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下
關燈
小
中
大
,而不痛不猛,最為王道,且收捷效。
三仙大紅升丹(須自煉者為佳,二兩)天仙子(六兩,研極細)五虎拔毒丹(一兩)上梅片(三錢) 各研極細,和勻密貯。
臨用挹盡膿水,須以一百倍石炭酸淋洗淨,棉紙挹幹。
以此末子細細摻遍瘡口,以膏蓋之,一日兩換,吸盡膿腐,不傷好肉,不覺痛苦,最為穩妥,而收奇效,真是神丹。
【方解】 廣東藥市有所謂天仙子者,其形小圓而扁,其色深黃,光澤滑潤,一得水濕痛苦。
惟疔瘡膿多及腦疽、背瘡、腹皮癰等大證,腐化已劇,膿水甚多者,以此提膿吸毒,去腐極易,并不苦痛。
考《本草綱目》有莨菪子,一名天仙子,而所載形色性情,實非此藥。
或粵省所獨有,未入《本草》之物。
頤用之有年,恃為利器。
爰合以三仙丹數味配為一種末子,專治大毒大腐,是新方之适宜于實用者,即以粵東之名名是方,以旌其功,允足當佳名而無愧色。
卷下 第四章·膏丹丸散各方 第六節·化腐搜毒收濕止癢諸方 三仙丹提毒化腐,性頗和平,不獨膿毒未清惡腐不脫者賴以化毒去腐,即至膿水淨盡,新肌盎然,亦可稍稍用之,即以生肌收口。
但金石之性,藉爐火升煉而成,功最捷而吸力亦富,全在研之極細,摻之極勻。
若撲藥太重,即能作痛。
恒有病家知是神丹,索藥自摻,往往不知分量,用之太多,反以贻害。
又不容靳而不予,緻贻吝惜之譏。
乃為彙集中正和平之品,俾與三仙并行不悖。
既有提膿拔毒之效,複無多用當痛之虞。
是亦無法之法,命名“集仙”,以志其實。
大紅三仙升丹(一兩)明淨腰黃(二兩)生漂牡蛎粉(一兩)飛淨生石膏(四兩)廣丹(一兩)飛滑石(三兩) 各為細末,和勻聽用,摻入瘡口,不妨略多,持以贈人,庶可聽其自用。
卷下 第四章·膏丹丸散各方 第六節·化腐搜毒收濕止癢諸方 治瘡瘍久潰,流水不已,不能收口者。
生青龍齒麒麟竭明腰黃炙龜闆(各一兩)紅升丹海碘仿(各五錢) 各自研極細,和勻,加大梅片五錢密貯。
【方解】 海碘仿西名沃度仿漠,乃西藥外瘍通用之藥,色黃而氣惡,有奇臭,俗名黃肌收口,計日呈功。
卷下 第四章·膏丹丸散各方 第六節·化腐搜毒收濕止癢諸方 治大瘍潰後,膿毒漸衰,以此搜淨餘毒,即以生新。
明腰黃(五錢)上血竭(四錢)真輕粉(二錢)炒東丹(二錢)漂牡蛎粉(六錢)紅升丹(二錢)元寸(四分)梅冰(一錢) 各研極細,和勻聽用。
卷下 第四章·膏丹丸散各方 第六節·化腐搜毒收濕止癢諸方 治秃瘡、疥瘡、濕注遊風,搔癢水多者,皆效。
先洗淨而用之。
蛇床子(炒研一斤)煙膠(八兩)白明礬枯礬(各一兩)大楓子仁(半斤,白者)硫黃(二兩)銅綠(一兩)雄黃(五兩)川椒(一兩,去目) 以上各為細末,另研楓子仁,漸漸以諸藥末和之,研極勻,每一兩加樟冰二錢。
癢瘡成片者麻油調,幹癢者幹擦之。
每日洗淨然後敷此。
卷下 第四章·膏丹丸散各方 第六節·化腐搜毒收濕止癢諸方 下疳等證,不能用三仙丹者,此方能拔毒而不痛。
上爐甘石(最細膩者,黃連湯淬三四次,揀淨研細水飛漂二兩)上血竭(五錢)海螵蛸(去背五錢)真輕粉(四錢)烏芋粉(二兩)漂牡蛎粉(一兩)各研極細,和勻密貯。
