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之九
關燈
小
中
大
軍行有險阻、潢井、葭葦、山林、蘙荟者,必謹覆索之,此伏奸之所處也。
曹操曰:險者,一高一下之地;阻者,多水也。
潢者,池也;井者,下也。
葭葦者,衆草所聚;山林者,衆木所居也。
蘙荟者,可屏蔽之處也。
此以上論地形也。
以下相敵情也。
李筌曰:以下恐敵之奇伏誘詐也。
梅堯臣曰:險阻,隘也,山林之所産;潢井,下也,葭葦之所生。
皆蘙荟足以蒙蔽。
當掩搜,恐有伏兵。
張預曰:臉阻,丘阜之地,多生山林;潢井,卑下之處,多産葭葦。
皆蘙荟可以蒙蔽。
必條索之,恐兵伏其中。
又慮奸細潛隐,觇我虛實,聽我号令,伏奸當為兩事。
敵近而靜者,恃其險也; 梅堯臣曰:近而不動,倚險故也。
王晳曰:恃險故不恐也。
遠而挑戰者,欲人之進也; 杜牧曰:若近以挑我,則有相薄之勢,恐我不進,故遠也。
陳皥曰:敵人相近而不挑戰,恃其守險也。
若遠而挑戰者,欲誘我使進,然後乘利而奮擊也。
梅堯臣同陳皥注。
王晳曰:欲必人也。
挑,謂擿骁敵求戰。
張預曰:兩軍相近而終不動者,倚恃險固也;兩軍相遠而數挑戰者,欲誘我之進也。
尉缭子曰:分險者無戰心。
言敵人先分得險地,則我勿與之戰也。
又曰:挑戰者無全氣。
言相去遠則挑戰,而延誘我進,即不可以全氣擊之,與此法同也。
其所居易者,利也。
曹操曰:所居利也。
李筌曰:居易之地,政人之利。
杜牧曰:言敵不居險阻,而居平易,必有以便利於事也。
一本雲:士争其所居者,易利也。
陳皥曰:言敵人得其地利,則将士争以居之也。
賈林曰:敵之所居地多便利,故挑我,使前就已之便,戰則易獲其利,慎勿從之也。
梅堯臣曰:所居易利,故來挑戰。
王晳伺曹操注。
張預曰:敵人舍險而居易者,必有利也。
或曰:敵欲人之進,故處於平易,以示利而誘我也。
衆樹動者,來也; 曹操曰:斬伐樹木,除道進來,故動。
梅堯臣同曹操注。
張預曰:凡軍必遣善視者登高觇敵,若見林木動搖者,是斬木除道而來也。
或曰:不止除道,亦将為兵器也。
若晉人伐木益兵是也。
衆草多障者,疑也。
曹操曰:結草為障,欲使我疑也。
杜牧曰:言敵人或營壘未成,或拔軍潛去,恐我來追,或為掩襲,故結草使往往相聚,如有人伏藏之狀,使我疑而不敢進也。
賈林曰:結草多為障蔽者,欲使我疑之,於中兵必不實,欲别為攻襲,宜審備之。
杜佑曰:結草多障,欲使我疑#1,稠草中多障蔽者,敵必避去,恐追及,多作障蔽,使人疑有伏焉。
張預曰:或敵欲追我,多為障蔽,設留形而遁,以避其追;或欲襲我,叢聚草木以為人屯,使我備東而擊西。
皆所以為疑也。
鳥起者,伏也; 曹操曰:鳥起其上,下有伏兵。
李筌曰:藏兵曰伏。
杜佑曰:下有伏兵往藏,觸烏而驚起也。
張預曰:烏适平飛,至彼忽高起者,下有伏兵也。
獸駭者,覆也。
曹操曰:敵廣陳張翼,來覆我也。
李筌曰:不意而至曰覆。
杜牧曰:凡敵欲覆我,必由他道險阻林木之中,故驅起伏獸駭逸也。
覆者,來襲我也。
陳皥曰:覆者,謂隐於林木之内,潛來掩我。
一侯兩軍戰酣,或出其左右,或出其前後,若驚駭伏獸也。
梅堯臣曰:獸驚而奔,旁有覆。
張預曰:凡欲掩覆人者,必由險阻草木中來,故驚起伏獸奔駭也。
