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卷
關燈
小
中
大
會流注法,補瀉方始有功。
如不能,莫如且著艾灸七穴,依銅人經法點穴灸之。
灸氣海,不若灸關元三寸。
蓋少陰、太陰、厥陰三經,皆屬關元。
少陰,腎之經;太陰,肺之經;厥陰,肝之經。
一穴灸了三經,所以勝於他穴也。
又石先生雲,此是腳氣,亦令灸三裡、絕骨之類,一年三次灸為佳。
常令降氣向下。
或居僻無醫,但於痛處灸之。
更宜合《千金翼》腳氣門中治風青丸,常服之佳。
青丸,乃後面烏頭、附子、麻黃三味是也。
治風青丸 治風冷痹,腰腳疼痛,四肢無力,及筋骨拘急,不能行步。
青丸方。
(石先生傳) 附子(三兩,劈破作三段,炮裂) 川烏頭(二兩,依上炮) 麻黃(去節,四兩) 上同為末,煉蜜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三二十丸,加至三四十丸,酒或米飲下,不拘時候。
木香松節丸 治下焦風虛,腰腳疼痛,冷痹不任行李。
(石先生方藏用) 羌活(一兩) 防風(三分) 五加皮(三兩) 牛膝(一兩) 桂(去皮,三分,不見火) 木香(三分) 附子(一兩,炮) 酸棗仁(一兩) 威靈仙(三分,酒浸) 丹參(三分) 虎脛骨(一兩,塗酥炙) 萆薢(一兩) 當歸(一兩) 松節(一兩,銼) 川烏頭(一兩,炮) 上件同搗為末,煉蜜和丸,如梧桐子大。
每服三五十丸,酒下,空心,食前。
木瓜丸 治腳氣。
(鼓山升老) 好木瓜一隻,切去蓋,除卻子與瓤。
透明乳香一兩為末,入在木瓜內。
將蓋蓋了,四邊用竹針插定,銀器盛放,飯上蒸爛為度,瓷缽研細,入臼搗千百下。
丸如梧桐子大。
每服三十丸,空心,鹽湯吞下,日兩三服。
洗腳氣方 治腳膝無力,腫痛,腳跟如砂石隱痛,或不能久立。
宜用此淋洗藥,神妙。
(石先生方) 蔓荊 荊芥 苦參 臭橘(各半兩) 上件宜處以水一桶子,濃煎上半桶子,每用先露出兩腳趾,不得濕著。
用荊芥把子蘸藥汁,自膝而下,淋煠至腳跟,候冷熱得所後,用手淋。
稍冷,即以厚衣蓋覆。
甚者不過三,上立便愈。
神仙活絡丹 治中風癱瘓,手足難舉,筋脈拘攣,不能舒仰,口眼喎斜,語澀神昏,經絡凝滯,肌肉偏枯,四肢麻痹,時時抽掣。
(林巢先生) 草烏(十兩,黑豆一升,同醋煮熟,去豆不用,日乾) 白芷(八兩,焙乾) 木鱉(四兩,去殼,細銼) 黑牽牛(八兩,炒) 白膠香(六兩,研) 吳茱萸(四兩,湯洗揀,炒) 五靈脂(四兩,槌破,酒淘去砂石,慢火熬成膏子) 上為末,酒煮稀糊,同五靈脂膏子搜和為丸,如梧桐子大。
每服十丸至十五丸,空心,食前,溫酒或鹽湯下。
預備續命湯 諸風預備續命湯治大風風邪入心,心痛連背,牽痛達心,前後痛,上下往來。
或大腹脹滿微痛,一寒一熱,心中煩悶,進退無常,面或青黃。
皆是房室太過,虛損勞傷,交會後汗出,汗出未除,或因把扇,或因當風而成勞,五俞大傷,風因外入下有水,因變成邪。
雖是如此,然於飲食無退,坐起無異,至卒不知是五內受邪氣故也。
名曰行屍,宜預備此方。
(石大夫方) 麻黃(六分,去節) 桂心 防風(去蘆) 細辛(去苗) 芎藭 甘草(炙) 芍藥 人參 秦艽 獨活(去土) 黃芩 防己 附子(炮,去皮) 白朮(各三分) 上十四味切、焙,為粗末。
