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元子内丹訣卷下
關燈
小
中
大
大而天地之情可見矣!修之弗已,變乎九五,則其卦得夬。
澤上於天曰夬,君子以修身慎行,夙夜罔懈,省刑獄,恤狐寡,救沉溺,扶颠危,息嫉拓,遊神運炁,抱元守一,煉乎太陽,以消陰炁。
小人道消,則得乎夬,夬者,庾也,至此有決於解脫之道也。
凡君子之生,基於卯角,則曰全陽;止於十歲,缺,其初九,則卦得娠;卯之年未知修煉,至於弱冠,其卦得遁,二十而能修煉。
養攝其初九,其卦得同人。
天與火同人,至於三十,能全其真道,複其初九,則其卦得無妄。
天下雷行無妄,至于四十,能省其咎,守其一,寂無所求,複其初九,則其卦得益。
雷日益,至子五十,修其至道,補于初九,則其卦得頤 山雷日頤,二十而補炁,至于九二,則其卦得履。
上天下澤日履,至于四十,複其九二,則其卦得中孚。
澤上有風曰中孚,四十而不倦,能行其炁,以煉乎陰,補乎三陽,則其卦得小畜。
風行天上日小畜,至於五十,能知其道,精行無怠,補其陽炁,至於九二,則其卦得損。
山下有澤曰損,陽炁上消其陰,故《易》謂損上而益下是也。
五十知損之道,能損其六三,變乎九三,則其卦得大畜。
天在山下日大畜,六十而無惑,至行其道,上損下壯其炁,煉其六四,成乎純陽,則其卦得大有。
火在天上日大有,凡納乾坤坎離四象,抽運失度,則八卦蕩而更矣!是成六十四也。
聖人演易,變化之道備矣!陽盛而陰伏,則神仙可見矣!陰盛而陽伏,則魂魄可離,魂魄離而人夭,神仙見而屍解,其道至矣!不遠千裡,自顧而笑,是以君子觀上天之道,執而行之,蕩五味而修乎身,蘊五常而潔其行,為賊盜人生也,聖人反盜矣!天地至大,日月至明,晝夜以革,尊卑位定,鬼關是閉,意馬弗馳,在乎手也。
關鍵既密,靜定既固,出入往來,得乎自在萬變,化之在乎身也。
天之大者人也,人之大者機也,順天以行其炁,從時之義,以伏其機,機無洩,元陽固實,煉陰至陽,乾道彌着,立乾之位,坤基方見定矣!. 陽盛陰消,陰炁解散,故天起煞心,龍蛇潰矣!君子以下三屍,束群魔,逐青龍,走白虎,颠之倒之,日就月将,離純陰而坎純陽,故天地反矣!乾坤位定,人事固久,外邪不入,内陽則盛,守一不失,抱元得志,俟乎蟬蛻,漏形遺矣!故天人道合,基棄而神出也。
天地生人,長短有定,巧拙之性,任運自可遊神,移神,故可藏可伏也。
耳聽目視,鼻香口味,心勞欲作者,必損乎壽。
君子能瞑目於内,視盲於色也,塞耳於外,積於聲也,窒鼻於物,能於香也,緘口於僎,絕於味也,弗勞其心,存乎壽也,不貪其欲,固乎基也。
是以目觀其色,心所愛矣,愛而後動,令難忘矣。
是故塞九竅而邪不入,在乎盲目灰心,慎欲於三也。
動而有失,靜而有得,是也。
人能貯心,心能敗人,心為帝主,總統萬神。
.心者在亂,淫欲大作,萬神離散,人将死矣!故木生火而自焚,國生奸而自叛。
男子知目不可視色,心不可亂欲,口不可貪味,故修煉之,以全其身,是為聖人也。
天地用仁而生乎,人用不仁而殺乎,人道之常也。
乾坤之候,百谷草木,盜時而出之;百谷草木之味,人盜秋而食之。
百谷草木之毒,盜人之生者也。
君子以安乎三才,無使盜作,然後以坎水離火,烹而餌之,餌之以時,百骸自理。
故先王以至日閉關,商旅不行之類是也。
人識像神之像為神,不知舍於身之神而為神也,人身之神,煉之為仙,故為神也。
屍解之道,日月運行,左旋右沒,右旋左沒,其數有三。
安其身,修其神,處其室,絕其念,始有小靜,百日之功着矣!次安大靜,千日之行積矣!功着而行積,神光為之出,故日之與月,其數是也,大之與小,其功一也。
神明為之以生,聖功為之以立,君子以固窮守道,不洩其機;小人則反矣!安其子,息其母,抱其元守其一,厥志不蕩,厥邪自屏。
煉剛消柔,積功不倦,其若聾之視,瞽之聽,示乎專也。
絕利其一者也,絕利其一,功加十倍,日月出沒,三反其數。
道成以一,穢形将墜,明神是出,故功加百倍矣!心之所欲,複所棄,故生於物。
人之失者,己之得,得而能守不失以道,制之在心,運而歸元。
故禽之於氣,端居玄室,默守其道,湛然無慮,可往可來,人壞而神立。
故生者是死,死者是生也,凡勢動而爻變,可聚而可分,日月有度,剛柔相煉,有功則久,既久則盛,君子之基固矣!一進一退,變化之道明矣!以剛消柔,乾坤之理着矣!是以賢人之處默,所居而安者,求乎修煉之至也。
明鑒在側,揚乎光也,則鬼神之情狀睹矣!百姓日用而不知,以諸物禽諸氣,其動也剛,其靜也柔,止觀其形容,俟其進退,則吉兇之道斷矣!故知之修煉,謂之聖人,其是之謂欤! 洞元子内丹訣卷下竟
