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之七

關燈
大焉。

    合粉骨灰身,抽筋裂血,刳剔五藏,剖膽披心,拔出汝舌,不足以謝惡言;挑出汝目,未足以申惡眼。

    汝家國遭災,子孫亡滅。

    一人造逆,誤殺萬民。

    是諸戎夷,身毛皆起,恐怖悲悴,肝膽塗裂,王體攣縮,流汗如雨,氣吟口噤,五神無主。

    地司執簿以簡大王。

     王即告諸魔言:無上大道,不間怨親,於我無傷,雲何伐害?縱能損我,亦不加報。

    大王問諸魔曰:譬如嬰兒,或執瓦木,及以錐刀,而傷父母,甯殺之不?魔王不也。

    王言:我亦如是。

    甯損我身,終無有心傷害物命。

    況於狂戎智慮微淺,不及嬰兒,於我無損。

    天以伐之,荼毒狠狽,愍之在心,每為傷痛。

     時諸天魔聞大王之言,俱時彈指,皆曰:未曾有也。

    相顧而言:大國聖王寬心慈善,大悲及爾,德同造化。

    雖暫為王,已具衆相,身基萬善,千福成心,不久之間,受号天尊。

    我等大衆已來至此。

    此會不久,必當度人。

    大道難遇,妙法難聞。

    我白大王,求乞停住。

     大王知已,即告之言:大道弘廣,如空無礙。

    此會之中,以道為法。

    法無分别,法無起滅,法無見聞,法非内外,亦非中間。

    法離生死。

    此會之中,淳一無二,皆以一慈悲法。

    汝諸魔等,欲諸住者,應如法住。

     爾時,諸魔聞大王之言,凜然肅整,還與諸胡參一處立,三日三夜,卻後晨朝日初出時,見建木之鄉,仙人道士六萬八千人俱蔭以飛蓋,手執花幡,過於龍宮,各持明月神珠、紫瓊靈芝,飛空而至,奉上天真。

