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之九
關燈
小
中
大
無所求於國家,遽請盟會,必恐不實。
上不納。
渾瑊率衆二萬,屯泾州平涼縣,盟壇在縣西三十裡。
五月十三曰,瑊率三千人會壇所,吐蕃果衷甲劫盟焉。
陳皥曰:因盟相劫,不獨國朝。
晉楚會於宋,楚人衷甲,欲襲晉,晉人知之,是以失信也。
今言無約而請和,蓋總論兩國之師,或侵或伐,彼我皆未屈弱,而無故請和好者,此必敵人國内有憂危之事,欲為苟且暫安之計;不然,則知我有可圖之勢,欲使不疑,先求和好,然後乘我不備而來取也。
石勒之破王浚也,先密為和好,又臣服於浚;知浚不疑,乃請修軏觐之禮。
浚許之。
及入,因誅浚而滅之。
杜佑曰:未有要約而便來請和,有間謀也。
梅堯臣曰:無約請和,必有奸謀。
王晳曰:無故驟請和者,宜防他謀也。
張預曰:無故請和,必有奸謀。
漢高祖欲擊秦軍,使郦食其持重寶埳其将賈竪,秦将果欲連和。
高祖因其怠而擊之,秦師大敗。
又晉将李矩守榮陽,劉暢以三萬人鬥之。
矩遣使奉牛酒請降,潛匿精兵,見其弱卒。
暢大飨士卒,人皆醉飽。
矩夜襲之,暢僅以身免。
奔走而陳兵車者,期也; 李筌曰:戰有期,及将用,是以奔走之。
杜牧曰:上文輕車先出,居其側者,陳也,蓋先出車定戰場界,立旗為表,奔走赴表,以為陳也。
旗者,期也;與民期於下也。
周禮大蒐曰車驟徒趨,及表乃止是也。
賈林曰:尋常之期不合奔走,必有遠兵相應;有晷刻之期,必欲合勢同來攻我,宜速備之。
梅堯臣曰:立旗為表,奔以赴列。
王晳曰:陳而期民,将求戰也。
張預曰:立旗為表,與民期於下,故奔走以赴之。
周禮曰:車驟徒趨,及表乃止是也。
半進半退者,誘也; 李筌曰:散於前。
杜牧曰:僞為雜亂不整之狀,誘我使進也。
梅堯臣曰:進退不一,欲以誘我。
王晳曰:詭亂形也。
張預曰:詐為亂形,是誘我也。
若吳子以囚徒示不整,以誘楚師之類也。
杖而立者,饑也; 李筌曰:困不能齊。
杜牧曰:不食必困,故杖也。
一本從此仗字。
杜佑曰:倚仗矛戟而立者,饑之意。
梅堯臣曰:倚兵而立者,足見饑弊之色。
王晳曰:倚杖者,困餒之相。
張預曰:凡人不食則困,故倚兵器而立。
三軍飲食,上下同時,故一人饑,則三軍皆然。
汲而先飲者,渴也; 李筌曰:汲未至先飲者,士卒之渴。
杜牧曰:命之汲水,未及而先取者,渴也。
覩一人,三軍可知也。
梅堯臣同杜牧注。
王晳曰:以此見其衆行驅饑渴也。
張預曰:汲者未及歸營,而先飲水,是三軍渴也。
見利而不進者,勞也; 曹操曰:士卒之疲勞也。
李筌曰:士卒難用也。
杜佑曰:士疲倦也。
敵人來,見我利而不能擊進者,疲勞也。
梅堯臣曰:人其困乏,何利之趨。
張預曰:士卒疲勞,不可使戰,故雖見利,将不敢進也。
鳥集者,虛也; 李筌曰:城上有烏,師其遁也。
杜牧曰:設留形而遁。
齊與晉相持,細叔向曰:烏烏之聲樂,齊師其遁。
複周齊王憲伐高齊,将班師,乃以柏葉為幕,燒糞壤去。
高齊視之,二曰乃知其空營,追之不及。
此乃設留形而遁走也。
陳皥曰:此言敵人若去;營幕必空,禽鳥既無畏,乃嗚集其上。
楚子元伐鄭,将奔,謀者告曰:楚幕有鳥。
乃止。
則知其是設留形而遁也。
此篇蓋孫子辮敵之情僞也。
杜佑曰:敵大作營壘,示我衆;而烏集止其中者,虛也。
