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始無量度人上品妙經四注卷之三
關燈
小
中
大
方,水位北方也。
此五行者,生成萬物皆因梵炁之功,為天地常行之道,故雲回度五常也。
三十五分,總炁上元。
東曰:三十五分者,三十五天也。
分者,分野也;總,統也。
炁者,元始之炁也。
上元者,元始開明無上之道,總統群仙,包羅天地,剖判陰陽,運導五行,諸天授位,三象既分,九層之台,煥然而明。
處乎玉京之山,煥乎玄都之上,飛天常散百和之香,流五雲之華,以灌飛天真人,台上有太真玉郎,一日三回,十絕之旛,一周則諸天上朝,繞台三匝,誦詠洞章。
三十二天位在四方,方有八天,合三十二天也。
三天羅其上,大羅之上,并皆空虛,有自然五霞,其色蒼黃,号曰黃天。
黃天之上,其色青蒼,号日蒼天。
蒼天之上,其處玄空,積空成青,号曰青天。
凡有三十五天,各有分野,并總系元始之炁,無上之道也。
故曰總炁上元也。
論三十五者,三十五星也。
○幽栖曰:三十五分者,即都明前日月五星、二十八宿,共為三十五分。
且二十八宿,宿有數星,日月二曜,又非星類,則不可呼為三十五星,故謂之三十五分耳。
分者,位也,俱總受上元之炁。
上元即披禀之元也。
○少微曰:箕鬥二星,夾東北角,賈奕天在角左,為周鬥之分野。
皇曾天處角右,為始箕之分野。
梵炁先起於東北扶搖台,羊角而上,左回向右,曆箕而度,旋鬥而終。
缭繞三十二天,回運五常之炁,然後四時變化,品物流形。
《太極億訣》雲:香煙自然生,玄階興扶搖。
言梵炁出扶搖之台,如香煙之狀也。
○玄英曰:三十五分者,三十五天分界也。
三界有二十八天,兼北鬥七星,星主一天,是為三十五天也。
北鬥以陽明、陰精、丹元、北極此四星主種民四天,以玄冥、真人、天關此三星主最上三天,總為三十五天也。
最上三天日玉清、上清、太清天是也。
一雲以三台三星主上三天,并前三十二天,是為三十五天之分也。
總炁上元者,上元即太上玉清玄都也。
明梵炁流行,旋鬥曆箕,遍滿三十五天也。
其炁升上上清天中,總入玄都之境,故雲總炁上元也。
八景冥合,炁入玄玄。
東曰:八景,八色也。
冥合者,洞體道炁也。
玄玄者,深奧也。
太上道君乘八景之玉輿,策三素之飛雲,升玄都之上、六合之台,開元始之玄奧,演大法以度人。
至炁玄妙,體道自然。
○幽栖曰:總而言之呼為八景,謂二十八宿列於四方,方有七星,則四方之宿與日月、五星、北鬥合為八景光炁,自然冥合。
冥合光炁,俱入玄玄。
此之玄玄,即上元之玄。
既先禀上元之炁,還複炁入玄,玄則上下之炁相注,故光津之曜不息也。
○少微曰:若人得道,則三部八景之神冥然混合,共舉兆身,入重天之上。
玄玄者,天天也。
○玄英曰:八景者,景光也。
上元總炁為一景,七曜合為八景。
七曜者,日月五星是也。
冥合者,明此八物,光景冥然相合,通照萬天,故雲冥合。
又解八景者,八天光景之色。
炁入玄玄者,即前大梵之炁,周回旋輪,升入太上天中,故雲炁入玄玄也。
玄玄者,高上無窮無極之貌也。
若世人得道,則八景之神共舉兆身,入重天之上。
重天者,諸天上界之天,即上清玄都之境也。
玄中太皇,上帝高真。
東曰:太皇号易邈,從龍漢而來,至赤明而出。
在始開之中、空虛之内,遊乎遼遼之境,處乎寂寂之庭。
神景玉秀,為萬道之标也。
○幽栖曰:前雲玄玄,即玄中之上玄也。
此雲玄中,即二空三境之域也。
二空即太空、空洞也。
三境者,即玉清、上清、太極也。
太皇在玉清,上帝在上清,高真在太極也。
凡稱皇者,即天尊之号,與元始之齊位,即上皇高皇、虛皇、玉皇之例是也。
