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仙辨真訣
關燈
小
中
大
經名:學仙辨真訣。
北宋張無夢撰。
一卷。
底本出處:《正統道藏》洞真部玉訣類。
學仙辨真訣 夫欲歸根複樸,返魂還元,長生固本者,莫出於金液之術。
此術得之者昌,失之者亡,則是真人至妙,非人問造次所能窺也。
非積修累行,至誠有感,則不可得。
其要并在《金碧》《參同》之中,非至人口授秘奧,财茫然若無航而濟瞑海也。
左公曾遇達者,授其密要,方知至道極易,至言甚要。
此天機也,固不可顯。
今略述所得為《辨真訣》五篇,用明是非之實也。
辨真 昔軒轅至峨媚山,問白玉真人真一之道,真人日:夫長生飛仙,則唯金丹,守形卻死,猶真一也。
故古仙秘焉.真一者,铋也,外黑,禀北方,屬坎,坎為水,其數一。
其内白,白屬西方兌,兌為金,其數四。
若修之合理,陰盡陽生,便是金精化一,青龍受符。
青龍之位,為束方震,震屬木,其數三,則可謂三一之道也。
故《參同契》雲:初正則修修,幹立未可持。
一者以掩蔽,俗人莫能知。
金液明此,則明為丹之法,先須其初正。
初正者,則是實,真一而終之,得其理也。
辨寶 金者,即真一也,造化而取其真一。
真一之中,情性也,情性即鉛白也,變化則可謂砂汞矣。
謹按金為水母,母隐子胎,水者金子,子藏母胞。
此言金水自相含孕,輥椟於母腹中,須造化而生鉛,應氣候而生也。
辨水銀 水銀者,非今朱砂中所出者也,并是於水宮之中修鉛白也,亦謂之鉛汞。
謹按陶君《還金術》雲:黑者水銀,非世問水銀也。
又凡言水銀可以為金丹者,人妄也;言朱砂可駐年者,殊不知道也。
以不知道惑妄人之言,則去真日遠矣。
辨汞 夫汞者,詫女之别名,砂者,鉛中之至寶。
經所謂砂汞者,此真訣也。
下文雲鉛之有砂汞,猶人之有情性,情性於人,非外物也;砂汞於鉛,非雜類也。
若引外物為情,則性不可合,以水銀代汞,則鉛不可親。
又雲赤髓流為汞,汞者弄明當,此明汞非外入也。
自乾坤交媾,受氣而生,故經雲:聖人不空生,上觀顯天符。
天符者,信也,天氣降,地氣應,是陰陽交媾,流珠下也。
流珠亦謂之汞矣!.又雲:丹砂流汞父,戊己黃金母。
是則朱砂中水銀,不可謂之汞也。
今學人赤髓,則鉛中之精也。
至人謂汞為水銀者,蓋是仿像之名耳。
後人不曉,便謂朱砂中水銀為汞,深為謬矣!.據此言之,則鉛汞是姥女也。
夫言河上姥女,則是尋常水銀,非丹砂之所。
通辯 陶君雲:古人所以假易象而為經者,謂至道與天地配合,如太上始分一氣為二儀,二儀判然後有三才,俾乾坤運而品彙貞,坎離用而金水并,此道之樞也。
男冠女異,牝牡相得,氣交體合,應變無窮,此道之用也。
日月運矣!.寒暑節矣!.滋液潤澤,施化流通,此道之驗也。
陰伸陽屈,陽用陰潛,一往一來,推情合
北宋張無夢撰。
一卷。
底本出處:《正統道藏》洞真部玉訣類。
學仙辨真訣 夫欲歸根複樸,返魂還元,長生固本者,莫出於金液之術。
此術得之者昌,失之者亡,則是真人至妙,非人問造次所能窺也。
非積修累行,至誠有感,則不可得。
其要并在《金碧》《參同》之中,非至人口授秘奧,财茫然若無航而濟瞑海也。
左公曾遇達者,授其密要,方知至道極易,至言甚要。
此天機也,固不可顯。
今略述所得為《辨真訣》五篇,用明是非之實也。
辨真 昔軒轅至峨媚山,問白玉真人真一之道,真人日:夫長生飛仙,則唯金丹,守形卻死,猶真一也。
故古仙秘焉.真一者,铋也,外黑,禀北方,屬坎,坎為水,其數一。
其内白,白屬西方兌,兌為金,其數四。
若修之合理,陰盡陽生,便是金精化一,青龍受符。
青龍之位,為束方震,震屬木,其數三,則可謂三一之道也。
故《參同契》雲:初正則修修,幹立未可持。
一者以掩蔽,俗人莫能知。
金液明此,則明為丹之法,先須其初正。
初正者,則是實,真一而終之,得其理也。
辨寶 金者,即真一也,造化而取其真一。
真一之中,情性也,情性即鉛白也,變化則可謂砂汞矣。
謹按金為水母,母隐子胎,水者金子,子藏母胞。
此言金水自相含孕,輥椟於母腹中,須造化而生鉛,應氣候而生也。
辨水銀 水銀者,非今朱砂中所出者也,并是於水宮之中修鉛白也,亦謂之鉛汞。
謹按陶君《還金術》雲:黑者水銀,非世問水銀也。
又凡言水銀可以為金丹者,人妄也;言朱砂可駐年者,殊不知道也。
以不知道惑妄人之言,則去真日遠矣。
辨汞 夫汞者,詫女之别名,砂者,鉛中之至寶。
經所謂砂汞者,此真訣也。
下文雲鉛之有砂汞,猶人之有情性,情性於人,非外物也;砂汞於鉛,非雜類也。
若引外物為情,則性不可合,以水銀代汞,則鉛不可親。
又雲赤髓流為汞,汞者弄明當,此明汞非外入也。
自乾坤交媾,受氣而生,故經雲:聖人不空生,上觀顯天符。
天符者,信也,天氣降,地氣應,是陰陽交媾,流珠下也。
流珠亦謂之汞矣!.又雲:丹砂流汞父,戊己黃金母。
是則朱砂中水銀,不可謂之汞也。
今學人赤髓,則鉛中之精也。
至人謂汞為水銀者,蓋是仿像之名耳。
後人不曉,便謂朱砂中水銀為汞,深為謬矣!.據此言之,則鉛汞是姥女也。
夫言河上姥女,則是尋常水銀,非丹砂之所。
通辯 陶君雲:古人所以假易象而為經者,謂至道與天地配合,如太上始分一氣為二儀,二儀判然後有三才,俾乾坤運而品彙貞,坎離用而金水并,此道之樞也。
男冠女異,牝牡相得,氣交體合,應變無窮,此道之用也。
日月運矣!.寒暑節矣!.滋液潤澤,施化流通,此道之驗也。
陰伸陽屈,陽用陰潛,一往一來,推情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