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之二
關燈
小
中
大
太上大道玉清經卷之二
慈悲方便品第六
爾時,天尊與諸大聖在於上方空虛之中,以方便故,欲度衆生,以大慈力升入無形太虛大定。
是諸仙人雖有通力,不能見,莫知所在,便謂天尊以歸上界。
是諸仙人悲惋懊惱,不能自持,各見其身無複威德,猶如死屍;又見所乘之象變成臭肉。
於是大衆心中迷悶,無複所知,進退無據,不知何計,各各自定,谛觀因緣,心識蒙胧,不能自曉,如入夢中,見諸事相無有定實。
於是諸禦仙人謂諸人言:我等福德輕鮮,道力微弱,未能究竟微妙至理,始入初心,道數未足,縱有通力,不能明了。
但舍我等先所知見,唯當歸命虛無之中;或當感念,今令我等衆重見天尊。
是諸仙人聞聽所說,心中小悟,各各專心存念,歸命太虛,叩頭禮願七日七夜,心不休息,須臾之頃,心中醒悟,如睡得覺。
仰視空中,忽見天尊與諸聖衆俨然不動,與本無異。
是諸仙人叩頭禮拜,悔過自責,禮謝天尊而作是言:我等大衆積劫以來,修習小見、小聞,分别妄想,迷悶邪見,深淪結固,罪垢深重,自見己身猶如死屍,無有光明,所乘之象變成臭肉,髻中寶珠化成瓦礫。
無常變異,迷悶恍惚,如從夢中見諸色像,不能分别。
我等大衆不知何計,心自念言,唯當舍我先所知見,歸命大道,憑向虛無,悔過自責,七日七夜,心中忽然平複,如夢得覺,歡喜無量。
唯願天尊特見哀愍,令我等衆心中開悟。
於是仙人言語未了之間,天尊又入光明大定,通身光明,猶如皎日,無有障礙。
令諸聖衆各乘羽蓋,坐飛龍之座,在天尊左眉一毫之端。
又令諸仙人及十方國土、山陵、河海、城邑、人民俱在天尊右眉一毫之中,而不迫窄。
各見天尊而在其前,而說妙法。
是諸仙人作此見時,了了分明,心無障礙。
又見靈山之中舊住之所近在日前,已經六劫,不能得知天尊神力自在無礙。
爾時,天尊以一音聲普告衆生,随其類音悟解。
天尊告諸仙人言:汝等諸人睹此道力,心中何如?仙人答日:我等大衆但知聞法慶幸,心無所覺。
天尊又言:大道慈力,非真非假,非起非滅,非空非有,非彼非此,無去無來,所謂中道自在之力,大慈悲力,無障礙力。
令諸仙人心中安隐,不覺不知,但以聞法,餘無所知。
是諸仙人聞天尊所說,心始開悟,合衆彈指,歎未曾有。
天尊又告仙人曰:汝等今當知大道威力不可較量,無有比說,於諸餘法,譬如螢火,并於日月;亦如掬水,比於大海。
法喜當知,汝等師古先生入道初門,三乘之法,但有名字,無有定實,多說譬喻,說化下根,非是超絕生死,綿綿長存,見身受慶,骨肉俱飛,永為真人之法,身如真金,無有變易;亦如金剛,不可毀壞。
善男子,譬喻之法訓化邊地愚癡衆生,中上之人不應修習。
千生萬生,流轉苦難,不能超出生死愛河。
譬如良地而種梯稗,終不變成粳粱五谷。
譬喻之法,亦複如是,不能令人得成真道。
善男子,我知汝心局於小法,迷邪失正,故攝汝身,令汝開悟。
善男子,汝在雪山雖數百歲,不修大道,終不免死,必墜地獄;雖自号為仙人,實無仙質。
汝承宿慶,今得見我,重得開度,是汝因緣,法當受生。
善男子,汝來此中,雖得六劫,我以道力,促此六劫以為六日。
又我觀六劫猶一瞬頃。
善男子,大道威力不可思議,窮劫說之,亦不能盡。
於是法喜與諸仙人疑意不了,重白天尊:向蒙天尊垂慈悲力,開悟未聞,未曾有法,心中慶幸,莫所謝。
我等蒙昧,局於見聞,便以為極,不能廣知。
無上大道深妙秘赜,威神廣大,自在無礙,不可思議。