卷下 第四章·膏丹丸散各方 第六節·化腐搜毒收濕止癢諸方 治下疳,消毒退腫,長肉生肌。
龍衣(大者兩條,紙吹火燒灰)龍骨(五錢)鵝管石海螵蛸()爐甘石(制、飛各四錢)烏芋粉(一兩)冰片(三錢) 各為極細末和勻,雞子黃熬油調塗。
卷下 第四章·膏丹丸散各方 第六節·化腐搜毒收濕止癢諸方 治惡瘡久不收口,及瘡多年不收者。
瘰久潰,非此不效。
壯人頭發豬毛羊毛雞毛鵝毛(各洗淨曬幹。
雞毛、鵝毛須去中心硬梗。
各淨四兩) 麝香(各一錢) 以上先以三種油入龜闆五兩,煉二十分鐘,再入諸毛灼焦枯,離火片刻,細絹漉淨滓,文火再煮,入川占、腦麝,以飛淨黃丹六兩調成膏,油紙攤貼。
可再加三靈丹摻藥。
此油煉成亦可稍稍入鋅氧粉同調,用西法棉花棉紗攤貼治瘡口多水無膿者,更佳。
卷下 第四章·膏丹丸散各方 第六節·化腐搜毒收濕止癢諸方 痔漏惡瘡,頑肉死肌腐不脫者。
不去頑肉,不能收口。
此方能蝕惡肉而不傷好肉。
方見《外科正宗》,但天靈蓋無用,而害及枯骨,必非君子之心。
朱氏不用,亦未嘗無捷效也。
砒霜(一兩)生白礬(二兩)輕粉(四錢)蟾酥(二錢) 先以信、礬入鐵鍋,碗蓋密,二炷香冷定,取藥細研,另研輕粉、蟾酥,和勻用之。
卷下 第四章·膏丹丸散各方 第六節·化腐搜毒收濕止癢諸方 惡瘡頑肉,升丹天仙丹所不能化者,以此摻之,化腐不痛,與上方異曲同工,随宜擇用巴豆白肉一味燒炭壓去油,加元寸同研。
卷下 第四章·膏丹丸散各方 第六節·化腐搜毒收濕止癢諸方 疔毒最多肉高突,其痛異常,塞住瘡口反使膿毒不洩,惟此丹能平之如神。
方出《毛達可經驗集》。
真烏梅肉(炒炭)大熟地(燒炭) 研細加上梅冰十分之二。
卷下 第四章·膏丹丸散各方 第六節·化腐搜毒收濕止癢諸方 走馬牙疳外治藥,摻之立刻停腐。
大紅棗去核,每嵌白信石如豆大,炭火過,存性。
時起濃煙,須避之。
如有未化信石則去之,研細加冰片十分之四,輕摻腐處,不可吞入腹。
卷下 第四章·膏丹丸散各方 第六節·化腐搜毒收濕止癢諸方 此西法藥,治瘰不問已潰未潰皆效。
碘片二錢,先用甘油少許同研化,水銀軟膏五錢,再合碘同研化,加莨菪軟膏四錢,凡士林少許,同研勻塗之,上以涼解薄貼覆蓋。
卷下 第四章·膏丹丸散各方 第六節·化腐搜毒收濕止癢諸方 治湯火傷極效。
立能止痛,可免腐潰,極易收功,百試百驗。
風化鍛石,清水浸之,俟澄清,吹去水面上浮衣淨,取清水另貯,每水一杯,加麻油一杯,以筷調之,百匝如糊,即以塗患處。
卷下 第四章·膏丹丸散各方 第六節·化腐搜毒收濕止癢諸方 肛瘍成管,拔之不易,舊有挂線法,未必有效。
朱氏兩方,簡而極效,非外間所知。
壁虎尾尖,量管之大小剪取一段,插入管中,拔膿收口極速。
有尾之五谷蟲,漂淨炙焙存性,飛面和為條,用之亦佳。
卷下 第四章·膏丹丸散各方 第六節·化腐搜毒收濕止癢諸方 治遠年瘡神效。
紙錠灰(篩取極細者)東丹冰片豬闆油搗勻攤貼。
卷下 第四章·膏丹丸散各方 第六節·化腐搜毒收濕止癢諸方 疥瘡濕瘡,癢者捷效。
明淨硫黃入鐵鍋,文火熔化,傾入鹽鹵中凝定取出,再熔再淬,數十次,俟硫色深紫為度。
一味研細,熬雞子黃成油調敷。
