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第二十
關燈
小
中
大
苗)山茵陳甘草(炙。
各等分)上為細末。
每服二錢。
水一盞。
煎至六分。
去滓溫服。
食後臨卧。
(雙丸)治小兒身熱頭痛。
飲食不消。
腹脹滿。
或心腹疼痛。
大小便不利。
或下重數起未瘥。
可再服。
小兒蒸候哺食減少。
氣息不快。
夜啼不眠。
是腹内不調。
并宜用此丸下之。
甘遂(半兩)朱砂(一錢另研)麥門冬(二兩半去心)蕤核(去仁另研四兩半)牡蛎(二兩)甘草(一兩一分炙)巴豆(六十枚去皮心膜研。
新布絞去油。
日中曬之。
白如霜者)上麥門冬甘草甘遂牡蛎四味為細末。
入巴豆朱砂蕤仁合和。
搗二千杵。
更入少蜜搗和。
極熟旋丸。
半歲兒服如荏子大一雙。
一歲兒服如半麻子大分為一雙服。
二歲兒服如麻子大一枚分一雙。
三四歲者。
服如麻子大二丸。
五六歲者。
服如大麻子大二丸。
七八歲者如小豆大二丸。
十歲者。
微大于小豆二丸。
常以雞鳴時服。
如至日出時不下者。
熱粥飲服數合投之。
即下藥丸。
皆雙出也。
下利甚者。
濃煎冷粥飲之便止。
(石膏麻桂湯)治小兒傷寒未發熱。
咳嗽。
頭面熱。
麻黃(一兩去節湯泡)甘草(半兩炙)石膏(半兩)芍藥(半兩)桂心(一分)黃芩(一兩)杏仁(十枚去皮尖)上七味為散。
每服二錢。
水一中盞。
入生姜二片。
煎半盞。
去滓服。
兒若甚小。
以意增減之。
(連翹飲)治小兒一切熱。
連翹防風甘草(炙)山栀子(各等分)上件搗羅為末。
每服二錢。
水一中盞。
煎七分。
去滓溫服。
(麥門冬湯)治嬰兒未滿百日。
傷寒鼻衄。
身熱嘔逆。
麥門冬(三分去心)石膏寒水石甘草(各半兩炙)桂心(三錢半)上锉如麻豆大。
每服三錢。
水一盞。
煎七分。
去滓溫服。
(十物升麻湯)治小兒傷寒。
變熱毒病。
身熱面赤。
口燥心腹堅急。
大小便不利。
或口瘡。
或因壯熱。
便四肢攣掣。
驚仍作。
疾時發時醒。
醒後身熱如火者。
升麻白薇麻黃(去根節)葳蕤柴胡甘草(各半兩炙)黃芩(一兩)樸硝大黃鈎藤(各一分)上锉如麻豆大。
每服三錢。
水一盞。
煎至七分。
去滓下硝。
再煎化。
溫服。
(六物黃芩湯)治嬰兒腹大。
短氣。
熱有進退。
食不安。
谷為之不化。
黃芩大青甘草(炙)麥門冬石膏(各半兩)桂心(三錢)上锉如麻豆大。
每服三錢。
水一盞。
煎七分溫服。
(五物人參飲)治小兒天行壯熱。
咳嗽心腹脹滿。
人參甘草(各半兩炙)麥門冬(一兩去心)生地黃(一兩半。
如無隻用生幹地黃半兩)上锉如麻豆大。
每服三錢。
水一盞。
入茅根半握。
煎至七分。
去滓溫服。
(八物麥門冬飲)治小兒天行壯熱。
咳嗽心煩。
麥門冬(三兩去心)甘草(炙)人參(各一分)紫菀升麻(各二兩)貝母(一分半)上锉如麻豆大。
每服三錢。
水一盞。
入茅根半握。
煎至七分。
去滓。
再入竹瀝少許。
重煎服。
(棗葉飲)治小兒天行壯熱。
五日以後熱不歇者。
棗葉(半握)麻黃(半兩去根節)豉(一合)蔥白(切一合)上件共童子小便二盞。
