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澤之醫案
關燈
小
中
大
、發熱
(案1)天下無逆流之水,逆者因乎風。
人身無倒行之血,倒行者因乎氣。
氣逆則血溢,熱久則傷陰。
內熱漸作,口乾舌燥,脘腹痹痛有形。
天癸不調,白帶不已,延久兩月,虛實夾雜,擬方先冀清熱為妙。
活鱉 桑葉 花粉 鬱金 地骨皮 知母 丹皮 貝母 降香 (案2)天癸不調,先期而少。
血分不足,骨中燒熱。
氣虛帶下,懊惱作煩,五心作熱,脈象虛數,再延,防成損怯。
當歸 柴胡 青蒿 桑葉 貝母 地骨露 白芍 茯神 鱉甲 丹皮 杏仁 (案3)氣痞結於胸中,血凝腹旁,氣血俱虧,十餘年之久,營衛延虛。
骨中燒熱,癸水愆期,色淡且紅,經過帶下綿綿,食少形瘦。
治之因屬不易,尤當靜養為要。
當歸 琥珀 柴胡 茯苓 金鈴子 牡蠣 白芍 香附 青皮 石斛 延胡索 (案4)營衛從產育緻虛,加以肝氣內橫,日久未解,變幻不一,諸虛畢露。
能戒怒遠煩,庶得與藥餌兼功。
白芍 生地 石斛 地骨露 牡蠣 阿膠 木瓜 麥冬 山甲 佛手柑 知母 十八、產育 (案1)胎前腫脹咳喘,脾肺已傷。
茲產過四朝,復加風寒內伏,緻寒濕注於大腸,腹痛為瀉,遍體惡寒,心中若悸,有難名之狀,謹防暴變。
桂皮 冬朮 甘草 西洋參 赤苓 炮姜 (案2)小產後去血過多,血虛頭眩,胸次不暢,穀食懶進,擬歸脾加減。
黃耆 當歸 洋參 茯神 遠志 酸棗仁 橘皮 甘草 菊花 桑葉 石斛 桂圓肉 (案3)伏暑兼有胃痛,緻傷胎元,刻下三朝,惡露內停,腹脘仍脹痛,謹防瘀血上衝,昏呃暴變。
歸尾 紅花 蒲黃 五靈脂 金鈴 琥珀 桃仁 半夏 黃芩 蘇木屑 元胡 荷梗 (案4)產後兩月,癸水淋漓不止。
新涼引動伏暑,寒熱氣粗,神志不安,目上視,唇舌動,內風已起,謹防痙厥暴變。
桑葉 杏仁 藕荷 羚羊角 鉤藤 茯神 蘇梗 益元散 (案5)產後氣血兩虧,風寒襲入,緻寒熱往來,咳逆心虛。
擬桂枝新加味治之。
桂枝 杏仁 甘草 生薑 西洋參 白芍 橘紅 茯神 大棗 (案6)產後食傷脾土,兼之氣血皆瘀,胸痞脹硬,腹中串脹作瀉。
擬消補兼施之劑,漸解乃吉。
橘皮 半夏 赤苓 於術 白蔻仁 厚樸 枳殼 澤瀉 神麯 大腹皮 (案7)患由胎前咳喘並見,曾經調治已愈。
及產後兩月餘,咳喘復作,加以身腫腹大,飲食不思,脾胃兩虧,濕邪太重。
姑擬一方,以盡人力。
花蕊石 苓皮 防己 乾薑 五加皮 砂、蔻衣 杏仁 橘皮 五味 大腹皮 冬瓜子 半夏 (案8)產後受涼停瘀,寒熱腹痛不已。
先擬五積散加味為治。
官桂 當歸 白芍 桔梗 蒼朮 川芎 枳殼 香附 雪酒 (案9)胎前咳逆帶紅,延及產後,陰分大傷,熱自內生,五旬未已。
新加暑邪身熱,大便洩瀉。
刻下邪少虛多,正氣亦傷,脾土亦虧,脈象細數無神。
慮由暑盛而成損怯。
活鱉甲 牡蠣 茯苓 知母 天花粉 菴?子 丹皮 桑葉 粳米 (案10)頭眩耳鳴,心搖如懸,驚恐憂懼,多疑善慮,多食善飢,兩脈虛弦而滑。
均由產後緻虛,真陰未復,肝陽化風,脾濕化飲,證情疊出,變幻無常,擬方緩圖之。
白薇 橘皮絡 八楞麻 蒺藜 絲瓜絡 防己 茯神 於術散 杏仁 秫米 天麻 半夏 絡石藤 貝母 荷葉筋 十九、熱入血室 (案1)大產十三朝,風寒十日,熱入血室,勢難挽回,擬方以盡人力。
