴,主治老人腎虛腰疼。
及久痔脫肛,腸風下血等證。
針五分,灸三壯。
若年二十以上者不宜灸,灸恐絕子。
膏肓一穴灸勞傷,百損諸虛無不良,此穴禁針惟宜艾,千金百壯效非常。
【注】膏肓穴,主治諸虛百損,五勞七傷,身形羸瘦,夢遺失精,上氣咳逆,痰火發狂,健忘,怔忡,胎前、産後勞瘵、傳屍等證。
灸七七壯至百壯。
大杼主刺身發熱,兼刺瘧疾咳嗽痰,神道惟灸背上病,怯怯短氣艾火添。
【注】大杼穴,主治遍身發熱,瘧疾,咳嗽多痰。
針五分,禁灸。
神道穴,主治背上冷痛,怯怯短氣。
灸七壯,禁針。
風門主治易感風,風寒痰嗽吐血紅,兼治一切鼻中病,艾火多加嗅自通。
【注】風門穴,主治腠理不密,易感風寒,咳嗽吐痰,咯血鼻衄,及一切鼻中諸病。
針三分,灸五壯。
肺俞内傷嗽吐紅,兼灸肺痿與肺癰,小兒龜背亦堪灸,肺氣舒通背自平。
【注】肺俞穴,主治内傷外感,咳嗽吐血,肺痿,肺癰,小兒龜背。
針三分,留七呼,灸三壯。
膈俞主治胸脅痛,兼灸痰瘧癖攻,更治一切失血證,多加艾灼總收功。
【注】膈俞穴,主治胸脅疼痛,痰瘧癖,一切血痰。
灸三壯,禁針。
肝俞主灸積聚痛,兼灸氣短語聲輕,更同命門一并灸,能使瞽目複重明。
【注】肝俞穴,主治左脅積聚疼痛,氣短不語。
若同命門穴一并灸之,即兩目昏暗者,可使複明。
肝俞穴灸七壯,禁針。
命門穴針五分,灸三壯。
膽俞主灸脅滿嘔,驚悸卧睡不能安,兼灸酒疸目黃色,面發赤斑灸自痊。
【注】膽俞穴,主治兩脅脹滿,幹嘔,驚悸,睡卧不安及酒疸,目睛發黃,面發赤斑等證。
灸三壯,禁針。
脾俞主灸傷脾胃,吐瀉瘧痢疸瘕,喘急吐血諸般證,更治嬰兒慢脾風。
【注】脾俞穴,主治内傷脾胃,吐瀉瘧痢,黃膽,食積,瘕,吐血,喘急,及小兒慢脾風證。
灸五壯,禁針。
三焦俞治脹滿疼,積塊堅硬痛不甯,更治赤白休息痢,刺灸此穴自然輕。
【注】三焦俞穴,主治脹滿積塊,堅硬疼痛,及赤、白痢疾不止等證。
針二分,灸五壯。
胃俞主治黃膽病,食畢頭目即暈眩,瘧疾善饑不能食,艾火多加自可痊。
【注】胃俞穴,主治黃膽,食畢頭眩,瘧疾,善饑不能食等證。
針三分,灸三壯。
腎俞主灸下元虛,令人有子效多奇,兼灸吐血聾腰痛,女疸婦帶不能遺。
【注】腎俞穴,主治下元諸虛,精冷無子,及耳聾,吐血,腰痛,女勞疸,婦人赤、白帶下等證。
灸三壯,禁針。
大腸俞治腰脊疼,大小便難此可通,兼治洩瀉痢疾病,先補後瀉要分明。
【注】大腸俞穴,主治腰脊疼痛,大小便不通,及洩瀉,痢疾等證。
針三分,灸三壯。
膀胱俞治小便難,少腹脹痛不能安,更治腰脊強直痛,艾火多添疾自痊。
【注】膀胱俞穴,主治小便不通,少腹脹痛,及腰脊強直疼痛等證。
針三分,灸七壯。
