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之四

關燈
滓。

    善男子,汝今當知,此二大災以應天下,及以萬民。

    何以故?天下無道,萬民不化。

    此災者,喻如衆生五内反逆,蓄洩不調,自然成患。

    況於天下失道敗德,衆塵齊累。

    天地愍之不能已。

    苦應施罰,前示其教,次告其氣,後垂其象。

    愚癡之人不信正教,不明氣象,兇惡不改,天不得已,示其大威。

    譬如臣子,君父寵念,承恩驕恣,變心失忠,不孝君父,私懷反逆。

    謀狀以露,仁君慈父猶不即滅,先當施令如是。

    臣子心猶不悔,後付司殺,君猶哀之,但不得已。

    天帝亦爾。

    時諸仙人聞天尊所說,皆悉歎言,未曾有也。

    禮謝天尊;煩勞金口,愍諸小兆,宣示未聞。

    荷負恩造,流霈之澤。

     禮謝畢已,天尊告勅,令複本座。

    至十七日晨朝之時,正一天尊初來,真衆應緣,畢已,從四天下歸入丹台,問訊天尊:起居道化,得無勞極? 天尊告言:真化無勞,道化無極。

    子赴萬兆,得無疲厭?衆真答言:承道威神,豈有疲厭。

     天尊又問:生死二緣,得解脫不?衆真答言:地獄罪魂,以天尊下降丹台之時,登即解脫。

    四天之下一切兆民雖解無脫。

    爾時,丹台諸仙聞上真之言,心中不達。

    爾時,昌期仙人即從座起,稽首天尊:雲何地獄罪魂未見天尊而得解脫?雲何四天之下一切兆民雖解無脫?願為分别。

     天尊告言:善男子,汝今谛聽,吾為汝說。

    所謂大道藏用,雖濟度萬物而不為屍,暗德運載,以是因緣,能令罪魂而得解脫。

    雖解無脫者,所謂天下人民雖解煩惱性空,而不免脫。

    何以故?凡夫之人雖解法性,不習真常,但明至理,身在合道。

    是故道與理乖。

    譬如有人身坐狹室,心遊十方,無所障礙;或說至理,聰辯無滞,離合随心,此名心得入理,不名身得入道。

    以是義故,理雖合道,不能令身而得入理。

    喻如夢遊,身不随心,是故衆生心得入理,身不入道。

    心入理者,名之為解;身不入道,名為無解。

    無極大道,身心無礙,能令微塵世界一時赴感,故曰大道自在解脫,能令十方世界如觀掌中。

    前際亦複如是。

    是時天尊說此語已,即放左手五指十種光明遍照虛空,令十方世界俱見光中。

    時此大會真人、仙人、靈人悉皆洞睹微塵世界。

    又於光中見其二際,身所經業,了了分明。

    是諸仙人洞觀希微,道窮真常,皆得六通自在之力,九祖獲慶,受生道境。

    天尊中元之緣畢已,七日晨朝之時,天尊大衆俱升雲辂。

    玄風鼓樂,紫霞虛邁,空谷謠歌,天吟萬籁。

     爾時,衆仙而作步虛曰: 吉光騰紫氣,霄辂逸丹天。

    翻揚香風轉,蓋動起浮煙。

    道中還複道,玄中已複玄。

    真光不識際,大象竟無形。

    法輪常自轉,希音不可聽。

    空閑侍三寶,虛中聞洞經。

    七變遊魂反,萬氣駐頹齡。

    香風飄羽蓋,遊氣轉猋車。

    泠泠上雲路,窈窈入長虛。

    顧愍埃虛子,應運演靈書。

    妙果諧今日,冥契自然符。

     爾時,仙人上送天尊,歌頌贊歎,入至雲庭,過四十天門。

    是時天尊止諸仙人言:天路遙長,無勞遠送。

