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始元量度人上品妙經四注卷之一
關燈
小
中
大
之病也。
說經三遍,喑者能言。
幽栖曰:既令目能睹聖容,即使口得言經,此三遍之驗也。
○玄英曰:三遍心識悟解,自能傳說妙法,故曰能言也。
說經四遍,跛痾積逮,皆能起行。
幽栖曰:既令口能言經,即使足能行道,此四遍之驗也。
○玄英曰:三遍雖能言說,由未了達真理,乃至四遍,即解尋師問義,故曰能行。
積逮者,世傳之疾,流引相及也。
說經五遍,久病痼疾,一時複形。
幽栖曰:既令足能行道,即使舉體俱修,此五遍之驗也。
○玄英曰:五遍即了悟在心,功滋福潤,能令久病痼疾,盡得消除,一時複形,還如未病之時也。
說經六遍,發白反黑,齒落更生。
幽栖曰:既舉體俱修,故體蒙真效,此六遍之驗也。
○玄英曰:六遍功多福深,能令白發更黑,落齒更生。
說經七遍,老者反壯,少者皆強。
幽栖曰:初則從首示以靈效,次則通體沐浴聖恩,此七遍之驗也。
○玄英曰:七遍轉經,老者皆成少,壯少者更益康強。
說經八遍,婦人懷妊,鳥獸含胎,已生未生,皆得生成。
幽栖曰:既在生之者,則還童卻老;未生之者,則得其生,此八遍之驗也。
○玄英曰:七遍功包七識,化被三才,八遍則通潤四生,含靈有慶。
胎生者不殰,卵生者不殈,俱蒙養育,故雲皆得生成。
說經九遍,地藏發洩,金玉露形。
幽栖曰:人既得性命之生,複感地藏開見,國人皆獲金玉之重寶,此九遍之驗也。
○玄英日:前明通化四生,此則幽隻感慶。
發其地藏,露出金玉之形;遍滿山川,人得足用,故雲金玉露形。
說經十遍,枯骨更生,皆起成人。
幽栖曰:既獲秘藏之珍寶,次即變臭腐為神奇,此十遍之驗也。
○玄英曰:九遍既通於地理,十遍則上感諸天,故得太一回骸靈符,起死積年枯骨,更起成人。
是時一國,是男是女,莫不傾心,皆受護度,鹹得長生。
幽栖曰:當此之時,浮黎之國若男若女,無老無少,皆受聖恩,普得濟度。
生者不死,死者更生,故鹹得長生也。
○玄英曰:傾,盡也。
天尊說經之時,浮黎一國男女皆在坐側,聞說妙法,各自盡心谛聽,故雲莫不傾心也。
一國之人受此度人妙法,故雲皆受護度;度得成真之道,故雲鹹得長生。
凡諸天人,病有輕重,修道之法,随功深淺,病輕則遍少而瘥;病重則功多而愈,故知誦經十遍,上達諸天,起死回骸,長生久視。
○少微曰:夫龍虎嘯而風雲生,聖人作而三才應,此自然之數,必至之符,是以十遍說經,百痾立愈。
非元始之大聖,孰能與於此乎?而舊學之法,以為心智之病非形骸之病,謬亦甚矣。
或曰:按種人四天,斷諸結習,人皆靈洞,不受胎生。
今天尊說經於碧落,則種人第三天也。
何因一國疾病同於天下凡夫?今所不取,以威制所行則稱一國,若諸侯以境内為國,天子以四海為國,三十二帝各以三十二天為國;然則天尊道無不周,化無不及,則可以八圓世界,總為一國。
若以此為國,則誰非天尊之國哉!男女有病,亦何怪也。
《空洞靈章》雲:風動八圓,回浮更朗幽遼。
舊說雲:八方,諸天,謂之八圓。
玄都為中宮,八方各有五億五萬五千五百五十億重。
如此衆天,是元始一化之境域也。
道言:是時元始天尊說經一遍,東方無極無量品至真大神無鞅之衆,浮空而至。
幽栖曰:是時者,即明初說經之時也。
初說一遍,即東方之衆傾城而至。
既尊卑升降,品位殊多,故雲無極無量品。
又如隙中細塵,不可勝數,故雲無鞅之衆也。
皆乘虛駕浮自空而至。
鞅者,央也,義已明上。
此即初說一遍,聾病耳皆開聰之時也。
○玄英曰:此章複述天尊周回說經,以召十方之事。
前文通召十方,未顯指其方所。
此文重出,使學者深知天尊召集諸天非無次叔,故說經一遍,感得東方無極無量品至真大神、無鞅數衆浮空而至。
鞅,猶止也。