每服五大錢。
水二大盞,姜五片,肉棗二個,煎取八分,溫服,日三服。
忌生蔥、海藻、菘菜、豬肉、冰水、桃李、雀肉等。
天麻丸 治偏頭痛夾腦風攻注,眼目腫痛昏暗,及頭目眩暈,起坐不能。
(郎中於革方) 天麻(一兩) 附子(一兩,炮裂,去皮尖) 半夏(一兩,滾湯蕩洗九次,去滑,焙) 荊芥穗(半兩) 木香(半兩,不見火) 乳香(一分,研入) 桂(一分,去粗皮,不焙) 川芎(半兩) 上件為細末,研勻,滴水為丸,如梧桐子大。
每服五丸至十丸,臘茶下,日三服,食前。
天香散 治頭風。
(福首座方) 半夏(湯洗滑令盡,切) 天南星(洗切) 川芎(去皮,切) 香白芷(洗切) 上等分為末。
每服抄四錢,水三盞,煎去一半,入生薑汁半盞,煎至八分,溫服。
此藥專治遠年頭風,甚者隻一兩服,永除根本。
忌房事。
醒風湯 治左癱右瘓,口眼喎斜,筋脈拳攣,手足無力,行步艱難。
附子(一隻,生用,去皮臍,切作棋子片) 天南星(生用,切作棋子片,秤半兩用) 白朮(半兩) 木香(半兩) 烏藥(三錢) 白附子(半兩,生用) 當歸(洗,半兩) 防風(半兩) 白芍藥(半兩) 上同為粗末,每服四錢。
水一盞半,生薑七片,煎至八分,去滓,溫服,不計時候。
乳香木瓜丸 治一切腳氣疼痛,腳膝緩弱,行步艱難,不能屈伸。
常服二料,其效如神。
(徐侍郎方) 宣州大花木瓜(一個,切下頂子,如甕兒相似,取核瓤) 乳香(半兩) 熟艾(半兩) 茴香(半兩) 青鹽(三錢) 上件藥除木瓜外,其餘四味一處搗成細末,入在木瓜內,蓋定,使竹釘合,用炊餅劑裹定,甑內蒸,令熟。
取出,不用麵皮子。
入砂缽內,再搗極細勻,看乾濕得所,用好酒打稠麵糊為丸,如梧桐子大。
每服四五十丸,溫鹽酒下,空心服,日二服,鹽湯亦得。
丹方治破傷風 治破傷風、中風欲倒者。
上以大魚膠,不以多少燒灰,細碾為末。
每服二錢。
熱酒一盞調藥灌下。
雖身體強直,手足厥冷,口內涎出,藥到則亦能蘇。
七烏丸 治風疾。
川烏 草烏(各三兩,去皮臍尖,切作火片) 烏藥(去心) 何首烏(各二兩,洗淨) 烏豆(八兩,淨揀) 烏梅(五十個,去核) 皂角(五條,湯泡,去皮、核,不蛀者妙) 上件銼碎,用好無灰酒二大升,好米醋二大升,浸一宿。
用瓷銚以慢火煮,候至川烏通紅為度,如川烏未至通紅,再添酒醋煮,曬焙乾為細末,醋煮麵糊為丸,如梧桐子大。
每服三十丸。
食後,茶酒任下,漸加至四五十丸。
香芎散 治頭風藥。
木香(不焙) 麝香(旋入) 人參 芎藭 羌活(洗) 腦子(旋入) 薄荷(去梗) 白芷 真細辛(去苗) 乾薑(炮) 甘草(炙) 上十一味併為細末。
此藥無分兩,目擊其修合,隻是旋得度,大率芎、羌活、細辛、白芷為多,木香、人參、甘草、薄荷粗少。
自前四味一分之二,乾薑得其二分而已。
腦子、麝香隨意,但有芎辛十分之一。
記得合得十餘服,隻買米腦二百金,麝香如之。
每服幾抄四五錢,臘茶一錢同調下。
附子煎丸 專治手臂無力,麻痹不仁,手足不遂,風濕相搏,筋骨諸疾,痛不能舉。
大附子(一個八錢重,慢火炮裂,去皮臍尖,切作十片,同生薑、米泔淹一宿,去姜薄片,切焙乾) 防風(一兩) 骨碎補(半兩,去毛炒) 漢防己 白朮(三味各半兩) 乳香(二錢研,旋入) 上為細末,入乳香勻拌,好酒煮糊,丸如梧桐子大。
每服二十丸,加至三十丸。
