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玄寶典卷中

關燈
煉凡全真門 輕骨章 骨者,天地陰陽之氣凝結生化自胎中而成,由氣沖在長養而少變壯壯變老。

    其骨之中有髓,流化成精,以為一身之根元。

    筋脈交貫而一身之動靜,皆由一氣以滋榮。

    氣血強盛則骨輕以其血滋榮提領沖動故也。

    氣血既衰,則骨重髓枯,謂骨枯精竭而死也。

    夫真人之修行,當先煉血,随氣化以周營,次煉骨化,久久神通。

    煉心無滞成清泉,則蒸郁精随浸潤運行,血乃得化而成白玉。

    長生之道本乎此焉。

     煉氣圓定章 氣之所生,有應有度,有象有理。

    故半夜自元氣生時兩耳如風雨聲,盛者如鐘磬聲,其應乃子時之半為度也,久久修行者,閉目上視,見星鬥光各象,運其氣自下而轉,不唯自尾閑行夾脊上泥丸而下降,其中人複通九竅,行四肢皮膚下,皆循而遍周則氣圓也。

    久運動而反上,則為真寂,乃氣真定。

    氣之動靜是謂要妙。

    氣之一動則長安,氣之一靜則神應。

    真氣行處皮膚光澤,九竅通達,四肢輕便,久久皮膚下無血,但白膏耳。

     生神水章 神水之生,非華池之津,謂真氣滋養澆灌之水也。

    北方有滄海,滄海生玄龜,玄龜吐真氣,真氣化神水,神水生腎。

    故神水者,氣之根元,由人呼吸以出入,一呼出一寸,一吸入一寸。

    人能少語、少思、少勞動,則一時生一尺。

    人睡一時亦生一尺,但夢寐之問亦有勞動魂神耳。

    晝則無思安定,守之以流,夜則無夢靜念而生。

    今修行者,半夜定念端坐,上吸天池,下湧地脈,久久行之,精液無窮,長生不死之道,始於此也。

    上吸天池灌曲江,下湧地戶則不饑渴,能營周百脈變化凡軀矣。

     運真火章 真火者,非心火也。

    蓋北方有水,水中生火,火生北方陰之穴也,光射太陽,取之有法焉。

    雙曲兩手足緊握,令力通内,繞腰交過會下丹田,其火如龜蛇之動,上盤下旋,如火焰升騰,自然出腎,夾脊骨,循風府,上頸,入口,出鼻,透天門,入泥丸,自然溫溫如火之相逼,則汗澱澱以出,長生不老久久飛升也。

    其餘應驗皆神仙之妙也。

     嬰兒出胎章 太陽之煉、左則為龍而生嬰兒。

    蓋水生木也,木為水子,水之氣行傳流入水,故青龍者木之氣也。

    青龍負太一真元之氣,故為嬰兒之胎。

    因木以行到脾曰黃婆。

    黃婆乃産育得木之制,嬰兒乃生,青光負之,體生青光。

    世人但知存想之功,不知力緻之妙,其行握固,以四肢力并上行,自知大妙耳。

     女生華章 太陰之煉,右則為虎而生女。

    蓋其金生水也,金為水之母,金之氣行傳流入水,故白虎者金之氣也。

    白虎負真一之氣,故為女之胎。

    因金以行到腎萬金所生子也。

    四肢百脈以力用之,上下左右鼓動,披衣握固,心但守固不動,是為真道。

    體外生青紅二色光明其四象金木問隔,則木生火,金生水,青龍緩氣以導火,白虎強氣以導水行之自當有驗。

    此真仙之秘旨,大應。

    其神至心,七日乃得異應。

     陰陽配合章 一陰中之陽,陽曰至精,号月華;陽中之陰,陰為至靈,号日精。

    北方至陽生腎,為水,水中有陽火焉;南方至陰生心,心為火,火中有陰水焉。

    互相往來,交氣生靈物。

    真火生鉛,真水生汞,鉛汞交配,乃可長生。

    今人未曉其妙,豈能互備?故不見驗。

    若上内華池,下升地脈,心降中州,氣騰脾元,二氣相遇,自然如酒,食醉飽,通暢快意,則百脈安和,萬靈内醉,骨堅髓凝可返嬰稚。

    久久行之,生真身,化形、通天地,無所不靈,是其妙也。

     煉凡生神門 神體生光華章 夫神體,元氣集真,定神養素,久久煉神體,神體之煉,久久生光華。

    蓋為氣應精,精應神,神應體,三奇相須,上下園運,火煉氣升,貫百脈,透百竅,夜問自己視之,五色雲繞身,他人視已如在火中。

    其訣蓋因密運氣,氣轉而固精,精堅而保神,神而靈定,自然發光明於身外,靈通八表,風氣所鐘自然旋轉不已,繞身成圓光,久久成五色雲。

    雲天之步亦從此得耳。

     五髒通明章 夫五髒者,五行之源也。

    五行既煉,則孰為守氣也?孰為守形也?左右旋轉,運氣不止,久久相通,則無饑渴也,則無榮衛也。

    氣血相合,精神通貫,神仙默化至妙之語也,其訣惟以運氣為本,守心為上,握固以佐之,揭泥丸為畢功。

    先握固而守心,守心兼運氣,升則上丹田,以力湧之,如揭四肢手足。

    心氣如發,則内氣五髒,不相關隔,不惟不病,五氣中和滋榮,光茂通明,内視如五色琉璃,是其應也。

    行之既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