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生指要篇

關燈
經名:長生指要篇。

    南宋林自然撰。

    一卷。

    底本出處:《正統道藏》太玄部。

     長生指要篇序 仆蚤歲嬰戚,筆硯廢頓,且於世味澹然。

    忽讀《清靜經》而發探省,由是剛腸辭家,蓬頭赤腳,遊曆參訪,幾半天下。

    至如想腎存心,咽津納氣之術,靡不嘗試。

    惟飲然于懷者,金丹一事,未究根宗。

    天開其運,西蜀陸公真人,一見于長汀煙霞道院,欣相付授藥物火候,運用抽添,如指諸掌。

    服膺師訓,于茲有年矣!因見世人旁門曲徑,去道愈遠,不忍盡秘,遂以微言弘道,着為七篇之書,目之曰《長生指要》。

    庶幾有心之子,由是悟入焉耳!時淳佑庚戌中秋日,三山回陽子林自然序。

     長生指要篇 回陽子林自然述 第一 竊聞先天大道,在混沌之中,不可以識識,不可以知知。

    以耳聽之而眼聞,以眼視之而耳見。

    恍恍惚惚,杳杳冥冥,似物非物,似象非象,強名曰道。

    夫道之妙,既不可得而測,則在於仰觀俯察而已。

    以人身參之,若合符節。

    予既得玄中之玄,妙中之妙,不敢盡秘,特於有無中,發出根蒂。

    牝者,即混沌未分之黑也,猶瓜之有蒂,中藏真精,神黑貫通,混合造化,豈非太乙含真之妙乎!兩儀既判,始生四象,四象生矣,而五行備焉!然後分布八卦,惟中宮之位,實為八卦之母也。

    中宮乃土之位也。

    故水得土則止,火得土則息,金得土則生,木得土則旺,有如子在母胞之中,日得天地沖和之黑,正禀中宮,同母呼吸,以至胞圓既生之後,前去臍蒂,所受天地之正黑,熏蒸,與虛皇之神炁貫通,本與天地齊久,與虛皇共化。

    一為情欲感於内外,好樂發於後先,自此炁隔真,元神随物誘,雖與天地之真炁交接,奈何神化無基,反為天地所奪,至使形衰炁謝,是以不免於死亡之患也。

    信此炁者,乃元始浩劫之祖炁,神仙性命之宗源,得之則生,失之則死矣!得之者奪天地之造化,不得者反為天地之所奪,其所奪者,一點元陽之真炁也。

    修煉之士,何不歸明於本,依時鍛煉,以為大丹。

    且鍛煉之法,不過母呼則呼,母吸則吸,一呼則天炁下降,一吸則地炁上升,呼吸有時,不比盲煉,動一神則萬神俱動,開一竅則九竅皆開。

    學道之士,當尋其源,如在母胞之中,抱其元,守其一,太一含真炁,天地長黃芽。

    蓋黃芽生,乃鉛之母也,不能行者,以緻炁絕命亡,皆不能回光返照,止察於外而不能自察也。

    回陽子曰:天地之精英,皆聚於日月,人之精英,悉聚於眼目。

    夫人成形之時,先生兩腎,内應精輪,次生兩目,有如水泡,與天地實同。

    蓋天地未分之時,日月未照之際,混混沌沌,幽幽冥冥。

    二儀方分,兩曜着明,水火始出,萬物乃生,故有變化之妙。

    人欲修煉,須當采元始炁於橫目之下,以索天地之蘊,而緻其用,可也。

    若能緻此妙用,謂之高奔日月!徹照昆侖。

    前輩度人,皆不過指此為軌範也。

    黃庭者,安爐立鼎之地也,聖功從此而生焉!神明從此而出焉!上清下濁,路通八水,上至泥丸,中理五炁,混合百神,下至湧泉,周而複始,晝夜不息,所得天地之正孟與神無精三者,可交結於此。

    功滿十月,即得胎圓出世,小而至於延年快樂,大而至於超凡入聖。

    遨遊變化,逍遙於天地之間,功滿德就,即還於玉虛之上。

    如斯之化,且玄且妙,修丹之士,可不栖心於道乎! 第二 回陽子曰:道之與性,則一貫之理也。

    天得之積炁,以覆於下,地得之,托質以載於上,覆載之問,其相去有八萬四千裡。

    炁質本不能相交也,天以乾索於坤,即還於'地中,其陽負陰而上升;地以坤索於乾,即還於天中,其陰抱陽而下降,一升一降,運行無窮,不失於道,所以長久。

    豈有他哉!且天地之性,於人為貴者也。

    以心比於天而有朱雀之号,應於目者,其脈赤;腎比於.地而有玄武之号,感於目者,其精炁。

    肝為陽位而有青龍之喻,發於目者其精青;肺為陰位而有白虎之喻,見於目者其精白。

    天地造化,悉聚於目,人能混之以明,造化之源,以探坎離之候,符契動靜之機,於日夜之問,凝神忘機,葆光襲明,安得不與天地合其德乎!由夫人也,自離形於父母之後,一染六塵,天五沖炁,剝落淨盡,眼耳鼻舌,聲色交混,思出其位,外通則内暗,窒於黃中,則體皆裂,其大全,而麗於一曲,背本逐末,不複知返,而道心屏蔽,隐沒不可見矣!安能與天地合其德哉?非徒不合而又随之以變,至於元陽之損耗,真炁之走失,皆由物蔽於目,精浮於性,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