上帝,太微帝君,三十六天帝最尊者。
高真即中央黃老太極最尊之稱也。
泛景太霞,嘯詠洞章。
東曰:泛景者,遊翔也。
太霞,炁也。
飛玄之炁而誦詠空洞之經,以和自然之炁,拔度學道之人也。
○幽栖曰:泛者,浮也。
景者,身也。
言此三尊所行,縱身於雲中,泛景於霄漢,發口則吟洞章之句,詠高上之篇。
洞章即大洞之章,高上篇亦洞章之篇名也。
○少微曰:太皇,虛皇道君也。
上帝,金阙上帝也。
高真,第三品真人。
上清天有虛無景之山,山有太霞之炁。
虛皇上帝與此高真泛八景玉輿;飛太霞之上,嘯誅空洞以接學人也。
金真朗郁,流響雲營。
東曰:金真者,自然之章。
梵天神人飛遊太極之上,玄歌無量之音,激爽靈風之炁,拂揚洞章之曲。
太和玉女於華都之門而和神人之歌,流響慶雲之宮,故曰雲營也。
○幽栖曰:金真者,即金真玉光也。
此是天尊之身光耳。
郁者,光耀也。
營者,凝聚也。
既泛景大霞之中,故金真煥爛,吟詠洞章之句、雲合煙凝者也。
○少微曰:金真,金簡真文也。
昔真文始現結於玄空,瑩發光芒,刻書金簡,故明朗郁郁然也。
雲營,雲宮也。
百玉容堂在玄都龍山之上,言上帝高吟金簡,清音響亮,流入雲宮。
○玄英曰:金真者,刻金紀錄真文。
朗者,真文書字明朗也。
郁者,明盛之貌也。
雲營者,玄都之内百玉置立容堂之名也。
其堂在龍丘山之上。
流響者,将明衆聖嘯詠,響徹雲營宮中,故雲流響雲營也。
玉音攝炁,靈風聚煙。
東曰:玉音者,玉光之章也。
飛天神人常乘碧霞之筆,飛遊玉隆之天。
一日三時,引天中大聖,上朝七寶之宮,天王稱慶,鳴玉扣鐘,侍晨一嘯而靈風聚煙。
靈風既鼓,音成洞章也。
○幽栖曰:玉音即太皇高真嘯詠之音也。
言太皇嘯詠,則玉音冠霄以攝炁,靈風生虛以聚煙者也。
紫虛郁秀,輔翼萬仙。
東曰:紫虛者,紫微宮也。
郁,勃也。
秀,出也。
紫微之館郁勃出乎玉清之上,中有沙蘭之宮,宮有新得度者,受靈寶之人,巨億萬衆。
功德未備,停散其中。
劫運一交,陁丘之衆計功之重,而得升度朱陵之宮,受福而升仙,然後成至真也。
○幽栖曰:玉清中元号為紫清,故亦呼為紫虛。
言此三尊雖各為一景之宗源,并是玉清之品位。
但預是道君,皆位入玉清,且紫虛之宮,自然郁秀,加以萬仙之晔翼,故增衆聖之曦晖也。
○少微曰:紫虛,紫微宮,别名沙蘭宮。
宮館壯麗,郁然秀茂。
宮中有陁丘之衆,巨億萬人,皆新度者。
時運未舉,且停散其中。
須運交則三部八景二十四真,輔佐翼助,升度南宮而受其仙者也。
千和萬合,自然成真。
東曰:和,解也;合,聚也。
真人積學已來,經無數劫,解形易體,舍身受身,随運輪轉,經粗入妙,玉眸沃煉,然後成真也。
○幽栖曰:言修誦之人若千真和神,萬道合炁,真與神混,體道與炁合形,自然而成真也。
○少微曰:夫升度者,皆立三千善功,萬行圓備,然後三官校錄,升度南宮,太和哺饴,玉膏冶煉,經曆和合,然後成真也。
真中有神,長生大君。
東曰:長生宮中有長生之君也。
○幽栖曰:既與真合體,既體中有真,即真中有神,即此大君及後諸神是也。
大君居臍下命門宮,亦号為明堂之宮也。
○少微曰:此說度人本神也。
真中,南真宮中也。
長生大君,即度命君也。
字曰籲員,主鎮朽骸也。
無英公子,白元尊神。
東曰:左無英,諱公子。
右白元,諱洞陽。
号曰專神。
○幽栖曰:無英、白元,二神名也。
共居洞房宮。
宮在眉間,直入二寸。
無英亦時在肝,一名公子。
白元亦時在肺。
尊神即重指白元,非别号也。
太一司命,桃康合延。
東曰:太一,諱務猶收。
司命,上帝司命也,諱理明初。
桃康,命門中神也。
○幽栖曰:太一,亦大君也。
大君為身中百靈之尊,萬氣之主,故稱太一,亦名大君也。
