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之十七

關燈
問自起發以來,未得大便,裡實熱蒸,故不成痂,議欲下之。

    小山曰:此子素弱,恐不可下之,時有一術士王克廉符水甚驗,乃書一符,焚而服之,少頃腹中鳴而利下清水,眾皆稱謝,予亦喜之。

    但思久未更衣,豈無燥糞?至次日痘亦潰爛,予作膽導法,取下燥糞十四枚後,皆溏糞始行,痘亦收盡而安。

     一小兒,因渴飲水過多,濕傷脾胃不能收靨,以四君子湯,以人參補中,白朮燥濕,茯苓滲水,甘草解毒,加防風以勝皮毛之濕,白芷以逐肌肉之水,桂以利關節而去寒水之邪,砂仁以溫胃止渴,調理而安。

     一小兒,大便不通,熱蒸於內,而生其濕,以緻浸淫不能成痂,用當歸梢,生地黃以涼血,麻子仁以潤燥,酒大黃以瀉熱開結,生甘草以和中,得利而安。

     一小兒,洩瀉不止,食少。

    此裡虛不能收靨,用陳氏木香散合肉豆蔻丸服之,愈。

     遍身潰爛少完膚,膿血淋漓勢已痡, 坐臥不能惟用襯,瘢痕欲滅卻宜敷。

     痘已成膿之後,過期不靨,以緻潰爛,膿汁淋漓,不可著席,黏惹疼痛者,用敗草散(八十),或蕎麥粉(一二三)以絹袋盛於身體上撲之,更多布席上襯臥尤佳。

    面上欲成瘢鼾者,用滅瘢散(七十八)和百花膏(九十八)敷之。

     邑人蔡承盛子出痘甚密,先延甘大用,襯膿成後,過期不靨,面瘡潰腫,起止呻吟,嗆水吐食,語音不清,甘謂不治而去,復請予。

    予視其病,面瘡腫起,正在灌膿,遍身皆然,非倒靨也。

    嗆水嘔食者,口唇腫硬,吞嚥不便,非咽喉潰爛也。

    語音不清者,鼻中壅塞,氣不得通,非失音也。

    瘡毒盡出,表病裡和,可治也。

    乃制一方,用苦參酒浸牛蒡子、白蒺藜、何首烏、荊芥穗各等分,為細末,酒糊為丸,淡竹葉煎湯下,調理一月起。

     時鄰居一小兒,病症相同,亦請予視。

    予曰:不可治也。

    或問何故,予曰:症不同也。

    彼痘過期,痘熟宜靨,此痘猶生未得成膿,不宜靨者一也。

    彼痘腫脹猶灌膿血,此則面平目開,皮脫肉乾二也。

    彼痘喉舌無瘡,此則咽舌潰爛,嗆水失聲三也。

    彼傢俬與蔡氏求藥,服之無效,死。

     胡三溪長女十二歲,出痘甚密,延喻南麓視之,以參耆大補之劑服之,二十日後過期不靨。

    予往視,見其瘡已潰爛,幸非倒靨,乃犯溫補藥多,裡邪盡出,表毒不解,急宜解表,勿使皮肉腐爛。

    喻猶強執為是,又過五日不收,復請吾長子邦忠。

    予教用防風、荊芥、升麻以解表勝濕,白芷以蝕膿逐水,連翹、牛蒡子、甘草以解其鬱蒸之毒,肺主皮毛,因參、耆之補肺熱且甚,時值夏火正旺,用黃芩(酒炒)以瀉肺中之火,解時令之熱。

    調理一月而安。

     但到收時膿自幹,收藏斂束貴周圓, 莫教潰爛痂皮嫩,至此還將倒靨看。

     痘子初出磊落成個,後來長大作膿,始相連串,外雖相串,皮下猶一個是一個,至於結痂腫消膿幹,現出初來本形,所以收藏斂束要完全堅厚,覆成個數為貴。

    或根腳相通皮肉盡串者,結痂之時,亦要乾淨,無有淫濕及濺破者,次也。

    若未成痂者潰爛,已成痂者隻是嫩皮,此倒靨也。

     蘄水董希周女,十九歲,辛醜十二月中旬出痘,請江萬吉治,延至歲終不得收靨,精神已昏,飲食俱廢,江不能治而去。

    予往視之,僵臥如死人,任其開衾,詳看無所知,及診其脈,洪實調勻。

    其祖父廷憲在,素知醫者。

    予告曰:此痘倒靨,逆症也,不可治,惟脈洪實調勻,不疾不徐,予今棄症從脈治之,若得壞瘡復起,新痘復出,人事清爽,飲食如常,則無事矣。

    乃用升陽散火湯加黃耆、當歸、木香、青皮,連進三劑,初三日復出一層新痘,舊者盡幹,初五日出盡,周匝一身,病者亦漸蘇省,能言語,求飲食,依期起發養膿,至十三日靨,後以十全大補湯調理。

    希周父子拱手謝曰:此病皆曰不可為,非公神手,何以生此女耶?予曰:痘倒靨,必歸於腎,今幸愈,尤當慎目疾也,宜預解之。

    希文又不聽,半月後,右目痛不能開,果喪明。

     痘臭須知有幾般,時師莫把混同談, 養膿有覺為兇兆,結靨才知作吉看。

     《難經》雲:心之臭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