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溫濕熱(附伏邪伏署)
關燈
小
中
大
左 風溫熱入營分,身作癢,淹纏之症。
不易速效。
桑葉(三錢) 豨薟草(三錢,制) 生米仁(四錢) 白茅根(一兩,去心) 白鮮皮(三錢) 赤芍(三錢五分) 連翹(三錢) 丹皮(二錢) 銀花(三錢) 粉萆薢(四錢) 右 胸腹均暢,惟子夜寒熱,每至卯始退,此係勞頓受風。
須表裡同治。
銀柴胡(三錢五分) 淡吳萸(三分,鹽水炒) 蘇梗(三錢五分) 炙雞金(三錢,去垢) 歸身(三錢五分) 製半夏(三錢五分) 制香附(二錢) 五加皮(四錢) 赤芍(三錢五分,炒) 川貝(三錢,去心) 幹佩蘭(三錢五分,後下) 金毛脊(三錢,去毛尖) 生薑(一片) 紅棗(三枚) 左 濕邪痰滯交熾,熱不揚,頭暈腿痠,舌黃隱灰,溲少,便通。
脈弦數。
病經四月,防寒熱轉重,勿忽。
廣藿梗(三錢五分) 橘紅(一錢) 蔓荊子(三錢五分) 白蔻仁(五分,研沖) 制川樸(五分) 製半夏(三錢五分) 白蒺藜(三錢,去刺) 生米仁(三錢) 白杏仁(去尖,三錢) 象貝(去心,四錢) 赤芍(三錢五分) 滑石(四錢) 左 血液不能下潤腸腑,大便難,濁氣在上,乃生腹脹,口膩胸悶,溲少,脈細濡。
體虛而有濕痰,當先治標分。
蘇梗(三錢五分) 全栝蔞(一錢五分,打) 橘紅(一錢) 沉香曲(四錢,包) 制香附(三錢五分) 火麻仁(三錢,研如泥) 法半夏(三錢五分) 車前子(三錢) 金鈴子(三錢,炒) 郁李仁(三錢) 炙雞金(三錢) 澤瀉(三錢) 左 濕困中焦,神思困頓,胸悶不思納,便溏,脈軟數。
兼之喉腫痛,紅而碎。
兼顧立方。
淡芩炭(三錢五分) 竹茹(三錢五分) 銀花(三錢五分) 滑石(四錢) 赤芍(三錢五分) 鮮蘆根(一兩,去節) 象貝(三錢,去心) 朱燈芯(三十寸) 甘中黃(一錢) 連翹(三錢五分) 扁豆衣(三錢) 茯苓(三錢) 左 表熱四日,盛衰不定,脈數便秘,痰多濕溫痰滯交結。
變遷方多,幸勿輕視。
薄荷頭(三錢五分,後下) 廣藿梗(二錢) 白杏仁(四錢) 益元散(四錢,包) 桑葉(三錢) 前胡(三錢五分) 象貝(四錢) 石決明(一兩,先煎) 青蒿子(三錢) 牛蒡子(三錢) 枳殼(三錢五分) 通草(一錢) 左 觸痧之後,乍寒乍熱,舌黃,夢語、少寐煩躁,便秘溲少,脈弦數不暢。
此係濕阻重症。
今交四日,變遷易如反掌。
淡豆豉(三錢) 薄荷(三錢五分,後下) 枳殼(三錢五分) 紫貝齒(一兩,杵) 黑山梔(二錢) 牛蒡(三錢,勿研) 檳榔尖(三錢五分) 滑石(三錢) 青蒿(三錢) 連翹(三錢) 竹茹(二錢) 鮮蘆根(一兩) 右 濕痰隨氣升降,肝木不潛,頭暈耳鳴,尤來少寐,數日前發熱,今熱雖退,而餘邪未盡。
宜先治所急。
桑葉(三錢) 白杏仁(四錢,去尖) 旋覆花(三錢五分,絹包) 生蛤殼(一兩) 石決明(一兩一錢五分,先煎) 宋半夏(二錢) 橘絡(一錢) 玉蝴蝶(三分) 煨天麻(五分) 象貝(一錢五分,去心) 絲瓜絡(三錢) 左 頭痛目脹,胸悶連得大便而不多,口膩脈濡。
體乏而有濕痰。
未易奏效。
蘇梗(三錢五分) 煨天麻(五分) 淡芩炭(三錢五分) 全栝蔞(一錢五分,打) 蔓荊子(二錢) 陳皮(一錢) 炙雞金(一錢五分,去垢) 火麻仁(一兩,研如泥) 白蒺藜(四錢) 法半夏(三錢五分) 沉香曲(三錢,包) 郁李仁(四錢) 車前子(三錢,絹包) 更衣丸(三錢,包) 左 濕溫病旬日。
舌燥黃尖紅,熱甚於身,裹衣欲起,脈弦數滑,重按少力,大便旁流。
積滯不下,溲赤口乾,神識不清。
濕溫化熱燥,陰之損則陽長,陽長則陰更竭矣。
防猝厥不返,大危大危。
桑葉(三錢) 鮮生地(一錢五分) 石決明(一兩,生先煎) 淡芩(三錢五分) 丹皮(三錢) 鮮石斛(先煎,一錢五分) 紫貝齒(杵,一兩) 滑石(四錢,包) 青蒿(三錢) 赤芍(三錢五分) 玉泉散(絹包,三錢) 神犀丹(一粒,去殼用,研細) 竹瀝(二兩,沖服) 右 熱四日,頭痛無汗,胸悶腹部忌按,便秘。
舌白黃,唇裂,口渴不飲。
溫邪、痰濕滯交結。
防驟然昏倒,殊不可忽。
桑葉(三錢五分) 薄荷尖(一錢,後下) 生蛤殼(六錢) 甘中黃(一錢) 前胡(三錢五分) 白杏仁(三錢,去尖) 廣鬱金(三錢五分) 朱燈芯(三十寸) 白前(三錢五分) 象貝(三錢) 連翹(三錢五分) 青蒿梗(三錢五分) 枇杷露(一兩,溫服) 右 表熱三日,汗少,頭脹暈,胸悶,口淡膩,嘔惡,少腹脹滯,少寐。
溫濕交阻,此係重症,不可忽。
廣藿梗(三錢五分) 石決明(六錢,先煎) 象貝(一錢五分,去心) 朱茯苓(四錢) 幹佩蘭(三錢五分,後下) 白蒺藜(四錢,去刺) 枳殼(三錢五分) 陳皮(一錢) 青蒿(三錢五分) 白杏仁(四錢,去尖) 竹茹(三錢) 桑枝(一錢五分,切) 益元散(三錢,絹包) 左 溫邪病,正交三候,有汗,布白?。
昨得大便,邪滯並無疏表攻裡,現可無議。
惟正氣陰液,均已告乏。
上攏肝木,下動衛(即腎也)氣,氣阻丹田,上逆,逆則不已。
神思困憊,耳鳴頭暈,舌乾燥、無津液。
脈左數而不調,已有根本欲離之勢。
右部滑數,痰熱猶未全退,厥塞易如反掌。
勉擬方以盡人謀,而希天佑。
候諸名家正之。
西洋參(三錢五分,米炒) 煅牡蠣(一兩,先煎) 旋覆花(二錢,絹包) 川貝(三錢) 鮮霍斛(四錢,打,先煎) 竹茹(三錢) 紫石英(一兩,煅) 朱茯神(一錢五分) 細生地(六錢) 竺黃片(三錢五分) 赤芍(三錢五分,炒) 紫貝齒(一兩,杵) 左 溫邪病交旬日,肺胃之邪化火劫陰,直逼厥少,昏蒙,坐臥不安,有汗熱不解,氣急旁流,渴飲,脈左不揚,右滑數,舌乾糙。
症情十分危險,防陡然厥變。
羚羊角(三錢五分,先煎) 淡豆豉(三錢) 苦杏仁(四錢,丟尖,二味與生地同打) 竹茹(三錢) 鮮霍斛(一錢五分) 鮮生地(七錢) 枳殼(三錢五分) 赤芍(三錢五分) 朱茯神(一錢五分) 白蒺藜(去刺,四錢) 紫貝齒(一兩,杵) 連翹(三錢) 右 發熱九日,氣急口渴,糊語少寐,脈弦數,舌黃膩。
溫邪鬱伏,恐正不勝病,驟然昏陷變端。