柴胡 半夏 丹皮 紅花 桑葉 茯神 黃芩 大貝 桃、杏仁 羚羊 生地 蘇木 (案2)熱入血室,身反不熱,神志不清,脈象弦數,舌白口苦。
茲擬仲聖法,即提所陷之邪,謹防昏痙暴變。
柴胡 黃芩 半夏 羚羊 鬱金 天花粉 菖蒲 甘草 紅花 桃仁 澤蘭 (案3)內熱未盡退,癸水適至。
熱入血室,神志模糊,面赤譫語,入夜尤甚。
中焦結痞拒痛,口苦而渴,舌乾白,苔淡黃,大便秘結,尿赤脈數。
殊屬險候,謹防昏厥暴變。
柴胡 山梔 羚羊 天花粉 甘草 黃芩 生地 枳殼 山楂炭 丹皮 元參 半夏 蘆芽根 二十、喉(附失音) (案1)喉疳日久,內外求治,皆無效驗。
予亦非專科,茲診左右寸關脈數,顯見心脾積熱,從辛苦勞力而來。
擬黃連涼膈法清之,另用珠黃散摻之,以觀進退。
黃連 梔子 生地 麥冬 藕葉 鮮竹葉 黃芩 連翹 元參 石膏 甘草 人中白 (案2)證起於左肢半痛,已經年半。
刻因肝火灼肺,風邪客於會厭,是以聲音不揚。
書雲:金空則鳴,實則啞,破則嘶。
此屬金實,非金破也。
沙參 藕梗 蟬衣 訶子皮 川貝 杏仁 麥冬 桔梗 茯苓 百藥煎 筍衣 甘草 (案3)金虛則不鳴,金破亦不鳴,咳久音啞,延及半載,年已古稀,二氣俱傷,能於靜養調理,猶可帶證延年。
沙參 桑葉 玉竹 甘草 參鬚 杏仁 射幹 茯苓 白蜜 二十一、舌 (案1)溫邪表尚未解,平素積勞伏火,因表沸騰,緻舌本破爛,口乾作臭,身熱脈數。
擬辛涼開洩法獲效乃吉。
藕荷 葛根 連翹 山梔 生地 燈草 雅連 木通 甘草 竹葉 黃芩 (案2)肝旺膽怯,脾虛胃強,陰分固傷,陽氣尤甚。
於是兩腿浮腫,腰下亦然,脘中懊憹,莫名其狀,舌亦無苔,幹而且痛,大便不實,形氣消索,脈象沉細無神。
其水溢高原,緻生枝節,暫擬水火既濟法,以冀舌和為妙。
雅連 蓮子心 童便 乾薑 秋石 二十二、耳 (案1)脾元不足,肝木乘之,加以水虛不能涵木,肝木愈旺,緻耳竅疼。
氣機不和,納穀不香,大便塞難。
方書雲:九竅不和都胃氣也。
擬清肝胃之火而運肝陽。
麥冬 桑葉 山梔 橘皮 佩蘭葉 生地 丹皮 石斛 穀芽 鮮枇葉 二十三、乳 (案1)素本肝腎不足,自客秋肝鬱不舒,兩乳結核。
辰下右乳雖消,左乳起於二月,脈象弦細且滑。
速當自開懷抱,庶可與藥餌兼功。
蕎麥 歸身 柴胡 白芍 牡蠣 金萱花 昆布 木瓜 貝母 橘皮絡 香附 (案2)乳房乃肝腎地面,操勞悒鬱,令肝氣內橫,順乘陽明,左乳筋脹空硬,氣機似覺不利,但氣血稽留,恐壅而為癰。
速宜戒怒遠煩,佐以藥餌,冀其內消為妙。
香附 當歸 茯苓 橘核 丹皮 鹿角尖 貝母 白芍 柴胡 甘草 石斛 二十四、鼻 (案1)腦漏多年,仍辛苦勞碌,風寒乘虛而入骨空。
頭元偏痛,筋脈牽掣不利,鼻竅滲涕較甚,清陽不升,濕濁愈重。
近來舌本強硬,精神疲睏,穀食減納,舌苔腐膩,脈象浮虛。
浮則為風,虛則氣虛,能於安閒慎風邪,冀其永年而已。
西洋參 黃耆 黃連 防風 柴胡 羌獨活 於術 半夏 甘草 白芍 苦丁茶 鉤藤 茯苓 澤瀉 橘皮 (案2)勞力氣滯,脘痛吐酸,兼之膽熱移腦,浸年鼻淵。
擬二陳、左金合蒼耳散法為治。
二陳 左金 蒼耳散 二十五、瘰癧 (案1)少陽膽汁不足,厥陰肝熱上升,耳後結核,是屬瘰癧之象。
以逍遙散加味緩圖之。
歸身 生牡蠣 白芍 茯苓 甘草 柴胡 橘皮絡 松羅茶 大貝 元參 杏仁 (案2)體豐氣虛,多濕多痰,心悸頭眩,時寒時熱。
五年前肝鬱不舒,右耳結成瘰癧。