空心,食前,溫酒吞下。
日三服。
沒藥丸 治諸風攻刺,骨節疼痛,及手足頑痹,舉動無力。
久患風人常宜服此,大效。
蠶沙(半兩) 虎骨(酥炙黃色,半兩) 蜈蚣(一分,酥炙) 木鱉(十四個,去殼,去油) 天麻(半兩) 當歸(一分,酒浸一宿) 牛膝(半兩,去須) 乳香(一分,別研) 沒藥(半兩,別研) 烏藥(一分) 白膠香(一分) 川芎(半兩,炮,去皮尖) 乾蠍(一分) 上為細末,法醋做糊丸如此大,茶酒送下,七八十丸,不拘時候服。
川烏防風湯 治諸風。
濕痹攻注,骨節疼痛,手臂或肘痹痛無力。
獨活(二兩半) 半夏(二兩,湯泡七次) 乾葛(二兩) 甘草(一兩,炙) 桂(二兩) 乾薑(一兩,略炮) 防風(一兩半) 川烏(二兩,炮,去皮尖) 上為粗末。
每服三錢。
水一盞半,生薑五片,同煎至八分,去滓,溫服,食前,日可二服。
烏荊散 治風虛,化痰,養五臟,除偏廢,手足無力。
蒼朮(半斤,米泔水浸一宿,切片,微炒) 烏頭(二兩,湯炮,去皮尖) 半夏(二兩,二味生為末,極細,薑汁製過一宿,日乾) 荊芥穗(二兩) 枳殼(三兩,麩炒,去瓤) 當歸(二兩,洗燒) 上各為末,用北棗一斤,搗生地黃汁浸一宿,入燈心一小把,取汁於飯上,蒸三次,去皮同核並燈心,研棗膏為丸,如綠豆大。
每服四十粒,薄荷、蔥白、燈心點熱茶下。
蠍附丸 治口眼喎斜。
附子(六錢,生制) 澤瀉 牛蒡子 川芎 羌活(去須) 半夏(各半兩,生薑一兩,同附子制兩次) 龍腦薄荷(去梗,一兩) 白殭蠶(三錢,炒,去絲嘴) 全蠍(三錢,去毒,醋洗,瓦上炒) 甘菊(三錢) 上為末,煉蜜為丸,如彈子大。
每服一粒,蔥白、薄荷、熱茶嚼下。
芎羌湯 調順榮衛,去風正氣。
(羅漢長老傳二方) 人參 白朮 白茯苓 甘草(炙) 當歸(酒浸一宿,焙) 川芎 熟地黃(酒浸一宿,焙) 白芍藥 羌活 獨活 細辛(去苗) 秦艽(去土) 桑寄生 牛膝(酒浸一宿,去須) 杜仲(薑汁炙) 防風(去須) 桂心(去粗皮) 薏苡仁(炒) 上等分,碾為粗末。
每服三大錢。
水一盞半,姜三片,棗二枚,煎至八分。
去滓,通口服,不拘時候。
日三服,或食前。
川獨活湯 蠲除寒邪,益養血氣。
川獨活(去蘆頭,鬚子羌活中揀是色黃者、節勁者是) 當歸(去蘆頭,水洗淨,焙乾) 白芍藥 川附子(大者,炮裂,去臍皮,切作片) 白茯苓(去黑皮) 人參(去蘆頭) 桂心(去粗皮) 川芎 白朮(以上各一兩) 甘草(炙,七錢半) 防風(去蘆頭,一兩半) 上細銼,將附子拌勻。
每服秤三錢,生薑八片,以水一盞半煎至八分,去滓,空心,食前,帶熱服之。
沉香酸棗仁湯 治肝血少,不能涵養筋脈,手足無力,或麻木不仁。
沉香(鎊) 酸棗仁(炒熟) 人參(去須) 白芍藥 防風(去須,並叉枝者) 附子(炮去皮臍) 五加皮(以上各半兩) 黃耆(去須) 當歸(洗,去須。
各一兩) 牛膝(去須。
酒浸一宿) 虎脛骨(酥炙,黃色。
各七錢半) 桂肉(去粗皮) 甘草(炙。
各三錢) 上為粗末。
每服三大錢。
水一盞半,姜錢五片。
煎至七分,去滓,空心,食前服。
小防風湯 治手足麻木不仁。
防風(去須並叉枝者) 秦艽(去苗並土) 羌活 附子(炮,去皮臍。
各一兩) 上為粗末。
每服三大錢。
水一盞半,姜錢三片,煎至七分。
去滓,入生地黃汁兩合,再煎數沸服。
空心,食前。