羚羊角(三錢五分,先煎) 鮮霍斛(四錢,先煎) 黑山梔(二錢) 石決明(煅,先煎,一兩) 花粉(三錢) 鮮生地(四錢,與豆豉同打) 連翹(三錢) 赤芍(三錢五分) 知母(三錢) 淡豆豉(三錢) 抱木茯神(一錢五分,硃砂拌) 鮮蘆根(一兩,去節) 右 溫邪病,有汗熱不解,舌灰幹,脈數少寐。
形將化火,不可輕視。
桑葉(三錢五分) 朱茯神(四錢) 枳殼(三錢五分) 白蒺藜(三錢五分,去刺) 牛蒡(三錢) 連翹(三錢) 竹茹(三錢) 象貝(三錢,去心) 黑山梔(三錢五分) 紫貝齒(六錢,杵) 鮮金斛(三錢,先煎) 鬱金(三錢五分,切) 鮮蘆根(一兩,去節) 左 整三日,有汗不解,渴不引飲。
脈弦數,頭脹胸悶,舌尖絳。
火如燎原,理之不易奏功也。
淡豆豉(三錢) 黑山梔(三錢) 鮮生地(四錢,打) 枳殼(三錢五分) 桑葉(三錢五分) 陳皮(一錢) 荊芥(一錢) 滑石(四錢) 丹皮(三錢五分) 薄荷(七分,後下) 竹茹(三錢五分) 澤瀉(三錢) 左 濕溫病一候,脈不揚,舌糙黃。
勢在轉重,防昏陷。
大豆卷(三錢) 枳殼(三錢五分) 朱連翹(三錢) 通草(一錢) 廣藿梗(三錢五分) 赤芍(三錢五分,炒) 朱茯神(四錢) 廣鬱金(三錢五分,切) 白蒺藜(四錢,去刺) 原金斛(四錢,先煎) 澤瀉(三錢) 大腹皮(三錢五分) 鮮佩蘭(三錢五分,後下) 左 脾陽濕困,得食作脹,舌苔淡黃而白,兩脈濡數,大便日夜四五度,少腹沃澀而痛。
有時知飢,以挾土化濕。
炒黨參(三錢五分) 廣陳皮(一錢,炙) 大腹皮(一錢,洗) 臺烏藥(切,三錢五分) 蘇梗(三錢五分) 宋半夏(三錢五分) 焦六曲(三錢) 楂炭(三錢) 四制香附(三錢五分) 枳殼(三錢五分) 煨木香(七分) 赤苓(三錢) 左 痰濕氣機交阻,咽哽不暢,胸次不舒,中脘易阻。
脈濡滑。
宜再順氣疏中。
上川連(一錢,鹽水炒) 白蔻仁(研沖,五分) 法半夏(三錢五分) 車前子(絹包,四錢) 製厚樸(一錢) 全瓜蔞(三錢,打) 象貝(四錢,去心) 炙雞金(三錢) 白杏仁(四錢,去尖) 沉香曲(三錢) 枳殼(三錢五分) 炒穀芽(一錢五分,絹包) 白茅根(一兩,去心) 右 胸悶便洩,舌微黃,脈不暢。
灼熱氣窒,吐痰不利。
溫邪內郁,表裡相傳,未可泛視。
廣藿梗(三錢五分) 前胡(三錢五分) 茯苓(四錢) 臺烏藥(三錢五分) 焦六曲(三錢) 牛蒡(三錢五分) 大腹皮(三錢,洗) 焦麥芽(一錢五分,絹包) 地枯蔞(三錢) 象貝(四錢,去心) 炙雞金(三錢) 左 形寒熱不透,咳不暢,骨痛,舌白,脈不揚。
表邪郁不能達之象。
須透之。
柴胡(五分) 蘇梗(三錢五分) 紫菀(三錢五分) 白杏仁(三錢,去尖) 枳殼(三錢五分) 淡豆豉(三錢) 前胡(三錢五分) 象貝(四錢,去心) 赤芍(三錢五分) 荊芥(三錢五分) 牛蒡(勿研,三錢) 白蒺藜(四錢,去刺) 桑枝(一兩,切) 絲瓜絡(三錢五分) 左 酒濕積久,中陽被困,運化遲鈍,大便易散,脈濡。
宜從中焦立方。
廣木香(七分) 茯苓(四錢) 範志曲(四錢) 枳椇子(三錢) 春砂末(七分) 豬苓(三錢五分) 陳皮(一錢) 焦米仁(四錢) 葛花(一錢) 澤瀉(三錢) 製半夏(三錢五分) 炙雞金(三錢) 幼 溫邪內郁,表熱。
耳下腫,稍有咳,火升、脈數。
法宜透達宣洩。
淡豆豉(三錢) 牛蒡(三錢,勿研) 前胡(三錢五分) 山慈姑(七分,去毛節) 桑葉(三錢五分) 制蠶(三錢) 赤芍(三錢五分) 萊菔子(三錢,炒) 防風(三錢五分) 土貝(四錢,去心) 絲瓜絡(三錢五分,炒) 風濕相博,發為紫疹,蔓勢頗甚,當清營利濕。
桑葉(三錢五分) 牛蒡(三錢五分) 炒萆薢(三錢) 豨薟草(三錢) 丹皮(二錢) 防風(三錢五分) 赤芍(三錢五分) 陳皮(一錢) 連翹(三錢) 防己(三錢五分) 澤瀉(三錢) 生米仁(三錢) 左 面垢油亮,目皆黃,頭脹如束,胸脘痞悶,此暑濕熱氣內伏,因勞倦正氣洩越而發。
既非暴受風寒,發散取汗,徒傷陽氣。
按脈形濡澀,豈是表症。
凡傷寒,必究六經,伏氣須明三焦。
論症參脈,壯年已非有餘之質。
當以勞倦傷伏邪例診治。
滑石 川樸 白杏仁 竹葉 淡芩 醋炒半夏 白蔻仁 左 老年氣弱血衰,濕熱下陷,兩足腫紅而熱,其勢方張。
當擇要先治。
桑白皮 川牛膝 防己 白蒺藜 五加皮 豨薟草 丹皮 川萆薢 冬瓜皮 臭梧桐 赤芍 生米仁 右 腳氣痛楚,不能履地。
脈弦。
宜疏肝宣絡,祛風化濕。
老蘇梗 生米仁 豨薟草 防己 檳榔 絲瓜絡 臭梧桐 二妙丸 淡木瓜 川牛膝 威靈仙 桑枝 左 脈左為火,腹中脹滿,據述肛外臀間,均有豆大腫粒。
此屬濕熱為病。
法當內外兩治。
臟連丸 忍冬藤 大腹皮 茯苓 連翹 赤芍 雞內金 川萆薢 丹皮 土貝 陳香櫞 澤瀉 左 熱八日,肢麻胸悶,煩躁不安寐,口乾。
脈不暢。
伏邪重症,變遷可慮。
上川連 大豆卷 枳殼 紫貝齒 炒桔芩 白蒺藜 朱茯神 益元散 青蒿子 赤芍 朱連翹 左 伏暑病旬日,胸悶口乾,夜來熱壯,不寐煩躁。
脈不揚。
勢在轉重。
勿忽。
炒川連 連翹 紫貝齒 雞蘇散 青蒿子 丹皮 朱茯神 澤瀉 炒枯芩 赤芍 枳殼 鮮蘆根 右 向病風濕骨痛,至今不淨,胸悶,心悸,寐不安,脈細數。
宜寬中寧神,宣通經脈為法。
瓜蔞皮(四錢) 朱茯神(一錢五分) 竹茹(三錢) 川石斛(四錢) 枳殼(三錢) 北秫米(四錢) 紫貝齒(一兩,生杵) 朱連翹(三錢) 廣鬱金(三錢五分) 鹽半夏(三錢) 首烏藤(三錢) 陳佛手(三錢五分) 左 表熱交八日,腸鳴胸悶,舌黃,脈數。
伏暑為病,不可忽視。
大豆卷 煅瓦楞殼 牛蒡子 竹茹 青蒿子 白蒺藜 連翹 澤瀉 赤芍 枳殼 川石斛 朱赤苓 左 日來夜寐稍安,寐中仍易驚惕,口乾膩,胃納呆頓,脈軟弦微滑。
肝亢脾弱,痰濕熱逗留,須兼顧立方。
蘇子(三錢) 朱茯神(四錢) 川石斛(四錢) 炙雞金(三錢) 橘紅(七分) 生石決明(一兩,先煎) 川斷(三錢) 六曲(三錢) 法半夏(三錢五分) 白蒺藜(四錢) 赤芍(三錢) 大腹皮(三錢五分) 右 風火上升,病纏兩旬餘。
頭痛從後項而上,暮夜發熱,脈弦。
須速為解散。