我等塵累未桔,習氣深重,幸逢高會,遭遇良時,釋彼穢邪,仰陪霄駕。
唯願哀憐,納受已死之命,便得再蘇塵穢之身,沐浴玄化。
於是合衆叩頭流血,伏地良久不起。
天尊以大慈力故而告之言:汝以六劫之中聞我說法,今猶未悟,是汝垢重。
何以故?邊地衆生唯以肉飲血,生食羊馬,遇古先生淘汰滓穢,餘習未盡,使之然耳。
爾時,天尊又以大悲方便之力,忽令千二百五十白象合為一象;又令千二百五十仙人合成一仙,坐此象上;又令十方國土合成一土,大如微塵,此中人民及諸大衆合成一人,在此塵中微毫之内。
須臾之頃,毫間二人見一真人形長千尺,容貌奇特,将諸大聖八萬四千人俱引毫中。
二人出於毫端,又從左眉毫端而入天尊先所。
大衆三萬六千人又從右毫端二處内外,各無挂礙而不迫窄。
九日九夜,心無疲厭,謂如食頃,不覺不知,與本無異。
是時二人為聞法故,身心悅豫。
天尊又言:善男子,汝等昔日與道結緣,功微業淺,所得通力非是真實。
山出美玉,南方有石,亦名為玉。
二名相亂,凡夫之人不能分别,不知何者是真玉也。
汝号仙者,如彼石玉,非是真玉,有智之人了了分别。
善男子,如汝髻珠實是魚目,非真珠也。
汝亦如是,非真仙也。
善男子,汝從今日以後,沐浴道化,除汝塵累,始名真正,始入法流。
於是二人聞天尊所說,歎未曾有而作是言:今日有幸,得遇高尊授我真道,令我開悟,悅除煩惱,如蛇脫皮。
爾時,天尊以大慈力而告之言:汝諸來衆今何所在?於是二人不知何答,各自顧盻,唯見向者真人大聖各坐龍座,唯有一象。
又見十方國土近在日前,心中小悟,知是天尊自在之力。
天尊以知其意,即告之言:我以道力,愍念汝等罪苦衆生,方便引導,示汝神變,令心開悟。
須臾之頃,平複如本。
此諸大衆心中亦覺知去來之相,道言如此,自在神力皆是不可思議。
非是五通、三乘、七覺、八門、三界之所辯了,事離心想,見聞知覺,非有非無,非起非滅,非因非果,不可言說,不可思議,離諸語言,絕諸視聽,唯一道力究竟,一切諸法皆悉通達,畢竟無複遺餘。
善男子,汝等當知我雖作此變化,初中後心未曾覺為變化一相,但以大慈一子之念普度衆生。
善男子,我雖度衆生,初中後心亦無度衆生之想。
善男子,大道之力、大道之神、大道之化、大道之機、大道之微、大道之虛、大道之無名,不可思議,解脫不可思議,知見不可思議,方便不可思議,造化不可思議,生成不可思議,動用不可思議。
善男子,汝等應生希有之心、慶幸之心、難遭之心,成就慚愧,不可思議。
爾時,仙人歡喜贊歎而作是言:我等大衆蒙天慈流霈再造之澤,喜慶之心無以為喻,如披重雲,得睹日月,猶如盲人得見色象,如籠中鳥而得骞翥,如小水魚得遊江海,亦如枯骨而得成人,過泰之慶,巍巍難喻。
爾時,天尊愍之勤勤,授千二百五十人真童之任,今知天下新學道人功過之錄,注記生死。
是諸聖衆為因緣故,三萬七千二百五十人俱放身光明,照曜十方無量世界,香花幢蓋,萬種天樂,大地震動。
爾時,天尊與諸聖衆各坐九色雲龍之座,浮空而去。
於是長冥世界之中國王、王子、群臣、兆民遙見天尊、聖衆升東南方而去。
須臾之頃,流霞四冥,莫知所在。
國中男女方始警悟,相顧悲泣,悔過自責。
其世界中有一國王,名曰真會,聰明辯慧,而告大衆,作如是言:汝且莫悲,聽我所言。
我昔曾聞有虛無之真造化天地,生成萬物,神力自在,幽寥冥寂,行不言之化。
我此世界祥瑞如此,必是虛無之真福我此土,使之然耳。
我今大衆當報道恩,選覓園中最高勝地,堅立宮殿,香花供養。