梅堯臣曰:敵人既去,營壘空虛,鳥鳥無猜,來集其上。
張預曰:凡敵潛退,必奔營幕,禽鳥見空,鳴集其上。
楚伐鄭,鄭人将奔,諜告曰:楚幕有鳥。
乃止。
又晉伐齊,叔向曰:城上有鳥,齊師其遁。
此乃設留形而遁也。
夜呼者,恐也; 曹操曰:軍士夜呼,将不勇也。
李筌曰:士卒怯而将懦,故驚恐相呼。
杜牧曰:恐懼不安,故夜呼以自壯也。
陳皥曰:十人中一人有勇,雖九人怯懦,恃一人之勇,亦可自安。
今軍士夜呼,蓋是将無勇。
曹說是也。
孟氏同陳皥注。
張預曰:三軍以将為主。
将無膽勇,不能安衆,故士卒恐懼而夜呼。
若晉軍終夜有聲是也。
軍擾者,将不重也; 李筌曰:将無威重則軍擾。
杜牧曰:言進退舉止,輕佻率易,無威重,軍士亦擾亂也。
陳皥曰:将法令不嚴,威容不重,士因以擾亂也。
梅堯臣同陳皥注。
張預曰:軍中多驚擾者,将不持重也。
張遼屯長社,夜,軍中忽亂,一軍盡擾,遼謂左右勿動,是必有造變者,欲以動亂人耳。
乃令軍士安坐,遼中陳而立,有頃即定。
此則能持重也。
旌旗動者,亂也; 杜牧曰:魯莊公敗齊于長勺,曹刿請逐之。
公曰:若何?對曰:視其轍亂而旗靡,故逐之。
杜佑曰:旌旗謬動,抵東觸西傾倚者,亂也。
梅堯臣曰:旌旗辄動,偃亞不次,無紀律也。
張預曰:旌旗所以齊衆也,而動搖無定,是部伍雜亂也。
吏怒者,倦也; 杜牧曰:衆悉倦弊,故吏不畏而忿怒也。
陳皥曰:将興不急之役,故人人倦弊也。
賈林曰:人困則多怒。
梅堯臣曰:吏士倦煩,怒不畏避也。
張預曰:政令不一,則人情倦,故吏多怒也。
晉楚相攻,晉裨将趙旃、魏錡怒而欲敗晉軍,皆奉命于楚。
卻克曰二憾往矣,弗備必敗是也。
粟馬肉食,軍無懸缻,不返其舍者,窮寇也。
亡公:殺馬肉食者,軍無糧也;軍無懸缻,不返其舍者,窮寇也。
李筌曰:殺其馬而食肉,故曰軍無糧也。
不返合者,窮迫不及竃也。
杜牧曰:粟馬,言以糧谷秣馬也。
肉食者,殺牛馬飨士也。
軍無懸缻者,悉破之,示不複炊也。
不返其舍者,晝夜結部伍也。
如此皆是窮寇,必欲決一戰爾。
缻音府,炊器也。
梅堯臣曰:給糧以秣乎馬,殺畜以飨乎士,棄缻不複炊,暴露不返舍,是欲決戰而求勝也。
王晳曰:粟馬肉食,所以為力且久也。
軍無缻,不複飲食也。
不返舍,無回心也。
皆謂以死決戰耳。
敵如此者,當堅守以待其弊也。
張預曰:捐糧谷以秣馬,殺牛畜以飨士,破釜及缻,不複炊爨,暴露兵衆,不複反舍,茲窮寇也。
孟明焚舟,楚軍破釜之類是也。
諄諄翕翕,徐與人言者,失衆也; 曹操曰:諄諄,語貌;翕翕,失志貌。
李筌曰:諄諄翕翕,竊語貌。
士卒之心恐上,則私語而言,是失衆也。
杜牧曰:諄諄者,乏氣聲促也;翕翕者,颠倒失次貌。
如此者,憂在内,是自失其衆心也。
賈林曰:諄諄,竊議貌;翕翕,不安貌;徐與人言,遞相問貌。
如此者,必散失部曲也。
梅堯臣曰:諄諄,吐誠懇也;翕翕,曠職事也;緩言強安,恐衆離也。
王晳曰:諄諄,語誠懇之貌;翕翕者,患其上也。
将失人心,則衆相與語,誠懇而患其上也。
何氏曰:兩人竊語,诽議主将者也。
張預曰:諄諄,語也;翕翕,聚也;徐,緩也。
言士卒相聚私語,低緩而言,以非其上,是不得衆心也。
數賞者,窘也; 李筌曰:窘則數賞以勸進。
杜牧曰:勢力窮窘,恐衆為叛,數賞以悅之。
孟氏曰:軍實窘也。
恐士卒心怠,故别行小惠也。
梅堯臣曰:勢窮憂叛離,屢賞以悅衆。