生鱉甲(一錢五分,先煎) 桑葉(三錢五分) 赤芍(三錢五分) 靈磁石(三錢,生,先煎) 石決明(一兩,先煎) 甘菊瓣(一錢) 土貝(三錢,去心) 連翹(三錢五分) 白蒺藜(三錢) 蔓荊子(三錢) 忍冬藤(四錢) 鮮荷葉(一角) 左 伏暑病旬日。
胸悶口乾,夜來熱壯,不寐煩躁。
脈數不揚,熱在轉重,勿忽。
水炒川連 連翹 紫貝齒 炙雞金 青蒿子 丹皮 朱茯神 澤瀉 枯芩 赤芍 枳殼 鮮蘆根 右 日瘧甫止,胃納呆頓,舌仍白黃,二便流利。
濕熱痰熱尚非淺少,須加意珍衛,以防反復。
香青蒿(三錢) 前胡(三錢五分) 六曲(一錢) 臺烏藥(一錢,切) 桑葉(三錢) 白杏仁(四錢,去尖) 炙雞金(三錢,去垢) 車前子(三錢,絹包) 赤芍(三錢) 象貝(一錢五分,去心) 大腹皮(三錢,洗) 炒香穀芽(七錢,絹包) 陳麥柴(三錢) 左 表熱三日,胸悶頭痛,遍體痛,二便俱閉,口乾不引飲。
此係濕溫重症,變遷易易,勿泛輕視。
淡豆豉(三錢) 前胡(三錢五分) 象貝(一錢五分,去心) 六曲(三錢) 黑山梔(三錢五分) 白蒺藜(四錢,去刺) 枳殼(三錢五分,妙) 滑石(四錢) 赤芍(三錢五分) 牛蒡(三錢五分,勿研) 廣鬱金(一錢,切) 澤瀉(三錢) 鮮佩蘭(三錢五分,後下) 桑枝(一錢五分) 左 乍寒乍熱,頭痛胸悶隱痛,大便溏薄,舌黃,不思納食。
延久非宜也,未易速效。
廣藿梗 枳殼 炙雞金 萊菔甲 香青蒿 橘白 大腹皮 炒穀芽 白蒺藜 鹽半夏 臺烏藥 春砂末 右 濕溫痰滯交結,表熱頭脹暈,胸悶骨痛,便洩腹脹,脈不揚。
表裡相傳,轉重可慮。
大豆卷(三錢) 橘紅(一錢) 六曲(三錢,炒) 白蒺藜(四錢,去刺) 廣藿梗(三錢五分) 製半夏(三錢五分) 楂炭(三錢五分) 澤瀉(三錢) 幹佩蘭(三錢五分,後下) 枳殼(三錢五分,炒) 檳榔炭(一錢) 桑枝(一錢五分,切) 左 乍寒乍熱,胸悶腹脹拒按,大便不暢,今轉閉結。
表裡同病,極易轉重,未可忽。
廣藿梗(三錢) 廣鬱金(三錢五分) 焦建曲(一錢五分) 制香附(三錢) 幹佩蘭(三錢,後下) 枳殼(三錢五分) 檳榔尖(二錢) 車前子(三錢五分,絹包) 薄荷頭(三錢五分,後下) 青皮(三錢五分) 萊菔子(四錢,研) 桑枝(切,一兩) 左 乍寒乍熱,頭脹胸悶,手足酸脹痛,便閉。
病約三日,勢在方張,變遷可慮。
老蘇梗(三錢五分) 枳殼(三錢五分) 焦建曲(炒,三錢) 車前子(絹包,三錢) 廣藿梗(三錢) 橘紅(一錢) 楂炭(三錢五分) 澤瀉(三錢) 幹佩蘭(後下,三錢五分) 製半夏(三錢五分) 大腹皮(洗,三錢) 桑枝(切,一兩) 左 形寒灼熱,頭脹乾嘔,咽癢欲咳,咳不暢。
脈微數。
濕痰中阻,外襲風溫,宜宣洩滌邪主之。
廣藿梗(三錢五分) 鮮佩蘭(三錢五分,後下) 苦杏仁(三錢,丟尖) 赤苓(三錢) 前胡(三錢五分) 白蒺藜(四錢,去刺) 象貝(四錢,去心) 澤瀉(三錢) 牛蒡子(三錢) 赤芍(三錢五分,炒) 枳殼(三錢五分,炒) 桑枝(一錢五分,切) 右 乍寒乍熱,胸痞、少腹脹,便溏溲少。
濕溫痰滯阻氣,不易速效。
老蘇梗(三錢五分) 越鞠丸(一錢五分,絹包) 青皮(二錢) 大腹皮(三錢,洗) 廣藿梗(三錢) 橘紅(一錢) 焦六曲(四錢) 炒米仁(三錢) 赤芍(二錢) 製半夏(三錢五分) 廣鬱金(二錢,切) 澤瀉(三錢) 鮮佛手(三錢五分) 桑枝(一錢五分) 左 灼熱,納食、便溺如常,口膩。
擬先清化洩降主之。
桑葉 淡芩炭 茯苓 滑石 丹皮 橘白 瓦楞殼 鮮蘆根 連翹 鹽半夏 黃菊 右 乍寒乍熱,胸悶頭痛,口膩泛嘔,脈不暢。
宣先透達利濕兼進之。
廣藿梗 枳殼 漂白朮 大腹皮 鮮佩蘭 竹茹 茯苓 炙雞金 赤芍 淡芩炭 春砂仁 左 寒戰發熱,得汗漸解,頭痛如破,脈不揚。
濕邪痰滯交結,極易轉成連熱,殊不可忽。
廣藿梗(三錢) 淡芩(三錢五分) 象貝(四錢) 六曲(三錢,炒) 鮮佩蘭(三錢五分) 瓦楞粉(一兩,也煎) 白杏仁(四錢) 檳榔(二錢) 柴胡(七分) 法半夏(三錢五分) 白蒺藜(四錢) 知母(三錢五分) 澤瀉(三錢) 左 頭暈,神倦胃呆。
舌黃口溲,形寒灼熱,脈濡。
宜燥濕和中,疏解表邪。
廣藿梗(三錢) 白杏仁(四錢) 蔓荊子(三錢五分) 赤芍(三錢) 幹佩蘭(三錢) 白蒺藜(四錢) 生米仁(四錢) 澤瀉(三錢) 赤芍(三錢) 石決明(一兩,先煎) 越鞠丸(四錢,包) 左 頭重畏風,灼熱,胸悶腹膨,二便俱通。
溫邪痰濕滯,郁遏氣機。
防熱甚轉重,未可忽視。
老蘇梗(三錢五分) 赤芍(三錢五分) 楂炭(三錢) 鮮佩蘭(三錢五分,後下) 廣郁梗(五錢) 幹菖蒲(四分) 鮮佛手(一錢,煎湯代茶) 玉泉散(三錢,包) 廣鬱金(三錢,切) 枳殼(三錢五分) 桑枝(一兩,切) 左 濕溫病,今交旬日。
泛嘔咳嗽,脈弦滑數,舌白黃,溲赤、便溏。
邪滯交結,殊不可忽。
上川連(五分,酒炒透) 薄荷(三錢五分,後下) 枳實片(三錢五分) 淡芩炭(三錢) 瓜蔞皮(一錢五分,切) 桑葉(三錢) 鮮竹茹(二錢) 滑石(六錢,包) 宋半夏(三錢五分) 青蒿(三錢) 朱連翹(三錢) 澤瀉(三錢) 鮮佩蘭(三錢,後下) 左 胸悶腹脹,乾嘔頭脹背脹,口膩溲通,便孔不暢。
濕溫痰滯,變遷易如反掌。
廣藿梗(三錢五分) 橘紅(一錢) 枳殼(三錢五分) 焦建曲(一錢五分) 白蒺藜(四錢,去刺) 製半夏(二錢) 青皮(三錢五分) 楂炭(二錢) 秦艽(三錢) 象貝(三錢,去心) 廣鬱金(三錢五分,切) 鮮佩蘭(三錢五分) 桑枝(一錢五分,切) 右 表邪之後,餘邪未清,夜來灼熱,二便俱少,口膩泛嘔,舌黃,不思食。
濕溫痰濁交結,勢防遷延轉重,未可泛視。
桑葉 白蔻仁 白蒺藜 六曲 青蒿 白杏仁 枳殼 赤苓 赤芍 生米仁 竹茹 澤瀉 益無散 桑枝 左 觸痧之後,寒熱止作不定,溲赤胸悶,脘腹拒按。
濕溫痰熱交結,防連熱轉重,未可忽。
廣藿梗(三錢) 枳實片(三錢) 紫貝齒(一兩) 滑石塊(四錢) 香青蒿(三錢) 鮮竹茹(三錢) 黑山梔(三錢) 車前子(三錢,包) 淡芩(三錢五分) 連翹(三錢) 朱茯苓(四錢) 鮮蘆根(一兩) 右 類瘧寒輕熱重,少寐口苦,舌黃,脈弦不暢,二便俱紅。
濕溫痰滯蒸熱,積滯不下。
