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宮八風第七十七

關燈
(此篇的錄音資料不完整,據《黃帝内經章句索引》整理)

    篇解:“九宮”是指九個方位,即北、南、東、西、東北、西南、西北、東南、中央,如坎一宮位于北,離九宮位于南,震三宮位于東,兌七宮位于西,艮八宮位于東北,坤二宮位于西南,乾六宮位于西北,巽四宮位于東南,中五宮位于中央也。“八風”,是指除中央外來自其他八個方位的風,如北來之大剛風,南來之大弱風,東來之嬰兒風,西來之剛風,東北來之兇風,西南來之謀風,西北來之折風,東南來之弱風。知“九宮”之方位所在,即知其“風”之來為何風。全篇可分作三節。

    第一節 太一居九宮之日次

    【原文】

    合八風虛實邪正

    太一常以冬至之日,居葉蟄之宮四十六日,明日居天留四十六日,明日居倉門四十六日,明日居陰洛四十五日,明日居天宮四十六日,明日居玄委四十六日,明日居倉果四十六日,明日居新洛四十五日,明日複居葉蟄之宮,曰冬至矣。太一日遊,以冬至之日,居葉蟄之宮,數所在,日從一處,至九日,複返于一,常如是無已,終而複始。

    【提要】言太一居九宮之日次。

    第二節 太一遊宮所占之變

    【原文】太一移日,天必應之以風雨,以其日風雨則吉,歲美民安少病矣。先之則多雨,後之則多汗。太一在冬至之日有變,占在君;太一在春分之日有變,占在相;太一在中宮之日有變,占在吏;太一在秋分之日有變,占在将;太一在夏至之日有變,占在百姓。所謂有變者,太一居五宮之日,病風折樹木,揚沙石。各以其所主,占貴賤,因視風所從來而占之。風從其所居之鄉來為實風,主生,長養萬物;從其沖後來為虛風,傷人者也,主殺主害者。謹候虛風而避之,故聖人曰避虛邪之道,如避矢石,然邪弗能害,此之謂也。

    【提要】言太一遊宮所占之變。

    第三節 八風主病及其病機

    【原文】是故太一入徙,立于中宮,乃朝八風,以占吉兇也。風從南方來,名曰大弱風,其傷人也,内舍于心,外在于脈,氣主熱;風從西南方來,名曰謀風,其傷人也,内舍于脾,外在于肌,其氣主為弱;風從西方來,名曰剛風,其傷人也,内舍于肺,外在于皮膚,其氣主為燥;風從西北方來,名曰折風,其傷人也,内舍于小腸,外在于手太陽脈,脈絕則溢,脈閉則結不通,善暴死;風從北方來,名曰大剛風,其傷人也,内舍于腎,外在于骨與肩背之膂筋,其氣主為寒也;風從東北方來,名曰兇風,其傷人也,内舍于大腸,外在于兩脅腋骨下及肢節;風從東方來,名曰嬰兒風,其傷人也,内舍于肝,外在于筋紐,其氣主為身濕;風從東南方來,名曰弱風,其傷人也,内舍于胃,外在肌肉,其氣主體重。此八風皆從其虛之鄉來,乃能病人。三虛相搏,則為暴病卒死。兩實一虛,病則為淋露寒熱。犯其兩濕之地,則為痿。故聖人避風,如避矢石焉。其有三虛而偏中于邪風,則為擊仆偏枯矣。

    【提要】言八風所主之病。

    【講解】“風從北方來”,太一在南、在離,北方是“離”的春候;“名曰大剛風,其傷人也,内舍于腎,外在于骨與肩背之膂筋”,北方是坎水,其氣寒,肩背之膂筋是腎之表,太陽寒水之髒,“其氣主為寒也”。

    “風從東北方來”,太一在西南;“名曰兇風,其傷人也,内舍于大腸,外在于兩脅腋骨下及肢節。”

    “風從東方來”,太一在西方,東是西的春候;“名曰嬰兒風,其傷人也,内舍于肝,外在于筋紐,其氣主為身濕。”

    “風從東南方來”,太一在西南;“名曰弱風,其傷人也,内舍于胃,外在肌肉,其氣主體重”,是指濕氣太重。

    以上就是所謂的八風虛邪。從春候來的風為什麼叫“虛風”呢?是因為其本方之氣虛,實際上“虛風”是很強的風而不是弱風,這點要了解。“此八風皆從其虛之鄉來,乃能病人”,這種邪氣病人與一般的邪氣病人不一樣。“三虛相搏,則為暴病卒死”,“三虛”即逢年之衰、逢月之空、逢時之不和,年、月、時三虛,遇到這種情況得病就很嚴重。“兩實一虛,病則為淋露寒熱”,三虛犯其一,病情要輕松一點。“犯其兩濕之地,則為痿。故聖人避風,如避矢石焉。其有三虛而偏中于邪風,則為擊仆偏枯矣”,這些都是在讨論八風緻病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