    是諸仙人俯仰躊躇,良久之間。

     天尊愍之,重告仙曰:子後學成道,雖得六通數千萬劫,猶是人身,與我大衆自然之體、光氣微妙,未可全同。

    天尊即命運氣上真,調暢玄風,噓出無上萬變靈章、雲和清雅太玄之辭三十九篇。

    其時日精上浮,月液下流,真氣順生,金風反和,瓊林發藥,玉樹花敷,法輪三轉,流霞七波,天外長謠,虛裡空歌。

    令諸仙人明道優劣。

    又告仙人曰:上道之希,其法甚微;神力至妙,不可名言。

    略示希有,以與汝分别。

    仙人歡喜,禮謝天尊:唯願大聖時見影響。

    言畢辭别,複歸下界。

     下元品第十一 爾時,衆妙天尊以十月十四日晨朝之時,與諸大聖五千萬億真仙之衆俱從丹天之中星宮之内應運下世,威儀度物。

    先當引日入左目,月入右目;左鬥升左耳,右鬥升右耳;南鬥蓋通天之端,北鬥在瓊簪之下,中鬥在神足之間。

    碧霞萦左鬓,素霞萦右鬓,丹霞映三理之中,玄雲浮玉枕之上。

    青龍吟左,白虎嘯右,金鳳前唱,玄武擊節。

    五星吐氣以回繞,陰輝停虛以懸照,慶霄纏幕,仙雲起蓋。

    諷誦靈篇,虛吟萬籁。

    地湧寶樹,隐草萌荑,芝蘭脈發,積雪冰消,寒谷和氣,溟泉吐溫,神煙逆吹。

    召魄呼魂,雲雷揮音。

    洪靈翟精,謠歌靈章,空洞虛鳴。

    聾瞽聰察,攣躄複行,河海靜波,昏霧廓清。

    真光浮輝,寥朗長天,五辰合度,三景齊明。

    異類親睦,百谷豐盈,怨敵解圍,天下太平,正道雄張,妖魔滅形。

     爾時,天尊俱乘星宮,齊整雲庭,告群生之吉祥,應衆仙之靈瑞,鼓橐浮虛,俯臨太無,下元吉慶,景福群儲,進道修德,理契神符,紫藏交絡,六府花敷。

    神力變於下士,真氣流於太空。

    禦運垂期,玄中優遊。

    於是萬變不盡。

    須臾,令冬林以發榮,使枯木以花敷,複含生以反真,攝萬類以藏初。

    收道幽寥,寂簡高居。

    如此神力,登應金口。

     爾時,丹台仙人夙承上元皇極天尊金口之勅,睹此祥瑞,知是天尊下降神州,即出丹台,遙見玄中光明赫奕,星宮高妙,幡蓋彌天,羅列真儀,遍滿虛空。

    是諸仙人叩頭,上請天尊降於丹台。

    須臾之頃,天尊即命左真一人通命仙人曰:我應運教化,主知下元,度諸新學證成真仙。

    諸有善功,名着青箓,晨夕求願,香煙熏於帝庭,清唱聞於太一者,我當示其進修之道,命群魔以侍衛下界凡夫回心真正下元齋戒,為其九祖,我當拔濟存亡二代,未聞令聞,未見令見,未解脫者令其解脫。

    諸有病苦,我當療治;怖畏之者,令其安隐。

    我今法當降下地中,宣道布化。

    中元之時,正一天尊以下丹台,為汝說法。

    汝功德圓備,以具六通,得無閡智。

    但以身非自然,後學成道,所以爾者,未得入登大羅之上。

    諸學成道,但至自在,長存不死,名着左契。

    塵劫如瞬,形随日新。

    汝等諸仙即當其人。

    奈何兆民形命蜉蝣,朝生暮死,與道相絕。

    汝當知之。

    爾時,仙人随從天尊,暫治地中,下元施化,濟度群生。

     爾時,天尊與諸真仙微塵之衆俱禦浮霞明星寶宮,以泛其上,下至地,中列諸星宮,去地七仞,凝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