變遷可慮。
廣藿梗(三錢) 赤芍(三錢) 檳榔炭(三錢五分) 滑石塊(一錢五分) 鮮佩蘭(三錢) 淡芩炭(三錢五分) 焦六曲(四錢) 黑山梔(三錢) 香青蒿(三錢) 鮮竹茹(三錢) 青皮(三錢五分) 澤瀉(三錢) 左 病起四日,胸悶頭脹,寒熱,腹不舒。
濕溫痰滯交結,延防轉重,未可忽。
桑葉(三錢) 石決明(一兩,先煎) 鮮竹茹(三錢) 保和丸(四錢,包) 青蒿(三錢) 枳殼(三錢五分) 連翹(三錢) 檳榔尖(三錢五分) 白蒺藜(四錢,去刺) 廣鬱金(一錢) 赤芍(三錢) 茯苓(四錢) 左 口乾畏風,熱不揚,胸悶,得食脘中阻。
濕溫內熱交蒸。
殊不可忽。
廣藿梗 枳殼 青皮 鮮佩蘭 廣鬱金 滑石塊 赤芍 白蒺藜 澤瀉 左 濕鬱氣阻,胸脘痞悶,舌滑脈濡。
宜燥濕疏中。
生穹術 橘紅 白豆蔻 陳麥柴 制香附 製半夏 白杏仁 炒穀芽 範志曲 茯苓 生米仁 左 脘腹不舒,得食中阻,大便燥結,溲赤短,舌白黃,口乾苦膩。
頭暈胸悶,濕滯氣機交阻。
燥濕疏中為法。
越鞠丸(三錢,包) 白蒺藜(四錢) 象貝(三錢) 車前子(三錢) 橘紅(一錢) 枳殼(三錢五分) 白杏仁(三錢) 益元散(四錢,包煎) 法半夏(三錢五分) 竹茹(三錢) 白蔻仁(三錢五分) 桑枝(一錢五分) 陳麥柴 左 便閉不食,汗少嗜臥,涼風束暑,延防轉重,未可忽。
廣藿梗 白蒺藜 六曲 赤苓 赤芍 枳殼 象貝 澤瀉 香青蒿 青皮 萊菔子 右 表熱間日而作,熱不外透,頭暈胸悶,腹中鳴響作脹,遍體百節煩疼。
舌苔不清,不思,脈不暢。
濕溫內郁。
延防轉重,未可忽。
柴胡 廣藿梗 枳實 益元散 淡芩炭 青蒿 白蒺藜 赤苓 青皮 赤芍 六曲 桑枝 鮮佩蘭 左 腹痛便洩,頭脹暈,口苦。
濕滯交結,尚須疏通分利。
老蘇梗(三錢) 橘紅(一錢) 大腹皮(三錢五分) 炙雞金(三錢,去垢) 制香附(三錢五分) 製半夏(三錢五分) 廣木香(一錢) 沉香曲(三錢,絹包) 淡芩炭(三錢五分) 茯苓(三錢) 萊菔子(一錢五分,炒研) 左 觸痧之後,神思呆倦,四肢無力,泛嘔口膩不思食,舌白垢。
脘腹不舒,二便均不流利。
涼暑濕滯交結,防增表熱。
未可忽。
生穹術(三錢五分) 枳殼(三錢五分,炒) 白豆蔻(五分,敲小粒後下) 赤苓(三錢) 制香附(三錢五分) 橘紅(一錢) 白杏仁(四錢,去尖) 通草(一錢) 範志曲(三錢,包) 法半夏(三錢五分) 生米仁(三錢) 陳麥柴(三錢) 炒穀芽(一錢五分,絹包) 左 吸受穢邪,自口鼻而入,遂緻清濁失常,吐瀉交作,今雖漸止而邪未盡出。
頭脹重,胸悶腹脹膨大,脈微數,肢冷。
病方外達,急當乘勢而透達邪表,以防轉重。
蘇梗(三錢五分) 枳殼(三錢五分) 白蒺藜(四錢,炒去刺) 滑石(一錢五分) 藿梗(三錢) 橘紅(一錢) 六曲(四錢,炒) 澤瀉(三錢) 陳香藿(五分) 法半夏(三錢五分) 楂炭(三錢) 鮮蘆根(一兩,去節) 幼 熱八日,得汗熱緩,汗乾熱甚,胸悶,舌質紅、口乾,脈軟弦。
暑邪與陽明熱交熾。
防轉重,毋忽。
桑葉(三錢五分) 赤芍(三錢五分) 白杏仁(三錢,去尖) 鮮荷葉(一角) 丹皮(三錢五分) 玉泉散(三錢,包) 象貝(三錢,去心) 青蒿(三錢五分) 知母(三錢五分) 生米仁(三錢) 左 熱減動則頭脹口膩,煩躁胸悶,便通食後作飽神倦。
當再清利法。
廣藿梗 橘紅 桑葉 生米仁 青蒿 製半夏 蔓荊子 桑枝 赤芍 白豆蔻 白蒺藜 廣鬱金 石決明 左 但熱不寒,口於畏風汗少,心中熱煩躁,舌黃。
其勢不輕,毋忽。
淡豆豉 青蒿 枳殼 滑石 黑山梔 牛蒡 竹茹 六曲 赤芍 連翹 紫貝齒 澤瀉 左 形浮灼熱胸悶,脈不暢,便溏溲少而赤,得食中阻。
暑濕為寒涼所束,以防連熱不退,殊不可忽。
桑葉(三錢) 廣鬱金(一錢,切) 六曲(四錢,炒) 滑石(五錢) 丹皮(三錢五分) 青蒿子(三錢) 楂炭(二錢) 澤瀉(三錢) 赤芍(三錢) 帶皮茯苓(五錢) 大腹皮(三錢,洗) 車前子(四錢,絹包) 右 胸悶腹痛,便閉溲少,舌滑黃不渴。
濕滯為涼所束,轉重可慮也。
廣藿梗(三錢) 越鞠丸(五錢) 焦六曲(四錢) 萊菔子(五錢,炒研) 鮮佩蘭(三錢五分) 橘紅(一錢) 楂炭(三錢) 車前子(四錢,炒包) 赤芍(三錢) 製半夏(三錢五分) 檳榔尖(二錢,切) 赤苓(三錢) 右 腿痠便洩均減,寒熱依然,胸悶口膩如昨,舌白,脈弦數不大。
暑濕滯深重,變遷可懼。
上川連(四分,鹽水炒) 大豆卷(三錢) 生穹術(三錢五分) 六曲(三錢,炒) 陳香藿(一錢) 枳殼(三截五分) 制香附(三錢五分) 廣木香(三錢五分) 赤芍(三錢五分) 青皮(一錢) 廣鬱金(三錢五分,切) 楂炭(三錢) 玉樞丹(二分,研,沖) 車前子(四錢,包) 左 身熱甚衰無定,胸悶咳痰不利,舌白膩。
腹痛便少,足冷,寐多夢,暑濕滯交阻氣道。
脈不暢。
極易變遷,慎之。
淡芩炭(三錢五分) 前胡(三錢五分) 橘紅(一錢) 竹茹(三錢) 陳香藿(一錢) 白杏仁(四錢) 製半夏(三錢五分) 六曲(三錢,炒) 廣藿梗(三錢) 白豆蔻(七分,敲小粒,後下) 枳殼(三錢五分) 茯苓(四錢) 鮮佛手(三錢五分) 左 形寒發熱,頭暈胸悶,噁心腹痛。
舌白黃。
便閉溲小。
涼暑濕滯交結深。
防轉重。
淡芩炭(三錢五分) 白豆蔻(一錢,敲小粒,後下) 焦六曲(四錢) 檳榔尖(三錢五分,切) 陳香薷(一錢) 白杏仁(四錢,去尖) 楂炭(三錢五分) 萊菔子(四錢,炒) 赤芍(三錢五分) 生米仁(四錢) 廣木香(三錢五分) 車前子(四錢,炒,絹包) 玉樞丹(研末、二分) 枇杷露(一兩,燉溫,另服) 右 神倦,晨起心嘈,多動氣急腿軟,勞乏傷陽,氣不運濕。
宜標本兼治。
當歸(三錢五分) 廣陳皮(三錢五分) 五加皮(三錢) 炒香穀芽(五錢,絹包) 懷牛膝(三錢五分) 宋半夏(三錢五分) 瓦楞殼(一兩,煅) 紅棗(三杖) 川斷(三錢五分,鹽水炒) 茯苓(三錢) 白蒺藜(四錢,去刺) 桑枝(一兩) 左 發熱旬日,胸悶大便復閉,不寐,脈弦數,舌黃垢。
兩候時屆,昏痙厥變慮也。