司命者,主生命也,複謂司命。
桃康、合延二神,諱字與大君同,共望其二君諱字,乃交互而言,非的正也。
○少微曰:太一諱務猷收,司命字玄度卿,桃君諱回孩,康君諱精延。
○玄英曰:太一總領群司,為衆神之主。
司命等真官,皆南上度人職司之位也。
執符把箓,保命生根。
東曰:公子執符,司命把錄,太一制魔,以洞章舉度於長生之宮也。
○幽栖曰:大君常執八符以保人命,生人根也。
○玄英曰:此明度人成道之時,令公子執元始度人之符,司命之宮把度人名之籍,太一主制約群魔,共舉學人,保命生根。
上遊上清,出入華房。
東曰:上清,紫微宮也。
紫微在玉清之上。
華房者,太極宮,宮有青華門,裡有曲房也。
○幽栖曰:此諸神本是上清太微宮中之神也。
分釋降炁,下入人身之中,故時複上進上清,出入華房,即太微房也。
八冥之内,細微之中。
東曰:八冥,八極也。
細微,毫芥也。
進於八極之外,毫芥之内者也。
○幽栖曰:八冥,八極之表,冥昧不測,故雲八冥也。
言此諸神則大無不處,細無不入,或舒布於八冥之中,或貫穿於一毫之末。
在人為道,在物為生,道性之炁也。
下鎮人身,泥丸绛宮。
東曰:泥丸,腦也。
绛宮,心也。
天尊在上清宮中,号曰太一君,下在人身,為泥丸君。
《開經蘊咒》日:天尊雖遠妙,近緣泥丸君。
此之謂也。
○幽栖曰:明下鎮人身之中,或在泥丸或處绛宮。
泥丸從眉間卻入三寸,绛宮即心也。
中理五氣,混合百神。
東曰:五氣者,五藏氣也。
百神者,百關也。
混,和也,調理百關,和合神氣也。
○少微曰:華房,玉清三華房也。
八冥,八極也。
細微,毫芒也。
泥丸,腦也。
绛宮,心也。
此等真神以太一為主,則遊行三清,出入三華之房,周於八極之内,遍於毫芒之中。
下鎮人身,則太一在腦,總衆神也;司命處心,納生元也。
無英在肝,制三魂也;白元在
此五行者,生成萬物皆因梵炁之功,為天地常行之道,故雲回度五常也。
三十五分,總炁上元。
東曰:三十五分者,三十五天也。
分者,分野也;總,統也。
炁者,元始之炁也。
上元者,元始開明無上之道,總統群仙,包羅天地,剖判陰陽,運導五行,諸天授位,三象既分,九層之台,煥然而明。
處乎玉京之山,煥乎玄都之上,飛天常散百和之香,流五雲之華,以灌飛天真人,台上有太真玉郎,一日三回,十絕之旛,一周則諸天上朝,繞台三匝,誦詠洞章。
三十二天位在四方,方有八天,合三十二天也。
三天羅其上,大羅之上,并皆空虛,有自然五霞,其色蒼黃,号曰黃天。
黃天之上,其色青蒼,号日蒼天。
蒼天之上,其處玄空,積空成青,号曰青天。
凡有三十五天,各有分野,并總系元始之炁,無上之道也。
故曰總炁上元也。
論三十五者,三十五星也。
○幽栖曰:三十五分者,即都明前日月五星、二十八宿,共為三十五分。
且二十八宿,宿有數星,日月二曜,又非星類,則不可呼為三十五星,故謂之三十五分耳。
分者,位也,俱總受上元之炁。
上元即披禀之元也。
○少微曰:箕鬥二星,夾東北角,賈奕天在角左,為周鬥之分野。
皇曾天處角右,為始箕之分野。
梵炁先起於東北扶搖台,羊角而上,左回向右,曆箕而度,旋鬥而終。
缭繞三十二天,回運五常之炁,然後四時變化,品物流形。
《太極億訣》雲:香煙自然生,玄階興扶搖。
言梵炁出扶搖之台,如香煙之狀也。
○玄英曰:三十五分者,三十五天分界也。
三界有二十八天,兼北鬥七星,星主一天,是為三十五天也。
北鬥以陽明、陰精、丹元、北極此四星主種民四天,以玄冥、真人、天關此三星主最上三天,總為三十五天也。
最上三天日玉清、上清、太清天是也。
一雲以三台三星主上三天,并前三十二天,是為三十五天之分也。