星附湯 治風虛痰作,頭目眩暈,神昏語謇,及痰厥頭痛。
天南星(一個,大者重及一兩以上佳,炮) 大附子(一個,重九錢左右者,生去皮臍,切) 人參(一兩,好者) 上三味並銼,分作九服。
每服水二盞,姜錢十片,煎至八分,溫服。
破痰鎮心丹 治風痰及癇疾神昏,言語錯亂,忽然倒地。
黑附子(炮,去皮臍) 白附子(炮) 半夏(湯洗七遍,切成片,薑汁浸炒) 天南星 上件等分為細末。
每一兩末入細研硃砂半兩,豬心血為丸,如梧桐子大。
每服三粒或五粒,濃煎人參生薑湯下,食後,臨臥。
大聖鎮風丹 治中風癱瘓,涎潮不語,手足麻痹,痛癢不知並皆治之。
川烏頭(炮,去皮臍,四兩) 附子(炮,去皮臍,四兩) 晉礬(坩堝內用炭火熬成汁,傾在磚上,候凝,取二兩) 白蒺藜(炒,去刺,二兩) 防風(四兩) 五靈脂(二兩) 白附子(四兩,生用) 白殭蠶(炒去絲,二兩) 硃砂(研細,半兩) 沒藥(二兩,別研) 全蠍(一兩,去毒,生用) 麝香(半兩,別研) 上件為末,熟湯細磨京墨成濃汁,和勻為丸,如小彈子大,風乾。
每服一丸,薑汁磨化,用好酒一盞,溫服,不拘時候。
此藥用金箔為衣。
白附子丸 治風痰厥,頭痛目眩,悸語訥胸,膈痰不快。
白附子(炮) 天南星(炮) 半夏(湯洗七次) 旋覆花(去梗) 甘菊花(去梗) 天麻 川芎 陳橘皮(去白) 白殭蠶(去絲嘴,炒) 乾薑(炮。
以上各一兩) 蠍(半兩,去毒,炒) 上為細末,用生薑半斤取汁,打稀麵糊為丸,如梧桐子大。
每服五十丸,荊芥湯下,食後,臨臥服。
寸金散 治風虛痰作,頭痛不止,服之立效。
川芎 香白芷 藿香葉 防風 天麻 人參(以上各半兩) 雄黃(三錢,研) 地龍(去土秤,一分) 甘草(炙,一分) 蠍(炒一分) 上為細末。
每服半錢,用茶清調下,食後服。
錫藺脂丸 治風寒濕痹,腿膝骨節沉痛無力,筋脈拘攣,手足緩弱,及治諸風癱瘓並宜服之。
(劉郎中傳) 天雄(一對,炮,去皮臍) 大附子(一對,炮,去皮臍) 糯米灰(一兩) 乳香(一兩,研) 錫藺脂(火煅七次,醋淬,一兩) 自然銅(火煅七次,醋淬,一兩) 沒藥(一兩,研) 萆薢(一兩,酒浸) 防風(一兩) 胡蘆巴(一兩,炒) 破故紙(一兩,炒) 白殭蠶(一兩,炒) 草烏(一兩,炮,去皮臍) 五靈脂(一兩) 骨碎補(三兩,炮,去毛) 白膠香(一兩,研) 白附子(一兩,炮) 天麻(一兩) 天南星(一兩,炮) 上為細末,酒麵糊為丸,如梧桐子大。
每服二十丸,用溫酒下。
如疾在腰以上,即食後服。
如疾在腰以下,空心,食前服。
七寶散 治手臂腳膝痛不可忍,舉動艱難,履地不得。
去諸風。
(夏參議方) 藁本(去土) 荊芥穗 漏蘆 蒴藋 斛葉 蔓荊子 荷葉(各等分) 上件為粗末。
每用二匙煎湯淋洗。
如腳疼,洗了用衣蓋之。
滲濕湯 除風冷,滲濕氣,補脾腎,治四肢逆冷,手足麻痹,頭項拘急,腹脅滿悶,不思飲食。
蒼朮(水浸,去黑皮) 陳皮(去白) 華陰細辛(去苗) 厚樸(生薑制) 縮砂仁 肉桂(不見火) 附子(炮,去皮臍) 乾薑(炮裂) 肉豆蔻(麵裹,煨熟,去面不用) 上件等分為粗末。
每服三錢。
水一盞半,生薑五片,棗二枚,煎至一盞。
去滓,空心,通口服。
如走注疼痛,先嚼核桃,次服藥,大有神效。
沉香虎頭骨散 治風寒暑濕之毒,因虛所緻,將據失理。