塵高而銳者,東來也; 杜牧曰:車馬行疾,仍須魚貫,故塵高而尖。
杜佑曰:車馬行疾,塵相沖,故高也。
梅堯臣曰:蹄輪勢重,塵必高銳。
張預曰:車馬行疾而勢重,又轍迹相次而進,故塵埃高起而說直也。
凡軍行須有探侯之人在前,若見敵塵,必馳報主将。
如潘黨望晉塵,使騁而告是也。
卑而廣者,徒來也; 杜牧曰:步人行遲,可以并列,故塵低而闊也。
梅堯臣曰:人步低輕,塵必卑廣。
王晳曰:車馬起塵猛,步人則差緩也。
張預曰:徒步行緩而迹輕,又行列疏遠,故塵低而來。
散而條達者,樵探也; 李筌曰:煙塵之候,晉師伐齊,曳柴從之。
齊人登山,望而畏其衆,乃夜遁。
薪來即其義也。
此筌以樵采二字為薪來字。
杜牧曰:樵采者,各随所向,故塵埃散衍。
條達,縱橫斷絕貌也。
梅堯臣曰:樵采随處,塵必縱橫。
王晳曰:條達,纖微斷續之貌。
張預曰:分遣厮役,随處樵采,故塵埃散亂而成隧道。
少而往來者,營軍也。
杜牧曰:欲立營壘,以輕兵往來為斥候,故塵少也。
梅堯臣曰:輕兵定營,往來塵少。
張預曰:凡分栅營者,必遣輕騎,四面近視其地,欲周知險易廣狹之形,故塵微而來。
辭卑而益備者,進也; 曹操曰:其使來卑辭,使間視之,敵人增備也。
杜牧曰:言敵人使來,言辭卑遜,複增壘塗壁,若懼我者,是欲驕我使懈怠,必來攻我也。
趙奢救阏與,去邯鄲三十裡,增壘不進。
秦間來,必善食遣之。
間以報秦将。
秦将果大喜曰:阏與非趙所有矣。
奢既遣秦間,乃信道兼行,掩秦不備,擊之,遂大破秦軍也。
梅堯臣曰:欲進者,外則卑辭,内則益備,款我也。
張預曰:使來辭遜,敵複增備,欲驕我而後進也。
田單守即墨,燕将騎劫圍之。
單身操版插,與士卒分功,使妻妾綸行伍之間,散食飨士,乃使女子乘城約降。
燕大喜。
又收民金千镒,令富豪遣使遺燕将書曰:城即降,願無虜妻妾。
燕人益懈。
乃出兵擊,大破之。
辭強而進驅者,退也; 曹操曰:詭詐也。
杜牧曰:吳王夫差北征,會晉定公於黃池,越王句踐伐吳,吳晉方争長未定。
吳王懼,乃合大夫而謀曰:無會而歸,與會而先晉孰利?王孫雒曰:必會而先之。
吳王曰:先之若何?雒曰:今夕必挑戰,以廣民心,乃能至也。
於是吳王以帶甲三萬人,去晉軍一裡,聲動天地。
晉使董褐視之,吳王親對曰:孤之事君在今曰,不得事君亦在今曰。
董褐曰:臣觀吳王之色,類有大憂;吳将毒我,不可與戰。
乃許先歃。
吳王既會,遂還焉。
杜佑曰:詭詐驅馳,示無所畏,是知欲退也。
梅堯臣曰:欲退者使既詞壯,兵又強進,脅我也。
王晳曰:辭強示進形,欲我不虞其去也。
張預曰:使來辭壯,軍又前進,欲脅我而求退也。
秦行人夜戒晉師曰:兩軍之士,皆未憖也;來曰請相見。
晉庾骈曰:使者目動而言肆,懼我也。
秦果宵遁。
輕車先出居其側者,陳也; 曹操曰:陳兵欲戰也。
杜牧曰:出輕車,先定戰陳壇界也。
賈林曰:輕車前禦,欲結陳而來也。
張預曰:輕車,戰車也。
出軍其旁,陳兵歌戰也。
按魚麗之陳,先偏後伍,言以車居前,以伍次之。
然則是欲戰者,車先出其側也。
無約而請和者,謀也; 李筌曰:無質盟之約請和者,必有謀於人。
田單詐騎劫,紀信诳項羽,即其義也。
杜牧曰:貞元三年,吐蕃首領尚結贊因侵掠河曲,遇疫疠,人馬死者太半,恐不得回,乃詐與侍中馬燧款懇,因奏請盟會。
燧乃盟之。