總炁上元者,上元即太上玉清玄都也。
明梵炁流行,旋鬥曆箕,遍滿三十五天也。
其炁升上上清天中,總入玄都之境,故雲總炁上元也。
八景冥合,炁入玄玄。
東曰:八景,八色也。
冥合者,洞體道炁也。
玄玄者,深奧也。
太上道君乘八景之玉輿,策三素之飛雲,升玄都之上、六合之台,開元始之玄奧,演大法以度人。
至炁玄妙,體道自然。
○幽栖曰:總而言之呼為八景,謂二十八宿列於四方,方有七星,則四方之宿與日月、五星、北鬥合為八景光炁,自然冥合。
冥合光炁,俱入玄玄。
此之玄玄,即上元之玄。
既先禀上元之炁,還複炁入玄,玄則上下之炁相注,故光津之曜不息也。
○少微曰:若人得道,則三部八景之神冥然混合,共舉兆身,入重天之上。
玄玄者,天天也。
○玄英曰:八景者,景光也。
上元總炁為一景,七曜合為八景。
七曜者,日月五星是也。
冥合者,明此八物,光景冥然相合,通照萬天,故雲冥合。
又解八景者,八天光景之色。
炁入玄玄者,即前大梵之炁,周回旋輪,升入太上天中,故雲炁入玄玄也。
玄玄者,高上無窮無極之貌也。
若世人得道,則八景之神共舉兆身,入重天之上。
重天者,諸天上界之天,即上清玄都之境也。
玄中太皇,上帝高真。
東曰:太皇号易邈,從龍漢而來,至赤明而出。
在始開之中、空虛之内,遊乎遼遼之境,處乎寂寂之庭。
神景玉秀,為萬道之标也。
○幽栖曰:前雲玄玄,即玄中之上玄也。
此雲玄中,即二空三境之域也。
二空即太空、空洞也。
三境者,即玉清、上清、太極也。
太皇在玉清,上帝在上清,高真在太極也。
凡稱皇者,即天尊之号,與元始之齊位,即上皇高皇、虛皇、玉皇之例是也。
上帝,太微帝君,三十六天帝最尊者。
高真即中央黃老太極最尊之稱也。
泛景太霞,嘯詠洞章。
東曰:泛景者,遊翔也。
太霞,炁也。
飛玄之炁而誦詠空洞之經,以和自然之炁,拔度學道之人也。
○幽栖曰:泛者,浮也。
景者,身也。
言此三尊所行,縱身於雲中,泛景於霄漢,發口則吟洞章之句,詠高上之篇。
洞章即大洞之章,高上篇亦洞章之篇名也。
○少微曰:太皇,虛皇道君也。
上帝,金阙上帝也。
高真,第三品真人。
上清天有虛無景之山,山有太霞之炁。
虛皇上帝與此高真泛八景玉輿;飛太霞之上,嘯誅空洞以接學人也。
金真朗郁,流響雲營。
東曰:金真者,自然之章。
梵天神人飛遊太極之上,玄歌無量之音,激爽靈風之炁,拂揚洞章之曲。
太和玉女於華都之門而和神人之歌,流響慶雲之宮,故曰雲營也。
○幽栖曰:金真者,即金真玉光也。
此是天尊之身光耳。
郁者,光耀也。
營者,凝聚也。
既泛景大霞之中,故金真煥爛,吟詠洞章之句、雲合煙凝者也。
○少微曰:金真,金簡真文也。
昔真文始現結於玄空,瑩發光芒,刻書金簡,故明朗郁郁然也。
雲營,雲宮也。
百玉容堂在玄都龍山之上,言上帝高吟金簡,清音響亮,流入雲宮。
○玄英曰:金真者,刻金紀錄真文。
朗者,真文書字明朗也。
郁者,明盛之貌也。
雲營者,玄都之内百玉置立容堂之名也。
其堂在龍丘山之上。
流響者,将明衆聖嘯詠,響徹雲營宮中,故雲流響雲營也。
玉音攝炁,靈風聚煙。
東曰:玉音者,玉光之章也。
飛天神人常乘碧霞之筆,飛遊玉隆之天。
一日三時,引天中大聖,上朝七寶之宮,天王稱慶,鳴玉扣鐘,侍晨一嘯而靈風聚煙。
靈風既鼓,音成洞章也。
○幽栖曰:玉音即太皇高真嘯詠之音也。
言太皇嘯詠,則玉音冠霄以攝炁,靈風生虛以聚煙者也。
紫虛郁秀,輔翼萬仙。
東曰:紫虛者,紫微宮也。
郁,勃也。
秀,出也。
紫微之館郁勃出乎玉清之上,中有沙蘭之宮,宮有新得度者,受靈寶之人,巨億萬衆。
功德未備,停散其中。