近來漸多凝聚,微熱作痛,有外潰之勢。
擬方先期止痛。
昆布 殭蠶 牡蠣 制乳、沒 柴胡 香附 白芍 茯苓 烏飯葉 鬱金 海藻 海粉 元參 貝母 金萱草 歸身 為末,泛丸。
(案3)瘰癧堅痛,已延兩載,難治之證。
擬香貝逍遙法,多酌明哲可也。
香附 當歸 柴胡 丹皮 西琥珀 貝母 白芍 茯苓 山梔 鹿角汁 二十六、眼 (案1)素本水不涵木,肝火過旺,加以外風觸動,遂緻右目紅瘀,白翳已滿黑睛似魚胞。
右頭角及眉稜皆痛,不能安臥,脈象弦數,口中作苦。
擬方先望頭痛速止,可保無虞。
蔓荊子 茯神 橘絡 牛蒡子 蟬衣 草決明 殭蠶 前胡 荷葉筋 燈草 石決明 杏仁 歸尾 石燕子 二十七、積聚 (案1)癖積日久,現因勞過盛而發,緻寒熱往來,兩脈弦數,大便秘結。
擬大柴胡法,取其解表通裡,以冀通則不痛。
柴胡 白芍 枳殼 厚樸 甘草 黃芩 半夏 大黃 赤苓 生薑 (案2)瘧母多年,即《難經》名曰肥氣,胸膛已佔大半。
近來鬱怒動肝,絡血外溢,去血頗多,營分大虧,緻心悸頭眩,身倦膚黃,脈象弦澀。
擬柔肝和營,仍須戒怒遠煩,方免絡血復溢。
白芍 牡蠣 丹皮 遠志 柏子仁 當歸 木瓜 茯神 石斛 穭豆衣 二十八、肝氣(附肝鬱) (案1)七情不適,鬱勃於內,緻肝失調達之性,脾失上升之權。
胸脘阻塞,氣滯濕凝,脈象弦滑。
速宜安閒勿勞,佐以藥餌,方見功效。
蘇梗 川樸 玉金 佩蘭葉 佛手露 半夏 青皮 廣皮 香附子 (案2)肝鬱夾痰,互凝中焦,緻上下不交而痞象成。
脹痛並見,須噦吐痰涎或噯洩方舒,兩脈弦滑。
倘再操勞鬱怒,有中滿痰膈之虞。
枳實 冬朮 橘皮 香附 厚樸 萊菔子 鬱金 半夏 蔻仁 芥子 蔞皮 枇杷葉 (案3)肝鬱日久,氣久貫膈沖喉,加之濕痰凝互,項間瘰如串珠,氣火復化風上擾,陽明脈絡皆為不利。
茲當清肝平風,佐理濕痰。
但恙情從志內傷而起,非旦夕可圖功效。
尤當戒怒遠煩為宜。
桑葉 丹皮 山梔 鉤藤 石斛 甘菊花 赤苓 苡仁 貝母 橘皮 荷蒂 苦丁茶 (案4)肝胃不和已十多年之久,加以茹素中虛,營衛兩虧,厥陰風動,頭眩肢麻。
又經日久不肯節勞避煩,復令肝氣由胃系貫膈沖喉,緻成梅核氣。
能於安閒靜養,冀免增劇成病。
蘇梗 川樸 射幹 金鈴子 橄欖核 半夏 橘絡 山梔 元胡索 佛手露 (案5)脾土不足,肝木乘之。
緻胸脘脹悶,胸中時而熱熾,寒熱往來,兩脈虛弦。
擬逍遙散加味,所謂木鬱達之。
當歸 柴胡 丹皮 橘皮 叉石斛 白芍 茯苓 山梔 甘草 合歡皮 (案6)肝橫胃逆,胸痞咽阻,穀食難容,冷涎甜沫上泛,舌苔混膩。
擬仲聖辛通滑潤法為治。
薤白頭 半夏 綠毛紅 枇杷葉 瓜蔞皮 射幹 橄欖核 生薑汁 二十九、肝脹痛 (案1)肝木侮土,支飲入絡,左脅痹痛,脘腹膨脹,面色痿黃,穀食少進,脈象弦細。
再延有土敗木賊之虞,擬方徐圖,戒怒遠煩為要。
茯苓神 半夏 木瓜 竹茹 於白朮散 蔻衣 川樸 樸硝 砂衣 乾絲瓜絡 蒺藜 橘皮 防己 佩蘭 (案2)火不生土,木來乘之,土濕內困。
肝病善痛,脾病善脹,脹痛並見,肝胃不和也。
大便間或溏瀉,濕氣下行,脈象沉弦而滑,怡情善調可愈此疾。
白芍 牡蠣 防己 甜瓜子 佩蘭葉 木瓜 蔻衣 橘皮絡 絡石藤 絲瓜絡 (案3)肝氣橫久,克脾犯胃,胸脹脅痛,脘中聚痞,遇煩勞悒鬱則痛,噦吐酸水痰涎,兩脈弦滑。
必須戒怒遠煩,方免陰枯陽結歧變。
