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之十二

關燈
素具。

     曹操曰:煙火,燒具也。

    李筌曰:薪刍、蒿艾、糧糞之屬。

    杜牧曰:艾蒿、荻葦、薪刍膏油之屬,先須修事以備用。

    兵法有火箭、火簾、火杏、火兵、火獸、火禽、火盜、火弩,凡此者皆可用也。

    梅堯臣曰:潛奸伺隙,必有便也;秉稈持燧,必先備也。

    傳曰:惟事事有備,乃無患也。

    張預曰:貯火之器,燃火之物,常須預備,伺便而發。

     發火有時,起火有日。

     梅堯臣曰:不妄發也。

    張預曰:不可偶然,當伺時日。

     時者,天之燥也; 曹操曰:燥者,旱也。

    梅堯臣曰:旱煥易燎。

    張預曰:天時旱燥,則火易燃。

     日者,月在箕、壁、翼、轸也;凡此四宿者,風起之日也。

     李筌曰:天文志月宿此者多風。

    玉經雲:常以月加日,從營室順數十五至翼,月在宿於此也。

    杜牧曰:宿者,月之所宿也。

    四宿者,風之使也。

    梅堯臣曰:箕,龍尾也;壁,東壁也;翼、轸,鹑尾也。

    宿在者,謂月之所次也。

    四宿好風,月離必起。

    張預曰:四星好風,月宿則起。

    當推步躔次,知所宿之日,則行火。

    一說:春丙丁,夏戊己,秋壬癸,冬甲乙,此日有疾風猛雨。

    又占風法:取雞羽重八兩,挂於五丈竿上,以候風所從來。

    四宿,即箕、壁、翼、轸也。

     凡火攻,必因五火之變而應之。

     梅堯臣曰:因火為變,以兵應之。

    張預曰:因其火變,以兵應之。

    五火即人、積、辎、庫、隊也。

     火發於内,則早應之於外。

     曹操曰:以兵應之也。

    李筌曰:乘火勢而應之也。

    杜牧曰:凡火,乃使敵人驚亂,因而擊之,非謂空以火敗敵人也。

    聞火初作即攻之;若火闌衆定而攻之,當無益,故曰早也。

    杜佑曰:使間人縱火於敵營内,當速進以攻其外也。

    梅堯臣曰:内若驚亂,外以兵擊。

    張預曰:火才發於内,則兵急擊於外;表裹齊攻,敵易驚亂。

     火發兵靜者,待而勿攻; 杜牧曰:火作不驚,敵素有備,不可遽攻,須待其變者也。

    梅堯臣曰:不驚撓者,必有備也。

    王晳曰:以不變也。

    何氏曰:火作而敵不驚呼者,有備也;我往攻,則返或受害。

    張預曰:火雖發而兵不亂者,敵有備也;複防其變,故不可攻。

     極其火力,可從而從之,不可從而止。

     曹操曰:見可而進,知難而退。

    李筌曰:夫火發兵不亂,不可攻。

    杜牧曰:俟火盡已來,若敵人擾亂則攻之;若敵終靜不擾,則收兵而退也。

    杜佑曰:見利則進、知難則退。

    極,盡也。

    盡火力,可則應,不可則止,無使敵知其所為。

    梅堯臣曰:極其火勢,待其變則攻,不變則勿攻。

    王晳曰:伺其變亂則乘之;終不變亂,則自治而蓄力。

    何氏曰:如魏滿寵征吳,勑諸将曰:今夕風甚猛,賊必來燒我營,宜為之備。

    諸。

     軍皆警。

    夜半,果來燒營,寵掩擊破之者是也。

    張預曰:盡其火勢,變亂則攻,安靜則退。

     火可發於外,無待於内,陝時發之。

     李筌曰:魏武破袁紹於官渡,用許攸計,燒辎重萬餘,則其義也。

    杜牧曰:上文雲五火變須發於内。

    若敵居荒澤草穢,或營栅可焚之地,即須及時發火,不必更待内發作然後應之,恐敵人自燒野草,我起火無益。

    漢時李陵征匈奴,戰敗,為單于所逐,及於大澤。

    匈奴於上風縱火,陵亦先放火燒斷蒹葭,用絕火勢。

    陳皥曰:以時發之,所謂天之燥月之宿在四星也。

    賈林曰:火可發於外,不必待内應;得時即應發,不可拘於常勢也。

    梅堯臣同杜牧注。

    張預曰:火亦可發於外,不必須待作於内;但有便則應時而發。

    黃巾賊張角圍漢将皇甫嵩於長社。

    賊依草結營,嵩使銳士間出圍外,縱火大呼,城上舉燎應之。

    嵩因鼓而奔其陳,賊驚亂,遂敗走。

     火發上風,無攻下風。

     曹操曰:不便也。

    李筌曰:隋江東賊劉元進攻王世充於延陵,令把草東方,因風縱火。

    俄而回風,悉燒元進營,軍人多死者。

    杜牧曰:若是東,則焚敵之東,我亦随以攻其東。

    若火發東面,攻其西,則與敵人同受也。

    故無攻下風,則順風也;若舉東,可知其他也。

    梅堯臣曰:逆火勢,非便也,敵必死戰。

    王晳曰:或擊其左右可也。

    張預曰:燒之必退,退而逆擊之,必死戰,則不便也。

     晝風久,夜風止。

     曹操曰:數當然也。

    李筌曰:不終#1始也。

    杜牧曰:老子曰:飄風不終朝。

    梅堯臣曰:凡晝風必夜止,夜風必晝止,數當然也。

    王晳同梅堯臣注。

    張預曰:晝起則夜息,數當然也。

    故老子曰:飄風不終朝。

     凡軍必知有五火之變,以數守之。

     杜牧曰:須算星躔之數,守風起日,乃可發火,不可偶然而為之。

    杜佑曰:既知起五火五變,當複以數消息其可否。

    梅堯臣曰:數星之躔,以候風起之日,然而發火,亦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