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天靈書度命妙經義疏
關燈
小
中
大
樂等是也。
示非常教,即見真文在光中是也。
示變土即融金灌地是也。
出真文體,在後四愒誦文,是合前中土,為五文。
元始天尊告太上道君:此結釋傳度眾聖靈寶真文。
出法傳度,皆是聖聖相承,因緣不絕。
今書錄出天尊靈智為靈寶真文,以付道君,令道君付與五老帝君,令各受一通,安養鎮化五方群生,令不遭憂苦,不履八難,唯有眾妙之音,劫劫相值,真文不絕也。
乘勢以傷邊土四方,福德所不逮,不見真文,不聞法音,任命生死,墮諸惡根,甚可哀傷。
此顯惡業,以勸作,故雲當重為廣開法教,普度諸天,使是雜國,鹹得歸心也。
下文乘勢以傷無緣薄福者,不得頂聞。
故文雲他國異域,福德不逮,不見經教,自履惡道也。
天尊成就五方國土,此章結釋真文,非但成就五方,乃俱度十方一切人,皆受明教也。
此章從初至終莫不踴躍,釋敬教得益,雲此得度世壽命長遠也。
從是時男女鹹歸命天尊下,正明處係常之中,演非常教,故有火精自鍊是也。
元始天尊告太上道君龍漢章,正經為二,今是第二,此文為四。
第一章示群生本有,言述為邪常說無常,示權教,取其得益,故雲長遠。
第二出遊見章,示寂滅神通為實慧,各獻寶以顯常。
後舉不受,染緣亦得。
第三歷觀章,簡權實二,後有常無常優劣。
第四列四方度命入真常愒,誦此明元始示道君靈寶難聞。
元始告龍漢,此中至開皇時靈寶 文始開通雲雲。
從龍漢之時下,次第說五劫因緣生成終始之由,亦出天尊隨時名號及人物所起。
今此龍漢之時,是前龍漢,是成劫,延康是壞劫。
龍漢之時,是前龍漢,龍漢元年,是後龍漢,前龍漢壞。
文雲:我過去後,天地破壞,為風澤洞虛,號曰延康,是大劫。
延,長也。
康,泰也。
長泰中對五劫後龍漢成,今文不出,直出,逮至赤明、開皇,事經五劫。
五劫者,有前龍漢,次延康,後龍漢,次赤明,次開皇,即五也。
開皇中,又有上皇。
上皇是道君行化為教主,對太極諸真。
說元始天尊為化主,對道君出法。
此文中前龍漢元始出號,無形常存,始有天地日月三象,有男女,無禮典,我以道化喻,未出真文,吾過去後,壞為延康,後龍漢成,逮至赤明,天地復位,人民備足,即乘前龍漢業也。
我又出世,號無名之君,以靈寶法教化度諸天人,亦未出真文。
其時男女,乘前業身之好慕承奉。
吾過去後,天地復壞,幽幽冥冥,即後延康。
三混沌,大風所吹,群生魂爽,乘運而生上界,上界有風輪遮之。
逮至開皇,又出世,號元始天尊,始出靈寶真文。
煥明日月星宿,四時五行,始得成生。
我於始青天中,號元始天尊,始生真文,開張法教,成就諸天及道君,為諸天出赤書真文,並諸天靈書也。
以此而推,故知諸天人民至開皇時值真文,因緣來久遠,始得聞之。
男女純樸,結繩而行者,此由乘前劫之業,故值流演法音,群生自然歸心,漸入法門也。
是時,元始天尊,此章示無常以顯常。
故有天尊分形百萬,處處同時,是開皇說法之時也。
說法既竟時,將欲未來群生依教作解,習以為常。
故,元始天尊遊於西河弱水,吐五色之光,普照諸天,及四方邊土,普見光明,至如俱一地,示寂滅之相,以破執教信解之迷,申言下之旨。
故有分形百萬,處處同時,此化身也。
法身化身不出書,生身出書度人,亦名真應二身,說法出書,成經度人。
法身亦或號無形常存,化身或號元始生身,色身或號元始五老,或號太上道君,此四種名,攝一切身盡,徒有億萬種,終不出四。
是男是女,普見元始天尊,與己身如俱一地,此則神力不共也。
若共,應有兩法可言共,不得言俱一地,今一地即不共也。
故言隨所在處,長幼男女,皆往稽首天尊,隨其國土,口吐《靈寶五篇真文》。
此即與天尊同靈寶之語,故不共也。
光彩煥爛下,廣說傳教事相,丹書鐵券,寶金銀等,滿一國中,於天尊所伏受法誡妙經也。
天尊一時布施,財法兩施,靡不周遍也。
始入法門,皆得壽三萬六千年也。
至上皇元年,即開皇中半劫也。
此即執跡來久於微,輕慢生過,不自覺知,或殺生淫祀,色欲放蕩,自嬰惡道,諸苦備履,此即當今時也。
此即顯過示之,令知過宜改,故文雲:今說是經,為諸來生,以度可度。
誡令有心者諦受,故道君受命也。
元始天尊言我歷觀諸天,此章結述靈寶真文,最尊最貴,勸後須尊重也。
文列我歷觀諸天,從億劫以來,至于今日,有上天得道高聖大神,及無量無邊,但是得道之者,莫不從靈寶真文而得成也。
次觀南陵朱宮下,廣說從靈寶人得益,故雲斯經尊妙,度人無量也。
從大劫交周下,簡出眾經,為大災所滅,唯此經獨存。
幾是諸雜法下,歷列出隨災所沒之經名,所沒之經,無復遣餘。