淡豆豉(三錢) 鮮金斛(五錢) 黑山梔(三錢,三味同打) 薄荷(三錢五分) 枳實片(三錢五分,切) 青蒿(三錢五分) 牛蒡(三錢) 竹茹(三錢) 檳榔尖(三錢五分) 連翹(三錢) 紫貝齒(一兩,生杵) 知母(三錢五分) 滑石(五錢) 鮮蘆根(去節,一兩) 左 寒熱,口苦膩,便洩溲少,舌質紅。
暑為涼束,轉重可慮也。
杜藿梗(三錢) 枳殼(三錢五分,切) 六曲(四錢,炒) 廣木香(一錢) 蔓荊子(四錢) 青皮(一錢,切) 楂炭(三錢) 車前子(四錢,絹包) 白蒺藜(四錢) 廣鬱金(一錢) 大腹皮(三錢,洗) 澤瀉(三錢) 右 便洩不暢,溲少有汗,舌中光,胸悶。
防直入三陰、諸厥變幻。
陳香薷 越鞠丸 白豆蔻 楂炭 白蒺藜 橘紅 生米仁 茯苓 赤芍 製半夏 六曲 車前子 左 頭暈惡寒,腹飽脹,二便不暢。
濕鬱氣束,涼暑外侵。
宜治所急。
藿梗 佩蘭 製半夏 大腹皮 蔓荊子 枳殼 六曲 川楝子 白蒺藜 橘紅 楂炭 車前子 澤瀉 左 頭暈微微畏寒,腹脹惡食油葷,大便不暢,欲行不行,小溲不通。
宜通氣疏解涼暑。
蘇梗(三錢) 枳殼(三錢五分) 赤芍(三錢) 桂枝(二分,同炒) 廣木香(一錢,切) 四制香附(三錢五分) 橘紅(一錢,炙) 車前子(四錢,絹包) 金鈴子(三錢,小茴香五分同炒) 製半夏(三錢五分) 範志曲(四錢) 澤瀉(三錢) 左 表熱旬日,畏風形寒,舌質紅,苔黃。
苦膩思飲冷,便溏溲少。
邪無出路,變遷可懼。
淡豆豉 薄荷 枳實 檳榔尖 鮮金斛 牛蒡 竹茹 車前子 赤芍 連翹 廣鬱金 紅靈丹(二分,用開水調服) 右 作寒發熱,腹痛,舌糙垢,口乾不寐,按之腰下痠痛。
風溫邪滯交結。
未可泛視,勿忽。
桑葉(三錢) 牛蒡子(三錢,勿研) 生米仁(三錢) 川石斛(四錢) 丹皮 鮮生地 赤苓 朱連翹 赤芍 白蒺藜 澤瀉 夜合花 炒穀芽(五錢) 左 表熱七日,無汗,頭暈胸悶,脘腹拒按,便閉,夜來糊語,脈數不揚,舌黃垢。
邪滯積伏深重,驟變可慮也。
淡豆豉 枳實 薄荷 六曲 黑山梔 紫貝齒 牛蒡子 萊菔子 赤芍 竹茹 連翹 澤瀉 玉樞丹(二分,研末,開水沖服) 幹佩蘭(三錢五分,後下) 左 觸痧之後,痰濕停阻中宮,二便不通,不思食,胸悶,脈不暢。
防蒸成寒熱,未可忽。
越鞠丸(三錢,絹包) 淡芩炭(三錢) 茯苓(三錢) 青皮(一錢) 橘紅(一錢,鹽水炙) 白杏仁(四錢,去尖) 澤瀉(三錢) 廣鬱金(三錢五分) 製半夏(二錢) 生米仁(四錢) 桑枝(一兩,切) 焦六曲(三錢) 右 脈不暢,面浮頭暈,臍下作痛,便溏,舌紅。
風傷於上,食滯中阻。
延防轉重,未可忽。
桑葉(三錢) 橘紅(一錢) 保和丸(三錢,絹包) 檳榔尖(三錢) 蔓荊子(三錢) 法半夏(三錢五分) 焦六曲(三錢) 澤瀉(三錢五分) 白蒺藜(四錢,去刺) 茯苓(三錢) 廣木香(三錢五分) 滑石塊(三錢五分,包) 左 風水病,今交五日。
寒熱退,浮腫如昨,咳嗽較暢,寐則氣急,頭痛脈數浮。
風濕熱互郁。
宜肝脾兼治。
旋覆花(三錢五分,絹包) 前胡(三錢五分) 炙雞金(三錢,去垢) 白蒺藜(三錢,去刺) 煅瓦楞粉(一兩,絹包) 白前(三錢五分) 大腹皮(三錢五分,洗) 象貝(三錢,去心) 沉香曲(三錢,絹包) 牛蒡(三錢五分) 帶皮苓(三錢) 車前子(三錢五分,包) 陳麥柴(四錢) 桑枝(五錢,切) 左 脫力傷陽,陽氣不能運濕,肌膚髮黃,四肢無力,舌白無華,脈弦濡。
二便俱通,防延腹滿,未可忽。
蔓荊子(三錢五分) 煅瓦楞粉(四錢,包) 生米仁(三錢) 西茵陳(三錢五分) 白蒺藜(三錢) 陳皮(一錢) 川斷(二錢) 川萆薢(三錢) 煨天麻(一錢) 法半夏(二錢) 白豆蔻(七分,後下) 焦六曲(三錢) 炒穀芽(五錢) 桑枝(一兩) 右 間瘧轉為連熱不退,今交三日,舌白黃垢,根黃,溲赤便閉,胸悶腹部拒按。
此屬濕熱,變遷可慮。
炒豆卷(三錢) 薄荷(三錢五分,後下) 朱茯神(四錢) 紫貝齒(一兩) 黑山梔(三錢) 朱連翹(三錢) 檳榔尖(三錢五分) 澤瀉(三錢) 青蒿(三錢) 枳實片(三錢) 滑石塊(三錢) 玉樞丹(二分,研末,用枇杷露一兩燉溫化服) 左 連熱四日,舌白黃,溲短赤,口膩,大便欲行不行,胸悶腹部膨硬拒按,作惡嘔,痰極多。
上焦略開,中下積滯未動。
正在變遷之時,須慎之又慎。
栝蔞實 焦穀芽 朱連翹 枳實片 薤白頭 黑山梔 紫貝齒 鮮竹茹 製半夏 赤芍 青蒿 檳榔尖 左 舌黃垢膩,大便燥結艱行,莖中痛漏不少,又起血麻,脈軟弦帶數。
濕鬱化火,火勢方張,一時不易奏效。
上川連(七分,鹽水炒) 銀花(四錢) 鮮生地(一兩,打) 滑石(五錢) 川柏(三錢,鹽水炒) 淡竹葉(三錢) 丹皮(三錢) 黑山梔(三錢) 肥知母(三錢,鹽水炒) 甘草梢(一錢) 小薊炭(三錢) 更衣丸(一錢,吞服) 左 寒熱退而復作,面浮漸退,咳嗽較稀,氣急頭暈而重,溲通便閉,脈浮數。
風得溫而化火,火性炎上,鼻衄色鮮。
宜清化洩降。
桑葉(三錢五分) 白蒺藜(四錢,去刺) 桑白皮(三錢五分) 滑石(四錢) 丹皮(三錢五分) 石決明(四錢,杵) 大腹皮(三錢五分,洗)
不易速效。
桑葉(三錢) 豨薟草(三錢,制) 生米仁(四錢) 白茅根(一兩,去心) 白鮮皮(三錢) 赤芍(三錢五分) 連翹(三錢) 丹皮(二錢) 銀花(三錢) 粉萆薢(四錢) 右 胸腹均暢,惟子夜寒熱,每至卯始退,此係勞頓受風。
須表裡同治。
銀柴胡(三錢五分) 淡吳萸(三分,鹽水炒) 蘇梗(三錢五分) 炙雞金(三錢,去垢) 歸身(三錢五分) 製半夏(三錢五分) 制香附(二錢) 五加皮(四錢) 赤芍(三錢五分,炒) 川貝(三錢,去心) 幹佩蘭(三錢五分,後下) 金毛脊(三錢,去毛尖) 生薑(一片) 紅棗(三枚) 左 濕邪痰滯交熾,熱不揚,頭暈腿痠,舌黃隱灰,溲少,便通。
脈弦數。
病經四月,防寒熱轉重,勿忽。
廣藿梗(三錢五分) 橘紅(一錢) 蔓荊子(三錢五分) 白蔻仁(五分,研沖) 制川樸(五分) 製半夏(三錢五分) 白蒺藜(三錢,去刺) 生米仁(三錢) 白杏仁(去尖,三錢) 象貝(去心,四錢) 赤芍(三錢五分) 滑石(四錢) 左 血液不能下潤腸腑,大便難,濁氣在上,乃生腹脹,口膩胸悶,溲少,脈細濡。
體虛而有濕痰,當先治標分。