先須洗滌淨,挹幹敷藥,每日一洗再敷。
卷下 第四章·膏丹丸散各方 第七節·洗滌諸方 外瘍既潰,膿水浸淫,必以洗滌潔淨為第一要義。
庶幾毒菌不留,方能生新收口;否則惡腐不除,必多滋蔓;而濕癢惡瘡,稠粘毒水尤易四竄,且必傳染及人,為害尤厲。
古法洗方不少,治陽證皆用清熱燥濕解毒之藥,治陰證則用流氣活血滋養之品。
如《醫宗金鑒·外科心法》所錄諸方,已是盡美盡善用之不竭。
惟迩來新學大昌,治瘍最重防腐消毒,于洗滌一門,尤其精神所貫注,可以去腐,可以生新,用藥極簡而條理秩然,較之吾國舊法,既覺便利易行,而能确然有效。
但藥方本猛,全在相度輕重恰合分寸,太過則非徒無益,反以有害。
茲錄涯略,以為參用西藥之法。
卷下 第四章·膏丹丸散各方 第七節·洗滌諸方 “加波匿”是西語之譯名,東人名石炭酸,石炭即煤,其名為酸者,則華語精華之精也。
藥是冰質,遇高熱則融為油。
以水化之,每一份冰可化九分水,則為油質;再以水化之,則十二份水,可化油質一份成水。
然尚是原料,以洗潰瘍,必以此水加五十倍清水化合,可洗腐瘍,能令惡腐淨盡,不傷好肉,不作大痛。
必以脫脂棉紗輕輕洗滌,挹幹膿水再貼油膏。
其癢瘡濕疥、遊風濕注、濕癢甚者,則三十倍清水亦可用,不可太濃。
如不滿三十倍,則痛甚矣。
若大證膿水已少,腐肉已淨則用一百倍水及八十倍水可也。
如癢瘡滋水結痂成片,粘連不脫,則用脫脂棉紗浸入三十倍藥水中,帶水貼于瘡上一二刻鐘,硬壓即浮,再輕輕洗之。
至新肌漸滿,膿水已盡,則不可再用此藥,當用硼酸水洗乃佳。
凡用此水洗瘡,一日一度,不可多洗。
卷下 第四章·膏丹丸散各方 第七節·洗滌諸方 此亦西藥,亦能解毒防腐而性和平,潰瘍輕證用之。
大證至新肉已生,将收口時亦用之。
下疳、陰瘡、乳瘍、乳癬、瘡、痔瘡、莖疳陰囊諸證,不可用石炭酸者,亦用之。
喉舌腐爛、牙疳口瘡皆以此漱口去穢。
目赤腫痛,淚流多眵及眼癬濕癢紅腐,硼酸一兩,沸湯十二兩泡化,候冷用之。
輕證亦可加倍用水。
卷下 第四章·膏丹丸散各方 第八節·止血諸方 瘍患蝕斷血絡,每易溢出鮮血,及病患肝陽太旺,火毒極熾之時,亦多鮮血自流。
不止其血危險實甚。
西法必以動脈鉗鉗定動脈,則血溢不多;而習中醫者不能用,則藥物尚矣。
又如血箭、血痣、金刃創等,亦不可無急救之法。
茲錄簡而效者二方,以備家庭之急。
若古人成方,效者亦多,抄不勝抄,無取其多,徒侈篇幅。
卷下 第四章·膏丹丸散各方 第八節·止血諸方 治金瘡能止血,及瘡瘍流血不已者。
紫金藤(即降香,五兩)乳香沒藥(去油,各二兩)血竭五倍子(炒成團,各一兩五錢) 别研極細和勻,每藥末一兩加梅冰三錢,再研勻密藏弗洩。
陳久更佳。
卷下 第四章·膏丹丸散各方 第八節·止血諸方 止血定痛。
龍眼核剝去黑殼一層,炒研極細,每一兩加冰片二錢,和勻再研密貯。
卷下 第四章·膏丹丸散各方 第九節·生肌諸方 生肌收口,古方多矣。
然瘍患當腐盡新生之時,大功告成,其人自有滋養能力,即不用藥,亦無虛其不能收口。
惟偶有正氣太薄,不易生肌者,則内服補養而外必以藥力助之,亦是治瘍者不可不備之法。
世俗競尚犀黃珍珠,貴則貴矣,無非醫人斂财之計,究之實在效力亦不必金珠瑪瑙。