白芍 木瓜 牡蠣 半夏 吳萸 金鈴子 黃連 茯苓 橘皮 石斛 杷葉 (案4)操勞鬱怒,肝木偏橫,克脾犯胃。
土受水制,陽明脈虛,緻左肩臂脈絡痠痛引脅脘,嘈雜時形,得食較安,否則自汗不已,食入又覺脹悶,右脈細濡,左脈弦勁。
速宜安閒靜養,以免增劇歧變。
木瓜 牡蠣 金鈴子 山梔 桑寄生 白芍 半夏 延胡索 茯苓 綠萼梅 (案5)從努力積鬱傷肝,緻脾土轉輸失常,積濕成飲,清濁之氣混淆。
遂令胸脘連脅串脹作痛,汩汩有聲,停脘則脘中嘈雜,凝臍則臍亙痹痛。
甚則四肢酸倦,中氣下陷,復逼虛陽外露,兩顴發赤。
詢二便如常,痛作時便多溏瀉。
顯為濕痰熱蘊於腸胃之徵,正元丹主之。
正元丹 (案6)飢飽勞力,脅腹串脹作痛,餓則尤甚。
擬建中加味治之。
白芍 桂枝 茯苓 金鈴子 粉甘草 當歸 黨參 橘絡 延胡索 紅棗肉 (案7)飢飽勞力,肝脾氣滯,脘腹脹痛,食入反出,再延非宜。
白朮 枳實 烏藥 香附 蔻仁 金鈴子 半夏 橘皮 青皮 川樸 元胡 佩蘭葉 (案8)因煩勞鬱悶,肝氣橫逆,脾胃失其轉輸,食入脹痛。
擬洩法治之。
白芍 香附 枳實 蔻仁 金鈴子 川樸 赤苓 半夏 青皮 元胡 佛手露 (案9)胃痛聚痞已經有年,每交春季較重,脹痛吐酸,穀食難容。
藥難霍然,戒怒遠煩為要。
金鈴子 橘皮 半夏 雅連 茯苓 元胡索 枳殼 白朮 吳萸 石斛 佛手露 杷葉 (案10)肝氣衝肺,左右升降失司,氣聚成痞,兩脅有形脹痛,氣逆則噯,咳噦痰涎,咽咽不利,倘經閉寒熱,難以為力也。
蘇梗 川樸 半夏 杷葉汁 佛手露 赭石 沙參 杏仁 旋覆花 新會皮 三十、胃痛 (案1)胃痛直犯心胞,加之伏邪內動,緻寒少熱多,舌黃口渴作噦,脘腹結拒而痛,痛甚肢麻昏厥,倘加呃逆,則難以為力也。
豆豉 金鈴子 川樸 乾薑 甘草 半夏 延胡索 黃連 山梔 茯苓 黃芩 鬱金汁 杷葉 (案2)恚怒傷肝,肝氣橫逆,右脅牽腰痹痛,心下亦痛,胃受其戕矣。
擬疏洩法治之。
白芍 烏藥 沉香 金鈴子 枳殼 青皮 鉤藤 橘絡 延胡索 茯苓 寄生 (案3)痛當心位,肝氣犯胃之證也,擬烏沉飲治之。
臺烏藥 伽南香磨汁 煨姜 紅棗 (案4)肝胃氣痛,痛久聚瘀。
每痛得鼻血則平,近來鼻血不衄而痛勢較重。
茲宜宣絡化痰。
歸尾 桃仁 白芍 九香蟲 鹿角汁 茯苓 川楝 新絳 元胡索 佛手露 鬱金 (案5)素有胃氣,今遇感而發,痛不思食,背冷如冰,硬如石。
擬方應手乃吉。
當歸 柴胡 五靈脂 香附子 橘絡 白芍 丹參 延胡索 伽南香 兼服九氣丹七粒,津液送下。
(案6)血不養肝,肝氣橫逆,脾土受侮。
脘痛作噦,脈象沉細。
延及年餘,痛久入絡。
擬柔肝和脾合消瘀法治之。
鹿角汁 木瓜 蒺藜 鬱金 五靈脂 旋覆花 沙參 茯苓 半夏 省頭草 新絳 (案7)肝胃氣痛 嘔吐苦水。
擬寒熱平調法,漸解乃吉。
黃連 桂枝 沙參 金鈴子 橘皮 乾薑 半夏 白芍 延胡索 甘草 杷葉 (案8)肝氣犯胃,月餘不平,痛而兼噦,營衛緻虛。
勿以淺視,慮其痙厥歧變。
半夏 橘皮 金鈴子 烏藥 當歸 白芍 元胡 香附子 甘草 赤苓 柴胡 沉香 枇杷葉 (案9)胃痛聚瘕,難以霍效。
金鈴子 鱉甲 香附子 橘皮 川厚樸 延胡索 白芍 鬱金 甘草 佩蘭葉 (案10)胃痛聚瘀,瘀去復聚,脘中阻脹刺痛,仍防外溢暴湧,戒怒遠煩為要。
白芍 木瓜 丹皮 歸尾 桃仁 參三七 金鈴 元胡 橘皮 藕節 降香 三十一、腰痛(附腹痛、脅痛、腿痛) (案1)濕鬱化熱,襲入奇經,故