時河中節度使渾城奏曰:若國家勒兵境上,以謀伐為計,蕃戎請盟,亦聽信之。
今吐蕃
曹操曰:險者,一高一下之地;阻者,多水也。
潢者,池也;井者,下也。
葭葦者,衆草所聚;山林者,衆木所居也。
蘙荟者,可屏蔽之處也。
此以上論地形也。
以下相敵情也。
李筌曰:以下恐敵之奇伏誘詐也。
梅堯臣曰:險阻,隘也,山林之所産;潢井,下也,葭葦之所生。
皆蘙荟足以蒙蔽。
當掩搜,恐有伏兵。
張預曰:臉阻,丘阜之地,多生山林;潢井,卑下之處,多産葭葦。
皆蘙荟可以蒙蔽。
必條索之,恐兵伏其中。
又慮奸細潛隐,觇我虛實,聽我号令,伏奸當為兩事。
敵近而靜者,恃其險也; 梅堯臣曰:近而不動,倚險故也。
王晳曰:恃險故不恐也。
遠而挑戰者,欲人之進也; 杜牧曰:若近以挑我,則有相薄之勢,恐我不進,故遠也。
陳皥曰:敵人相近而不挑戰,恃其守險也。
若遠而挑戰者,欲誘我使進,然後乘利而奮擊也。
梅堯臣同陳皥注。
王晳曰:欲必人也。
挑,謂擿骁敵求戰。
張預曰:兩軍相近而終不動者,倚恃險固也;兩軍相遠而數挑戰者,欲誘我之進也。
尉缭子曰:分險者無戰心。
言敵人先分得險地,則我勿與之戰也。
又曰:挑戰者無全氣。
言相去遠則挑戰,而延誘我進,即不可以全氣擊之,與此法同也。
其所居易者,利也。
曹操曰:所居利也。
李筌曰:居易之地,政人之利。
杜牧曰:言敵不居險阻,而居平易,必有以便利於事也。
一本雲:士争其所居者,易利也。
陳皥曰:言敵人得其地利,則将士争以居之也。
賈林曰:敵之所居地多便利,故挑我,使前就已之便,戰則易獲其利,慎勿從之也。
梅堯臣曰:所居易利,故來挑戰。
王晳伺曹操注。
張預曰:敵人舍險而居易者,必有利也。
或曰:敵欲人之進,故處於平易,以示利而誘我也。
衆樹動者,來也; 曹操曰:斬伐樹木,除道進來,故動。
梅堯臣同曹操注。
張預曰:凡軍必遣善視者登高觇敵,若見林木動搖者,是斬木除道而來也。
或曰:不止除道,亦将為兵器也。
若晉人伐木益兵是也。
衆草多障者,疑也。
曹操曰:結草為障,欲使我疑也。
杜牧曰:言敵人或營壘未成,或拔軍潛去,恐我來追,或為掩襲,故結草使往往相聚,如有人伏藏之狀,使我疑而不敢進也。
賈林曰:結草多為障蔽者,欲使我疑之,於中兵必不實,欲别為攻襲,宜審備之。
杜佑曰:結草多障,欲使我疑#1,稠草中多障蔽者,敵必避去,恐追及,多作障蔽,使人疑有伏焉。
張預曰:或敵欲追我,多為障蔽,設留形而遁,以避其追;或欲襲我,叢聚草木以為人屯,使我備東而擊西。
皆所以為疑也。
鳥起者,伏也; 曹操曰:鳥起其上,下有伏兵。
李筌曰:藏兵曰伏。
杜佑曰:下有伏兵往藏,觸烏而驚起也。
張預曰:烏适平飛,至彼忽高起者,下有伏兵也。
獸駭者,覆也。
曹操曰:敵廣陳張翼,來覆我也。
李筌曰:不意而至曰覆。
杜牧曰:凡敵欲覆我,必由他道險阻林木之中,故驅起伏獸駭逸也。
覆者,來襲我也。
陳皥曰:覆者,謂隐於林木之内,潛來掩我。
一侯兩軍戰酣,或出其左右,或出其前後,若驚駭伏獸也。
梅堯臣曰:獸驚而奔,旁有覆。
張預曰:凡欲掩覆人者,必由險阻草木中來,故驚起伏獸奔駭也。
塵高而銳者,東來也; 杜牧曰:車馬行疾,仍須魚貫,故塵高而尖。
杜佑曰:車馬行疾,塵相沖,故高也。
梅堯臣曰:蹄輪勢重,塵必高銳。
張預曰:車馬行疾而勢重,又轍迹相次而進,故塵埃高起而說直也。
