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帝内經素問遺篇卷之四
關燈
小
中
大
本病論上
黃帝問日二天元九窒,餘已知之,願聞氣交,何名失守?
六氣升降,上下交位,以五藏配天地之常。
岐伯曰:謂其上下升降,遷正退位,各有經論,上下各有不前,故名失守也。
《天元玉冊》雲:六氣常有三氣在天,三氣在地也。
即一氣升天,作左問氣;一氣入地,作右問氣;一氣遷正,作司天;一氣遷正,作在泉;一氣退位,作天左問氣;一氣退位,作地右間氣。
氣交有合,常得位所在至當時,即天地交乃變而方泰也,天地不交乃作病也。
是故氣交失易位,氣交乃變,變易非常,即四時失序,萬化不安,變民病也。
於是六氣有升不得其升者,欲降而不得其降者,有當遷正而不得遷正者,自當其位而不得位,故有如此之分,則天地失其常政,故萬民不安也。
帝曰:升降不前,願聞其故,氣交有變,何以明知? 再問窮源用也。
岐伯日:昭乎問哉,明乎道矣。
氣交有變,是謂天地機。
本#1欲升,上見天柱窒;二火歌升,上見天蓬窒;土欲升,上見天沖窒;金欲升,上見天英窒;水欲升,上見天内窒,是故天窒所勝,而不前者。
但欲降而不得降者,地窒刑之。
木欲降,而地矗窒刑之;火欲降,而地玄窒刑之,土欲降,而地蒼窒刑之;金欲降,而地彤窒刑之;水欲降,而地阜窒刑之;地九窒,法天之象,本勝之氣,故不降也。
又有五運太過,而先天而至者,即交不前。
運逢陽年於有司之至也,至後交勝而不過。
但欲升而不得其升,中運抑之。
木欲升而中見金運勝之,二火欲升而中見水運勝之,土欲升而中見木運勝之,金欲升而中見火運勝之,水欲升而中見土運勝之者,皆遇運太過,早至其中而先於氣交,而抑之不前者也。
但欲降而不得其降,中運抑之。
然五運逢太過而先至其中,故降而不下,中運刑之,抑之不前也。
於是有升之不前,降之不下者;有降之不下,升而至天者;有升降俱不前,作如此之分别,即氣交之變,變之有異,常各各不同,災有微甚者也。
是故上下,天地之升降,交氣有天窒、地窒之勝克,中運抑伏淺深,是故民病微甚異爾也。
帝日:願聞氣交遇會勝抑之由,變成民病,輕重何如? 欲明其變病本源之證也。
岐伯曰:勝相會,抑伏使然。
六氣升降,乃經論之道也,氣交之常也,遇會之不常,而相投之,勝伏抑之成郁者也。
是故辰戊之歲,木氣升之,主逢天柱,勝而不前。
辰戌之歲,太陽遷正作司天也。
即厥陰作地而作右問,至此歲而升天作左間也。
又遇司天,深計算位至天柱窒也。
木欲升,天柱金司天,土勝之不前也。
又遇庚戌,金運先天,中運勝之,忽然不前。
庚年金運先天,至次後十三日始交,司天欲升而金運抑之也。
木運升天,金乃抑之。
或上見天柱窒,或中見金運也。
升而不前,即清生風少,肅殺於春,露霜複降,草木乃萎。
民病溫疫早發,咽嗑乃乾,四肢滿,肢節皆痛,久而化郁。
至天得左問日,乃發作也。
即大風摧拉,折隕嗚素。
民病卒中褊痹,手足不仁。
青埃見時,風疫乃作,民反張肢體直強,治之達三俞也。
是故巳亥之歲,君火升天,主窒天蓬,勝之不前。
君火以在地三年,至巳亥之歲,少陰升天作左問也,此可定之也。
天蓬水司水,《天元冊》用除算至坎官,除其數者,即天蓬窒作主司,故水窒勝也。
又厥陰木遷正,則少陰未得升天,水運以至其中者。
君火欲升,而中水運抑之。
即天蓬水司勝,即或水運抑之。
升之不前,即清寒複作,玲生旦暮。
民病伏陽,而内生煩熱,心神驚悸,寒熱間作,日久成郁。
