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清天關三圖經

關燈
停,着雲霜鳳華龍鈴裙,腰帶虎書,首建玄晨之冠,飛青錦衣,乘丹霞绛輿,從十二仙官,從南方來下降覆我身,光色煥赫,如日之升,仰咒曰: 南方真皇,玄象流光,徘徊三門,參駕丹輿,上升七元,光明内映,洞冠我身,為我降絕北帝罪名,解結散滞,消滅太陰,身離鬼戶之中,斷絕宿對之根,上披天關,升入南軒,七祖父母,同谒帝前。

    便咽氣八過止。

     西向再拜,叩齒三通,存咒曰: 太素三元君、四老道中君,乞丐原赦某有識以來,所行所犯妬賢能,輕洩經文,履穢染塵,洿慢三光,咒誓悲淚,上觸帝君,宿對結在太陰,罪名系於鬼官者,乞句披釋,離滅考根,斷塞死路,度名生門,七祖父母,上升福堂。

    畢。

     次思西方太白星真皇君,着皓錦流鈴裙,腰帶虎章,首建扶晨之冠,乘素霞飛軿,從十二仙官,從西方來下降覆我身,光明洞徹,煥赫西方,便仰咒曰: 西方真皇,素映玄标,參駕玉輿,素華郁霄,回晨來降,真形披交,為我回轉九戶,度身皇朝,身離太陰之錄,上升玄宮同謠,壽傾天地,億年不雕,七玄父母,鹹登晨霄。

    畢,便咽氣六過止。

     次中央再拜,叩齒三通,存咒曰: 高上太帝君玉皇君,乞丐原赦某受 生以來,迄于今日所行所犯億愆兆過,七祖宿對連染不解,事結太陰者,并乞解除披釋,散絕北帝玄名,斷絕癸地鬼戶死氣之根,度名天關,曆過五晨,七玄父母,鹹蒙更仙。

    畢。

     次思中央鎮星真皇君耽騁延,着黃雲龍錦虎裙,腰佩金符,首建紫冠,駕黃霞飛輿,從十二仙官,從中央來下,冠覆我身,光明洞徹,煥落中元,便仰咒曰: 中央鎮星真皇君,總攝五帝,運轉玄綱,參駕黃霞,周行四方,為我落絕死根,度名南陽之宮,離五還六,與我同翔,變化萬津,永享無量,上登太極金阙玉堂,七祖父母,同荷利昌。

    畢,便咽氣十二過止。

     五離首過於五帝,存五晨以度生,事畢於此也。

    若常至其日,行之不廢,七年感徹五晨真皇,見形於子寝房也。

    太帝自遣五方玉女五人,衛子之身,北帝太陰亦來朝子之門,不敢拘子之罪也。

    學仙求真,宜勤行焉。

    悔過求仙之道,是上相青童君請金阙聖君之法,為後學求生之者作戒爾,非太帝君之悔過也。

    行其事,帝君亦鑒子之心,自宿過不盡,六天之宮亦不落子死名,開關之府亦不度子之身,是故離合之府,開關之門,開關之門為度生之宮,離合之府為填死之源也。

    惟在精求,便得其真也。

     帝君明燈内觀求仙上法 南極上元君受 帝君常居朗玄之台,金房紫戶之内,明玄燈以自映,通霞光於八窗,念太真於五形,披三願於帝房,靈上降於紫蓋,元皇給以金童,自然号我帝位,總掌於玄宮,太品生乎始妙,道在微芒,今以相告,子勤奉焉。

     告南極上元君曰:子學神真之道,處靈宮之上,瓊房之内,而不知明燈以自映,通玄光於五藏之内,因得明矣,形體之神,因得歸也。

    子能暮明燈於本命,朝明燈於行年,常明燈於太歲,三處願念,即體澄氣正,真光内照,萬神朗清。

    元君奉受法度,施行三年,即緻夜光童子二十四人,玄光自然而明,不須明燈而通光也。

    然此上真之妙法,亦不傳於下世,若有金名玉字玄格者,得吾此道,行之九年,身體光明,徹視萬裡,朗觀自然,夜光童子降子之房,授子真書,白日登晨。

     常明燈於所住靜室本命之上,暮入室,向燈長跪,叩齒十二通,咒曰: 玄光映太陰,八達朗且明,澄神曲室裹,仰徹耀上清,五輝發朗台,玉芝自然生,洞照通太真,萬神監我形,削滅九陰氣,記上東華名,保我無終休,長與日月并,拔度七玄難,南宮更受榮,明光戲玉皇,上受内觀經,天降飛霄辇,騰空禦綠軿,得谒太帝館,進拜玉皇庭。

    畢,再拜,向本命仰頭,咽液七過止。

     又常明燈於行年之上,朝而向燈,叩齒十二通,咒曰: 明燈照行年,散光煥八方,嬰嬰色象澄,内觀朗空同,披釋朗神衿,子與玉真通,仰宗高上道,眇邈無行蹤,思得玄雲降,控辔禦飛龍,卻我百年期,還反嬰兒容,賜我西華女,給我金晨童,侍香履年命,稽首玉帝房,神泰道亦暢,懼适香煙中,整心注太玄,精感洞虛無,室招神霄降,瞑目矚仙公,拔過七祖難,度形還南宮。

    畢,再拜,向燈咽氣二七過止。

     常太歲上明燈以通神,理願以求真,三年玄光内映,神真下降,授子不死之方,當時自有感應也。

    當朝夕燒香,叩齒十二過,向燈咒曰: 燈火映太真,明光徹玄虛,披朗無上道,心注玉帝廬,洞達空洞内,神睹形自舒,積感緻靈降,心恬理潛居,朝禮太帝堂,夕誦金真書,逍遙玄都裹,萬歲反嬰孩,天冠紫霄霞,帝給綠瓊輿,浮遊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