人身無倒行之血,倒行者因乎氣。
氣逆則血溢,熱久則傷陰。
內熱漸作,口乾舌燥,脘腹痹痛有形。
天癸不調,白帶不已,延久兩月,虛實夾雜,擬方先冀清熱為妙。
活鱉 桑葉 花粉 鬱金 地骨皮 知母 丹皮 貝母 降香 (案2)天癸不調,先期而少。
血分不足,骨中燒熱。
氣虛帶下,懊惱作煩,五心作熱,脈象虛數,再延,防成損怯。
當歸 柴胡 青蒿 桑葉 貝母 地骨露 白芍 茯神 鱉甲 丹皮 杏仁 (案3)氣痞結於胸中,血凝腹旁,氣血俱虧,十餘年之久,營衛延虛。
骨中燒熱,癸水愆期,色淡且紅,經過帶下綿綿,食少形瘦。
治之因屬不易,尤當靜養為要。
當歸 琥珀 柴胡 茯苓 金鈴子 牡蠣 白芍 香附 青皮 石斛 延胡索 (案4)營衛從產育緻虛,加以肝氣內橫,日久未解,變幻不一,諸虛畢露。
能戒怒遠煩,庶得與藥餌兼功。
白芍 生地 石斛 地骨露 牡蠣 阿膠 木瓜 麥冬 山甲 佛手柑 知母 十八、產育 (案1)胎前腫脹咳喘,脾肺已傷。
茲產過四朝,復加風寒內伏,緻寒濕注於大腸,腹痛為瀉,遍體惡寒,心中若悸,有難名之狀,謹防暴變。
桂皮 冬朮 甘草 西洋參 赤苓 炮姜 (案2)小產後去血過多,血虛頭眩,胸次不暢,穀食懶進,擬歸脾加減。
黃耆 當歸 洋參 茯神 遠志 酸棗仁 橘皮 甘草 菊花 桑葉 石斛 桂圓肉 (案3)伏暑兼有胃痛,緻傷胎元,刻下三朝,惡露內停,腹脘仍脹痛,謹防瘀血上衝,昏呃暴變。
歸尾 紅花 蒲黃 五靈脂 金鈴 琥珀 桃仁 半夏 黃芩 蘇木屑 元胡 荷梗 (案4)產後兩月,癸水淋漓不止。
新涼引動伏暑,寒熱氣粗,神志不安,目上視,唇舌動,內風已起,謹防痙厥暴變。
桑葉 杏仁 藕荷 羚羊角 鉤藤 茯神 蘇梗 益元散 (案5)產後氣血兩虧,風寒襲入,緻寒熱往來,咳逆心虛。
擬桂枝新加味治之。
桂枝 杏仁 甘草 生薑 西洋參 白芍 橘紅 茯神 大棗 (案6)產後食傷脾土,兼之氣血皆瘀,胸痞脹硬,腹中串脹作瀉。
擬消補兼施之劑,漸解乃吉。
橘皮 半夏 赤苓 於術 白蔻仁 厚樸 枳殼 澤瀉 神麯 大腹皮 (案7)患由胎前咳喘並見,曾經調治已愈。
及產後兩月餘,咳喘復作,加以身腫腹大,飲食不思,脾胃兩虧,濕邪太重。
姑擬一方,以盡人力。
花蕊石 苓皮 防己 乾薑 五加皮 砂、蔻衣 杏仁 橘皮 五味 大腹皮 冬瓜子 半夏 (案8)產後受涼停瘀,寒熱腹痛不已。
先擬五積散加味為治。
官桂 當歸 白芍 桔梗 蒼朮 川芎 枳殼 香附 雪酒 (案9)胎前咳逆帶紅,延及產後,陰分大傷,熱自內生,五旬未已。
新加暑邪身熱,大便洩瀉。
刻下邪少虛多,正氣亦傷,脾土亦虧,脈象細數無神。
慮由暑盛而成損怯。
活鱉甲 牡蠣 茯苓 知母 天花粉 菴?子 丹皮 桑葉 粳米 (案10)頭眩耳鳴,心搖如懸,驚恐憂懼,多疑善慮,多食善飢,兩脈虛弦而滑。
均由產後緻虛,真陰未復,肝陽化風,脾濕化飲,證情疊出,變幻無常,擬方緩圖之。
白薇 橘皮絡 八楞麻 蒺藜 絲瓜絡 防己 茯神 於術散 杏仁 秫米 天麻 半夏 絡石藤 貝母 荷葉筋 十九、熱入血室 (案1)大產十三朝,風寒十日,熱入血室,勢難挽回,擬方以盡人力。
柴胡 半夏 丹皮 紅花 桑葉 茯神 黃芩 大貝 桃、杏仁 羚羊 生地 蘇木 (案2)熱入血室,身反不熱,神志不清,脈象弦數,舌白口苦。
茲擬仲聖法,即提所陷之邪,謹防昏痙暴變。