真聖心無止着,有感即應,故聞經一遍,浮空所召廣遠,故至於無極。
真聖無限,故雲數衆俱來證法,傳度天人。
說經二遍,南方無極無量品至真大神無鞅之衆,浮空而至。
幽栖曰:諸義十方,并同此初說二遍,盲者目明之時也。
說經三遍,西方無極無量品至真大神無鞅之衆,浮空而至。
幽栖曰:此初說三遍,喑者能言之時也。
說經四遍,北方無極無量品至真大神無鞅之衆,浮空而至。
幽栖曰:此初說四遍,跛痾積逮,皆能起行之時也。
說經五遍,東北無極無量品至真大神無鞅之衆,浮空而至。
幽栖曰:此初說五遍,久病痼疾一時複形之時也。
說經六遍,東南無極無量品至真大神無鞅之衆,浮空而至。
幽栖曰:此初說六遍,發白反黑,齒落更生之時也。
說經七遍,西南無極無量品至真大神無鞅之衆,浮空而至。
幽栖曰:此初說經七遍,老者反壯,少者皆強之時也。
說經八遍,西北無極無量品至真大神無鞅之衆,浮空而至。
幽栖曰:此初說經八遍,婦人懷妊,鳥獸含胎,已生未生,皆得生成之時也。
說經九遍,上方無極無量品至真大神無鞅之衆,浮空而至。
幽栖曰:此初說經九遍,地藏發洩,金玉露形之時也。
說經十遍,下方無極無量品至真大神無鞅之衆,浮空而至。
幽栖曰:此初說經十遍,枯骨更生,皆起成人之時也。
幽栖曰:說經一遍,召集一方,十遍既周,十方俱至,即三十二天與四維上下,謂之十方。
○少微曰:此複序周回說經,以召十方之事也。
且天尊至神,延保自在,說經十遍不頓召十方者,何哉?将以鄭重殷勤,使人曉悟也。
一國男女,傾心歸仰,來者有如細雨密霧,無鞅之衆,連國一半,土皆偏陷,非可禁止。
幽栖曰:迮者,充塞也。
重說國人歸仰靈範,回心真化,來如細雨之飛空,集若密霧之四合。
充塞既遍,緻令倫陷,此是明其甚多之時耳。
推理不應偏陷也,靡靡而順風,複安可逆止,故聖人無心,方圓任物也。
○少微曰:此國是浮黎大國也。
迮國一半者,言聚會之處,占國半境。
迮,占也。
於是元始懸
說經三遍,喑者能言。
幽栖曰:既令目能睹聖容,即使口得言經,此三遍之驗也。
○玄英曰:三遍心識悟解,自能傳說妙法,故曰能言也。
說經四遍,跛痾積逮,皆能起行。
幽栖曰:既令口能言經,即使足能行道,此四遍之驗也。
○玄英曰:三遍雖能言說,由未了達真理,乃至四遍,即解尋師問義,故曰能行。
積逮者,世傳之疾,流引相及也。
說經五遍,久病痼疾,一時複形。
幽栖曰:既令足能行道,即使舉體俱修,此五遍之驗也。
○玄英曰:五遍即了悟在心,功滋福潤,能令久病痼疾,盡得消除,一時複形,還如未病之時也。
說經六遍,發白反黑,齒落更生。
幽栖曰:既舉體俱修,故體蒙真效,此六遍之驗也。
○玄英曰:六遍功多福深,能令白發更黑,落齒更生。
說經七遍,老者反壯,少者皆強。
幽栖曰:初則從首示以靈效,次則通體沐浴聖恩,此七遍之驗也。
○玄英曰:七遍轉經,老者皆成少,壯少者更益康強。
說經八遍,婦人懷妊,鳥獸含胎,已生未生,皆得生成。
幽栖曰:既在生之者,則還童卻老;未生之者,則得其生,此八遍之驗也。
○玄英曰:七遍功包七識,化被三才,八遍則通潤四生,含靈有慶。
胎生者不殰,卵生者不殈,俱蒙養育,故雲皆得生成。
說經九遍,地藏發洩,金玉露形。
幽栖曰:人既得性命之生,複感地藏開見,國人皆獲金玉之重寶,此九遍之驗也。
○玄英日:前明通化四生,此則幽隻感慶。
發其地藏,露出金玉之形;遍滿山川,人得足用,故雲金玉露形。
說經十遍,枯骨更生,皆起成人。
幽栖曰:既獲秘藏之珍寶,次即變臭腐為神奇,此十遍之驗也。
○玄英曰:九遍既通於地理,十遍則上感諸天,故得太一回骸靈符,起死積年枯骨,更起成人。
是時一國,是男是女,莫不傾心,皆受護度,鹹得長生。
幽栖曰:當此之時,浮黎之國若男若女,無老無少,皆受聖恩,普得濟度。
生者不死,死者更生,故鹹得長生也。