茲錄恒用數則,以與同志揭明
三仙大紅升丹(須自煉者為佳,二兩)天仙子(六兩,研極細)五虎拔毒丹(一兩)上梅片(三錢) 各研極細,和勻密貯。
臨用挹盡膿水,須以一百倍石炭酸淋洗淨,棉紙挹幹。
以此末子細細摻遍瘡口,以膏蓋之,一日兩換,吸盡膿腐,不傷好肉,不覺痛苦,最為穩妥,而收奇效,真是神丹。
【方解】 廣東藥市有所謂天仙子者,其形小圓而扁,其色深黃,光澤滑潤,一得水濕痛苦。
惟疔瘡膿多及腦疽、背瘡、腹皮癰等大證,腐化已劇,膿水甚多者,以此提膿吸毒,去腐極易,并不苦痛。
考《本草綱目》有莨菪子,一名天仙子,而所載形色性情,實非此藥。
或粵省所獨有,未入《本草》之物。
頤用之有年,恃為利器。
爰合以三仙丹數味配為一種末子,專治大毒大腐,是新方之适宜于實用者,即以粵東之名名是方,以旌其功,允足當佳名而無愧色。
卷下 第四章·膏丹丸散各方 第六節·化腐搜毒收濕止癢諸方 三仙丹提毒化腐,性頗和平,不獨膿毒未清惡腐不脫者賴以化毒去腐,即至膿水淨盡,新肌盎然,亦可稍稍用之,即以生肌收口。
但金石之性,藉爐火升煉而成,功最捷而吸力亦富,全在研之極細,摻之極勻。
若撲藥太重,即能作痛。
恒有病家知是神丹,索藥自摻,往往不知分量,用之太多,反以贻害。
又不容靳而不予,緻贻吝惜之譏。
乃為彙集中正和平之品,俾與三仙并行不悖。
既有提膿拔毒之效,複無多用當痛之虞。
是亦無法之法,命名“集仙”,以志其實。
大紅三仙升丹(一兩)明淨腰黃(二兩)生漂牡蛎粉(一兩)飛淨生石膏(四兩)廣丹(一兩)飛滑石(三兩) 各為細末,和勻聽用,摻入瘡口,不妨略多,持以贈人,庶可聽其自用。
卷下 第四章·膏丹丸散各方 第六節·化腐搜毒收濕止癢諸方 治瘡瘍久潰,流水不已,不能收口者。
生青龍齒麒麟竭明腰黃炙龜闆(各一兩)紅升丹海碘仿(各五錢) 各自研極細,和勻,加大梅片五錢密貯。
【方解】 海碘仿西名沃度仿漠,乃西藥外瘍通用之藥,色黃而氣惡,有奇臭,俗名黃肌收口,計日呈功。
卷下 第四章·膏丹丸散各方 第六節·化腐搜毒收濕止癢諸方 治大瘍潰後,膿毒漸衰,以此搜淨餘毒,即以生新。
明腰黃(五錢)上血竭(四錢)真輕粉(二錢)炒東丹(二錢)漂牡蛎粉(六錢)紅升丹(二錢)元寸(四分)梅冰(一錢) 各研極細,和勻聽用。
卷下 第四章·膏丹丸散各方 第六節·化腐搜毒收濕止癢諸方 治秃瘡、疥瘡、濕注遊風,搔癢水多者,皆效。
先洗淨而用之。
蛇床子(炒研一斤)煙膠(八兩)白明礬枯礬(各一兩)大楓子仁(半斤,白者)硫黃(二兩)銅綠(一兩)雄黃(五兩)川椒(一兩,去目) 以上各為細末,另研楓子仁,漸漸以諸藥末和之,研極勻,每一兩加樟冰二錢。
癢瘡成片者麻油調,幹癢者幹擦之。
每日洗淨然後敷此。
卷下 第四章·膏丹丸散各方 第六節·化腐搜毒收濕止癢諸方 下疳等證,不能用三仙丹者,此方能拔毒而不痛。
上爐甘石(最細膩者,黃連湯淬三四次,揀淨研細水飛漂二兩)上血竭(五錢)海螵蛸(去背五錢)真輕粉(四錢)烏芋粉(二兩)漂牡蛎粉(一兩)各研極細,和勻密貯。
卷下 第四章·膏丹丸散各方 第六節·化腐搜毒收濕止癢諸方 治下疳,消毒退腫,長肉生肌。