柴胡 黃芩 半夏 羚羊 鬱金 天花粉 菖蒲 甘草 紅花 桃仁 澤蘭 (案3)內熱未盡退,癸水適至。
熱入血室,神志模糊,面赤譫語,入夜尤甚。
中焦結痞拒痛,口苦而渴,舌乾白,苔淡黃,大便秘結,尿赤脈數。
殊屬險候,謹防昏厥暴變。
柴胡 山梔 羚羊 天花粉 甘草 黃芩 生地 枳殼 山楂炭 丹皮 元參 半夏 蘆芽根 二十、喉(附失音) (案1)喉疳日久,內外求治,皆無效驗。
予亦非專科,茲診左右寸關脈數,顯見心脾積熱,從辛苦勞力而來。
擬黃連涼膈法清之,另用珠黃散摻之,以觀進退。
黃連 梔子 生地 麥冬 藕葉 鮮竹葉 黃芩 連翹 元參 石膏 甘草 人中白 (案2)證起於左肢半痛,已經年半。
刻因肝火灼肺,風邪客於會厭,是以聲音不揚。
書雲:金空則鳴,實則啞,破則嘶。
此屬金實,非金破也。
沙參 藕梗 蟬衣 訶子皮 川貝 杏仁 麥冬 桔梗 茯苓 百藥煎 筍衣 甘草 (案3)金虛則不鳴,金破亦不鳴,咳久音啞,延及半載,年已古稀,二氣俱傷,能於靜養調理,猶可帶證延年。
沙參 桑葉 玉竹 甘草 參鬚 杏仁 射幹 茯苓 白蜜 二十一、舌 (案1)溫邪表尚未解,平素積勞伏火,因表沸騰,緻舌本破爛,口乾作臭,身熱脈數。
擬辛涼開洩法獲效乃吉。
藕荷 葛根 連翹 山梔 生地 燈草 雅連 木通 甘草 竹葉 黃芩 (案2)肝旺膽怯,脾虛胃強,陰分固傷,陽氣尤甚。
於是兩腿浮腫,腰下亦然,脘中懊憹,莫名其狀,舌亦無苔,幹而且痛,大便不實,形氣消索,脈象沉細無神。
其水溢高原,緻生枝節,暫擬水火既濟法,以冀舌和為妙。
雅連 蓮子心 童便 乾薑 秋石 二十二、耳 (案1)脾元不足,肝木乘之,加以水虛不能涵木,肝木愈旺,緻耳竅疼。
氣機不和,納穀不香,大便塞難。
方書雲:九竅不和都胃氣也。
擬清肝胃之火而運肝陽。
麥冬 桑葉 山梔 橘皮 佩蘭葉 生地 丹皮 石斛 穀芽 鮮枇葉 二十三、乳 (案1)素本肝腎不足,自客秋肝鬱不舒,兩乳結核。
辰下右乳雖消,左乳起於二月,脈象弦細且滑。
速當自開懷抱,庶可與藥餌兼功。
蕎麥 歸身 柴胡 白芍 牡蠣 金萱花 昆布 木瓜 貝母 橘皮絡 香附 (案2)乳房乃肝腎地面,操勞悒鬱,令肝氣內橫,順乘陽明,左乳筋脹空硬,氣機似覺不利,但氣血稽留,恐壅而為癰。
速宜戒怒遠煩,佐以藥餌,冀其內消為妙。
香附 當歸 茯苓 橘核 丹皮 鹿角尖 貝母 白芍 柴胡 甘草 石斛 二十四、鼻 (案1)腦漏多年,仍辛苦勞碌,風寒乘虛而入骨空。
頭元偏痛,筋脈牽掣不利,鼻竅滲涕較甚,清陽不升,濕濁愈重。
近來舌本強硬,精神疲睏,穀食減納,舌苔腐膩,脈象浮虛。
浮則為風,虛則氣虛,能於安閒慎風邪,冀其永年而已。
西洋參 黃耆 黃連 防風 柴胡 羌獨活 於術 半夏 甘草 白芍 苦丁茶 鉤藤 茯苓 澤瀉 橘皮 (案2)勞力氣滯,脘痛吐酸,兼之膽熱移腦,浸年鼻淵。
擬二陳、左金合蒼耳散法為治。
二陳 左金 蒼耳散 二十五、瘰癧 (案1)少陽膽汁不足,厥陰肝熱上升,耳後結核,是屬瘰癧之象。
以逍遙散加味緩圖之。
歸身 生牡蠣 白芍 茯苓 甘草 柴胡 橘皮絡 松羅茶 大貝 元參 杏仁 (案2)體豐氣虛,多濕多痰,心悸頭眩,時寒時熱。
五年前肝鬱不舒,右耳結成瘰癧。
近來漸多凝聚,微熱作痛,有外潰之勢。
擬方先期止痛。
昆布 殭蠶 牡蠣 制乳、沒 柴胡 香附 白芍 茯苓 烏飯葉 鬱金 海藻 海粉 元參 貝母 金萱草 歸身 為末,泛丸。
