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間程氏紹南先生醫案
關燈
小
中
大
時有烘熱,防其血載火血溢,須戒房幃惱怒、醇酒厚味之物。
懷生地 麥冬 元參 川斛 湖丹 肥知母 赤苓 甘草 人中白 時邪類瘧 嘉定吳鑑明先生。
感冒時邪,三經不解,六脈浮緊,四肢厥冷,頭汗稍出,至頸而還,少腹微滿,日夜寒熱往來兩次,舌胎白厚。
此為陽微結,既有表而復有裡也。
用小柴胡湯合厚樸杏仁,先散其表裡之邪,再商調治。
軟柴胡 黃芩 法夏 川樸 杏仁 草豆蔻 會皮 桂枝 甘草 生薑 服前藥二劑,寒熱如故,但頭汗止,兩足稍有微汗,脈少斂。
前方去草蔻,又服前方一劑,寒熱少減,偶爾紅痰,乃熱傷陰分所緻。
軟柴胡(鱉血炒) 黃芩(炒) 白芍(桂枝炒) 首烏 歸身 炙鱉甲 會皮 炙草 川貝 湖丹 積瘀吐血 崑山沈如舟。
失血之後,兩關芤澀。
此肝胃受傷,火載血溢。
據述喜飲醇醪,則平素之傷於經絡可知。
刻下雖有氣急時嗆之象,緣積瘀未楚,尚阻礙升降之道路。
愚意當早晚分治,補瀉並行,不緻由淺入深,由腑入臟耳。
真人參 丹參 苡仁 茯苓 丹皮 茜草根 懷膝 小薊 犀角 童便 晚服丸方:西血珀 懷膝 人中白 血餘灰 側柏葉 赤丹參 大黃(韭菜制) 共末,煉蜜為丸。
每服一錢,藕節湯送下。
二閉便結,陰虛痿弱 婁東王商言令弟。
去冬兩足麻軟,抽掣胸腹,日晡潮熱,夜多盜汗,少腹有塊攻衝關元,時時作楚,漸至二便秘結,服滋腎得效。
刻下二便雖通,總不如前,細按脈象,兩尺直上直下,弦緊無神。
此精竭血枯之象。
《經》雲:北方黑色,入通於腎,開竅於二陰。
又雲:津液盛,則二便如常。
若精血耗竭,則二便閉。
此督任為病,明有驗矣。
況平素中氣不足,並患血風瘡多年,今又汗出過多,頻服利水,津液枯竭,而大便努責不出,肺耗金燥,不能施化州都。
合而言之,總由腎臟不充,惟宜滋養真陰,兼資氣化,不緻釀成虛痿之疾。
若以疏洩利氣皆為戈戟之劑,可不慎歟! 綿花仁 料豆衣 雲茯苓 郁李仁 懷山藥 制首烏 元武版 陳阿膠 真血珀 上沉香 共為末,用豬脊髓蒸熟為丸。
清晨開水送下。
午後服麻杏湯、黑芝麻、杏霜,共末,開水調服。
小便秘結方:紫菀茸 冬瓜子 提麥冬 毫桔梗 甘草梢 白果肉 滋腎丸:黃柏 知母 肉桂 共研末,以豬脊髓蒸熟和丸。
服至小便利即止。
流痹咽痛聲啞 王商言夫人。
久患流痹,服潛行散而減。
去冬忽咽痛聲啞,服清肺降氣之劑得效。
刻下聲尚未清,肌膚皺揭,面浮而無潤澤,六脈尚弦緊有力,右三部尤甚。
況向來血液裡耗,心虛邪湊,釀成流痹,痹雖漸減,但濕去燥存,或觸惱怒,或任勞力,壯火橫乘,淫熱反克,以緻手足無力,音啞咳嗆。
此皆陰血不足,火熱所傷也。
治宜甘寒滋腎潤,甘能生血,寒能勝熱,陰得滋而火熄,液得潤而燥除,自然金能生水,水亦能生金矣。
原生地 黃柏 知母 龜闆 阿膠 人中白 旱蓮 百部 元參 珠母 羚羊角 共為末,煉蜜為丸。
清晨開水送下。
煎方:黑元參 知母 川斛 川貝 羚角 新會皮 梗通 山梔 鉤藤 燈心 厥逆作痛 太倉錢國表夫人。
厥逆作痛兩次,細審六脈沉滯。