受此風邪,經脈凝滯,血氣不行,畜於骨節之間,或
如不能,莫如且著艾灸七穴,依銅人經法點穴灸之。
灸氣海,不若灸關元三寸。
蓋少陰、太陰、厥陰三經,皆屬關元。
少陰,腎之經;太陰,肺之經;厥陰,肝之經。
一穴灸了三經,所以勝於他穴也。
又石先生雲,此是腳氣,亦令灸三裡、絕骨之類,一年三次灸為佳。
常令降氣向下。
或居僻無醫,但於痛處灸之。
更宜合《千金翼》腳氣門中治風青丸,常服之佳。
青丸,乃後面烏頭、附子、麻黃三味是也。
治風青丸 治風冷痹,腰腳疼痛,四肢無力,及筋骨拘急,不能行步。
青丸方。
(石先生傳) 附子(三兩,劈破作三段,炮裂) 川烏頭(二兩,依上炮) 麻黃(去節,四兩) 上同為末,煉蜜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三二十丸,加至三四十丸,酒或米飲下,不拘時候。
木香松節丸 治下焦風虛,腰腳疼痛,冷痹不任行李。
(石先生方藏用) 羌活(一兩) 防風(三分) 五加皮(三兩) 牛膝(一兩) 桂(去皮,三分,不見火) 木香(三分) 附子(一兩,炮) 酸棗仁(一兩) 威靈仙(三分,酒浸) 丹參(三分) 虎脛骨(一兩,塗酥炙) 萆薢(一兩) 當歸(一兩) 松節(一兩,銼) 川烏頭(一兩,炮) 上件同搗為末,煉蜜和丸,如梧桐子大。
每服三五十丸,酒下,空心,食前。
木瓜丸 治腳氣。
(鼓山升老) 好木瓜一隻,切去蓋,除卻子與瓤。
透明乳香一兩為末,入在木瓜內。
將蓋蓋了,四邊用竹針插定,銀器盛放,飯上蒸爛為度,瓷缽研細,入臼搗千百下。
丸如梧桐子大。
每服三十丸,空心,鹽湯吞下,日兩三服。
洗腳氣方 治腳膝無力,腫痛,腳跟如砂石隱痛,或不能久立。
宜用此淋洗藥,神妙。
(石先生方) 蔓荊 荊芥 苦參 臭橘(各半兩) 上件宜處以水一桶子,濃煎上半桶子,每用先露出兩腳趾,不得濕著。
用荊芥把子蘸藥汁,自膝而下,淋煠至腳跟,候冷熱得所後,用手淋。
稍冷,即以厚衣蓋覆。
甚者不過三,上立便愈。
神仙活絡丹 治中風癱瘓,手足難舉,筋脈拘攣,不能舒仰,口眼喎斜,語澀神昏,經絡凝滯,肌肉偏枯,四肢麻痹,時時抽掣。
(林巢先生) 草烏(十兩,黑豆一升,同醋煮熟,去豆不用,日乾) 白芷(八兩,焙乾) 木鱉(四兩,去殼,細銼) 黑牽牛(八兩,炒) 白膠香(六兩,研) 吳茱萸(四兩,湯洗揀,炒) 五靈脂(四兩,槌破,酒淘去砂石,慢火熬成膏子) 上為末,酒煮稀糊,同五靈脂膏子搜和為丸,如梧桐子大。
每服十丸至十五丸,空心,食前,溫酒或鹽湯下。
預備續命湯 諸風預備續命湯治大風風邪入心,心痛連背,牽痛達心,前後痛,上下往來。
或大腹脹滿微痛,一寒一熱,心中煩悶,進退無常,面或青黃。
皆是房室太過,虛損勞傷,交會後汗出,汗出未除,或因把扇,或因當風而成勞,五俞大傷,風因外入下有水,因變成邪。
雖是如此,然於飲食無退,坐起無異,至卒不知是五內受邪氣故也。
名曰行屍,宜預備此方。
(石大夫方) 麻黃(六分,去節) 桂心 防風(去蘆) 細辛(去苗) 芎藭 甘草(炙) 芍藥 人參 秦艽 獨活(去土) 黃芩 防己 附子(炮,去皮) 白朮(各三分) 上十四味切、焙,為粗末。
每服五大錢。
水二大盞,姜五片,肉棗二個,煎取八分,溫服,日三服。
忌生蔥、海藻、菘菜、豬肉、冰水、桃李、雀肉等。