王晳曰:衆窘而不和裕,則數賞以悅之。
張
上不納。
渾瑊率衆二萬,屯泾州平涼縣,盟壇在縣西三十裡。
五月十三曰,瑊率三千人會壇所,吐蕃果衷甲劫盟焉。
陳皥曰:因盟相劫,不獨國朝。
晉楚會於宋,楚人衷甲,欲襲晉,晉人知之,是以失信也。
今言無約而請和,蓋總論兩國之師,或侵或伐,彼我皆未屈弱,而無故請和好者,此必敵人國内有憂危之事,欲為苟且暫安之計;不然,則知我有可圖之勢,欲使不疑,先求和好,然後乘我不備而來取也。
石勒之破王浚也,先密為和好,又臣服於浚;知浚不疑,乃請修軏觐之禮。
浚許之。
及入,因誅浚而滅之。
杜佑曰:未有要約而便來請和,有間謀也。
梅堯臣曰:無約請和,必有奸謀。
王晳曰:無故驟請和者,宜防他謀也。
張預曰:無故請和,必有奸謀。
漢高祖欲擊秦軍,使郦食其持重寶埳其将賈竪,秦将果欲連和。
高祖因其怠而擊之,秦師大敗。
又晉将李矩守榮陽,劉暢以三萬人鬥之。
矩遣使奉牛酒請降,潛匿精兵,見其弱卒。
暢大飨士卒,人皆醉飽。
矩夜襲之,暢僅以身免。
奔走而陳兵車者,期也; 李筌曰:戰有期,及将用,是以奔走之。
杜牧曰:上文輕車先出,居其側者,陳也,蓋先出車定戰場界,立旗為表,奔走赴表,以為陳也。
旗者,期也;與民期於下也。
周禮大蒐曰車驟徒趨,及表乃止是也。
賈林曰:尋常之期不合奔走,必有遠兵相應;有晷刻之期,必欲合勢同來攻我,宜速備之。
梅堯臣曰:立旗為表,奔以赴列。
王晳曰:陳而期民,将求戰也。
張預曰:立旗為表,與民期於下,故奔走以赴之。
周禮曰:車驟徒趨,及表乃止是也。
半進半退者,誘也; 李筌曰:散於前。
杜牧曰:僞為雜亂不整之狀,誘我使進也。
梅堯臣曰:進退不一,欲以誘我。
王晳曰:詭亂形也。
張預曰:詐為亂形,是誘我也。
若吳子以囚徒示不整,以誘楚師之類也。
杖而立者,饑也; 李筌曰:困不能齊。
杜牧曰:不食必困,故杖也。
一本從此仗字。
杜佑曰:倚仗矛戟而立者,饑之意。
梅堯臣曰:倚兵而立者,足見饑弊之色。
王晳曰:倚杖者,困餒之相。
張預曰:凡人不食則困,故倚兵器而立。
三軍飲食,上下同時,故一人饑,則三軍皆然。
汲而先飲者,渴也; 李筌曰:汲未至先飲者,士卒之渴。
杜牧曰:命之汲水,未及而先取者,渴也。
覩一人,三軍可知也。
梅堯臣同杜牧注。
王晳曰:以此見其衆行驅饑渴也。
張預曰:汲者未及歸營,而先飲水,是三軍渴也。
見利而不進者,勞也; 曹操曰:士卒之疲勞也。
李筌曰:士卒難用也。
杜佑曰:士疲倦也。
敵人來,見我利而不能擊進者,疲勞也。
梅堯臣曰:人其困乏,何利之趨。
張預曰:士卒疲勞,不可使戰,故雖見利,将不敢進也。
鳥集者,虛也; 李筌曰:城上有烏,師其遁也。
杜牧曰:設留形而遁。
齊與晉相持,細叔向曰:烏烏之聲樂,齊師其遁。
複周齊王憲伐高齊,将班師,乃以柏葉為幕,燒糞壤去。
高齊視之,二曰乃知其空營,追之不及。
此乃設留形而遁走也。
陳皥曰:此言敵人若去;營幕必空,禽鳥既無畏,乃嗚集其上。
楚子元伐鄭,将奔,謀者告曰:楚幕有鳥。
乃止。
則知其是設留形而遁也。
此篇蓋孫子辮敵之情僞也。
杜佑曰:敵大作營壘,示我衆;而烏集止其中者,虛也。
梅堯臣曰:敵人既去,營壘空虛,鳥鳥無猜,來集其上。
張預曰:凡敵潛退,必奔營幕,禽鳥見空,鳴集其上。
楚伐鄭,鄭人将奔,諜告曰:楚幕有鳥。
乃止。