主治久瘧病,五髒瘧灸髒俞平,意舍主治脅滿痛,兼療嘔吐立時甯。
【注】俞穴,主治久瘧。
若五髒瘧,灸五髒俞。
五髒俞者,心、肝、脾、肺、腎俞也。
俱針六分,灸二七壯。
意舍穴,主治兩脅脹滿,疼痛嘔吐。
針五分,灸三壯。
身柱主治羊痫風,咳嗽痰喘腰背疼,長強惟治諸般痔,百勞穴灸汗津津。
【注】身柱穴,主治風痫發狂,咳嗽痰喘,腰背疼痛等證。
針五分,灸七七壯。
長強穴,主治諸般痔漏疼痛。
針三分,灸三十壯。
百勞穴,主治滿身發熱,虛汗盜
中極穴,主治下元寒冷虛損,及婦人月事不調,赤白帶下。
針八分,留十呼,灸三壯。
孕婦不可灸。
膺腫乳癰灸乳根,小兒龜胸灸亦同,嘔吐吞酸灸日月,大赫專治病遺精。
【注】乳根穴,主治胸前腫,乳癰,小兒龜胸等證,針三分,灸三壯。
日月穴,主治嘔吐吞酸。
針七分,灸五壯。
大赫穴,主治遺精。
針三分,灸五壯。
天樞主灸脾胃傷,脾瀉痢疾甚相當,兼灸鼓脹瘕病,艾火多加病必康。
【注】天樞穴,主治内傷脾胃,赤白痢疾,脾瀉及臍腹鼓脹,瘕等證。
針五分,留七呼,灸五壯。
《千金》雲:魂魄之舍不可針,孕婦不可灸。
章門主治痞塊病,但灸左邊可拔根,若灸腎積臍下氣,兩邊齊灸自然平。
【注】章門穴,主治痞塊,多灸左邊,腎積灸兩邊。
針六分,留六呼,灸三壯。
一雲百壯。
期門主治奔豚病,上氣咳逆胸背疼,兼治傷寒脅硬痛,熱入血室刺有功。
【注】期門穴,主治奔豚上氣,咳逆胸滿,胸背徹痛,胸痛腹硬,及傷寒熱入血室。
針四分,灸五壯。
帶脈主灸一切疝,偏墜木腎盡成功,兼灸婦人濁帶下,丹田溫暖自然停。
【注】帶脈穴,主治疝氣偏墜木腎,及婦人赤白帶下等證。
針六分,灸五壯。
胸腹要穴圖 卷七 背部主病針灸要穴歌 腰俞主治腰脊痛,冷痹強急動作難,腰下至足不仁冷,婦人經病尿赤痊。
【注】腰俞穴,主治腰脊重痛,舉動不得,俯仰艱難,腰以下至足冷痹不仁,及婦人經閉,尿血等證。
刺二分,留七呼,灸五壯。
至陽專灸黃膽病,兼灸痞滿喘促聲,命門老虛腰痛證,更治脫肛痔腸風。
【注】至陽穴,主治身面俱黃,胸脅支滿,喘促不甯。
針五分,灸三壯。
命門穴,主治老人腎虛腰疼。
及久痔脫肛,腸風下血等證。
針五分,灸三壯。
若年二十以上者不宜灸,灸恐絕子。
膏肓一穴灸勞傷,百損諸虛無不良,此穴禁針惟宜艾,千金百壯效非常。
【注】膏肓穴,主治諸虛百損,五勞七傷,身形羸瘦,夢遺失精,上氣咳逆,痰火發狂,健忘,怔忡,胎前、産後勞瘵、傳屍等證。
灸七七壯至百壯。
大杼主刺身發熱,兼刺瘧疾咳嗽痰,神道惟灸背上病,怯怯短氣艾火添。
【注】大杼穴,主治遍身發熱,瘧疾,咳嗽多痰。
針五分,禁灸。
神道穴,主治背上冷痛,怯怯短氣。
灸七壯,禁針。