據述每痛必由大腹腸燥結,漸至左脅作楚,服左金等劑則痛止,但痛緩則天癸必至。
是症因平素鬱怒傷肝,肝氣不得條達。
今適少陽、厥陰司天在泉之歲,其臟腑正不足之候,木鬱縱橫,乘金則上逆作嘔,乘土則脾胃燥結。
服平肝左金之後,則肝氣下注於衝任之脈,所以天癸每痛止而即來。
此肝脾兩虧之候,明有驗矣。
管見以甘寒鹹寒滋養腎陰,候其水能生木,不緻血虛火燥,緻成結腸反胃。
若左金、全福、代赭諸劑,此急則治其標之法也。
金石斛 赤丹參 黑元參 肥知母 雲茯苓 廣陳皮 制香附 郁李仁 制首烏 加竹茹 丸方:原生地 石決 白芍 歸身 香附 黑山梔 阿膠 人中白 丹皮 旱蓮 紅漏 嶽王舟受全甥女。
童年漏經,此先後天不足,肝脾之不統接可知,皆君相之火相煽,肝風下注血海,不能納血,錯經妄行,經旬累月,漏下不止。
服補氣接復之法,雖得暫停一二日,後仍淋漓不斷,至眩暈厥逆,牽引奇經之抽掣作楚。
三焦大虛不能統制,以緻虛症蜂起,精神倦怠。
總由肝血大虧,脾陽下陷,尾閭不禁,滄海欲竭之象,急宜並補陰陽,庶有斡旋造化之功。
真人參 於術炭 雲茯苓 淨蓮鬚 芡實肉 奎白芍 煅牡蠣 廣陳皮 煅龍齒 嫩白薇 加金櫻子膏 丸方:嫩鹿茸 坎炁 人參 蓮蕊 於術 元武版 白芍 生地 阿膠 血餘 自汗盜汗 婁江蔣和九。
自汗盜汗,心陽不接也。
納穀不化,神氣倦怠,火衰於下,脾陽不振也。
舌光無味,夜不得寐,心腎不交也。
細審六脈沉緊弦硬,乃精枯血竭之象也。
擬兩儀合虎骨膠、鹿茸,異類有情之物填補,庶幾有效。
別直參 河車膠 鹿茸膠 虎骨膠 熟地膠 人乳粉 酒濕傷絡頭痛 太倉錢國卿。
醇醉醪過飲,濕熱傷於胃絡,以緻上衝巔頂,眩暈頭痛。
細審脈象滑大而芤,每酒後右關微見歇止。
當以清胃勝濕之法,不緻火載血溢。
川石斛 葛花 枳椇 山梔 茯苓 綠豆衣 鉤藤 茵陳 六曲 甘菊 丸方:紅白首烏 柏皮 沙蒺 葛米 葛粉 西茵陳 枳椇 泛丸,綠豆衣湯送下。
天癸不通成瘕 一婦人天癸經年不通,少腹有塊,攻衝作痛,以緻胸隔滿悶,四肢頭面浮腫,兩足寒冷,飲食時時嘔吐。
此係經水適來誤服寒冷,以緻寒客下焦,血凝不運。
《經》雲:惡血當下不下,衃以留止,日以益大,月事不以時下,而成瘕聚。
是攻衝作痛,陰血凝結於下,濁陰上幹清道,乃緻胸前滿悶,時時嘔吐,清陽不能下通,兩足豈有不寒冷者乎?然血凝已久,水道亦為之阻塞,水氣侵澄,所以浮腫而按之如泥也。
所謂先經斷而後至腫,乃是血分為病。
治法宗《內經》結者散之,寒者溫之,今後擬行血理氣之品調治,再以調經丸治其本也。
紫丹參 金香附 臺烏藥 炮薑炭 五靈脂 茺蔚子 延胡索 新會皮 澤蘭葉 砂仁末 川鬱金 煅瓦楞 時瘧 周浦姚嶽亭令郎。
時瘧四十餘日不解,六脈空軟無神,面青唇紫,陽縮,舌胎白滑。
此平素肝腎不足,時邪盤踞厥陰之表、少陽之裡不解而然也。
當以三甲之意,掣散其兩經之伏邪,再商調補。
軟柴胡 原生地 粉歸身 左秦艽 廣陳皮 京川貝 肥知母 宣青蒿 奎白芍 元武闆 生鱉甲 制姜蠶 煨葛根 料豆衣 痞滿作脹便清 孫佑修。
久郁不舒,肝脾氣結,清濁混於中焦,胸膈痞滿作脹,闌門之氣不利,大便旁流清水,小便時通時阻。