凡軍行須有探侯之人在前,若見敵塵,必馳報主将。
如潘黨望晉塵,使騁而告是也。
卑而廣者,徒來也; 杜牧曰:步人行遲,可以并列,故塵低而闊也。
梅堯臣曰:人步低輕,塵必卑廣。
王晳曰:車馬起塵猛,步人則差緩也。
張預曰:徒步行緩而迹輕,又行列疏遠,故塵低而來。
散而條達者,樵探也; 李筌曰:煙塵之候,晉師伐齊,曳柴從之。
齊人登山,望而畏其衆,乃夜遁。
薪來即其義也。
此筌以樵采二字為薪來字。
杜牧曰:樵采者,各随所向,故塵埃散衍。
條達,縱橫斷絕貌也。
梅堯臣曰:樵采随處,塵必縱橫。
王晳曰:條達,纖微斷續之貌。
張預曰:分遣厮役,随處樵采,故塵埃散亂而成隧道。
少而往來者,營軍也。
杜牧曰:欲立營壘,以輕兵往來為斥候,故塵少也。
梅堯臣曰:輕兵定營,往來塵少。
張預曰:凡分栅營者,必遣輕騎,四面近視其地,欲周知險易廣狹之形,故塵微而來。
辭卑而益備者,進也; 曹操曰:其使來卑辭,使間視之,敵人增備也。
杜牧曰:言敵人使來,言辭卑遜,複增壘塗壁,若懼我者,是欲驕我使懈怠,必來攻我也。
趙奢救阏與,去邯鄲三十裡,增壘不進。
秦間來,必善食遣之。
間以報秦将。
秦将果大喜曰:阏與非趙所有矣。
奢既遣秦間,乃信道兼行,掩秦不備,擊之,遂大破秦軍也。
梅堯臣曰:欲進者,外則卑辭,内則益備,款我也。
張預曰:使來辭遜,敵複增備,欲驕我而後進也。
田單守即墨,燕将騎劫圍之。
單身操版插,與士卒分功,使妻妾綸行伍之間,散食飨士,乃使女子乘城約降。
燕大喜。
又收民金千镒,令富豪遣使遺燕将書曰:城即降,願無虜妻妾。
燕人益懈。
乃出兵擊,大破之。
辭強而進驅者,退也; 曹操曰:詭詐也。
杜牧曰:吳王夫差北征,會晉定公於黃池,越王句踐伐吳,吳晉方争長未定。
吳王懼,乃合大夫而謀曰:無會而歸,與會而先晉孰利?王孫雒曰:必會而先之。
吳王曰:先之若何?雒曰:今夕必挑戰,以廣民心,乃能至也。
於是吳王以帶甲三萬人,去晉軍一裡,聲動天地。
晉使董褐視之,吳王親對曰:孤之事君在今曰,不得事君亦在今曰。
董褐曰:臣觀吳王之色,類有大憂;吳将毒我,不可與戰。
乃許先歃。
吳王既會,遂還焉。
杜佑曰:詭詐驅馳,示無所畏,是知欲退也。
梅堯臣曰:欲退者使既詞壯,兵又強進,脅我也。
王晳曰:辭強示進形,欲我不虞其去也。
張預曰:使來辭壯,軍又前進,欲脅我而求退也。
秦行人夜戒晉師曰:兩軍之士,皆未憖也;來曰請相見。
晉庾骈曰:使者目動而言肆,懼我也。
秦果宵遁。
輕車先出居其側者,陳也; 曹操曰:陳兵欲戰也。
杜牧曰:出輕車,先定戰陳壇界也。
賈林曰:輕車前禦,欲結陳而來也。
張預曰:輕車,戰車也。
出軍其旁,陳兵歌戰也。
按魚麗之陳,先偏後伍,言以車居前,以伍次之。
然則是欲戰者,車先出其側也。
無約而請和者,謀也; 李筌曰:無質盟之約請和者,必有謀於人。
田單詐騎劫,紀信诳項羽,即其義也。
杜牧曰:貞元三年,吐蕃首領尚結贊因侵掠河曲,遇疫疠,人馬死者太半,恐不得回,乃詐與侍中馬燧款懇,因奏請盟會。
燧乃盟之。
時河中節度使渾城奏曰:若國家勒兵境上,以謀伐為計,蕃戎請盟,亦聽信之。
今吐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