天麻丸 治偏頭痛夾腦風攻注,眼目腫痛昏暗,及頭目眩暈,起坐不能。
(郎中於革方) 天麻(一兩) 附子(一兩,炮裂,去皮尖) 半夏(一兩,滾湯蕩洗九次,去滑,焙) 荊芥穗(半兩) 木香(半兩,不見火) 乳香(一分,研入) 桂(一分,去粗皮,不焙) 川芎(半兩) 上件為細末,研勻,滴水為丸,如梧桐子大。
每服五丸至十丸,臘茶下,日三服,食前。
天香散 治頭風。
(福首座方) 半夏(湯洗滑令盡,切) 天南星(洗切) 川芎(去皮,切) 香白芷(洗切) 上等分為末。
每服抄四錢,水三盞,煎去一半,入生薑汁半盞,煎至八分,溫服。
此藥專治遠年頭風,甚者隻一兩服,永除根本。
忌房事。
醒風湯 治左癱右瘓,口眼喎斜,筋脈拳攣,手足無力,行步艱難。
附子(一隻,生用,去皮臍,切作棋子片) 天南星(生用,切作棋子片,秤半兩用) 白朮(半兩) 木香(半兩) 烏藥(三錢) 白附子(半兩,生用) 當歸(洗,半兩) 防風(半兩) 白芍藥(半兩) 上同為粗末,每服四錢。
水一盞半,生薑七片,煎至八分,去滓,溫服,不計時候。
乳香木瓜丸 治一切腳氣疼痛,腳膝緩弱,行步艱難,不能屈伸。
常服二料,其效如神。
(徐侍郎方) 宣州大花木瓜(一個,切下頂子,如甕兒相似,取核瓤) 乳香(半兩) 熟艾(半兩) 茴香(半兩) 青鹽(三錢) 上件藥除木瓜外,其餘四味一處搗成細末,入在木瓜內,蓋定,使竹釘合,用炊餅劑裹定,甑內蒸,令熟。
取出,不用麵皮子。
入砂缽內,再搗極細勻,看乾濕得所,用好酒打稠麵糊為丸,如梧桐子大。
每服四五十丸,溫鹽酒下,空心服,日二服,鹽湯亦得。
丹方治破傷風 治破傷風、中風欲倒者。
上以大魚膠,不以多少燒灰,細碾為末。
每服二錢。
熱酒一盞調藥灌下。
雖身體強直,手足厥冷,口內涎出,藥到則亦能蘇。
七烏丸 治風疾。
川烏 草烏(各三兩,去皮臍尖,切作火片) 烏藥(去心) 何首烏(各二兩,洗淨) 烏豆(八兩,淨揀) 烏梅(五十個,去核) 皂角(五條,湯泡,去皮、核,不蛀者妙) 上件銼碎,用好無灰酒二大升,好米醋二大升,浸一宿。
用瓷銚以慢火煮,候至川烏通紅為度,如川烏未至通紅,再添酒醋煮,曬焙乾為細末,醋煮麵糊為丸,如梧桐子大。
每服三十丸。
食後,茶酒任下,漸加至四五十丸。
香芎散 治頭風藥。
木香(不焙) 麝香(旋入) 人參 芎藭 羌活(洗) 腦子(旋入) 薄荷(去梗) 白芷 真細辛(去苗) 乾薑(炮) 甘草(炙) 上十一味併為細末。
此藥無分兩,目擊其修合,隻是旋得度,大率芎、羌活、細辛、白芷為多,木香、人參、甘草、薄荷粗少。
自前四味一分之二,乾薑得其二分而已。
腦子、麝香隨意,但有芎辛十分之一。
記得合得十餘服,隻買米腦二百金,麝香如之。
每服幾抄四五錢,臘茶一錢同調下。
附子煎丸 專治手臂無力,麻痹不仁,手足不遂,風濕相搏,筋骨諸疾,痛不能舉。
大附子(一個八錢重,慢火炮裂,去皮臍尖,切作十片,同生薑、米泔淹一宿,去姜薄片,切焙乾) 防風(一兩) 骨碎補(半兩,去毛炒) 漢防己 白朮(三味各半兩) 乳香(二錢研,旋入) 上為細末,入乳香勻拌,好酒煮糊,丸如梧桐子大。
每服二十丸,加至三十丸。
空心,食前,溫酒吞下。
日三服。
沒藥丸 治諸風攻刺,骨節疼痛,及手足頑痹,舉動無力。
久患風人常宜服此,大效。