《經》雲:清陽在下,則生飧洩;濁陰在上,則生?脹。
又少陽為樞,樞機不利,肝氣橫行決沖,因多變幻諸症。
細審六脈,左三部沉細而軟,重按無神,右三部庶幾稍舒,口舌糜爛赤紫,兩足時有冷狀。
此係病久陰虧,兼之君相之火亢炎,擬固本湯以清晨服,晚進滋腎丸導火下行,使其口糜舌腫即退,然後再商調理。
炒生地 提麥冬 淡天冬 黑元參 湖丹皮 奎白芍 炒枸杞 甘草梢 赤茯神 加燈草 滋腎丸:黃柏 知母 甜肉桂 用豬脊髓和為丸。
怔忡眩暈厥冷 江橋鎮金思榮。
失血之後,時有怔忡,甚則眩暈,聞人聲則驚恐而悸,四肢厥冷,小腹微滿,此係咯血後恐怖傷其神志。
細審六脈虛軟帶急,心腎不足,氣血不充,明有驗矣。
其咳嗆無定者,亦因君相之火上炎爍肺,故寧靜則嗽亦稍安,惱怒則驚恐怔忡更甚。
當以上下分治,擬血肉有情之品填補虛處,不緻釀成損症。
河車膠 元武膠 真阿膠 大熟地 芡實肉 建蓮肉 雲茯神 淡秋石 懷山藥 共為末,豬脊筋蒸熟和丸,參鬚湯送下。
晚服丸方:參鬚 人參 白茯神 為末搗蜜丸,米飲湯送下。
脾腎並虧,偏枯眩暈 錢思贊。
下虛上實,眩暈不時。
細審六脈尺部浮大,兩關歇止。
此營衛之氣不充,脾腎之陽並虧,偏枯之象已兆,幸調攝得宜,鎮之以靜,一切有情,早已鏡花,雖類不仁之象,猶可斡旋造化,當以河車大造丸填補肝腎之不足,晚進白兔丸,以扶中氣之不足,氣血充滿,乾健轉旋,何慮不收之桑榆耶! 大河車 熟地 山藥 茯苓 枸杞 湖丹皮 杜仲 歸身 白芍 補骨 鹿角霜 為末,煉蜜為丸。
白菟丸:於術 菟絲 共為末為丸,米湯送下。
咳嗽小便不利
懷生地 麥冬 元參 川斛 湖丹 肥知母 赤苓 甘草 人中白 時邪類瘧 嘉定吳鑑明先生。
感冒時邪,三經不解,六脈浮緊,四肢厥冷,頭汗稍出,至頸而還,少腹微滿,日夜寒熱往來兩次,舌胎白厚。
此為陽微結,既有表而復有裡也。
用小柴胡湯合厚樸杏仁,先散其表裡之邪,再商調治。
軟柴胡 黃芩 法夏 川樸 杏仁 草豆蔻 會皮 桂枝 甘草 生薑 服前藥二劑,寒熱如故,但頭汗止,兩足稍有微汗,脈少斂。
前方去草蔻,又服前方一劑,寒熱少減,偶爾紅痰,乃熱傷陰分所緻。
軟柴胡(鱉血炒) 黃芩(炒) 白芍(桂枝炒) 首烏 歸身 炙鱉甲 會皮 炙草 川貝 湖丹 積瘀吐血 崑山沈如舟。
失血之後,兩關芤澀。
此肝胃受傷,火載血溢。
據述喜飲醇醪,則平素之傷於經絡可知。
刻下雖有氣急時嗆之象,緣積瘀未楚,尚阻礙升降之道路。
愚意當早晚分治,補瀉並行,不緻由淺入深,由腑入臟耳。
真人參 丹參 苡仁 茯苓 丹皮 茜草根 懷膝 小薊 犀角 童便 晚服丸方:西血珀 懷膝 人中白 血餘灰 側柏葉 赤丹參 大黃(韭菜制) 共末,煉蜜為丸。
每服一錢,藕節湯送下。
二閉便結,陰虛痿弱 婁東王商言令弟。
去冬兩足麻軟,抽掣胸腹,日晡潮熱,夜多盜汗,少腹有塊攻衝關元,時時作楚,漸至二便秘結,服滋腎得效。
刻下二便雖通,總不如前,細按脈象,兩尺直上直下,弦緊無神。
此精竭血枯之象。
《經》雲:北方黑色,入通於腎,開竅於二陰。
又雲:津液盛,則二便如常。
若精血耗竭,則二便閉。