國内人民聞王所說,異口同音,皆悉稱善,各各解其身中無價寶珠以填此地,取諸香木而作宮殿,高廣嚴飾,百寶裝校,施諸狀座,花香燈燭,種種供養,傾世所有。
是諸仙人雖有通力,不能見,莫知所在,便謂天尊以歸上界。
是諸仙人悲惋懊惱,不能自持,各見其身無複威德,猶如死屍;又見所乘之象變成臭肉。
於是大衆心中迷悶,無複所知,進退無據,不知何計,各各自定,谛觀因緣,心識蒙胧,不能自曉,如入夢中,見諸事相無有定實。
於是諸禦仙人謂諸人言:我等福德輕鮮,道力微弱,未能究竟微妙至理,始入初心,道數未足,縱有通力,不能明了。
但舍我等先所知見,唯當歸命虛無之中;或當感念,今令我等衆重見天尊。
是諸仙人聞聽所說,心中小悟,各各專心存念,歸命太虛,叩頭禮願七日七夜,心不休息,須臾之頃,心中醒悟,如睡得覺。
仰視空中,忽見天尊與諸聖衆俨然不動,與本無異。
是諸仙人叩頭禮拜,悔過自責,禮謝天尊而作是言:我等大衆積劫以來,修習小見、小聞,分别妄想,迷悶邪見,深淪結固,罪垢深重,自見己身猶如死屍,無有光明,所乘之象變成臭肉,髻中寶珠化成瓦礫。
無常變異,迷悶恍惚,如從夢中見諸色像,不能分别。
我等大衆不知何計,心自念言,唯當舍我先所知見,歸命大道,憑向虛無,悔過自責,七日七夜,心中忽然平複,如夢得覺,歡喜無量。
唯願天尊特見哀愍,令我等衆心中開悟。
於是仙人言語未了之間,天尊又入光明大定,通身光明,猶如皎日,無有障礙。
令諸聖衆各乘羽蓋,坐飛龍之座,在天尊左眉一毫之端。
又令諸仙人及十方國土、山陵、河海、城邑、人民俱在天尊右眉一毫之中,而不迫窄。
各見天尊而在其前,而說妙法。
是諸仙人作此見時,了了分明,心無障礙。
又見靈山之中舊住之所近在日前,已經六劫,不能得知天尊神力自在無礙。
爾時,天尊以一音聲普告衆生,随其類音悟解。
天尊告諸仙人言:汝等諸人睹此道力,心中何如?仙人答日:我等大衆但知聞法慶幸,心無所覺。
天尊又言:大道慈力,非真非假,非起非滅,非空非有,非彼非此,無去無來,所謂中道自在之力,大慈悲力,無障礙力。
令諸仙人心中安隐,不覺不知,但以聞法,餘無所知。
是諸仙人聞天尊所說,心始開悟,合衆彈指,歎未曾有。
天尊又告仙人曰:汝等今當知大道威力不可較量,無有比說,於諸餘法,譬如螢火,并於日月;亦如掬水,比於大海。
法喜當知,汝等師古先生入道初門,三乘之法,但有名字,無有定實,多說譬喻,說化下根,非是超絕生死,綿綿長存,見身受慶,骨肉俱飛,永為真人之法,身如真金,無有變易;亦如金剛,不可毀壞。
善男子,譬喻之法訓化邊地愚癡衆生,中上之人不應修習。
千生萬生,流轉苦難,不能超出生死愛河。
譬如良地而種梯稗,終不變成粳粱五谷。
譬喻之法,亦複如是,不能令人得成真道。
善男子,我知汝心局於小法,迷邪失正,故攝汝身,令汝開悟。
善男子,汝在雪山雖數百歲,不修大道,終不免死,必墜地獄;雖自号為仙人,實無仙質。
汝承宿慶,今得見我,重得開度,是汝因緣,法當受生。
善男子,汝來此中,雖得六劫,我以道力,促此六劫以為六日。
又我觀六劫猶一瞬頃。
善男子,大道威力不可思議,窮劫說之,亦不能盡。
於是法喜與諸仙人疑意不了,重白天尊:向蒙天尊垂慈悲力,開悟未聞,未曾有法,心中慶幸,莫所謝。
我等蒙昧,局於見聞,便以為極,不能廣知。
無上大道深妙秘赜,威神廣大,自在無礙,不可思議。
我等塵累未桔,習氣深重,幸逢高會,遭遇良時,釋彼穢邪,仰陪霄駕。
唯願哀憐,納受已死之命,便得再蘇塵穢之身,沐浴玄化。
於是合衆叩頭流血,伏地良久不起。
天尊以大慈力故而告之言:汝以六劫之中聞我說法,今猶未悟,是汝垢重。