○玄英曰:傾,盡也。
天尊說經之時,浮黎一國男女皆在坐側,聞說妙法,各自盡心谛聽,故雲莫不傾心也。
一國之人受此度人妙法,故雲皆受護度;度得成真之道,故雲鹹得長生。
凡諸天人,病有輕重,修道之法,随功深淺,病輕則遍少而瘥;病重則功多而愈,故知誦經十遍,上達諸天,起死回骸,長生久視。
○少微曰:夫龍虎嘯而風雲生,聖人作而三才應,此自然之數,必至之符,是以十遍說經,百痾立愈。
非元始之大聖,孰能與於此乎?而舊學之法,以為心智之病非形骸之病,謬亦甚矣。
或曰:按種人四天,斷諸結習,人皆靈洞,不受胎生。
今天尊說經於碧落,則種人第三天也。
何因一國疾病同於天下凡夫?今所不取,以威制所行則稱一國,若諸侯以境内為國,天子以四海為國,三十二帝各以三十二天為國;然則天尊道無不周,化無不及,則可以八圓世界,總為一國。
若以此為國,則誰非天尊之國哉!男女有病,亦何怪也。
《空洞靈章》雲:風動八圓,回浮更朗幽遼。
舊說雲:八方,諸天,謂之八圓。
玄都為中宮,八方各有五億五萬五千五百五十億重。
如此衆天,是元始一化之境域也。
道言:是時元始天尊說經一遍,東方無極無量品至真大神無鞅之衆,浮空而至。
幽栖曰:是時者,即明初說經之時也。
初說一遍,即東方之衆傾城而至。
既尊卑升降,品位殊多,故雲無極無量品。
又如隙中細塵,不可勝數,故雲無鞅之衆也。
皆乘虛駕浮自空而至。
鞅者,央也,義已明上。
此即初說一遍,聾病耳皆開聰之時也。
○玄英曰:此章複述天尊周回說經,以召十方之事。
前文通召十方,未顯指其方所。
此文重出,使學者深知天尊召集諸天非無次叔,故說經一遍,感得東方無極無量品至真大神、無鞅數衆浮空而至。
鞅,猶止也。
真聖心無止着,有感即應,故聞經一遍,浮空所召廣遠,故至於無極。
真聖無限,故雲數衆俱來證法,傳度天人。
說經二遍,南方無極無量品至真大神無鞅之衆,浮空而至。
幽栖曰:諸義十方,并同此初說二遍,盲者目明之時也。
說經三遍,西方無極無量品至真大神無鞅之衆,浮空而至。
幽栖曰:此初說三遍,喑者能言之時也。
說經四遍,北方無極無量品至真大神無鞅之衆,浮空而至。
幽栖曰:此初說四遍,跛痾積逮,皆能起行之時也。
說經五遍,東北無極無量品至真大神無鞅之衆,浮空而至。
幽栖曰:此初說五遍,久病痼疾一時複形之時也。
說經六遍,東南無極無量品至真大神無鞅之衆,浮空而至。
幽栖曰:此初說六遍,發白反黑,齒落更生之時也。
說經七遍,西南無極無量品至真大神無鞅之衆,浮空而至。
幽栖曰:此初說經七遍,老者反壯,少者皆強之時也。
說經八遍,西北無極無量品至真大神無鞅之衆,浮空而至。
幽栖曰:此初說經八遍,婦人懷妊,鳥獸含胎,已生未生,皆得生成之時也。
說經九遍,上方無極無量品至真大神無鞅之衆,浮空而至。
幽栖曰:此初說經九遍,地藏發洩,金玉露形之時也。
說經十遍,下方無極無量品至真大神無鞅之衆,浮空而至。
幽栖曰:此初說經十遍,枯骨更生,皆起成人之時也。
幽栖曰:說經一遍,召集一方,十遍既周,十方俱至,即三十二天與四維上下,謂之十方。
○少微曰:此複序周回說經,以召十方之事也。
且天尊至神,延保自在,說經十遍不頓召十方者,何哉?将以鄭重殷勤,使人曉悟也。
一國男女,傾心歸仰,來者有如細雨密霧,無鞅之衆,連國一半,土皆偏陷,非可禁止。
幽栖曰:迮者,充塞也。
重說國人歸仰靈範,回心真化,來如細雨之飛空,集若密霧之四合。
充塞既遍,緻令倫陷,此是明其甚多之時耳。
推理不應偏陷也,靡靡而順風,複安可逆止,故聖人無心,方圓任物也。
○少微曰:此國是浮黎大國也。
迮國一半者,言聚會之處,占國半境。
迮,占也。
於是元始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