拾遺門(內外並立)

關燈
) 全當歸(四錢) 懷牛膝(二錢,炒) 製半夏(三錢) 上西耆(三錢) 制首烏(五錢) 川斷(三錢,鹽水炒) 制南星(一錢) 制於術(三錢五分) 鱉甲心(五錢,水炙,先煎) 五加皮(三錢) 陳皮(一錢,炙) 菟絲子(四錢,鹽水炒) 桑寄生(五錢)  氣鬱,血滯經阻,寒熱近又咳嗽,腹不舒,脈軟弦細。

    積病深遠,非易速效。

     制鱉甲(四錢,先煎) 丹參(三錢) 臺烏藥(三錢五分) 川貝(三錢,去心) 功勞子(三錢) 茺蔚子(三錢) 炙雞金(三錢,去垢) 冬瓜子(七錢) 川石斛(三錢) 雞血藤膏(一錢,研沖) 陳佛手(一錢) 川斷(三錢,鹽水炒) 生熟穀芽(各五錢,絹包)  惡寒噁心,少納頭暈,痰多,脈濡滑。

    頗有懷麟之狀,須慎養起居。

     瓜蔞皮(四錢) 川石斛(四錢) 茯苓(四錢) 春砂仁(五分,敲小粒後下) 陳皮(一錢) 子苓(三錢五分) 陳佛手(一錢) 炒穀芽(四錢,絹包) 竹茹(二錢) 杜仲(三錢,鹽水炒) 白芍(三錢五分)  心胸痛,氣急,有汗畏風,熱不透,脈弦。

    宜表裡兩治。

     紫菀(一錢) 石決明(一兩,煅,先煎) 旋覆花(三錢五分,絹包) 赤苓(三錢) 枳殼(三錢五分) 白蒺藜(四錢) 廣鬱金(一錢) 澤瀉(三錢) 桔梗(七分) 赤芍(三錢五分) 幹菖蒲(五分) 沉香曲(三錢,包)  脘痛大勢得減,脈細弦,舌中剝。

    宜守前意增減。

     歸身(三錢五分,酒炒) 良附丸(三錢五分,吞服) 沉香曲(三錢,絹包) 延胡索(三錢五分,醋炒) 白芍(三錢五分) 淡吳萸(二分) 炙雞金(三錢,去垢) 五靈脂(三錢五分) 煅瓦楞粉(一兩,包) 公丁香(五粒) 臺烏藥(三錢五分) 春砂末(五分,包,後下) 陳佛手(三錢五分) 馮(左) 此方大有毒意:日晡發熱,遍體痛,蘊熱無從宣洩,一時不易奏功也。

     鮮生地(一兩,打) 忍冬藤(五錢) 丹皮(三錢五分) 淡竹葉(三錢) 花粉(三錢) 甘中黃(一錢,包) 功勞葉(三錢) 綠豆衣(三錢) 知母(三錢) 青蒿子(二錢) 滑石(四錢) 桑枝(一兩) 倭鉛(四錢,先煎) 白蒺藜(四錢)  驚恐抑鬱,心肝交病,不得寐,咳不暢,心宕氣逆,脈濡。

    須加意慎養。

     旋覆花(三錢五分,包) 白杏仁(四錢) 生石決明(一兩,先煎) 橘白(一錢) 代赭石(四錢,先煎) 象貝(四錢) 抱木茯神(五錢) 款冬花(三錢五分,炙) 枳殼(三錢五分) 冬瓜子(七錢) 竹茹(三錢五分) 鮮荷梗(尺許)  舌光,腰以下惡寒痠痛,腿膝亦無力,二便通調,高年正氣真陰兩乏,理之不易。

     潞黨參(三錢五分) 原金斛(四錢) 鹿角膠(一錢) 炒穀芽(五錢) 九制首烏(四錢) 茯神(四錢) 金毛脊(三錢) 桑枝(五錢) 淡蓯蓉(三錢五分) 炒棗仁(三錢) 川斷(三錢)  消渴漸瘥,便熱,脈微滑,神疲。

    宜生津化濕熱。

     鮮沙參(四錢) 川柏(三錢五分,鹽水炒) 橘白(一錢) 豬苓(三錢五分) 鮮藿斛(四錢,打) 知母(三錢五分,鹽水炒) 鹽半夏(三錢五分) 澤瀉(三錢五分) 海蛤粉(七錢,包) 甘草梢(四分) 滑石(四錢) 料豆衣(三錢) 朱燈心(三分) 小蘇打三分四釐,此藥在藥房中買。

    治肝胃氣,吐酸水等症。

     大黃一分七釐,研和,分作十包。

    如腹中實痛便秘者,可用十分之四服之。

     (山道年)此藥在藥房買,專治腹中有蟲。

     玉樞丹中雌雄黃,辰麝,大戟,千金霜;益以文蛤糯和丸,時邪痧脹功效廣。

     紅靈丹用雄黃砂,月石冰麝同金箔;再加礞石白馬硝,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