何以故?邊地衆生唯以肉飲血,生食羊馬,遇古先生淘汰滓穢,餘習未盡,使之然耳。
爾時,天尊又以大悲方便之力,忽令千二百五十白象合為一象;又令千二百五十仙人合成一仙,坐此象上;又令十方國土合成一土,大如微塵,此中人民及諸大衆合成一人,在此塵中微毫之内。
須臾之頃,毫間二人見一真人形長千尺,容貌奇特,将諸大聖八萬四千人俱引毫中。
二人出於毫端,又從左眉毫端而入天尊先所。
大衆三萬六千人又從右毫端二處内外,各無挂礙而不迫窄。
九日九夜,心無疲厭,謂如食頃,不覺不知,與本無異。
是時二人為聞法故,身心悅豫。
天尊又言:善男子,汝等昔日與道結緣,功微業淺,所得通力非是真實。
山出美玉,南方有石,亦名為玉。
二名相亂,凡夫之人不能分别,不知何者是真玉也。
汝号仙者,如彼石玉,非是真玉,有智之人了了分别。
善男子,如汝髻珠實是魚目,非真珠也。
汝亦如是,非真仙也。
善男子,汝從今日以後,沐浴道化,除汝塵累,始名真正,始入法流。
於是二人聞天尊所說,歎未曾有而作是言:今日有幸,得遇高尊授我真道,令我開悟,悅除煩惱,如蛇脫皮。
爾時,天尊以大慈力而告之言:汝諸來衆今何所在?於是二人不知何答,各自顧盻,唯見向者真人大聖各坐龍座,唯有一象。
又見十方國土近在日前,心中小悟,知是天尊自在之力。
天尊以知其意,即告之言:我以道力,愍念汝等罪苦衆生,方便引導,示汝神變,令心開悟。
須臾之頃,平複如本。
此諸大衆心中亦覺知去來之相,道言如此,自在神力皆是不可思議。
非是五通、三乘、七覺、八門、三界之所辯了,事離心想,見聞知覺,非有非無,非起非滅,非因非果,不可言說,不可思議,離諸語言,絕諸視聽,唯一道力究竟,一切諸法皆悉通達,畢竟無複遺餘。
善男子,汝等當知我雖作此變化,初中後心未曾覺為變化一相,但以大慈一子之念普度衆生。
善男子,我雖度衆生,初中後心亦無度衆生之想。
善男子,大道之力、大道之神、大道之化、大道之機、大道之微、大道之虛、大道之無名,不可思議,解脫不可思議,知見不可思議,方便不可思議,造化不可思議,生成不可思議,動用不可思議。
善男子,汝等應生希有之心、慶幸之心、難遭之心,成就慚愧,不可思議。
爾時,仙人歡喜贊歎而作是言:我等大衆蒙天慈流霈再造之澤,喜慶之心無以為喻,如披重雲,得睹日月,猶如盲人得見色象,如籠中鳥而得骞翥,如小水魚得遊江海,亦如枯骨而得成人,過泰之慶,巍巍難喻。
爾時,天尊愍之勤勤,授千二百五十人真童之任,今知天下新學道人功過之錄,注記生死。
是諸聖衆為因緣故,三萬七千二百五十人俱放身光明,照曜十方無量世界,香花幢蓋,萬種天樂,大地震動。
爾時,天尊與諸聖衆各坐九色雲龍之座,浮空而去。
於是長冥世界之中國王、王子、群臣、兆民遙見天尊、聖衆升東南方而去。
須臾之頃,流霞四冥,莫知所在。
國中男女方始警悟,相顧悲泣,悔過自責。
其世界中有一國王,名曰真會,聰明辯慧,而告大衆,作如是言:汝且莫悲,聽我所言。
我昔曾聞有虛無之真造化天地,生成萬物,神力自在,幽寥冥寂,行不言之化。
我此世界祥瑞如此,必是虛無之真福我此土,使之然耳。
我今大衆當報道恩,選覓園中最高勝地,堅立宮殿,香花供養。
國内人民聞王所說,異口同音,皆悉稱善,各各解其身中無價寶珠以填此地,取諸香木而作宮殿,高廣嚴飾,百寶裝校,施諸狀座,花香燈燭,種種供養,傾世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