蘇梗(三錢五分) 全栝蔞(一錢五分,打) 橘紅(一錢) 沉香曲(四錢,包) 制香附(三錢五分) 火麻仁(三錢,研如泥) 法半夏(三錢五分) 車前子(三錢) 金鈴子(三錢,炒) 郁李仁(三錢) 炙雞金(三錢) 澤瀉(三錢) 左 濕困中焦,神思困頓,胸悶不思納,便溏,脈軟數。
兼之喉腫痛,紅而碎。
兼顧立方。
淡芩炭(三錢五分) 竹茹(三錢五分) 銀花(三錢五分) 滑石(四錢) 赤芍(三錢五分) 鮮蘆根(一兩,去節) 象貝(三錢,去心) 朱燈芯(三十寸) 甘中黃(一錢) 連翹(三錢五分) 扁豆衣(三錢) 茯苓(三錢) 左 表熱四日,盛衰不定,脈數便秘,痰多濕溫痰滯交結。
變遷方多,幸勿輕視。
薄荷頭(三錢五分,後下) 廣藿梗(二錢) 白杏仁(四錢) 益元散(四錢,包) 桑葉(三錢) 前胡(三錢五分) 象貝(四錢) 石決明(一兩,先煎) 青蒿子(三錢) 牛蒡子(三錢) 枳殼(三錢五分) 通草(一錢) 左 觸痧之後,乍寒乍熱,舌黃,夢語、少寐煩躁,便秘溲少,脈弦數不暢。
此係濕阻重症。
今交四日,變遷易如反掌。
淡豆豉(三錢) 薄荷(三錢五分,後下) 枳殼(三錢五分) 紫貝齒(一兩,杵) 黑山梔(二錢) 牛蒡(三錢,勿研) 檳榔尖(三錢五分) 滑石(三錢) 青蒿(三錢) 連翹(三錢) 竹茹(二錢) 鮮蘆根(一兩) 右 濕痰隨氣升降,肝木不潛,頭暈耳鳴,尤來少寐,數日前發熱,今熱雖退,而餘邪未盡。
宜先治所急。
桑葉(三錢) 白杏仁(四錢,去尖) 旋覆花(三錢五分,絹包) 生蛤殼(一兩) 石決明(一兩一錢五分,先煎) 宋半夏(二錢) 橘絡(一錢) 玉蝴蝶(三分) 煨天麻(五分) 象貝(一錢五分,去心) 絲瓜絡(三錢) 左 頭痛目脹,胸悶連得大便而不多,口膩脈濡。
體乏而有濕痰。
未易奏效。
蘇梗(三錢五分) 煨天麻(五分) 淡芩炭(三錢五分) 全栝蔞(一錢五分,打) 蔓荊子(二錢) 陳皮(一錢) 炙雞金(一錢五分,去垢) 火麻仁(一兩,研如泥) 白蒺藜(四錢) 法半夏(三錢五分) 沉香曲(三錢,包) 郁李仁(四錢) 車前子(三錢,絹包) 更衣丸(三錢,包) 左 濕溫病旬日。
舌燥黃尖紅,熱甚於身,裹衣欲起,脈弦數滑,重按少力,大便旁流。
積滯不下,溲赤口乾,神識不清。
濕溫化熱燥,陰之損則陽長,陽長則陰更竭矣。
防猝厥不返,大危大危。
桑葉(三錢) 鮮生地(一錢五分) 石決明(一兩,生先煎) 淡芩(三錢五分) 丹皮(三錢) 鮮石斛(先煎,一錢五分) 紫貝齒(杵,一兩) 滑石(四錢,包) 青蒿(三錢) 赤芍(三錢五分) 玉泉散(絹包,三錢) 神犀丹(一粒,去殼用,研細) 竹瀝(二兩,沖服) 右 熱四日,頭痛無汗,胸悶腹部忌按,便秘。
舌白黃,唇裂,口渴不飲。
溫邪、痰濕滯交結。
防驟然昏倒,殊不可忽。
桑葉(三錢五分) 薄荷尖(一錢,後下) 生蛤殼(六錢) 甘中黃(一錢) 前胡(三錢五分) 白杏仁(三錢,去尖) 廣鬱金(三錢五分) 朱燈芯(三十寸) 白前(三錢五分) 象貝(三錢) 連翹(三錢五分) 青蒿梗(三錢五分) 枇杷露(一兩,溫服) 右 表熱三日,汗少,頭脹暈,胸悶,口淡膩,嘔惡,少腹脹滯,少寐。
溫濕交阻,此係重症,不可忽。
廣藿梗(三錢五分) 石決明(六錢,先煎) 象貝(一錢五分,去心) 朱茯苓(四錢) 幹佩蘭(三錢五分,後下) 白蒺藜(四錢,去刺) 枳殼(三錢五分) 陳皮(一錢) 青蒿(三錢五分) 白杏仁(四錢,去尖) 竹茹(三錢) 桑枝(一錢五分,切) 益元散(三錢,絹包) 左 溫邪病,正交三候,有汗,布白?。
昨得大便,邪滯並無疏表攻裡,現可無議。
惟正氣陰液,均已告乏。
上攏肝木,下動衛(即腎也)氣,氣阻丹田,上逆,逆則不已。
神思困憊,耳鳴頭暈,舌乾燥、無津液。
脈左數而不調,已有根本欲離之勢。
右部滑數,痰熱猶未全退,厥塞易如反掌。
勉擬方以盡人謀,而希天佑。
候諸名家正之。
西洋參(三錢五分,米炒) 煅牡蠣(一兩,先煎) 旋覆花(二錢,絹包) 川貝(三錢) 鮮霍斛(四錢,打,先煎) 竹茹(三錢) 紫石英(一兩,煅) 朱茯神(一錢五分) 細生地(六錢) 竺黃片(三錢五分) 赤芍(三錢五分,炒) 紫貝齒(一兩,杵) 左 溫邪病交旬日,肺胃之邪化火劫陰,直逼厥少,昏蒙,坐臥不安,有汗熱不解,氣急旁流,渴飲,脈左不揚,右滑數,舌乾糙。
症情十分危險,防陡然厥變。
羚羊角(三錢五分,先煎) 淡豆豉(三錢) 苦杏仁(四錢,丟尖,二味與生地同打) 竹茹(三錢) 鮮霍斛(一錢五分) 鮮生地(七錢) 枳殼(三錢五分) 赤芍(三錢五分) 朱茯神(一錢五分) 白蒺藜(去刺,四錢) 紫貝齒(一兩,杵) 連翹(三錢) 右 發熱九日,氣急口渴,糊語少寐,脈弦數,舌黃膩。
溫邪鬱伏,恐正不勝病,驟然昏陷變端。
羚羊角(三錢五分,先煎) 鮮霍斛(四錢,先煎) 黑山梔(二錢) 石決明(煅,先煎,一兩) 花粉(三錢) 鮮生地(四錢,與豆豉同打) 連翹(三錢) 赤芍(三錢五分) 知母(三錢) 淡豆豉(三錢) 抱木茯神(一錢五分,硃砂拌) 鮮蘆根(一兩,去節) 右 溫邪病,有汗熱不解,舌灰幹,脈數少寐。
形將化火,不可輕視。
桑葉(三錢五分) 朱茯神(四錢) 枳殼(三錢五分) 白蒺藜(三錢五分,去刺) 牛蒡(三錢) 連翹(三錢) 竹茹(三錢) 象貝(三錢,去心) 黑山梔(三錢五分) 紫貝齒(六錢,杵) 鮮金斛(三錢,先煎) 鬱金(三錢五分,切) 鮮蘆根(一兩,去節) 左 整三日,有汗不解,渴不引飲。
脈弦數,頭脹胸悶,舌尖絳。
火如燎原,理之不易奏功也。
淡豆豉(三錢) 黑山梔(三錢) 鮮生地(四錢,打) 枳殼(三錢五分) 桑葉(三錢五分) 陳皮(一錢) 荊芥(一錢) 滑石(四錢) 丹皮(三錢五分) 薄荷(七分,後下) 竹茹(三錢五分) 澤瀉(三錢) 左 濕溫病一候,脈不揚,舌糙黃。
勢在轉重,防昏陷。
大豆卷(三錢) 枳殼(三錢五分) 朱連翹(三錢) 通草(一錢) 廣藿梗(三錢五分) 赤芍(三錢五分,炒) 朱茯神(四錢) 廣鬱金(三錢五分,切) 白蒺藜(四錢,去刺) 原金斛(四錢,先煎) 澤瀉(三錢) 大腹皮(三錢五分) 鮮佩蘭(三錢五分,後下) 左 脾陽濕困,得食作脹,舌苔淡黃而白,兩脈濡數,大便日夜四五度,少腹沃澀而痛。