    後有八十一種島夷之王,皆披五色鳳文之衣,各将侍從八千人俱。

    是時,諸王各赍神藥珍香,一時而至,奉獻大王,所謂虎沫七明,龍胎舍利,金晖炳煥,光明耀空。

    此舍利者,皆是八瓊霜珠化成舍利。

    王能服之,身有金姿玉顔。

    虎沫七明,龍胎上藥,王能服之,身立飛行,千變萬化,随心而成。

    我昔學道,師於長桑道君,見賜神藥,服之得仙,後受道要,下治九夷。

    聞君降世,助衆生喜。

    又聞玉清天尊玄立影響,左台上真托栖寒林。

    為緣俱會,希音遐震,八表皆聞;虛光洞空,十方徹照。

    故來至此,為敬起居。

     爾時,八十一仙說此語已,升身入空,去地百仞,朝禮天尊,空中而住。

    爾時,複有東地鬼将,名曰電豕,形長三丈,鋸牙鑿齒,銅頭鐵毛,鈎舌火氣,目似奔星,黑面赤體,牙如鹯足,腳似馬蹄,聲如擊雷,吐氣成雲。

    将眷屬六億餘鬼遙聞真人降世為王,以道治國,不撓含生,願為大國守護郊境,匡贊大王,俱乘黑雲浮空而至。

    頓首王前,而作是言:臣為鬼方之王,役使遊精。

    諸有妖魅不賓之者,臣能啖之,生殺在己。

    遙聞王國人民慈善,辄率徒衆、塵穢王國,敢欲為王而作守護。

    若有大聖仙士所在之處,我當給使,晨夕受事。

    若有齋講之所,當率徒衆而為外護。

    若有外道惡人诽謗善道,衰損法衆,我當滅之,令其惡疾,毛發堕落,與其重病。

    若有衆生於道場中心不端直,邪視念視,我當考之,令此惡人生身受疾,死入地獄,罪延七祖。

    若有衆生慈善孝順,念誦經戒,供養大道,以道為心,我當親近,常當守衛,不令惡鬼得其衰便。

    唯願大王聽我徒衆衛護道場。

     大王告言:善哉善哉,我念衆生猶如一子。

    於汝亦爾,心無偏黨。

    幽顯雖殊,成願與汝俱為善識。

     爾時,諸鬼歡喜,受語禮謝大王,圍繞東城芳春之台,敬禮真人,伏首而住。

    爾時,複有火光惡殺六萬餘鬼,形長三丈,頭頂放光,猶如散螢,通身黑色,眼赤如火,手持鐵棒,吐氣噓人,立便倒地。

    毛豎寒森,悶絕迷亂,鼻口逆血。

    聞王有道,以正治國,不損衆生,願為大王威伏惡逆,俱乘黑風從北方來,長跪王前,而作是言:聞王有道,惠潤廣大,一切幽顯,皆沐王恩。

    故率徒衆,願為受事,利安王國,守護善人。

    若有法會之所,我當外護,摧伏惡魔,正諸邪道。

    若有衆生毀敗道場,潛生毒害,邪心惡眼,來視法衆,我當鐵棒打殺此人,或拔出其舌,或複令其眉發秃落。

    若有衆生入道場中,穢身污慢,我當與其癞病,種種災怪,所在不安,自然恐動。

    大王又語諸殺鬼:汝光影毒厲,不可近人,雖有威神,勿行傷夭。

    當念衆生,扶持善人,願聞道法,速得轉身,成無上道。

    諸殺鬼受敕,歡喜而住。

     爾時,複有金剛之神八萬五千飛空而至,身長丈六,勇健希有,除道神力,餘不能過。

    翕然而至,莫知所來。

    常為大道而作侍衛。

    先禮上方大悲天尊,次禮真人,問訊大王,宛如舊識。

    而作是言:真仙下世,道化有生,内外相持,人神符會,萬邦鹹集,邊士俱臻。

    清濁混淆,真僞無辨。

    大聖寬宥,不問昏明。

    此會因緣,固非輕小,深宜戒約,以絕不真。

    唯願真王聽我說法,正彼道場,惠利善人,變滅兇惡,使人及非人鹹尊正道。

    大王默而然之。

     爾時,金剛即於大衆之中暝目一踴,上入青雲,奮身而下,地陷石裂,飄氣揚沙,塵飛晦日。

    怒目成電,齧齒如雷,叱咤千精,驅馳敢違,攘袂鼓肘,抗聲大呼,外道亡精,鬼魅失氣。

    爾時,金剛顧盻而言:我是護法善神金剛力士,侍從大道,受事天真,影衛道場,扶持善人,糾彈罪失,察獲奸邪。

    一切衆生莫犯威神。

    輕過流血,重釁滅形。

    内外整肅,勿使不精。

    爾時,會中男女大小鹹起恭敬,禮拜金剛,畢具複坐。

     爾時,金剛為護法故,調伏幽明二衆之心,而說咒曰: 雷火明空,神光朗幽。

    毒龍四據,靈虎八周。

    頭巾七星,足蹈鬥牛。

    神力列宿,金鈎耀精。

    元首威兵,騰步虛行。

    中絕妖邪,下滅遊精。

    抽肝出膽,翻腸拔脈。

    左斬右锉,前烹後馘。

    截妖無原,收束衆怨。

    啖鬼使者,摧拉生吞。

    巫俗歌鼓,飲血食肉。

    形膻骨臭,魍魉翻覆。

    腥躁穢賤,心形谄讟。

    神杵碎首,金刀刎腹。

    藏兇匿害,忽來降伏。

    左秉金符,右持罪目。

    太一金鈴,虛皇玉節。

    知過不改,懸首自截。

    何妖不喪,何精不滅?六神不藏,七星裂血。

    上有真師,下有金剛。

    齊烝降氣,口吐靈芒。

    飲以月池,以玄霜。

    五藏生華,長存不僵。

     爾時,大鬼神王四目電光,同為護法,銷滅不祥。

    守衛道場,察奸糾過,降伏惡人及諸外道、無正信者。

    而說咒曰: 神風拂塵,傾拔邪根。

    六天喪精,五毒亡怨。

    金頭鐵齒,啖鬼止魂。

    挑光烈戶,雙景曜門。

    奔星殺氣,朗然無畏。

    百脈川流,七經調理。

    神安體平,長存不死。

     爾時,大鬼神王說此咒已,遙禮上方,後拜真君,告諸鬼曰:汝為道侍衛,守護善人。

    說法之師與道無異,不得邪忤真正之氣,捉獲上聞,萬劫無赦。

    是時,大鬼神王語會中諸來法衆而作是言:我為天帝驅馳,職當歸道,扶持新學、入道初門一切男女,攝除亂意,不得邪視,傾聽犯戒。

    威儀察護,生人同鬼受考。

    不但殺鬼,亦以降伏強梁,殺伏邪心,調理生人。

    無正信者聞此神咒,應起恭敬。

    此神咒者,是天帝威章、自然之文。

    諸天魔王、五方鬼将、真官地司助道興化,守護家國,安靖道場,扶衛善人,皆誦威章,消伏不真,馘滅兇試,摧落邪鋒。

    外道惡人喪精失氣,雜毒魍魉遙聞敬畏。

    諸有法會齋講之處,道場俗舍,我等徒衆常在觀之,齋戒如法。

    丹誠所為,大道降臨,福德立至。

    身心睽背,為利名聲,誠不得已而為齋者,我不守衛,大道不降,魍魉遊精,雜毒下鬼,臨飨其齋。

    輕道慢法,三司糾彈。

    道不虛行,要在丹心,非可假求資貨貿易。

    奉道之子深可慎之。

     爾時,鬼将說此語已,卻一面立,俨然不動。

     爾時,大王車駕西域,迎載父母,百辟卿士皆執花蟠、鼓衆伎樂,大備威儀,迎載父母,還芳春之台,焚香頓首。

    大悲天尊次禮真師,問訊法衆,歡喜委曲。

    太帝年老,夫人亦衰。

    大王孝順,瞻視顔色,心恒喜懼。

     爾時,真師命其複坐,而告太帝曰:汝之父子名善知識。

    汝是紫微之精,下托凡胎,應運為帝。

    大王重光是玉清上真,化生汝門。

    雖為世帝,形不衰老,皆是自然無上法身。

     爾時,真師又語大王言:九夷仙人遺王神藥,可以救老。

    命汝父母俱時東向,丹水服之。

    是時,重光自開寶奁,取藥持水,饋於二親。

    父母受,東向長跪而服。

    大王取八十杯,分作三分,一分奉上真師,真師不受。

    亦與父母,丹水服之。

    服之七日,面有金姿玉顔,行步如翔,足才履地,自抑其身,委縱其形,立便飛騰。

    又從真師奉受靈書雲篆,和神保生三萬六千字,晨夕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