蠶沙(半兩) 虎骨(酥炙黃色,半兩) 蜈蚣(一分,酥炙) 木鱉(十四個,去殼,去油) 天麻(半兩) 當歸(一分,酒浸一宿) 牛膝(半兩,去須) 乳香(一分,別研) 沒藥(半兩,別研) 烏藥(一分) 白膠香(一分) 川芎(半兩,炮,去皮尖) 乾蠍(一分) 上為細末,法醋做糊丸如此大,茶酒送下,七八十丸,不拘時候服。
川烏防風湯 治諸風。
濕痹攻注,骨節疼痛,手臂或肘痹痛無力。
獨活(二兩半) 半夏(二兩,湯泡七次) 乾葛(二兩) 甘草(一兩,炙) 桂(二兩) 乾薑(一兩,略炮) 防風(一兩半) 川烏(二兩,炮,去皮尖) 上為粗末。
每服三錢。
水一盞半,生薑五片,同煎至八分,去滓,溫服,食前,日可二服。
烏荊散 治風虛,化痰,養五臟,除偏廢,手足無力。
蒼朮(半斤,米泔水浸一宿,切片,微炒) 烏頭(二兩,湯炮,去皮尖) 半夏(二兩,二味生為末,極細,薑汁製過一宿,日乾) 荊芥穗(二兩) 枳殼(三兩,麩炒,去瓤) 當歸(二兩,洗燒) 上各為末,用北棗一斤,搗生地黃汁浸一宿,入燈心一小把,取汁於飯上,蒸三次,去皮同核並燈心,研棗膏為丸,如綠豆大。
每服四十粒,薄荷、蔥白、燈心點熱茶下。
蠍附丸 治口眼喎斜。
附子(六錢,生制) 澤瀉 牛蒡子 川芎 羌活(去須) 半夏(各半兩,生薑一兩,同附子制兩次) 龍腦薄荷(去梗,一兩) 白殭蠶(三錢,炒,去絲嘴) 全蠍(三錢,去毒,醋洗,瓦上炒) 甘菊(三錢) 上為末,煉蜜為丸,如彈子大。
每服一粒,蔥白、薄荷、熱茶嚼下。
芎羌湯 調順榮衛,去風正氣。
(羅漢長老傳二方) 人參 白朮 白茯苓 甘草(炙) 當歸(酒浸一宿,焙) 川芎 熟地黃(酒浸一宿,焙) 白芍藥 羌活 獨活 細辛(去苗) 秦艽(去土) 桑寄生 牛膝(酒浸一宿,去須) 杜仲(薑汁炙) 防風(去須) 桂心(去粗皮) 薏苡仁(炒) 上等分,碾為粗末。
每服三大錢。
水一盞半,姜三片,棗二枚,煎至八分。
去滓,通口服,不拘時候。
日三服,或食前。
川獨活湯 蠲除寒邪,益養血氣。
川獨活(去蘆頭,鬚子羌活中揀是色黃者、節勁者是) 當歸(去蘆頭,水洗淨,焙乾) 白芍藥 川附子(大者,炮裂,去臍皮,切作片) 白茯苓(去黑皮) 人參(去蘆頭) 桂心(去粗皮) 川芎 白朮(以上各一兩) 甘草(炙,七錢半) 防風(去蘆頭,一兩半) 上細銼,將附子拌勻。
每服秤三錢,生薑八片,以水一盞半煎至八分,去滓,空心,食前,帶熱服之。
沉香酸棗仁湯 治肝血少,不能涵養筋脈,手足無力,或麻木不仁。
沉香(鎊) 酸棗仁(炒熟) 人參(去須) 白芍藥 防風(去須,並叉枝者) 附子(炮去皮臍) 五加皮(以上各半兩) 黃耆(去須) 當歸(洗,去須。
各一兩) 牛膝(去須。
酒浸一宿) 虎脛骨(酥炙,黃色。
各七錢半) 桂肉(去粗皮) 甘草(炙。
各三錢) 上為粗末。
每服三大錢。
水一盞半,姜錢五片。
煎至七分,去滓,空心,食前服。
小防風湯 治手足麻木不仁。
防風(去須並叉枝者) 秦艽(去苗並土) 羌活 附子(炮,去皮臍。
各一兩) 上為粗末。
每服三大錢。
水一盞半,姜錢三片,煎至七分。
去滓,入生地黃汁兩合,再煎數沸服。
空心,食前。
星附湯 治風虛痰作,頭目眩暈,神昏語謇,及痰厥頭痛。
天南星(一個,大者重及一兩以上佳,炮) 大附子(一個,重九錢左右者,生去皮臍,切) 人參(一兩,好者) 上三味並銼,分作九服。