有時知飢,以挾土化濕。
炒黨參(三錢五分) 廣陳皮(一錢,炙) 大腹皮(一錢,洗) 臺烏藥(切,三錢五分) 蘇梗(三錢五分) 宋半夏(三錢五分) 焦六曲(三錢) 楂炭(三錢) 四制香附(三錢五分) 枳殼(三錢五分) 煨木香(七分) 赤苓(三錢) 左 痰濕氣機交阻,咽哽不暢,胸次不舒,中脘易阻。
脈濡滑。
宜再順氣疏中。
上川連(一錢,鹽水炒) 白蔻仁(研沖,五分) 法半夏(三錢五分) 車前子(絹包,四錢) 製厚樸(一錢) 全瓜蔞(三錢,打) 象貝(四錢,去心) 炙雞金(三錢) 白杏仁(四錢,去尖) 沉香曲(三錢) 枳殼(三錢五分) 炒穀芽(一錢五分,絹包) 白茅根(一兩,去心) 右 胸悶便洩,舌微黃,脈不暢。
灼熱氣窒,吐痰不利。
溫邪內郁,表裡相傳,未可泛視。
廣藿梗(三錢五分) 前胡(三錢五分) 茯苓(四錢) 臺烏藥(三錢五分) 焦六曲(三錢) 牛蒡(三錢五分) 大腹皮(三錢,洗) 焦麥芽(一錢五分,絹包) 地枯蔞(三錢) 象貝(四錢,去心) 炙雞金(三錢) 左 形寒熱不透,咳不暢,骨痛,舌白,脈不揚。
表邪郁不能達之象。
須透之。
柴胡(五分) 蘇梗(三錢五分) 紫菀(三錢五分) 白杏仁(三錢,去尖) 枳殼(三錢五分) 淡豆豉(三錢) 前胡(三錢五分) 象貝(四錢,去心) 赤芍(三錢五分) 荊芥(三錢五分) 牛蒡(勿研,三錢) 白蒺藜(四錢,去刺) 桑枝(一兩,切) 絲瓜絡(三錢五分) 左 酒濕積久,中陽被困,運化遲鈍,大便易散,脈濡。
宜從中焦立方。
廣木香(七分) 茯苓(四錢) 範志曲(四錢) 枳椇子(三錢) 春砂末(七分) 豬苓(三錢五分) 陳皮(一錢) 焦米仁(四錢) 葛花(一錢) 澤瀉(三錢) 製半夏(三錢五分) 炙雞金(三錢) 幼 溫邪內郁,表熱。
耳下腫,稍有咳,火升、脈數。
法宜透達宣洩。
淡豆豉(三錢) 牛蒡(三錢,勿研) 前胡(三錢五分) 山慈姑(七分,去毛節) 桑葉(三錢五分) 制蠶(三錢) 赤芍(三錢五分) 萊菔子(三錢,炒) 防風(三錢五分) 土貝(四錢,去心) 絲瓜絡(三錢五分,炒) 風濕相博,發為紫疹,蔓勢頗甚,當清營利濕。
桑葉(三錢五分) 牛蒡(三錢五分) 炒萆薢(三錢) 豨薟草(三錢) 丹皮(二錢) 防風(三錢五分) 赤芍(三錢五分) 陳皮(一錢) 連翹(三錢) 防己(三錢五分) 澤瀉(三錢) 生米仁(三錢) 左 面垢油亮,目皆黃,頭脹如束,胸脘痞悶,此暑濕熱氣內伏,因勞倦正氣洩越而發。
既非暴受風寒,發散取汗,徒傷陽氣。
按脈形濡澀,豈是表症。
凡傷寒,必究六經,伏氣須明三焦。
論症參脈,壯年已非有餘之質。
當以勞倦傷伏邪例診治。
滑石 川樸 白杏仁 竹葉 淡芩 醋炒半夏 白蔻仁 左 老年氣弱血衰,濕熱下陷,兩足腫紅而熱,其勢方張。
當擇要先治。
桑白皮 川牛膝 防己 白蒺藜 五加皮 豨薟草 丹皮 川萆薢 冬瓜皮 臭梧桐 赤芍 生米仁 右 腳氣痛楚,不能履地。
脈弦。
宜疏肝宣絡,祛風化濕。
老蘇梗 生米仁 豨薟草 防己 檳榔 絲瓜絡 臭梧桐 二妙丸 淡木瓜 川牛膝 威靈仙 桑枝 左 脈左為火,腹中脹滿,據述肛外臀間,均有豆大腫粒。
此屬濕熱為病。
法當內外兩治。
臟連丸 忍冬藤 大腹皮 茯苓 連翹 赤芍 雞內金 川萆薢 丹皮 土貝 陳香櫞 澤瀉 左 熱八日,肢麻胸悶,煩躁不安寐,口乾。
脈不暢。
伏邪重症,變遷可慮。
上川連 大豆卷 枳殼 紫貝齒 炒桔芩 白蒺藜 朱茯神 益元散 青蒿子 赤芍 朱連翹 左 伏暑病旬日,胸悶口乾,夜來熱壯,不寐煩躁。
脈不揚。
勢在轉重。
勿忽。
炒川連 連翹 紫貝齒 雞蘇散 青蒿子 丹皮 朱茯神 澤瀉 炒枯芩 赤芍 枳殼 鮮蘆根 右 向病風濕骨痛,至今不淨,胸悶,心悸,寐不安,脈細數。
宜寬中寧神,宣通經脈為法。
瓜蔞皮(四錢) 朱茯神(一錢五分) 竹茹(三錢) 川石斛(四錢) 枳殼(三錢) 北秫米(四錢) 紫貝齒(一兩,生杵) 朱連翹(三錢) 廣鬱金(三錢五分) 鹽半夏(三錢) 首烏藤(三錢) 陳佛手(三錢五分) 左 表熱交八日,腸鳴胸悶,舌黃,脈數。
伏暑為病,不可忽視。
大豆卷 煅瓦楞殼 牛蒡子 竹茹 青蒿子 白蒺藜 連翹 澤瀉 赤芍 枳殼 川石斛 朱赤苓 左 日來夜寐稍安,寐中仍易驚惕,口乾膩,胃納呆頓,脈軟弦微滑。
肝亢脾弱,痰濕熱逗留,須兼顧立方。
蘇子(三錢) 朱茯神(四錢) 川石斛(四錢) 炙雞金(三錢) 橘紅(七分) 生石決明(一兩,先煎) 川斷(三錢) 六曲(三錢) 法半夏(三錢五分) 白蒺藜(四錢) 赤芍(三錢) 大腹皮(三錢五分) 右 風火上升,病纏兩旬餘。
頭痛從後項而上,暮夜發熱,脈弦。
須速為解散。
生鱉甲(一錢五分,先煎) 桑葉(三錢五分) 赤芍(三錢五分) 靈磁石(三錢,生,先煎) 石決明(一兩,先煎) 甘菊瓣(一錢) 土貝(三錢,去心) 連翹(三錢五分) 白蒺藜(三錢) 蔓荊子(三錢) 忍冬藤(四錢) 鮮荷葉(一角) 左 伏暑病旬日。
胸悶口乾,夜來熱壯,不寐煩躁。
脈數不揚,熱在轉重,勿忽。
水炒川連 連翹 紫貝齒 炙雞金 青蒿子 丹皮 朱茯神 澤瀉 枯芩 赤芍 枳殼 鮮蘆根 右 日瘧甫止,胃納呆頓,舌仍白黃,二便流利。
濕熱痰熱尚非淺少,須加意珍衛,以防反復。
香青蒿(三錢) 前胡(三錢五分) 六曲(一錢) 臺烏藥(一錢,切) 桑葉(三錢) 白杏仁(四錢,去尖) 炙雞金(三錢,去垢) 車前子(三錢,絹包) 赤芍(三錢) 象貝(一錢五分,去心) 大腹皮(三錢,洗) 炒香穀芽(七錢,絹包) 陳麥柴(三錢) 左 表熱三日,胸悶頭痛,遍體痛,二便俱閉,口乾不引飲。
此係濕溫重症,變遷易易,勿泛輕視。
淡豆豉(三錢) 前胡(三錢五分) 象貝(一錢五分,去心) 六曲(三錢) 黑山梔(三錢五分) 白蒺藜(四錢,去刺) 枳殼(三錢五分,妙) 滑石(四錢) 赤芍(三錢五分) 牛蒡(三錢五分,勿研) 廣鬱金(一錢,切) 澤瀉(三錢) 鮮佩蘭(三錢五分,後下) 桑枝(一錢五分) 左 乍寒乍熱,頭痛胸悶隱痛,大便溏薄,舌黃,不思納食。
延久非宜也,未易速效。