又晉伐齊,叔向曰:城上有鳥,齊師其遁。
此乃設留形而遁也。
夜呼者,恐也; 曹操曰:軍士夜呼,将不勇也。
李筌曰:士卒怯而将懦,故驚恐相呼。
杜牧曰:恐懼不安,故夜呼以自壯也。
陳皥曰:十人中一人有勇,雖九人怯懦,恃一人之勇,亦可自安。
今軍士夜呼,蓋是将無勇。
曹說是也。
孟氏同陳皥注。
張預曰:三軍以将為主。
将無膽勇,不能安衆,故士卒恐懼而夜呼。
若晉軍終夜有聲是也。
軍擾者,将不重也; 李筌曰:将無威重則軍擾。
杜牧曰:言進退舉止,輕佻率易,無威重,軍士亦擾亂也。
陳皥曰:将法令不嚴,威容不重,士因以擾亂也。
梅堯臣同陳皥注。
張預曰:軍中多驚擾者,将不持重也。
張遼屯長社,夜,軍中忽亂,一軍盡擾,遼謂左右勿動,是必有造變者,欲以動亂人耳。
乃令軍士安坐,遼中陳而立,有頃即定。
此則能持重也。
旌旗動者,亂也; 杜牧曰:魯莊公敗齊于長勺,曹刿請逐之。
公曰:若何?對曰:視其轍亂而旗靡,故逐之。
杜佑曰:旌旗謬動,抵東觸西傾倚者,亂也。
梅堯臣曰:旌旗辄動,偃亞不次,無紀律也。
張預曰:旌旗所以齊衆也,而動搖無定,是部伍雜亂也。
吏怒者,倦也; 杜牧曰:衆悉倦弊,故吏不畏而忿怒也。
陳皥曰:将興不急之役,故人人倦弊也。
賈林曰:人困則多怒。
梅堯臣曰:吏士倦煩,怒不畏避也。
張預曰:政令不一,則人情倦,故吏多怒也。
晉楚相攻,晉裨将趙旃、魏錡怒而欲敗晉軍,皆奉命于楚。
卻克曰二憾往矣,弗備必敗是也。
粟馬肉食,軍無懸缻,不返其舍者,窮寇也。
亡公:殺馬肉食者,軍無糧也;軍無懸缻,不返其舍者,窮寇也。
李筌曰:殺其馬而食肉,故曰軍無糧也。
不返合者,窮迫不及竃也。
杜牧曰:粟馬,言以糧谷秣馬也。
肉食者,殺牛馬飨士也。
軍無懸缻者,悉破之,示不複炊也。
不返其舍者,晝夜結部伍也。
如此皆是窮寇,必欲決一戰爾。
缻音府,炊器也。
梅堯臣曰:給糧以秣乎馬,殺畜以飨乎士,棄缻不複炊,暴露不返舍,是欲決戰而求勝也。
王晳曰:粟馬肉食,所以為力且久也。
軍無缻,不複飲食也。
不返舍,無回心也。
皆謂以死決戰耳。
敵如此者,當堅守以待其弊也。
張預曰:捐糧谷以秣馬,殺牛畜以飨士,破釜及缻,不複炊爨,暴露兵衆,不複反舍,茲窮寇也。
孟明焚舟,楚軍破釜之類是也。
諄諄翕翕,徐與人言者,失衆也; 曹操曰:諄諄,語貌;翕翕,失志貌。
李筌曰:諄諄翕翕,竊語貌。
士卒之心恐上,則私語而言,是失衆也。
杜牧曰:諄諄者,乏氣聲促也;翕翕者,颠倒失次貌。
如此者,憂在内,是自失其衆心也。
賈林曰:諄諄,竊議貌;翕翕,不安貌;徐與人言,遞相問貌。
如此者,必散失部曲也。
梅堯臣曰:諄諄,吐誠懇也;翕翕,曠職事也;緩言強安,恐衆離也。
王晳曰:諄諄,語誠懇之貌;翕翕者,患其上也。
将失人心,則衆相與語,誠懇而患其上也。
何氏曰:兩人竊語,诽議主将者也。
張預曰:諄諄,語也;翕翕,聚也;徐,緩也。
言士卒相聚私語,低緩而言,以非其上,是不得衆心也。
數賞者,窘也; 李筌曰:窘則數賞以勸進。
杜牧曰:勢力窮窘,恐衆為叛,數賞以悅之。
孟氏曰:軍實窘也。
恐士卒心怠,故别行小惠也。
梅堯臣曰:勢窮憂叛離,屢賞以悅衆。
王晳曰:衆窘而不和裕,則數賞以悅之。
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