煎至一盞。
去滓。
分二服。
各等分)上為細末。
每服二錢。
水一盞。
煎至六分。
去滓溫服。
食後臨卧。
(雙丸)治小兒身熱頭痛。
飲食不消。
腹脹滿。
或心腹疼痛。
大小便不利。
或下重數起未瘥。
可再服。
小兒蒸候哺食減少。
氣息不快。
夜啼不眠。
是腹内不調。
并宜用此丸下之。
甘遂(半兩)朱砂(一錢另研)麥門冬(二兩半去心)蕤核(去仁另研四兩半)牡蛎(二兩)甘草(一兩一分炙)巴豆(六十枚去皮心膜研。
新布絞去油。
日中曬之。
白如霜者)上麥門冬甘草甘遂牡蛎四味為細末。
入巴豆朱砂蕤仁合和。
搗二千杵。
更入少蜜搗和。
極熟旋丸。
半歲兒服如荏子大一雙。
一歲兒服如半麻子大分為一雙服。
二歲兒服如麻子大一枚分一雙。
三四歲者。
服如麻子大二丸。
五六歲者。
服如大麻子大二丸。
七八歲者如小豆大二丸。
十歲者。
微大于小豆二丸。
常以雞鳴時服。
如至日出時不下者。
熱粥飲服數合投之。
即下藥丸。
皆雙出也。
下利甚者。
濃煎冷粥飲之便止。
(石膏麻桂湯)治小兒傷寒未發熱。
咳嗽。
頭面熱。
麻黃(一兩去節湯泡)甘草(半兩炙)石膏(半兩)芍藥(半兩)桂心(一分)黃芩(一兩)杏仁(十枚去皮尖)上七味為散。
每服二錢。
水一中盞。
入生姜二片。
煎半盞。
去滓服。
兒若甚小。
以意增減之。
(連翹飲)治小兒一切熱。
連翹防風甘草(炙)山栀子(各等分)上件搗羅為末。
每服二錢。
水一中盞。
煎七分。
去滓溫服。
(麥門冬湯)治嬰兒未滿百日。
傷寒鼻衄。
身熱嘔逆。
麥門冬(三分去心)石膏寒水石甘草(各半兩炙)桂心(三錢半)上锉如麻豆大。
每服三錢。
水一盞。
煎七分。
去滓溫服。
(十物升麻湯)治小兒傷寒。
變熱毒病。
身熱面赤。
口燥心腹堅急。
大小便不利。
或口瘡。
或因壯熱。
便四肢攣掣。
驚仍作。
疾時發時醒。
醒後身熱如火者。
升麻白薇麻黃(去根節)葳蕤柴胡甘草(各半兩炙)黃芩(一兩)樸硝大黃鈎藤(各一分)上锉如麻豆大。
每服三錢。
水一盞。
煎至七分。
去滓下硝。
再煎化。
溫服。
(六物黃芩湯)治嬰兒腹大。
短氣。
熱有進退。
食不安。
谷為之不化。
黃芩大青甘草(炙)麥門冬石膏(各半兩)桂心(三錢)上锉如麻豆大。
每服三錢。
水一盞。
煎七分溫服。
(五物人參飲)治小兒天行壯熱。
咳嗽心腹脹滿。
人參甘草(各半兩炙)麥門冬(一兩去心)生地黃(一兩半。
如無隻用生幹地黃半兩)上锉如麻豆大。
每服三錢。
水一盞。
入茅根半握。
煎至七分。
去滓溫服。
(八物麥門冬飲)治小兒天行壯熱。
咳嗽心煩。
麥門冬(三兩去心)甘草(炙)人參(各一分)紫菀升麻(各二兩)貝母(一分半)上锉如麻豆大。
每服三錢。
水一盞。
入茅根半握。
煎至七分。
去滓。
再入竹瀝少許。
重煎服。
(棗葉飲)治小兒天行壯熱。
五日以後熱不歇者。
棗葉(半握)麻黃(半兩去根節)豉(一合)蔥白(切一合)上件共童子小便二盞。
煎至一盞。
去滓。
分二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