瘧疾門

關燈
 三陰瘧淹纏症也,不易速愈。

     歸身(三錢) 川斷(四錢) 威靈仙(一錢) 穀芽(五錢,生包) 赤芍藥(二錢) 白蒺藜(一兩) 炒蜀漆(一錢) 桑枝(一兩,切) 金毛脊(三錢,炙去毛) 煅瓦楞殼(一兩,先煎) 半貝丸(五錢,包)  往來寒熱,止作不定,寒重於熱,喜冷飲,汗少,舌黃,頭脹痛,口膩,泛吐清水,二便俱通,便時肛門覺熱。

    防轉連熱,慎之。

     廣藿梗(三錢五分) 製半夏(三錢五分) 檳榔炭(三錢五分) 滑石塊(四錢) 香青蒿(三錢五分) 象貝(五錢,去石) 知母(三錢五分)淡芩炭(三錢五分) 白杏仁(三錢,去尖) 草果(一錢)  脈滑數而軟,乍寒發熱,久不止,營衛失調,痰熱內擾所緻。

     炙鱉甲(五錢,先煎) 青蒿(三錢五分) 川貝母(二錢) 真鬱金(三錢五分) 歸身(三錢五分) 瓦楞殼(一兩,先煎) 宋半夏(三錢五分) 通草(一錢) 赤芍(三錢五分) 竹茹(三錢五分) 青皮炭(一錢) 桑枝(五錢)  寒熱之後,不能復元,延經四月,防成怯。

    勿忽。

     銀柴胡(四分) 白杏仁(三錢) 資生丸(三錢,包) 生穀芽(五錢) 青蒿子(三錢五分) 象貝(三錢五分) 茯苓(四錢) 桑枝(五錢) 鱉甲心(四錢,水炙,先煎) 赤芍(三錢五分) 扁豆花(三錢)  寒熱類瘧,有汗形冷,頭痛泛嘔,舌苔薄白,不渴,脈數。

    擬以達邪化濕。

     廣藿梗(三錢五分) 橘紅(七分) 焦六曲(三錢) 赤芍(三錢) 老蘇梗(三錢五分) 姜半夏(三錢五分) 白蔻仁(七分,敲小粒後下) 陳佛手(二錢) 柴胡(五分,水炒) 制川樸(五分) 枳殼(三錢五分)  乳食小兒,暑熱內蘊,初起發瘧,今變身熱不淨,無汗,舌白不渴。

    以疏化濕法。

     蘇梗(三錢五分) 廣陳皮(八分) 宋半夏(一錢) 赤苓(三錢) 枳殼(一錢) 焦麥芽(三錢) 蔻殼(一錢) 川通草(五分) 大腹皮(三錢五分) 楂炭(三錢五分) 陳佛手(一錢)  暑濕內阻,發瘧旬餘,有汗熱退不清,腹膨面浮,兩足不腫,舌苔黃,脈數,胃納尚可。

    小兒症,易虛易實,淹纏非宜。

     蘇梗(一錢) 廣陳皮(三錢五分) 炒枳殼(一錢) 赤苓(三錢) 柴胡(五分,水炒) 大腹皮(三錢五分) 楂炭(三錢五分) 川通草(五分) 川連(四分,水炒) 焦麥芽(三錢) 宋半夏(一錢) 烏藥(一錢)  脈右細小,左微弦,三瘧久纏,乾咳,經不行。

    體虛邪戀,未可輕視。

     歸身(二錢) 川貝母(三錢) 川斷(三錢) 生穀芽(五錢) 生鱉甲(四錢,先煎) 川石斛(四錢) 杜仲(三錢) 桑枝(五錢) 煅瓦楞殼(一兩,先煎) 白杏仁(四錢,去尖) 玉蝴蝶(三分) 白薇(三錢五分)  三瘧淹纏之症,便溏不暢,又增咳嗽,脈濡。

    勿忽。

     紫菀(一錢) 銀柴胡(七分) 青皮(三錢五分) 茯苓(四錢) 白杏仁(四錢) 全當歸(五錢) 檳榔炭(一錢) 桑枝(五錢) 象貝(五錢) 赤芍(三錢) 知母(三錢五分)  臍下飽滿,起於瘧後,二便通,防腫甚作喘,未可忽。

     四制香附(三錢五分) 烏藥(一錢) 炙雞金炙(四錢,去垢) 茯苓皮(四錢) 金鈴子(三錢五分) 廣木香(一錢) 大腹皮(三錢) 冬瓜皮(七錢) 延胡索(炒,三錢五分) 春砂末(五分,沖) 範志曲(三錢) 陳麥柴(四錢)  瘧母凝伏,食後脹較減,大便由溏轉閉,溲通。

    防延腹滿,萬勿輕視。

     四制香附(三錢五分) 煅瓦楞粉(一兩,絹包) 資生丸(三錢,包) 茯苓(五錢) 金鈴子(三錢) 炙雞金(四錢,去垢) 火麻仁泥(一兩) 扁豆花(三錢) 延胡索(三錢五分) 沉香曲(四錢,絹包) 瓜蔞皮(四錢) 陳麥柴(五錢)  脘次膨硬,寒熱往來,暮狂乃作,黎明勿汗耳鳴,心惕。

    糾纏,非所宜也。

     銀柴胡(一錢) 鱉甲心(五錢,先煎) 炙雞金(四錢,去垢) 鹽半夏(三錢五分) 全當歸(三錢五分) 煅瓦楞粉(一兩,包) 大腹皮洗(三錢) 川貝母(三錢五分,去石) 赤芍(三錢) 旋覆花(三錢五分,包) 沉香曲(四錢)  間日寒熱,腹滿脹,入兩腰,溲熱,大便不暢。

    肝脾克賊,營衛不和,未易奏效。

     全當歸(二錢) 半貝丸(三錢,包) 炙雞金(四錢) 淡芩炭(一錢) 赤芍(三錢) 白蒺藜(四錢) 六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