(案3)瘰癧堅痛,已延兩載,難治之證。
擬香貝逍遙法,多酌明哲可也。
香附 當歸 柴胡 丹皮 西琥珀 貝母 白芍 茯苓 山梔 鹿角汁 二十六、眼 (案1)素本水不涵木,肝火過旺,加以外風觸動,遂緻右目紅瘀,白翳已滿黑睛似魚胞。
右頭角及眉稜皆痛,不能安臥,脈象弦數,口中作苦。
擬方先望頭痛速止,可保無虞。
蔓荊子 茯神 橘絡 牛蒡子 蟬衣 草決明 殭蠶 前胡 荷葉筋 燈草 石決明 杏仁 歸尾 石燕子 二十七、積聚 (案1)癖積日久,現因勞過盛而發,緻寒熱往來,兩脈弦數,大便秘結。
擬大柴胡法,取其解表通裡,以冀通則不痛。
柴胡 白芍 枳殼 厚樸 甘草 黃芩 半夏 大黃 赤苓 生薑 (案2)瘧母多年,即《難經》名曰肥氣,胸膛已佔大半。
近來鬱怒動肝,絡血外溢,去血頗多,營分大虧,緻心悸頭眩,身倦膚黃,脈象弦澀。
擬柔肝和營,仍須戒怒遠煩,方免絡血復溢。
白芍 牡蠣 丹皮 遠志 柏子仁 當歸 木瓜 茯神 石斛 穭豆衣 二十八、肝氣(附肝鬱) (案1)七情不適,鬱勃於內,緻肝失調達之性,脾失上升之權。
胸脘阻塞,氣滯濕凝,脈象弦滑。
速宜安閒勿勞,佐以藥餌,方見功效。
蘇梗 川樸 玉金 佩蘭葉 佛手露 半夏 青皮 廣皮 香附子 (案2)肝鬱夾痰,互凝中焦,緻上下不交而痞象成。
脹痛並見,須噦吐痰涎或噯洩方舒,兩脈弦滑。
倘再操勞鬱怒,有中滿痰膈之虞。
枳實 冬朮 橘皮 香附 厚樸 萊菔子 鬱金 半夏 蔻仁 芥子 蔞皮 枇杷葉 (案3)肝鬱日久,氣久貫膈沖喉,加之濕痰凝互,項間瘰如串珠,氣火復化風上擾,陽明脈絡皆為不利。
茲當清肝平風,佐理濕痰。
但恙情從志內傷而起,非旦夕可圖功效。
尤當戒怒遠煩為宜。
桑葉 丹皮 山梔 鉤藤 石斛 甘菊花 赤苓 苡仁 貝母 橘皮 荷蒂 苦丁茶 (案4)肝胃不和已十多年之久,加以茹素中虛,營衛兩虧,厥陰風動,頭眩肢麻。
又經日久不肯節勞避煩,復令肝氣由胃系貫膈沖喉,緻成梅核氣。
能於安閒靜養,冀免增劇成病。
蘇梗 川樸 射幹 金鈴子 橄欖核 半夏 橘絡 山梔 元胡索 佛手露 (案5)脾土不足,肝木乘之。
緻胸脘脹悶,胸中時而熱熾,寒熱往來,兩脈虛弦。
擬逍遙散加味,所謂木鬱達之。
當歸 柴胡 丹皮 橘皮 叉石斛 白芍 茯苓 山梔 甘草 合歡皮 (案6)肝橫胃逆,胸痞咽阻,穀食難容,冷涎甜沫上泛,舌苔混膩。
擬仲聖辛通滑潤法為治。
薤白頭 半夏 綠毛紅 枇杷葉 瓜蔞皮 射幹 橄欖核 生薑汁 二十九、肝脹痛 (案1)肝木侮土,支飲入絡,左脅痹痛,脘腹膨脹,面色痿黃,穀食少進,脈象弦細。
再延有土敗木賊之虞,擬方徐圖,戒怒遠煩為要。
茯苓神 半夏 木瓜 竹茹 於白朮散 蔻衣 川樸 樸硝 砂衣 乾絲瓜絡 蒺藜 橘皮 防己 佩蘭 (案2)火不生土,木來乘之,土濕內困。
肝病善痛,脾病善脹,脹痛並見,肝胃不和也。
大便間或溏瀉,濕氣下行,脈象沉弦而滑,怡情善調可愈此疾。
白芍 牡蠣 防己 甜瓜子 佩蘭葉 木瓜 蔻衣 橘皮絡 絡石藤 絲瓜絡 (案3)肝氣橫久,克脾犯胃,胸脹脅痛,脘中聚痞,遇煩勞悒鬱則痛,噦吐酸水痰涎,兩脈弦滑。
必須戒怒遠煩,方免陰枯陽結歧變。
白芍 木瓜 牡蠣 半夏 吳萸 金鈴子 黃連 茯苓 橘皮 石斛 杷葉 (案4)操勞鬱怒,肝木偏橫,克脾犯胃。
土受水制,陽明脈虛,緻左肩臂脈絡痠痛引脅脘,嘈雜時形,得食較安,否則自汗不已,食入又覺脹悶,右脈細濡,左脈弦勁。