龍衣(大者兩條,紙吹火燒灰)龍骨(五錢)鵝管石海螵蛸()爐甘石(制、飛各四錢)烏芋粉(一兩)冰片(三錢) 各為極細末和勻,雞子黃熬油調塗。
卷下 第四章·膏丹丸散各方 第六節·化腐搜毒收濕止癢諸方 治惡瘡久不收口,及瘡多年不收者。
瘰久潰,非此不效。
壯人頭發豬毛羊毛雞毛鵝毛(各洗淨曬幹。
雞毛、鵝毛須去中心硬梗。
各淨四兩) 麝香(各一錢) 以上先以三種油入龜闆五兩,煉二十分鐘,再入諸毛灼焦枯,離火片刻,細絹漉淨滓,文火再煮,入川占、腦麝,以飛淨黃丹六兩調成膏,油紙攤貼。
可再加三靈丹摻藥。
此油煉成亦可稍稍入鋅氧粉同調,用西法棉花棉紗攤貼治瘡口多水無膿者,更佳。
卷下 第四章·膏丹丸散各方 第六節·化腐搜毒收濕止癢諸方 痔漏惡瘡,頑肉死肌腐不脫者。
不去頑肉,不能收口。
此方能蝕惡肉而不傷好肉。
方見《外科正宗》,但天靈蓋無用,而害及枯骨,必非君子之心。
朱氏不用,亦未嘗無捷效也。
砒霜(一兩)生白礬(二兩)輕粉(四錢)蟾酥(二錢) 先以信、礬入鐵鍋,碗蓋密,二炷香冷定,取藥細研,另研輕粉、蟾酥,和勻用之。
卷下 第四章·膏丹丸散各方 第六節·化腐搜毒收濕止癢諸方 惡瘡頑肉,升丹天仙丹所不能化者,以此摻之,化腐不痛,與上方異曲同工,随宜擇用巴豆白肉一味燒炭壓去油,加元寸同研。
卷下 第四章·膏丹丸散各方 第六節·化腐搜毒收濕止癢諸方 疔毒最多肉高突,其痛異常,塞住瘡口反使膿毒不洩,惟此丹能平之如神。
方出《毛達可經驗集》。
真烏梅肉(炒炭)大熟地(燒炭) 研細加上梅冰十分之二。
卷下 第四章·膏丹丸散各方 第六節·化腐搜毒收濕止癢諸方 走馬牙疳外治藥,摻之立刻停腐。
大紅棗去核,每嵌白信石如豆大,炭火過,存性。
時起濃煙,須避之。
如有未化信石則去之,研細加冰片十分之四,輕摻腐處,不可吞入腹。
卷下 第四章·膏丹丸散各方 第六節·化腐搜毒收濕止癢諸方 此西法藥,治瘰不問已潰未潰皆效。
碘片二錢,先用甘油少許同研化,水銀軟膏五錢,再合碘同研化,加莨菪軟膏四錢,凡士林少許,同研勻塗之,上以涼解薄貼覆蓋。
卷下 第四章·膏丹丸散各方 第六節·化腐搜毒收濕止癢諸方 治湯火傷極效。
立能止痛,可免腐潰,極易收功,百試百驗。
風化鍛石,清水浸之,俟澄清,吹去水面上浮衣淨,取清水另貯,每水一杯,加麻油一杯,以筷調之,百匝如糊,即以塗患處。
卷下 第四章·膏丹丸散各方 第六節·化腐搜毒收濕止癢諸方 肛瘍成管,拔之不易,舊有挂線法,未必有效。
朱氏兩方,簡而極效,非外間所知。
壁虎尾尖,量管之大小剪取一段,插入管中,拔膿收口極速。
有尾之五谷蟲,漂淨炙焙存性,飛面和為條,用之亦佳。
卷下 第四章·膏丹丸散各方 第六節·化腐搜毒收濕止癢諸方 治遠年瘡神效。
紙錠灰(篩取極細者)東丹冰片豬闆油搗勻攤貼。
卷下 第四章·膏丹丸散各方 第六節·化腐搜毒收濕止癢諸方 疥瘡濕瘡,癢者捷效。
明淨硫黃入鐵鍋,文火熔化,傾入鹽鹵中凝定取出,再熔再淬,數十次,俟硫色深紫為度。
一味研細,熬雞子黃成油調敷。
先須洗滌淨,挹幹敷藥,每日一洗再敷。
卷下 第四章·膏丹丸散各方 第七節·洗滌諸方 外瘍既潰,膿水浸淫,必以洗滌潔淨為第一要義。