劫運一交,陁丘之衆計功之重,而得升度朱陵之宮,受福而升仙,然後成至真也。
○幽栖曰:玉清中元号為紫清,故亦呼為紫虛。
言此三尊雖各為一景之宗源,并是玉清之品位。
但預是道君,皆位入玉清,且紫虛之宮,自然郁秀,加以萬仙之晔翼,故增衆聖之曦晖也。
○少微曰:紫虛,紫微宮,别名沙蘭宮。
宮館壯麗,郁然秀茂。
宮中有陁丘之衆,巨億萬人,皆新度者。
時運未舉,且停散其中。
須運交則三部八景二十四真,輔佐翼助,升度南宮而受其仙者也。
千和萬合,自然成真。
東曰:和,解也;合,聚也。
真人積學已來,經無數劫,解形易體,舍身受身,随運輪轉,經粗入妙,玉眸沃煉,然後成真也。
○幽栖曰:言修誦之人若千真和神,萬道合炁,真與神混,體道與炁合形,自然而成真也。
○少微曰:夫升度者,皆立三千善功,萬行圓備,然後三官校錄,升度南宮,太和哺饴,玉膏冶煉,經曆和合,然後成真也。
真中有神,長生大君。
東曰:長生宮中有長生之君也。
○幽栖曰:既與真合體,既體中有真,即真中有神,即此大君及後諸神是也。
大君居臍下命門宮,亦号為明堂之宮也。
○少微曰:此說度人本神也。
真中,南真宮中也。
長生大君,即度命君也。
字曰籲員,主鎮朽骸也。
無英公子,白元尊神。
東曰:左無英,諱公子。
右白元,諱洞陽。
号曰專神。
○幽栖曰:無英、白元,二神名也。
共居洞房宮。
宮在眉間,直入二寸。
無英亦時在肝,一名公子。
白元亦時在肺。
尊神即重指白元,非别号也。
太一司命,桃康合延。
東曰:太一,諱務猶收。
司命,上帝司命也,諱理明初。
桃康,命門中神也。
○幽栖曰:太一,亦大君也。
大君為身中百靈之尊,萬氣之主,故稱太一,亦名大君也。
司命者,主生命也,複謂司命。
桃康、合延二神,諱字與大君同,共望其二君諱字,乃交互而言,非的正也。
○少微曰:太一諱務猷收,司命字玄度卿,桃君諱回孩,康君諱精延。
○玄英曰:太一總領群司,為衆神之主。
司命等真官,皆南上度人職司之位也。
執符把箓,保命生根。
東曰:公子執符,司命把錄,太一制魔,以洞章舉度於長生之宮也。
○幽栖曰:大君常執八符以保人命,生人根也。
○玄英曰:此明度人成道之時,令公子執元始度人之符,司命之宮把度人名之籍,太一主制約群魔,共舉學人,保命生根。
上遊上清,出入華房。
東曰:上清,紫微宮也。
紫微在玉清之上。
華房者,太極宮,宮有青華門,裡有曲房也。
○幽栖曰:此諸神本是上清太微宮中之神也。
分釋降炁,下入人身之中,故時複上進上清,出入華房,即太微房也。
八冥之内,細微之中。
東曰:八冥,八極也。
細微,毫芥也。
進於八極之外,毫芥之内者也。
○幽栖曰:八冥,八極之表,冥昧不測,故雲八冥也。
言此諸神則大無不處,細無不入,或舒布於八冥之中,或貫穿於一毫之末。
在人為道,在物為生,道性之炁也。
下鎮人身,泥丸绛宮。
東曰:泥丸,腦也。
绛宮,心也。
天尊在上清宮中,号曰太一君,下在人身,為泥丸君。
《開經蘊咒》日:天尊雖遠妙,近緣泥丸君。
此之謂也。
○幽栖曰:明下鎮人身之中,或在泥丸或處绛宮。
泥丸從眉間卻入三寸,绛宮即心也。
中理五氣,混合百神。
東曰:五氣者,五藏氣也。
百神者,百關也。
混,和也,調理百關,和合神氣也。
○少微曰:華房,玉清三華房也。
八冥,八極也。
細微,毫芒也。
泥丸,腦也。
绛宮,心也。
此等真神以太一為主,則遊行三清,出入三華之房,周於八極之内,遍於毫芒之中。
下鎮人身,則太一在腦,總衆神也;司命處心,納生元也。
無英在肝,制三魂也;白元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