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產門

關燈
 胎:妊娠病吐瀉,小溲不通,咽痛吐酸,脈浮大。

    勢危殆,勉擬方以希萬一。

     上川連 扁豆衣 茯苓 橘白 烏梅肉 象貝 杜仲 竹茹 川石斛 杜藿梗 澤瀉 兩頭尖 生麥芽  經:肝氣積久,脾病作瀉,面浮足腫,癸水不行。

    擬氣營兩治。

     漂白朮(三錢五分) 澤瀉(三錢,小茴香炒) 白蒺藜(四錢,炒去刺) 丹參(二錢) 茯苓(四錢) 蘇梗(三錢五分) 陳佛手(三錢五分) 雞血藤膏(一錢) 豬苓(三錢五分) 制香附(三錢五分) 車前子(三錢,炒,絹包) 陳麥柴(四錢)  產:產虛久不復,曾吐血。

    茲火升,薄暮微寒而熱,脈軟。

    咳嗽漸成蓐損,不易治。

     南沙參(三錢) 生鱉甲(四錢,先煎) 懷山藥(三錢) 竹茹(三錢五分) 川貝母(三錢) 冬瓜子(一兩) 帶皮苓(三錢五分) 生麥芽(五錢,包) 川石斛(四錢) 扁豆衣(七錢) 橘白(一錢) 玉蝴蝶(三分)  帶:日晡顴右發赤,寐則口舌乾燥,脈軟數,舌黃,帶下不已。

    治在陰分。

     原金斛(四錢,先煎) 元參(四錢) 懷山藥(三錢,炒黃) 金櫻子(三錢) 元武闆(四錢,鹽水炒,先煎) 白芍(三錢五分) 扁豆衣(三錢) 杜仲(三錢,鹽水炒) 左牡蠣(四錢,鹽水煅,先煎) 粉甘草(四分) 帶皮苓(四錢)  經:經至不暢,少腹痛甚,脈弦細。

    寒鬱氣阻,防因痛生波。

     帶葉蘇梗(三錢五分) 旋覆花(三錢五分,絹包) 枳殼(三錢五分) 杜仲(三錢五分,鹽水炒) 制香附(三錢五分) 代赭石(四錢,煅,先煎) 五靈脂(三錢五分) 川斷(三錢,鹽水炒) 淡吳萸(二分,鹽水炒) 臺烏藥(三錢五分) 延胡索(三錢五分,醋炒) 陳佛手(三錢五分) 生香附(一兩) 蔥頭(一兩) 小茴香(五錢) 生薑(一兩) 橘葉(四錢) 食鹽(一兩) 打和炒熱布包熨之。

    切不可食。

      經至不多,胸悶口乾,少腹痛,脈弦細。

    擬氣營兩治。

     川桂木(四分) 枳殼(三錢五分) 丹參(三錢) 赤芍(三錢) 淡吳萸(二分,鹽水炒) 五靈脂(三錢五分,醋炒) 杜仲(三錢,鹽水炒) 白蒺藜(三錢,炒去刺) 臺烏藥(三錢五分) 延胡索(三錢五分) 川斷(三錢,鹽水炒) 川石斛(三錢) 陳佛手(三錢五令) 謝(經崩並見之後):脈左弦右滑,氣營失調,滿腹脹大,攻撐無定,神疲形寒。

    於客春經停血崩以來,三陰俱乏,肝脾互乘,理之不易。

    
歸身(二錢) 臺烏藥(三錢五分) 杜仲(二錢,鹽水炒) 川楝子(三錢五分) 白芍(三錢五分) 五加皮(二錢) 九香蟲(七分) 陳佛手(三錢五分) 煅瓦楞粉(一兩,包) 炙雞金(三錢) 車前子(三錢,包) 鹽半夏(三錢五分) 陳麥柴(三錢)  經:肝腎不足,氣營失調,癸水不能如期,所下不多,脈軟弦。

    擬順氣養營主之。

     歸身(三錢) 四制香附(二錢) 茯苓(三錢) 臺烏藥(三錢五分) 赤芍(三錢五分) 川斷(三錢) 橘白(一錢) 炒麥芽(五錢) 丹參(二錢) 料豆衣(四錢) 澤蘭(一錢五分)  經:癸水未暢而止,腹痛惡寒,脈軟。

    宜順氣養營。

     全當歸(三錢) 白蒺藜(四錢,炒去刺) 旋覆花(三錢五分,包) 臺烏藥(三錢五分) 蘇梗(三錢五分) 金毛脊(三錢,炙去毛) 煅瓦楞殼(一兩,先煎) 沉香曲(四錢,包) 四制香附(三錢五分) 川斷(三錢,鹽水炒) 枳殼(三錢五分) 酒炒桑枝(五錢) 靈磁石(三錢,生,先煎)  經:癸水淋漓旬外,腰以下痠痛,脈軟。

    擬氣營兩治。

     歸身(三錢) 杜仲(三錢,鹽水炒) 茯苓皮(四錢) 丹參(三錢五分) 大白芍(三錢五分) 川斷(三錢,鹽水炒) 臺烏藥(三錢五分) 延胡索(三錢五分) 炒香棗仁(三錢五分) 金毛脊(三錢,炙去毛) 白蒺藜(四錢) 澤蘭(三錢五分) 桑枝(五錢,酒炒) 胡(正號當郎中巷) 經:近日諸恙尚安,唯氣營未能和暢,濕熱尚有逗留,腿痠作脹,腹不舒。

    癸水不行,脈狀較前為和暢。

    宜化濕養營兩進之。

     西洋參(三錢五分) 臺烏藥(三錢五分) 杜仲(三錢,鹽水炒) 丹參(三錢五分) 歸身(三錢五分) 陳佛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