速宜安閒靜養,以免增劇歧變。
木瓜 牡蠣 金鈴子 山梔 桑寄生 白芍 半夏 延胡索 茯苓 綠萼梅 (案5)從努力積鬱傷肝,緻脾土轉輸失常,積濕成飲,清濁之氣混淆。
遂令胸脘連脅串脹作痛,汩汩有聲,停脘則脘中嘈雜,凝臍則臍亙痹痛。
甚則四肢酸倦,中氣下陷,復逼虛陽外露,兩顴發赤。
詢二便如常,痛作時便多溏瀉。
顯為濕痰熱蘊於腸胃之徵,正元丹主之。
正元丹 (案6)飢飽勞力,脅腹串脹作痛,餓則尤甚。
擬建中加味治之。
白芍 桂枝 茯苓 金鈴子 粉甘草 當歸 黨參 橘絡 延胡索 紅棗肉 (案7)飢飽勞力,肝脾氣滯,脘腹脹痛,食入反出,再延非宜。
白朮 枳實 烏藥 香附 蔻仁 金鈴子 半夏 橘皮 青皮 川樸 元胡 佩蘭葉 (案8)因煩勞鬱悶,肝氣橫逆,脾胃失其轉輸,食入脹痛。
擬洩法治之。
白芍 香附 枳實 蔻仁 金鈴子 川樸 赤苓 半夏 青皮 元胡 佛手露 (案9)胃痛聚痞已經有年,每交春季較重,脹痛吐酸,穀食難容。
藥難霍然,戒怒遠煩為要。
金鈴子 橘皮 半夏 雅連 茯苓 元胡索 枳殼 白朮 吳萸 石斛 佛手露 杷葉 (案10)肝氣衝肺,左右升降失司,氣聚成痞,兩脅有形脹痛,氣逆則噯,咳噦痰涎,咽咽不利,倘經閉寒熱,難以為力也。
蘇梗 川樸 半夏 杷葉汁 佛手露 赭石 沙參 杏仁 旋覆花 新會皮 三十、胃痛 (案1)胃痛直犯心胞,加之伏邪內動,緻寒少熱多,舌黃口渴作噦,脘腹結拒而痛,痛甚肢麻昏厥,倘加呃逆,則難以為力也。
豆豉 金鈴子 川樸 乾薑 甘草 半夏 延胡索 黃連 山梔 茯苓 黃芩 鬱金汁 杷葉 (案2)恚怒傷肝,肝氣橫逆,右脅牽腰痹痛,心下亦痛,胃受其戕矣。
擬疏洩法治之。
白芍 烏藥 沉香 金鈴子 枳殼 青皮 鉤藤 橘絡 延胡索 茯苓 寄生 (案3)痛當心位,肝氣犯胃之證也,擬烏沉飲治之。
臺烏藥 伽南香磨汁 煨姜 紅棗 (案4)肝胃氣痛,痛久聚瘀。
每痛得鼻血則平,近來鼻血不衄而痛勢較重。
茲宜宣絡化痰。
歸尾 桃仁 白芍 九香蟲 鹿角汁 茯苓 川楝 新絳 元胡索 佛手露 鬱金 (案5)素有胃氣,今遇感而發,痛不思食,背冷如冰,硬如石。
擬方應手乃吉。
當歸 柴胡 五靈脂 香附子 橘絡 白芍 丹參 延胡索 伽南香 兼服九氣丹七粒,津液送下。
(案6)血不養肝,肝氣橫逆,脾土受侮。
脘痛作噦,脈象沉細。
延及年餘,痛久入絡。
擬柔肝和脾合消瘀法治之。
鹿角汁 木瓜 蒺藜 鬱金 五靈脂 旋覆花 沙參 茯苓 半夏 省頭草 新絳 (案7)肝胃氣痛 嘔吐苦水。
擬寒熱平調法,漸解乃吉。
黃連 桂枝 沙參 金鈴子 橘皮 乾薑 半夏 白芍 延胡索 甘草 杷葉 (案8)肝氣犯胃,月餘不平,痛而兼噦,營衛緻虛。
勿以淺視,慮其痙厥歧變。
半夏 橘皮 金鈴子 烏藥 當歸 白芍 元胡 香附子 甘草 赤苓 柴胡 沉香 枇杷葉 (案9)胃痛聚瘕,難以霍效。
金鈴子 鱉甲 香附子 橘皮 川厚樸 延胡索 白芍 鬱金 甘草 佩蘭葉 (案10)胃痛聚瘀,瘀去復聚,脘中阻脹刺痛,仍防外溢暴湧,戒怒遠煩為要。
白芍 木瓜 丹皮 歸尾 桃仁 參三七 金鈴 元胡 橘皮 藕節 降香 三十一、腰痛(附腹痛、脅痛、腿痛) (案1)濕鬱化熱,襲入奇經,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