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之一

關燈
國理化,出言利益,施惠廣大,興顯正法,扶助善道,身得屍解,如蛇蛻皮,來生此中。

    如是等人,亦名現身升度。

    第二品中複有一種,或遇上帝垂恩,開度生死,枯骨死屍,變煉成人,感激真氣,自然而仙。

    或有前身,與道結緣,慶流今身,來生此中。

    第三品人在生之時,持戒守善,不作非法,起造宮觀,供給香燈,齋講設會,書經造像,晨夕誦念,亦得屍解,來生此中。

    第四品人,或承其祖先福德餘慶,身死之後,改姓易氏,來生此中。

    真行童子與諸大衆疑意不了,重白天尊:不審第四品人承其祖先福德餘慶之力,來生此中者,不審此慶修何功德而慶隆後胤?唯願天尊重為分别,令心啟悟。

    天尊答曰:吾言福慶之因者,或其祖父前世施财施食,放生活命,衣食窮寒,扶助孤弱,給赈老病,供養山栖,功不成就,中道而退,身不得度,慶及子孫。

    或生豪貴之門,聰明利智。

    或求道未足,法當滅度,來生此中。

    如是之人,德隆九世。

    真行當知,善惡相似,過積者亦殃及九世,亦猶世間愚人,或承先慶,身生豪貴,自恃強梁,不信宿業,恣意兇險,殺害物命,劫奪人财,威刑無度,毀敗善道,诽謗行人,讒嫉勝己,欺淩孤弱,鞭撻下賤,漁獵殺害,燒煮蠢動,斫刺衆生,不孝父母,反逆君長,耽酒嗜色,媱亂骨肉,犯他歸女,罵辱尊老,裸露三光,不敬有道,惡居其上,輕慢靜壇,洩漏經寶,破齋犯戒,常為亂首,伺人衰便,更相陷害,殺生求生,背叛道德。

    如此之人,亦殃流九世,九品子孫所向傾敗,受人驅役,常被枷鎖,橫羅惡縱,死入地獄,生受六畜,被人燒炙,種種苦集,輪轉惡趣,生無定形,沉溺生死,漂浪苦難。

    真行當知,我觀下界衆生苦樂之事,亦無多别。

    何以故?汝言極樂世界城台樓閣非為自然,皆役神功所為,不如上界應化宮殿不由神功,皆自然也。

    亦如香積童子自謂果極,不睹太虛大羅道境,便謂勝報極於慈土。

    我觀子心與此無異。

    真行當知,三萬六千種法由人機緣感動,修習業行,雖雲成道,遲疾不等。

    亦如寶光童子在世之時從古先生而受滅度。

    八萬大劫勤苦修習,不能得道。

    最後之身而遇,言龍初會,天道大廣,始入道位,猶在七地下品之上。

    向不遇元皇之真,何由可得升入無形者乎?於是真行靈子及諸大衆聞天尊所說,心開意解,叩頭作禮,各還本座。

    國王、王子、臣民男女聞說因緣本起之事,皆悉慶幸,各各奉責明月寶珠,上獻天尊。

    天尊受以,安着城内。

    王及大衆歡喜踴躍,作禮而去。

    爾時,天尊與諸大聖各攝神力,升入無形,忽然不見。

     慈悲戒序品第四 爾時,玉清天中瓊阙金真後聖天尊昔生多喜世界姬氏之家,年始六歲而知玄文,深達妙理,洞曉幽微,乃棄家求道,入長明山中,精思十年,上感西靈虛無天尊而受道要。

    年二十七歲而得六通。

    成道以來,數過塵劫,常以願力而度衆生,周遊十方,如日旋照,随類現形,同其音聲,方便引接,皆為饒益,平等無二,齊一子念。

    以元化八年歲在庚子七月十五日,與諸聖衆三萬六千人俱下遊玄天,到北極長冥世界虛空之中,俱坐霞光之上,眄看六合。

    經百小劫,身心不動,猶如寶山。

    是諸聖衆亦以百劫身心不動。

    是時世界忽然光明,猶如春日,和氣通暢,風雨調适,雲霞叆叇,雷音清徹,藥草滋茂,百谷冬生,地出甘泉,微妙香美,龍麟踴躍,鸾鳳騰舞,異類集聚,皆相親附。

    人民、非人,身心變善,悉如宿化、教學所成。

     於是天尊及諸聖衆端虛寂靜,都無言說,但以慈力,天地萬物悉皆自化,亦無光音而可視聽,幽明玄會,殊神合契,無為之道使之然也。

    吾亦不知其所然。

    道雖不言,德化流布,真氣感激,妙理精應,不由運動,其土人民亦無覺知,心無别慧,各安其居,人人守分,終其年命而已。

    爾時,三月十五日,雪山之中有一童子名曰法喜,自号仙人,與其眷屬千二百五十人,俱其名曰金髻童子、金粟童子、寶頂童子、調禦童子、十住童子、海惠童子、七覺童子、通王童子、自在童子、善财童子,如是十一童子,而為大衆唱導之首,悉皆各各自号仙人,俱乘白象而來下土,圍繞贊歎,遙禮天尊,燒香散花,種種供養,各陳本願,問訊天尊而作是言:我等諸人幸承宿慶,昔因皇初劫中遇古先生哀愍化度,得入道位,賜以惠眼,遙見天尊下此世界,欣喜慶幸,故來起居,欲有谘請。