庶幾毒菌不留,方能生新收口;否則惡腐不除,必多滋蔓;而濕癢惡瘡,稠粘毒水尤易四竄,且必傳染及人,為害尤厲。
古法洗方不少,治陽證皆用清熱燥濕解毒之藥,治陰證則用流氣活血滋養之品。
如《醫宗金鑒·外科心法》所錄諸方,已是盡美盡善用之不竭。
惟迩來新學大昌,治瘍最重防腐消毒,于洗滌一門,尤其精神所貫注,可以去腐,可以生新,用藥極簡而條理秩然,較之吾國舊法,既覺便利易行,而能确然有效。
但藥方本猛,全在相度輕重恰合分寸,太過則非徒無益,反以有害。
茲錄涯略,以為參用西藥之法。
卷下 第四章·膏丹丸散各方 第七節·洗滌諸方 “加波匿”是西語之譯名,東人名石炭酸,石炭即煤,其名為酸者,則華語精華之精也。
藥是冰質,遇高熱則融為油。
以水化之,每一份冰可化九分水,則為油質;再以水化之,則十二份水,可化油質一份成水。
然尚是原料,以洗潰瘍,必以此水加五十倍清水化合,可洗腐瘍,能令惡腐淨盡,不傷好肉,不作大痛。
必以脫脂棉紗輕輕洗滌,挹幹膿水再貼油膏。
其癢瘡濕疥、遊風濕注、濕癢甚者,則三十倍清水亦可用,不可太濃。
如不滿三十倍,則痛甚矣。
若大證膿水已少,腐肉已淨則用一百倍水及八十倍水可也。
如癢瘡滋水結痂成片,粘連不脫,則用脫脂棉紗浸入三十倍藥水中,帶水貼于瘡上一二刻鐘,硬壓即浮,再輕輕洗之。
至新肌漸滿,膿水已盡,則不可再用此藥,當用硼酸水洗乃佳。
凡用此水洗瘡,一日一度,不可多洗。
卷下 第四章·膏丹丸散各方 第七節·洗滌諸方 此亦西藥,亦能解毒防腐而性和平,潰瘍輕證用之。
大證至新肉已生,将收口時亦用之。
下疳、陰瘡、乳瘍、乳癬、瘡、痔瘡、莖疳陰囊諸證,不可用石炭酸者,亦用之。
喉舌腐爛、牙疳口瘡皆以此漱口去穢。
目赤腫痛,淚流多眵及眼癬濕癢紅腐,硼酸一兩,沸湯十二兩泡化,候冷用之。
輕證亦可加倍用水。
卷下 第四章·膏丹丸散各方 第八節·止血諸方 瘍患蝕斷血絡,每易溢出鮮血,及病患肝陽太旺,火毒極熾之時,亦多鮮血自流。
不止其血危險實甚。
西法必以動脈鉗鉗定動脈,則血溢不多;而習中醫者不能用,則藥物尚矣。
又如血箭、血痣、金刃創等,亦不可無急救之法。
茲錄簡而效者二方,以備家庭之急。
若古人成方,效者亦多,抄不勝抄,無取其多,徒侈篇幅。
卷下 第四章·膏丹丸散各方 第八節·止血諸方 治金瘡能止血,及瘡瘍流血不已者。
紫金藤(即降香,五兩)乳香沒藥(去油,各二兩)血竭五倍子(炒成團,各一兩五錢) 别研極細和勻,每藥末一兩加梅冰三錢,再研勻密藏弗洩。
陳久更佳。
卷下 第四章·膏丹丸散各方 第八節·止血諸方 止血定痛。
龍眼核剝去黑殼一層,炒研極細,每一兩加冰片二錢,和勻再研密貯。
卷下 第四章·膏丹丸散各方 第九節·生肌諸方 生肌收口,古方多矣。
然瘍患當腐盡新生之時,大功告成,其人自有滋養能力,即不用藥,亦無虛其不能收口。
惟偶有正氣太薄,不易生肌者,則内服補養而外必以藥力助之,亦是治瘍者不可不備之法。
世俗競尚犀黃珍珠,貴則貴矣,無非醫人斂财之計,究之實在效力亦不必金珠瑪瑙。
茲錄恒用數則,以與同志揭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