每服水二盞,姜錢十片,煎至八分,溫服。
破痰鎮心丹 治風痰及癇疾神昏,言語錯亂,忽然倒地。
黑附子(炮,去皮臍) 白附子(炮) 半夏(湯洗七遍,切成片,薑汁浸炒) 天南星 上件等分為細末。
每一兩末入細研硃砂半兩,豬心血為丸,如梧桐子大。
每服三粒或五粒,濃煎人參生薑湯下,食後,臨臥。
大聖鎮風丹 治中風癱瘓,涎潮不語,手足麻痹,痛癢不知並皆治之。
川烏頭(炮,去皮臍,四兩) 附子(炮,去皮臍,四兩) 晉礬(坩堝內用炭火熬成汁,傾在磚上,候凝,取二兩) 白蒺藜(炒,去刺,二兩) 防風(四兩) 五靈脂(二兩) 白附子(四兩,生用) 白殭蠶(炒去絲,二兩) 硃砂(研細,半兩) 沒藥(二兩,別研) 全蠍(一兩,去毒,生用) 麝香(半兩,別研) 上件為末,熟湯細磨京墨成濃汁,和勻為丸,如小彈子大,風乾。
每服一丸,薑汁磨化,用好酒一盞,溫服,不拘時候。
此藥用金箔為衣。
白附子丸 治風痰厥,頭痛目眩,悸語訥胸,膈痰不快。
白附子(炮) 天南星(炮) 半夏(湯洗七次) 旋覆花(去梗) 甘菊花(去梗) 天麻 川芎 陳橘皮(去白) 白殭蠶(去絲嘴,炒) 乾薑(炮。
以上各一兩) 蠍(半兩,去毒,炒) 上為細末,用生薑半斤取汁,打稀麵糊為丸,如梧桐子大。
每服五十丸,荊芥湯下,食後,臨臥服。
寸金散 治風虛痰作,頭痛不止,服之立效。
川芎 香白芷 藿香葉 防風 天麻 人參(以上各半兩) 雄黃(三錢,研) 地龍(去土秤,一分) 甘草(炙,一分) 蠍(炒一分) 上為細末。
每服半錢,用茶清調下,食後服。
錫藺脂丸 治風寒濕痹,腿膝骨節沉痛無力,筋脈拘攣,手足緩弱,及治諸風癱瘓並宜服之。
(劉郎中傳) 天雄(一對,炮,去皮臍) 大附子(一對,炮,去皮臍) 糯米灰(一兩) 乳香(一兩,研) 錫藺脂(火煅七次,醋淬,一兩) 自然銅(火煅七次,醋淬,一兩) 沒藥(一兩,研) 萆薢(一兩,酒浸) 防風(一兩) 胡蘆巴(一兩,炒) 破故紙(一兩,炒) 白殭蠶(一兩,炒) 草烏(一兩,炮,去皮臍) 五靈脂(一兩) 骨碎補(三兩,炮,去毛) 白膠香(一兩,研) 白附子(一兩,炮) 天麻(一兩) 天南星(一兩,炮) 上為細末,酒麵糊為丸,如梧桐子大。
每服二十丸,用溫酒下。
如疾在腰以上,即食後服。
如疾在腰以下,空心,食前服。
七寶散 治手臂腳膝痛不可忍,舉動艱難,履地不得。
去諸風。
(夏參議方) 藁本(去土) 荊芥穗 漏蘆 蒴藋 斛葉 蔓荊子 荷葉(各等分) 上件為粗末。
每用二匙煎湯淋洗。
如腳疼,洗了用衣蓋之。
滲濕湯 除風冷,滲濕氣,補脾腎,治四肢逆冷,手足麻痹,頭項拘急,腹脅滿悶,不思飲食。
蒼朮(水浸,去黑皮) 陳皮(去白) 華陰細辛(去苗) 厚樸(生薑制) 縮砂仁 肉桂(不見火) 附子(炮,去皮臍) 乾薑(炮裂) 肉豆蔻(麵裹,煨熟,去面不用) 上件等分為粗末。
每服三錢。
水一盞半,生薑五片,棗二枚,煎至一盞。
去滓,空心,通口服。
如走注疼痛,先嚼核桃,次服藥,大有神效。
沉香虎頭骨散 治風寒暑濕之毒,因虛所緻,將據失理。
受此風邪,經脈凝滯,血氣不行,畜於骨節之間,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