風門主治易感風,風寒痰嗽吐血紅,兼治一切鼻中病,艾火多加嗅自通。
【注】風門穴,主治腠理不密,易感風寒,咳嗽吐痰,咯血鼻衄,及一切鼻中諸病。
針三分,灸五壯。
肺俞内傷嗽吐紅,兼灸肺痿與肺癰,小兒龜背亦堪灸,肺氣舒通背自平。
【注】肺俞穴,主治内傷外感,咳嗽吐血,肺痿,肺癰,小兒龜背。
針三分,留七呼,灸三壯。
膈俞主治胸脅痛,兼灸痰瘧癖攻,更治一切失血證,多加艾灼總收功。
【注】膈俞穴,主治胸脅疼痛,痰瘧癖,一切血痰。
灸三壯,禁針。
肝俞主灸積聚痛,兼灸氣短語聲輕,更同命門一并灸,能使瞽目複重明。
【注】肝俞穴,主治左脅積聚疼痛,氣短不語。
若同命門穴一并灸之,即兩目昏暗者,可使複明。
肝俞穴灸七壯,禁針。
命門穴針五分,灸三壯。
膽俞主灸脅滿嘔,驚悸卧睡不能安,兼灸酒疸目黃色,面發赤斑灸自痊。
【注】膽俞穴,主治兩脅脹滿,幹嘔,驚悸,睡卧不安及酒疸,目睛發黃,面發赤斑等證。
灸三壯,禁針。
脾俞主灸傷脾胃,吐瀉瘧痢疸瘕,喘急吐血諸般證,更治嬰兒慢脾風。
【注】脾俞穴,主治内傷脾胃,吐瀉瘧痢,黃膽,食積,瘕,吐血,喘急,及小兒慢脾風證。
灸五壯,禁針。
三焦俞治脹滿疼,積塊堅硬痛不甯,更治赤白休息痢,刺灸此穴自然輕。
【注】三焦俞穴,主治脹滿積塊,堅硬疼痛,及赤、白痢疾不止等證。
針二分,灸五壯。
胃俞主治黃膽病,食畢頭目即暈眩,瘧疾善饑不能食,艾火多加自可痊。
【注】胃俞穴,主治黃膽,食畢頭眩,瘧疾,善饑不能食等證。
針三分,灸三壯。
腎俞主灸下元虛,令人有子效多奇,兼灸吐血聾腰痛,女疸婦帶不能遺。
【注】腎俞穴,主治下元諸虛,精冷無子,及耳聾,吐血,腰痛,女勞疸,婦人赤、白帶下等證。
灸三壯,禁針。
大腸俞治腰脊疼,大小便難此可通,兼治洩瀉痢疾病,先補後瀉要分明。
【注】大腸俞穴,主治腰脊疼痛,大小便不通,及洩瀉,痢疾等證。
針三分,灸三壯。
膀胱俞治小便難,少腹脹痛不能安,更治腰脊強直痛,艾火多添疾自痊。
【注】膀胱俞穴,主治小便不通,少腹脹痛,及腰脊強直疼痛等證。
針三分,灸七壯。
主治久瘧病,五髒瘧灸髒俞平,意舍主治脅滿痛,兼療嘔吐立時甯。
【注】俞穴,主治久瘧。
若五髒瘧,灸五髒俞。
五髒俞者,心、肝、脾、肺、腎俞也。
俱針六分,灸二七壯。
意舍穴,主治兩脅脹滿,疼痛嘔吐。
針五分,灸三壯。
身柱主治羊痫風,咳嗽痰喘腰背疼,長強惟治諸般痔,百勞穴灸汗津津。
【注】身柱穴,主治風痫發狂,咳嗽痰喘,腰背疼痛等證。
針五分,灸七七壯。
長強穴,主治諸般痔漏疼痛。
針三分,灸三十壯。
百勞穴,主治滿身發熱,虛汗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