此督任為病,明有驗矣。
況平素中氣不足,並患血風瘡多年,今又汗出過多,頻服利水,津液枯竭,而大便努責不出,肺耗金燥,不能施化州都。
合而言之,總由腎臟不充,惟宜滋養真陰,兼資氣化,不緻釀成虛痿之疾。
若以疏洩利氣皆為戈戟之劑,可不慎歟! 綿花仁 料豆衣 雲茯苓 郁李仁 懷山藥 制首烏 元武版 陳阿膠 真血珀 上沉香 共為末,用豬脊髓蒸熟為丸。
清晨開水送下。
午後服麻杏湯、黑芝麻、杏霜,共末,開水調服。
小便秘結方:紫菀茸 冬瓜子 提麥冬 毫桔梗 甘草梢 白果肉 滋腎丸:黃柏 知母 肉桂 共研末,以豬脊髓蒸熟和丸。
服至小便利即止。
流痹咽痛聲啞 王商言夫人。
久患流痹,服潛行散而減。
去冬忽咽痛聲啞,服清肺降氣之劑得效。
刻下聲尚未清,肌膚皺揭,面浮而無潤澤,六脈尚弦緊有力,右三部尤甚。
況向來血液裡耗,心虛邪湊,釀成流痹,痹雖漸減,但濕去燥存,或觸惱怒,或任勞力,壯火橫乘,淫熱反克,以緻手足無力,音啞咳嗆。
此皆陰血不足,火熱所傷也。
治宜甘寒滋腎潤,甘能生血,寒能勝熱,陰得滋而火熄,液得潤而燥除,自然金能生水,水亦能生金矣。
原生地 黃柏 知母 龜闆 阿膠 人中白 旱蓮 百部 元參 珠母 羚羊角 共為末,煉蜜為丸。
清晨開水送下。
煎方:黑元參 知母 川斛 川貝 羚角 新會皮 梗通 山梔 鉤藤 燈心 厥逆作痛 太倉錢國表夫人。
厥逆作痛兩次,細審六脈沉滯。
據述每痛必由大腹腸燥結,漸至左脅作楚,服左金等劑則痛止,但痛緩則天癸必至。
是症因平素鬱怒傷肝,肝氣不得條達。
今適少陽、厥陰司天在泉之歲,其臟腑正不足之候,木鬱縱橫,乘金則上逆作嘔,乘土則脾胃燥結。
服平肝左金之後,則肝氣下注於衝任之脈,所以天癸每痛止而即來。
此肝脾兩虧之候,明有驗矣。
管見以甘寒鹹寒滋養腎陰,候其水能生木,不緻血虛火燥,緻成結腸反胃。
若左金、全福、代赭諸劑,此急則治其標之法也。
金石斛 赤丹參 黑元參 肥知母 雲茯苓 廣陳皮 制香附 郁李仁 制首烏 加竹茹 丸方:原生地 石決 白芍 歸身 香附 黑山梔 阿膠 人中白 丹皮 旱蓮 紅漏 嶽王舟受全甥女。
童年漏經,此先後天不足,肝脾之不統接可知,皆君相之火相煽,肝風下注血海,不能納血,錯經妄行,經旬累月,漏下不止。
服補氣接復之法,雖得暫停一二日,後仍淋漓不斷,至眩暈厥逆,牽引奇經之抽掣作楚。
三焦大虛不能統制,以緻虛症蜂起,精神倦怠。
總由肝血大虧,脾陽下陷,尾閭不禁,滄海欲竭之象,急宜並補陰陽,庶有斡旋造化之功。
真人參 於術炭 雲茯苓 淨蓮鬚 芡實肉 奎白芍 煅牡蠣 廣陳皮 煅龍齒 嫩白薇 加金櫻子膏 丸方:嫩鹿茸 坎炁 人參 蓮蕊 於術 元武版 白芍 生地 阿膠 血餘 自汗盜汗 婁江蔣和九。
自汗盜汗,心陽不接也。
納穀不化,神氣倦怠,火衰於下,脾陽不振也。
舌光無味,夜不得寐,心腎不交也。
細審六脈沉緊弦硬,乃精枯血竭之象也。
擬兩儀合虎骨膠、鹿茸,異類有情之物填補,庶幾有效。
別直參 河車膠 鹿茸膠 虎骨膠 熟地膠 人乳粉 酒濕傷絡頭痛 太倉錢國卿。
醇醉醪過飲,濕熱傷於胃絡,以緻上衝巔頂,眩暈頭痛。
細審脈象滑大而芤,每酒後右關微見歇止。