    唯願天尊憐愍開示。

    於是天尊以知其意,默然不答。

    是時仙人三請不已,各各伏地良久,俛仰叩頭,而作是言:唯願天尊垂慈悲力,憐愍訓誨,示所未聞。

    於是天尊愍其勤勤,即命右侍真童名曰寶相,而告之言:汝等諸人欲求何願而來至此?於是法喜與諸大衆重複頂禮,而作是言:我見天尊及諸聖衆威德嚴凝,未曾有也。

    令此世界福德成就,都無言說,萬物自化,改易天地,流變氣候,日月明朗,星辰合度,風雨施散,百谷熟成,藥草榮茂,甘泉流溢,百獸騰舞,異類親睦,人民豐樂,未曾有也。

    不審天尊修何功德,造化萬物而得自在秘要之道?願垂誨示。

    及重伏地,良久不起。

     於是寶相還向天尊具陳其意。

    爾時,天尊告諸人言:無上大道但以慈力生化萬物,覆護衆生,無有言說。

    若有言說,即生形迹。

    形迹之教雖會至道,未極妙理。

    何以故?不可以形迹、語言造化天地、生成萬物。

    何以故?形迹、語言理不恒故。

    理若不恒,雲何造化?是故大道法無形迹語言,令物自化。

    善男子,汝所謂我有所修習而得化者。

    汝今修習,亦應得化。

    善男子,汝作此見,未離煩惱,猶處纏縛。

    無上大道久離此見,心無結縛,無為無作,無起無滅,無形無相,言語道斷。

    汝所見我有威神功德,嚴凝形相,造化天地,生成萬物,是汝邪見,妄想分别。

    無上大道以離邪見、分别妄想之見。

    善男子,汝等所言遇古先生,身得化度。

    古先生者,是我弟子。

    令其教化邊地,說三乘滅度、衆生修後世果。

    以彼土難化,人無和氣,雜畜之種心性不具,飲血茹毛,強梁自任,故作神變,廣說譬喻,開悟下根。

    如此之法,不盡至理,權示形迹。

    先生去後,攝迹歸本,形迹漸滅。

    縱有存在,亦多纰缪。

    或自号仙人,或自稱梵天,或默坐空室,或燒身自滅,或堕落高岩,或供養水火;或作天人形像,三面千手,種種神,屠殺祭祀,群聚行道,叫呼求滅;或谛觀光相。

    如此之法,名曰訛謬。

    雖有經文,無有實法,邪正混雜,不能得道。

    於是法喜及諸大衆聞天尊所說,心中開悟,始知先所修習未至道要,重複頂禮,上白天尊而作是言:如我國中之所修習,具如天尊大慈高鑒,無有異也。

    唯恐我等大衆罪垢深重,不可濟拔。

    唯願天尊賜我法水,以漸澄汰,洗除滓穢,開方便門,示方便力,賜我入道,初聞威儀齋戒之法,以漸修習,繩準身心,令有依止。

    天尊告曰:汝彼國土地氣陰惡,所生人民亦複如是。

    何以故?此名金方雜類衆生,生此邊地,不聞正法,唯聞三乘譬喻之說,不知大道秘密之藏,天書雲篆,龍章鳳彩,頓教成真、生身入妙之法。

    於是法喜合衆聞天尊所說,恐其身命不合道真,大衆悲泣,叩頭流血,重白天尊而作是言:彼土衆生腥躁臭處,豈圖即身而得升度,與道結緣,冀得身來生中國有道之邦。

    唯願天尊大慈之心賜我等衆齋戒威儀之法。

    天尊於是以大悲力,不違其心而告之言:汝彼土人性有多種,應多受戒,約縛身心,不如棄賢世界人心淳樸,縱欲受戒,不過五種:第一五戒,第二十戒,第三一百九十九戒,第四觀身三百大戒。

    此名四科。

    又有三萬六千威儀之戒,受此諸戒以應三萬六千威神。

    又攝三萬六千種道,内有三萬六千生神,外有三萬六千戒神。

    内外防護。

    受戒之身,上品成真,中品成仙,下品延壽。

    此戒是玉匮金科上真禁戒,受竟輕犯,身謝冥官,九祖受考。

    吾今為汝略說一科,就一科中分為三品,上中下品。

    一品之中又分為三品,合有九品,以成陽數。

    此九品科法,齋戒相須,不但單行專授。

    汝等凡有齋講設會之處,及國王、王子、大臣、官長、學人男女集齋之日,應差一人音聲清亮者,正其威儀,北向讀之一過,以示大衆。

    大衆人民作禮伏地而聽戒言。

     又複正齋初夜,又讀一過,以示大衆。

    此論一日之齋,法應如此。

    若二日、三日、七日,當應日日讀之一過。

    若初入道之人,先授其戒,千日之後漸進餘法。

    若有善人行先無犯、未度,三日之内,即授其戒,不須千日而後授法。

    若授戒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