二七日不降,以為日久也。
即暴熱乃至,赤風腫翳化疫,
岐伯曰:謂其上下升降,遷正退位,各有經論,上下各有不前,故名失守也。
《天元玉冊》雲:六氣常有三氣在天,三氣在地也。
即一氣升天,作左問氣;一氣入地,作右問氣;一氣遷正,作司天;一氣遷正,作在泉;一氣退位,作天左問氣;一氣退位,作地右間氣。
氣交有合,常得位所在至當時,即天地交乃變而方泰也,天地不交乃作病也。
是故氣交失易位,氣交乃變,變易非常,即四時失序,萬化不安,變民病也。
於是六氣有升不得其升者,欲降而不得其降者,有當遷正而不得遷正者,自當其位而不得位,故有如此之分,則天地失其常政,故萬民不安也。
帝曰:升降不前,願聞其故,氣交有變,何以明知? 再問窮源用也。
岐伯日:昭乎問哉,明乎道矣。
氣交有變,是謂天地機。
本#1欲升,上見天柱窒;二火歌升,上見天蓬窒;土欲升,上見天沖窒;金欲升,上見天英窒;水欲升,上見天内窒,是故天窒所勝,而不前者。
但欲降而不得降者,地窒刑之。
木欲降,而地矗窒刑之;火欲降,而地玄窒刑之,土欲降,而地蒼窒刑之;金欲降,而地彤窒刑之;水欲降,而地阜窒刑之;地九窒,法天之象,本勝之氣,故不降也。
又有五運太過,而先天而至者,即交不前。
運逢陽年於有司之至也,至後交勝而不過。
但欲升而不得其升,中運抑之。
木欲升而中見金運勝之,二火欲升而中見水運勝之,土欲升而中見木運勝之,金欲升而中見火運勝之,水欲升而中見土運勝之者,皆遇運太過,早至其中而先於氣交,而抑之不前者也。
但欲降而不得其降,中運抑之。
然五運逢太過而先至其中,故降而不下,中運刑之,抑之不前也。
於是有升之不前,降之不下者;有降之不下,升而至天者;有升降俱不前,作如此之分别,即氣交之變,變之有異,常各各不同,災有微甚者也。
是故上下,天地之升降,交氣有天窒、地窒之勝克,中運抑伏淺深,是故民病微甚異爾也。
帝日:願聞氣交遇會勝抑之由,變成民病,輕重何如? 欲明其變病本源之證也。
岐伯曰:勝相會,抑伏使然。
六氣升降,乃經論之道也,氣交之常也,遇會之不常,而相投之,勝伏抑之成郁者也。
是故辰戊之歲,木氣升之,主逢天柱,勝而不前。
辰戌之歲,太陽遷正作司天也。
即厥陰作地而作右問,至此歲而升天作左間也。
又遇司天,深計算位至天柱窒也。
木欲升,天柱金司天,土勝之不前也。
又遇庚戌,金運先天,中運勝之,忽然不前。
庚年金運先天,至次後十三日始交,司天欲升而金運抑之也。
木運升天,金乃抑之。
或上見天柱窒,或中見金運也。
升而不前,即清生風少,肅殺於春,露霜複降,草木乃萎。
民病溫疫早發,咽嗑乃乾,四肢滿,肢節皆痛,久而化郁。
至天得左問日,乃發作也。
即大風摧拉,折隕嗚素。
民病卒中褊痹,手足不仁。
青埃見時,風疫乃作,民反張肢體直強,治之達三俞也。
是故巳亥之歲,君火升天,主窒天蓬,勝之不前。
君火以在地三年,至巳亥之歲,少陰升天作左問也,此可定之也。
天蓬水司水,《天元冊》用除算至坎官,除其數者,即天蓬窒作主司,故水窒勝也。
又厥陰木遷正,則少陰未得升天,水運以至其中者。
君火欲升,而中水運抑之。
即天蓬水司勝,即或水運抑之。
升之不前,即清寒複作,玲生旦暮。
民病伏陽,而内生煩熱,心神驚悸,寒熱間作,日久成郁。
二七日不降,以為日久也。
即暴熱乃至,赤風腫翳化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