當以清胃勝濕之法,不緻火載血溢。
川石斛 葛花 枳椇 山梔 茯苓 綠豆衣 鉤藤 茵陳 六曲 甘菊 丸方:紅白首烏 柏皮 沙蒺 葛米 葛粉 西茵陳 枳椇 泛丸,綠豆衣湯送下。
天癸不通成瘕 一婦人天癸經年不通,少腹有塊,攻衝作痛,以緻胸隔滿悶,四肢頭面浮腫,兩足寒冷,飲食時時嘔吐。
此係經水適來誤服寒冷,以緻寒客下焦,血凝不運。
《經》雲:惡血當下不下,衃以留止,日以益大,月事不以時下,而成瘕聚。
是攻衝作痛,陰血凝結於下,濁陰上幹清道,乃緻胸前滿悶,時時嘔吐,清陽不能下通,兩足豈有不寒冷者乎?然血凝已久,水道亦為之阻塞,水氣侵澄,所以浮腫而按之如泥也。
所謂先經斷而後至腫,乃是血分為病。
治法宗《內經》結者散之,寒者溫之,今後擬行血理氣之品調治,再以調經丸治其本也。
紫丹參 金香附 臺烏藥 炮薑炭 五靈脂 茺蔚子 延胡索 新會皮 澤蘭葉 砂仁末 川鬱金 煅瓦楞 時瘧 周浦姚嶽亭令郎。
時瘧四十餘日不解,六脈空軟無神,面青唇紫,陽縮,舌胎白滑。
此平素肝腎不足,時邪盤踞厥陰之表、少陽之裡不解而然也。
當以三甲之意,掣散其兩經之伏邪,再商調補。
軟柴胡 原生地 粉歸身 左秦艽 廣陳皮 京川貝 肥知母 宣青蒿 奎白芍 元武闆 生鱉甲 制姜蠶 煨葛根 料豆衣 痞滿作脹便清 孫佑修。
久郁不舒,肝脾氣結,清濁混於中焦,胸膈痞滿作脹,闌門之氣不利,大便旁流清水,小便時通時阻。
《經》雲:清陽在下,則生飧洩;濁陰在上,則生?脹。
又少陽為樞,樞機不利,肝氣橫行決沖,因多變幻諸症。
細審六脈,左三部沉細而軟,重按無神,右三部庶幾稍舒,口舌糜爛赤紫,兩足時有冷狀。
此係病久陰虧,兼之君相之火亢炎,擬固本湯以清晨服,晚進滋腎丸導火下行,使其口糜舌腫即退,然後再商調理。
炒生地 提麥冬 淡天冬 黑元參 湖丹皮 奎白芍 炒枸杞 甘草梢 赤茯神 加燈草 滋腎丸:黃柏 知母 甜肉桂 用豬脊髓和為丸。
怔忡眩暈厥冷 江橋鎮金思榮。
失血之後,時有怔忡,甚則眩暈,聞人聲則驚恐而悸,四肢厥冷,小腹微滿,此係咯血後恐怖傷其神志。
細審六脈虛軟帶急,心腎不足,氣血不充,明有驗矣。
其咳嗆無定者,亦因君相之火上炎爍肺,故寧靜則嗽亦稍安,惱怒則驚恐怔忡更甚。
當以上下分治,擬血肉有情之品填補虛處,不緻釀成損症。
河車膠 元武膠 真阿膠 大熟地 芡實肉 建蓮肉 雲茯神 淡秋石 懷山藥 共為末,豬脊筋蒸熟和丸,參鬚湯送下。
晚服丸方:參鬚 人參 白茯神 為末搗蜜丸,米飲湯送下。
脾腎並虧,偏枯眩暈 錢思贊。
下虛上實,眩暈不時。
細審六脈尺部浮大,兩關歇止。
此營衛之氣不充,脾腎之陽並虧,偏枯之象已兆,幸調攝得宜,鎮之以靜,一切有情,早已鏡花,雖類不仁之象,猶可斡旋造化,當以河車大造丸填補肝腎之不足,晚進白兔丸,以扶中氣之不足,氣血充滿,乾健轉旋,何慮不收之桑榆耶! 大河車 熟地 山藥 茯苓 枸杞 湖丹皮 杜仲 歸身 白芍 補骨 鹿角霜 為末,煉蜜為丸。
白菟丸:於術 菟絲 共為末為丸,米湯送下。
咳嗽小便不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