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氣湯類概述

關燈
,以軟其堅,欲使脾陰從内轉耳。

    ” 【按語】 脾約證的大便不通與三承氣證不同。

    它無潮熱、汗出、腹脹滿痛等證,而是“不更衣十日無所苦”。

    臨床上也可見到病人口臭,心煩,頭暈等證。

    胃中燥熱,不僅約束脾陰,又不能為胃行其津液,反逼迫津液偏滲,以緻小便頻數。

    腸燥無液,故屎小而硬,幹結難通。

     【方歌】 麻子仁丸效果好,大便秘結津液少; 枳樸大黃瀉胃強,麻杏芍藥滋脾約。

     【醫案選錄】 一豪子郭氏,得傷寒數日,身熱、頭疼、惡風、大便不通,臍腹膨脹。

    易數醫,一醫欲用大承氣,一醫欲用大柴胡,一醫欲用蜜導。

    病家相知凡三五人,各主其說,紛然不定,最後請餘至。

    問小便如何?病家雲小便頻數。

    乃診六脈,下及趺陽脈浮且澀。

    予曰:脾約證也,此屬太陽陽明。

    仲景雲:太陽陽明者,脾約也。

    仲景又曰:趺陽脈浮而澀,浮則胃氣強,澀則小便數,浮澀相搏,大便則硬。

    其脾為約者,大承氣、大柴胡恐不當,仲景法中麻仁丸不可易也。

    主病親戚尚爾紛紛,予曰:若不相信,恐别生他證,請辭,無庸召我。

    坐有一人,乃弟也,逡巡曰:諸君不須紛争,既有仲景證法相當,不同此說何據?某雖愚昧,請終其說,諸醫若何,各請叙述。

    衆醫默默,紛争始定。

    餘以麻仁丸百粒,分三服,食頃間盡。

    是夕,大便通,中汗而解。

     (摘《傷寒九十論》證八十三) 五、蜜煎導方 【藥物組成】 食蜜七合 【使用法】 上一味,于銅器内微火煎,當須凝如饴狀,攪之勿令焦着,欲可丸,并手撚作挺,令頭銳,大如指,長二寸許。

    當熱時急作,冷則硬。

    以内谷道中,以手急抱,欲大便時乃去之。

    (疑非仲景意,已試甚良。

    ) 六、豬膽汁灌方 【藥物組成】 大豬膽一枚 【使用法】 又大豬膽一枚,瀉汁,和少許法醋,以灌谷道内,如一食頃,當大便出宿食惡物,甚效。

     【适應證】 上二方均适用于大便秘而尿色白,欲大便而又難出。

     【原文】 第233條。

     【方義】 蜜煎導法,對腸中津枯便結者為宜,乃潤便通燥之法。

    豬膽汁灌腸,既導便外出,又能解毒清熱,而兩全其美。

     【選注】 《醫宗金鑒》:“陽明病,自汗出,或發汗,小便自利者,此為津液内竭,雖大便硬而無滿痛之苦,不可攻之,當待津液還胃,自欲大便,燥屎已至直腸,難出肛門之時,則用蜜煎潤竅滋燥,導而利之,或土瓜根宣氣通燥,或豬膽汁清熱潤燥,皆可為引導法,擇而用之可也。

    ” 【按語】 導法适合津虧便結,或初硬後溏,燥實未成,以及年邁體弱、陰血素虧而便秘不下者。

    應用時,當病者有自欲大便而又難出時,即導而通之為好。

     【方歌】 蜜煎熟後樣如饴,稍冷搓挺四寸餘; 溫納肛門潤腸燥,古法導便歎驚奇; 津虧有熱便不出,豬膽一枚方相宜; 瀉汁調醋灌腸内,虛家便秘見效奇。

     【醫案選錄】 庚戌仲春,艾道先染傷寒,近旬日,熱而自汗,大便不通,小便如常,神昏多睡。

    診其脈長大而虛。

    予曰:陽明證也。

    乃兄景先曰:舍弟全似李大夫,證又屬陽明,莫可行承氣否?予曰:雖為陽明,此證不可下。

    仲景陽明自汗,小便利者,為津液内竭,雖堅不可攻,宜蜜兌導之,作三劑,三易之,先下燥糞,次洩溏,已而汗解。

     (摘《傷寒九十論》證七) 門人張永年述其戚陳姓一證……陳姓始病咯血,其色紫黑,經西醫用止血針,血遂中止。

    翌日,病者腹滿困頓日甚,延至半月,大便不行,始用蜜導不行,用灌腸法又不行,複用一切通大便之西藥,終不行。

    或告陳曰:同鄉周某,良醫也。

    陳喜,使人延周時,不大便已一月矣。

    周至,察其脈無病,病獨在腸,乃令病家覓得豬膽,傾于盂,調以醋,借西醫灌腸器以灌之。

    甫灌入,轉矢氣不絕。

    不逾時,而大便出,凡三寸許,擲地有聲,擊以石不稍損。

    乃浸以清水,半日許,盂水盡赤,乃知向日所吐之血,本為瘀血。

    因西醫用針止住,反下結大腸而為病也。

    越七日,又不大便,複用前法,下燥屎數枚,皆三寸許,病乃告痊。

     (摘《經方實驗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