堪輿倒杖訣

關燈
乃水之陰陽也。

    如此正合生氣倒杖之論,比之陰見陽兮大不同也。

    蠻金三十:蠻金粗蠢号蠻夫,以直認??須氣乳珠。

    若無節包珠乳氣,勸君休要用心機。

    如是朗梳半月樣,随他水去取工夫。

    此個順來如順葬,若然明得即無虛。

     解曰:蠻金者,來龍有脊雄壯,如覆掌之形,要水路交會之處,結聚真穴,比與頑金相類,又要活動。

    又有一樣如蛾眉梳背半月之形,又有老金、少金、清金、濁金、正金、斜金、混金、碎金。

    其金無水不清,無火不器。

    真火者,紅土也;真殺者,破石也。

    散脈三十一:薄苛棕葉及茨菇,硬脊節包塊及珠。

    設若遇之名散脈,草蛇灰線共工夫。

    無脈窩鉗為散氣,雌雄相食定根基。

    放出毬檐待氣畜,更有明暗不須疑。

     解曰:薄苛者,來龍而輕浮,有中生浮,無中似輕,隐隐中生出饑脈,為散花,隆隆中引出肉脈,似劍脊,如有水來合會,為之水中氣妙,又現出雌雄交度,明暗會合也。

    葬法三十二: 若論葬法有玄微,寬緊之中仔細推。

    虛實陰陽分造化,到頭十字少人知。

     若無十字君休葬,開井放棺氣傾吹。

    強弱更兼于逆順,時師明得達天機。

     解曰:葬法多端,同道君子細詳陰陽,噓吸,上分大八字,下合金魚,口中配十字金鬥,又詳深淺,妙合饒減,進一退三,進二迎五,又察陰來陽受,陽來陰作也,宜葬縮法,而不吹其頂,誠乃苑法多端也。

    更得倒杖也。

    肩翼三十三: 暗翼好從陽處尋,明肩出處在于陰。

    生于大小八字下,黠穴好看四應針。

    明暗同行陰與陽,正宮相配一般詳。

    不問陰陽強與弱位,好将佛頂穴中藏。

    解曰:暗翼者,專言仰掌柔弱之形,好尋土宿之突插之,然後細詳大小八字,尖圓分合拱抱之應,陽明陰暗,強弱剛柔一般。

    妙在水路交會,明暗之情,正合開金取水,封固其頂之意,方得雌雄相食之妙也。

    架折三十四,千張南機共一較。

    陰陽逆順無人曉,恰似一個木馬兒,不得明師翻倒了,看他十字水分開。

    來到三義人識少。

    邊明邊暗枕何如,曆代時師同一竅。

     解曰:架折者,乃是面前合水之處,看他那邊明法輿,那邊暗,先到潮合有情之處,謂之生;若散亂枯惡破碎,謂之假。

    順來架之,逆來折之,明則迎之,暗則接之,生則挨之,死則避之,宜如此論妙也。

    名字三十五: 大小遊絲蜂疸脈,懸針珠乳尤難識。

    先認陰陽急緩情,方得入路使端的。

    識得名字氣相連,乘金相水秘中折。

    能明牝牡雌雄訣,五百年中第一仙。

     解曰:遊絲者,來龍似蜘蛛,如蜂腰,有疙疸,一起一伏,一粗一細,藕斷絲不斷,陽虛陰實,左益牝而詳之,右皆牡而察之,一實能塞九虛,經雲:陽龍九變不成陰,代代著螟蛉。

    一虛而應九實,經雲:陰龍九變不成陽,代代寡母娘。

    又有三傳九變,九傳三變,專明山澤融會氣脈之聚,次察虛實分合尖圓淺深之情是也。

    明脈三十六:脈來盡處看斷絕,水若行時脈不歇,歇時須用小明堂。

    氣止水聚方是穴,此句分明值千金,學者磨斧得成針。

    等閑莫把天機洩,一樣人情兩樣心。

    解曰:龍脈滔滔而行不得,水界不止。

    止之一字,至玄至妙。

    止前細詳小明堂、小金魚、小合襟,然後會大明堂、大金魚,方應三合三分,見穴土乘。

    金之意,内秘真氣,外湊生氣,合得淺深,妙哉!故高山 山高脈低成絕穴,左右沖缺不藏風。

    明堂太低無寬展,朝對終須又踏空。

    白虎總然朝向内,青龍一任抱如引。

    最嫌對面高山厭,更怕砂尖嘴過宮。

    解曰:山高者,須要求其源來發脈之處,然後方察形勢,一起一伏,一粗一細,行到博換所在,看左顧右,前朝後送,又詳兩邊水路交會,若到小明堂聚下,方才上山頂上,慢慢往下看,看有鉗口個字窩兒,乃是真穴。

    真穴既見,四應必明,方合天然一定之妙也。

    平地龍行降勢出平洋,好向穴中仔細詳。

    穴脈不須高聳起,水城隻要認微茫。

    青龍隐隐來朝冢,白虎灣灣揖墓堂。

    要識城門并水口,家中富貴世傳揚。

    攸解曰:平洋大地,其脈最隐,有等螺紋之形,其勢難尋,亦似伏窩之樣;有方圓不等,土宿之形,其勢明見,似乎起突之樣,大小不等。

    假土高而似山,低土一尺似水,有朝合回抱曲屈,謂之有情。

    堪輿曰:八面俱高心内低,低中一乳最為奇。

    八面俱低心内高,高中一窩出英豪。

    此言至妙也。

    四應雜錄: 第一上山看水法,且要水口狹。

    水口狹來地脈全,富貴欲滔天。

    水口莫要開,門戶退财不記數。

    水口大開無,鎮山,鳏寡受孤寒。

    山飛水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