至玉清上道下,列出不役之經名,並示所
示非常教,即見真文在光中是也。
示變土即融金灌地是也。
出真文體,在後四愒誦文,是合前中土,為五文。
元始天尊告太上道君:此結釋傳度眾聖靈寶真文。
出法傳度,皆是聖聖相承,因緣不絕。
今書錄出天尊靈智為靈寶真文,以付道君,令道君付與五老帝君,令各受一通,安養鎮化五方群生,令不遭憂苦,不履八難,唯有眾妙之音,劫劫相值,真文不絕也。
乘勢以傷邊土四方,福德所不逮,不見真文,不聞法音,任命生死,墮諸惡根,甚可哀傷。
此顯惡業,以勸作,故雲當重為廣開法教,普度諸天,使是雜國,鹹得歸心也。
下文乘勢以傷無緣薄福者,不得頂聞。
故文雲他國異域,福德不逮,不見經教,自履惡道也。
天尊成就五方國土,此章結釋真文,非但成就五方,乃俱度十方一切人,皆受明教也。
此章從初至終莫不踴躍,釋敬教得益,雲此得度世壽命長遠也。
從是時男女鹹歸命天尊下,正明處係常之中,演非常教,故有火精自鍊是也。
元始天尊告太上道君龍漢章,正經為二,今是第二,此文為四。
第一章示群生本有,言述為邪常說無常,示權教,取其得益,故雲長遠。
第二出遊見章,示寂滅神通為實慧,各獻寶以顯常。
後舉不受,染緣亦得。
第三歷觀章,簡權實二,後有常無常優劣。
第四列四方度命入真常愒,誦此明元始示道君靈寶難聞。
元始告龍漢,此中至開皇時靈寶 文始開通雲雲。
從龍漢之時下,次第說五劫因緣生成終始之由,亦出天尊隨時名號及人物所起。
今此龍漢之時,是前龍漢,是成劫,延康是壞劫。
龍漢之時,是前龍漢,龍漢元年,是後龍漢,前龍漢壞。
文雲:我過去後,天地破壞,為風澤洞虛,號曰延康,是大劫。
延,長也。
康,泰也。
長泰中對五劫後龍漢成,今文不出,直出,逮至赤明、開皇,事經五劫。
五劫者,有前龍漢,次延康,後龍漢,次赤明,次開皇,即五也。
開皇中,又有上皇。
上皇是道君行化為教主,對太極諸真。
說元始天尊為化主,對道君出法。
此文中前龍漢元始出號,無形常存,始有天地日月三象,有男女,無禮典,我以道化喻,未出真文,吾過去後,壞為延康,後龍漢成,逮至赤明,天地復位,人民備足,即乘前龍漢業也。
我又出世,號無名之君,以靈寶法教化度諸天人,亦未出真文。
其時男女,乘前業身之好慕承奉。
吾過去後,天地復壞,幽幽冥冥,即後延康。
三混沌,大風所吹,群生魂爽,乘運而生上界,上界有風輪遮之。
逮至開皇,又出世,號元始天尊,始出靈寶真文。
煥明日月星宿,四時五行,始得成生。
我於始青天中,號元始天尊,始生真文,開張法教,成就諸天及道君,為諸天出赤書真文,並諸天靈書也。
以此而推,故知諸天人民至開皇時值真文,因緣來久遠,始得聞之。
男女純樸,結繩而行者,此由乘前劫之業,故值流演法音,群生自然歸心,漸入法門也。
是時,元始天尊,此章示無常以顯常。
故有天尊分形百萬,處處同時,是開皇說法之時也。
說法既竟時,將欲未來群生依教作解,習以為常。
故,元始天尊遊於西河弱水,吐五色之光,普照諸天,及四方邊土,普見光明,至如俱一地,示寂滅之相,以破執教信解之迷,申言下之旨。
故有分形百萬,處處同時,此化身也。
法身化身不出書,生身出書度人,亦名真應二身,說法出書,成經度人。
法身亦或號無形常存,化身或號元始生身,色身或號元始五老,或號太上道君,此四種名,攝一切身盡,徒有億萬種,終不出四。
是男是女,普見元始天尊,與己身如俱一地,此則神力不共也。
若共,應有兩法可言共,不得言俱一地,今一地即不共也。
故言隨所在處,長幼男女,皆往稽首天尊,隨其國土,口吐《靈寶五篇真文》。
此即與天尊同靈寶之語,故不共也。
光彩煥爛下,廣說傳教事相,丹書鐵券,寶金銀等,滿一國中,於天尊所伏受法誡妙經也。
天尊一時布施,財法兩施,靡不周遍也。
始入法門,皆得壽三萬六千年也。
至上皇元年,即開皇中半劫也。
此即執跡來久於微,輕慢生過,不自覺知,或殺生淫祀,色欲放蕩,自嬰惡道,諸苦備履,此即當今時也。
此即顯過示之,令知過宜改,故文雲:今說是經,為諸來生,以度可度。
誡令有心者諦受,故道君受命也。
元始天尊言我歷觀諸天,此章結述靈寶真文,最尊最貴,勸後須尊重也。
文列我歷觀諸天,從億劫以來,至于今日,有上天得道高聖大神,及無量無邊,但是得道之者,莫不從靈寶真文而得成也。
次觀南陵朱宮下,廣說從靈寶人得益,故雲斯經尊妙,度人無量也。
從大劫交周下,簡出眾經,為大災所滅,唯此經獨存。
幾是諸雜法下,歷列出隨災所沒之經名,所沒之經,無復遣餘。
至玉清上道下,列出不役之經名,並示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