澤上於天曰夬,君子以修身慎行,夙夜罔懈,省刑獄,恤狐寡,救沉溺,扶颠危,息嫉拓,遊神運炁,抱元守一,煉乎太陽,以消陰炁。
小人道消,則得乎夬,夬者,庾也,至此有決於解脫之道也。
凡君子之生,基於卯角,則曰全陽;止於十歲,缺,其初九,則卦得娠;卯之年未知修煉,至於弱冠,其卦得遁,二十而能修煉。
養攝其初九,其卦得同人。
天與火同人,至於三十,能全其真道,複其初九,則其卦得無妄。
天下雷行無妄,至于四十,能省其咎,守其一,寂無所求,複其初九,則其卦得益。
雷日益,至子五十,修其至道,補于初九,則其卦得頤 山雷日頤,二十而補炁,至于九二,則其卦得履。
上天下澤日履,至于四十,複其九二,則其卦得中孚。
澤上有風曰中孚,四十而不倦,能行其炁,以煉乎陰,補乎三陽,則其卦得小畜。
風行天上日小畜,至於五十,能知其道,精行無怠,補其陽炁,至於九二,則其卦得損。
山下有澤曰損,陽炁上消其陰,故《易》謂損上而益下是也。
五十知損之道,能損其六三,變乎九三,則其卦得大畜。
天在山下日大畜,六十而無惑,至行其道,上損下壯其炁,煉其六四,成乎純陽,則其卦得大有。
火在天上日大有,凡納乾坤坎離四象,抽運失度,則八卦蕩而更矣!是成六十四也。
聖人演易,變化之道備矣!陽盛而陰伏,則神仙可見矣!陰盛而陽伏,則魂魄可離,魂魄離而人夭,神仙見而屍解,其道至矣!不遠千裡,自顧而笑,是以君子觀上天之道,執而行之,蕩五味而修乎身,蘊五常而潔其行,為賊盜人生也,聖人反盜矣!天地至大,日月至明,晝夜以革,尊卑位定,鬼關是閉,意馬弗馳,在乎手也。
關鍵既密,靜定既固,出入往來,得乎自在萬變,化之在乎身也。
天之大者人也,人之大者機也,順天以行其炁,從時之義,以伏其機,機無洩,元陽固實,煉陰至陽,乾道彌着,立乾之位,坤基方見定矣!. 陽盛陰消,陰炁解散,故天起煞心,龍蛇潰矣!君子以下三屍,束群魔,逐青龍,走白虎,颠之倒之,日就月将,離純陰而坎純陽,故天地反矣!乾坤位定,人事固久,外邪不入,内陽則盛,守一不失,抱元得志,俟乎蟬蛻,漏形遺矣!故天人道合,基棄而神出也。
天地生人,長短有定,巧拙之性,任運自可遊神,移神,故可藏可伏也。
耳聽目視,鼻香口味,心勞欲作者,必損乎壽。
君子能瞑目於内,視盲於色也,塞耳於外,積於聲也,窒鼻於物,能於香也,緘口於僎,絕於味也,弗勞其心,存乎壽也,不貪其欲,固乎基也。
是以目觀其色,心所愛矣,愛而後動,令難忘矣。
是故塞九竅而邪不入,在乎盲目灰心,慎欲於三也。
動而有失,靜而有得,是也。
人能貯心,心能敗人,心為帝主,總統萬神。
.心者在亂,淫欲大作,萬神離散,人将死矣!故木生火而自焚,國生奸而自叛。
男子知目不可視色,心不可亂欲,口不可貪味,故修煉之,以全其身,是為聖人也。
天地用仁而生乎,人用不仁而殺乎,人道之常也。
乾坤之候,百谷草木,盜時而出之;百谷草木之味,人盜秋而食之。
百谷草木之毒,盜人之生者也。
君子以安乎三才,無使盜作,然後以坎水離火,烹而餌之,餌之以時,百骸自理。
故先王以至日閉關,商旅不行之類是也。
人識像神之像為神,不知舍於身之神而為神也,人身之神,煉之為仙,故為神也。
屍解之道,日月運行,左旋右沒,右旋左沒,其數有三。
安其身,修其神,處其室,絕其念,始有小靜,百日之功着矣!次安大靜,千日之行積矣!功着而行積,神光為之出,故日之與月,其數是也,大之與小,其功一也。
神明為之以生,聖功為之以立,君子以固窮守道,不洩其機;小人則反矣!安其子,息其母,抱其元守其一,厥志不蕩,厥邪自屏。
煉剛消柔,積功不倦,其若聾之視,瞽之聽,示乎專也。
絕利其一者也,絕利其一,功加十倍,日月出沒,三反其數。
道成以一,穢形将墜,明神是出,故功加百倍矣!心之所欲,複所棄,故生於物。
人之失者,己之得,得而能守不失以道,制之在心,運而歸元。
故禽之於氣,端居玄室,默守其道,湛然無慮,可往可來,人壞而神立。
故生者是死,死者是生也,凡勢動而爻變,可聚而可分,日月有度,剛柔相煉,有功則久,既久則盛,君子之基固矣!一進一退,變化之道明矣!以剛消柔,乾坤之理着矣!是以賢人之處默,所居而安者,求乎修煉之至也。
明鑒在側,揚乎光也,則鬼神之情狀睹矣!百姓日用而不知,以諸物禽諸氣,其動也剛,其靜也柔,止觀其形容,俟其進退,則吉兇之道斷矣!故知之修煉,謂之聖人,其是之謂欤! 洞元子内丹訣卷下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