廣藿梗 枳殼 炙雞金 萊菔甲 香青蒿 橘白 大腹皮 炒穀芽 白蒺藜 鹽半夏 臺烏藥 春砂末 右 濕溫痰滯交結,表熱頭脹暈,胸悶骨痛,便洩腹脹,脈不揚。
表裡相傳,轉重可慮。
大豆卷(三錢) 橘紅(一錢) 六曲(三錢,炒) 白蒺藜(四錢,去刺) 廣藿梗(三錢五分) 製半夏(三錢五分) 楂炭(三錢五分) 澤瀉(三錢) 幹佩蘭(三錢五分,後下) 枳殼(三錢五分,炒) 檳榔炭(一錢) 桑枝(一錢五分,切) 左 乍寒乍熱,胸悶腹脹拒按,大便不暢,今轉閉結。
表裡同病,極易轉重,未可忽。
廣藿梗(三錢) 廣鬱金(三錢五分) 焦建曲(一錢五分) 制香附(三錢) 幹佩蘭(三錢,後下) 枳殼(三錢五分) 檳榔尖(二錢) 車前子(三錢五分,絹包) 薄荷頭(三錢五分,後下) 青皮(三錢五分) 萊菔子(四錢,研) 桑枝(切,一兩) 左 乍寒乍熱,頭脹胸悶,手足酸脹痛,便閉。
病約三日,勢在方張,變遷可慮。
老蘇梗(三錢五分) 枳殼(三錢五分) 焦建曲(炒,三錢) 車前子(絹包,三錢) 廣藿梗(三錢) 橘紅(一錢) 楂炭(三錢五分) 澤瀉(三錢) 幹佩蘭(後下,三錢五分) 製半夏(三錢五分) 大腹皮(洗,三錢) 桑枝(切,一兩) 左 形寒灼熱,頭脹乾嘔,咽癢欲咳,咳不暢。
脈微數。
濕痰中阻,外襲風溫,宜宣洩滌邪主之。
廣藿梗(三錢五分) 鮮佩蘭(三錢五分,後下) 苦杏仁(三錢,丟尖) 赤苓(三錢) 前胡(三錢五分) 白蒺藜(四錢,去刺) 象貝(四錢,去心) 澤瀉(三錢) 牛蒡子(三錢) 赤芍(三錢五分,炒) 枳殼(三錢五分,炒) 桑枝(一錢五分,切) 右 乍寒乍熱,胸痞、少腹脹,便溏溲少。
濕溫痰滯阻氣,不易速效。
老蘇梗(三錢五分) 越鞠丸(一錢五分,絹包) 青皮(二錢) 大腹皮(三錢,洗) 廣藿梗(三錢) 橘紅(一錢) 焦六曲(四錢) 炒米仁(三錢) 赤芍(二錢) 製半夏(三錢五分) 廣鬱金(二錢,切) 澤瀉(三錢) 鮮佛手(三錢五分) 桑枝(一錢五分) 左 灼熱,納食、便溺如常,口膩。
擬先清化洩降主之。
桑葉 淡芩炭 茯苓 滑石 丹皮 橘白 瓦楞殼 鮮蘆根 連翹 鹽半夏 黃菊 右 乍寒乍熱,胸悶頭痛,口膩泛嘔,脈不暢。
宣先透達利濕兼進之。
廣藿梗 枳殼 漂白朮 大腹皮 鮮佩蘭 竹茹 茯苓 炙雞金 赤芍 淡芩炭 春砂仁 左 寒戰發熱,得汗漸解,頭痛如破,脈不揚。
濕邪痰滯交結,極易轉成連熱,殊不可忽。
廣藿梗(三錢) 淡芩(三錢五分) 象貝(四錢) 六曲(三錢,炒) 鮮佩蘭(三錢五分) 瓦楞粉(一兩,也煎) 白杏仁(四錢) 檳榔(二錢) 柴胡(七分) 法半夏(三錢五分) 白蒺藜(四錢) 知母(三錢五分) 澤瀉(三錢) 左 頭暈,神倦胃呆。
舌黃口溲,形寒灼熱,脈濡。
宜燥濕和中,疏解表邪。
廣藿梗(三錢) 白杏仁(四錢) 蔓荊子(三錢五分) 赤芍(三錢) 幹佩蘭(三錢) 白蒺藜(四錢) 生米仁(四錢) 澤瀉(三錢) 赤芍(三錢) 石決明(一兩,先煎) 越鞠丸(四錢,包) 左 頭重畏風,灼熱,胸悶腹膨,二便俱通。
溫邪痰濕滯,郁遏氣機。
防熱甚轉重,未可忽視。
老蘇梗(三錢五分) 赤芍(三錢五分) 楂炭(三錢) 鮮佩蘭(三錢五分,後下) 廣郁梗(五錢) 幹菖蒲(四分) 鮮佛手(一錢,煎湯代茶) 玉泉散(三錢,包) 廣鬱金(三錢,切) 枳殼(三錢五分) 桑枝(一兩,切) 左 濕溫病,今交旬日。
泛嘔咳嗽,脈弦滑數,舌白黃,溲赤、便溏。
邪滯交結,殊不可忽。
上川連(五分,酒炒透) 薄荷(三錢五分,後下) 枳實片(三錢五分) 淡芩炭(三錢) 瓜蔞皮(一錢五分,切) 桑葉(三錢) 鮮竹茹(二錢) 滑石(六錢,包) 宋半夏(三錢五分) 青蒿(三錢) 朱連翹(三錢) 澤瀉(三錢) 鮮佩蘭(三錢,後下) 左 胸悶腹脹,乾嘔頭脹背脹,口膩溲通,便孔不暢。
濕溫痰滯,變遷易如反掌。
廣藿梗(三錢五分) 橘紅(一錢) 枳殼(三錢五分) 焦建曲(一錢五分) 白蒺藜(四錢,去刺) 製半夏(二錢) 青皮(三錢五分) 楂炭(二錢) 秦艽(三錢) 象貝(三錢,去心) 廣鬱金(三錢五分,切) 鮮佩蘭(三錢五分) 桑枝(一錢五分,切) 右 表邪之後,餘邪未清,夜來灼熱,二便俱少,口膩泛嘔,舌黃,不思食。
濕溫痰濁交結,勢防遷延轉重,未可泛視。
桑葉 白蔻仁 白蒺藜 六曲 青蒿 白杏仁 枳殼 赤苓 赤芍 生米仁 竹茹 澤瀉 益無散 桑枝 左 觸痧之後,寒熱止作不定,溲赤胸悶,脘腹拒按。
濕溫痰熱交結,防連熱轉重,未可忽。
廣藿梗(三錢) 枳實片(三錢) 紫貝齒(一兩) 滑石塊(四錢) 香青蒿(三錢) 鮮竹茹(三錢) 黑山梔(三錢) 車前子(三錢,包) 淡芩(三錢五分) 連翹(三錢) 朱茯苓(四錢) 鮮蘆根(一兩) 右 類瘧寒輕熱重,少寐口苦,舌黃,脈弦不暢,二便俱紅。
濕溫痰滯蒸熱,積滯不下。
變遷可慮。
廣藿梗(三錢) 赤芍(三錢) 檳榔炭(三錢五分) 滑石塊(一錢五分) 鮮佩蘭(三錢) 淡芩炭(三錢五分) 焦六曲(四錢) 黑山梔(三錢) 香青蒿(三錢) 鮮竹茹(三錢) 青皮(三錢五分) 澤瀉(三錢) 左 病起四日,胸悶頭脹,寒熱,腹不舒。
濕溫痰滯交結,延防轉重,未可忽。
桑葉(三錢) 石決明(一兩,先煎) 鮮竹茹(三錢) 保和丸(四錢,包) 青蒿(三錢) 枳殼(三錢五分) 連翹(三錢) 檳榔尖(三錢五分) 白蒺藜(四錢,去刺) 廣鬱金(一錢) 赤芍(三錢) 茯苓(四錢) 左 口乾畏風,熱不揚,胸悶,得食脘中阻。
濕溫內熱交蒸。
殊不可忽。
廣藿梗 枳殼 青皮 鮮佩蘭 廣鬱金 滑石塊 赤芍 白蒺藜 澤瀉 左 濕鬱氣阻,胸脘痞悶,舌滑脈濡。
宜燥濕疏中。
生穹術 橘紅 白豆蔻 陳麥柴 制香附 製半夏 白杏仁 炒穀芽 範志曲 茯苓 生米仁 左 脘腹不舒,得食中阻,大便燥結,溲赤短,舌白黃,口乾苦膩。
頭暈胸悶,濕滯氣機交阻。
燥濕疏中為法。
越鞠丸(三錢,包) 白蒺藜(四錢) 象貝(三錢) 車前子(三錢) 橘紅(一錢) 枳殼(三錢五分) 白杏仁(三錢) 益元散(四錢,包煎) 法半夏(三錢五分) 竹茹(三錢) 白蔻仁(三錢五分) 桑枝(一錢五分) 陳麥柴 左 便閉不食,汗少嗜臥,涼風束暑,延防轉重,未可忽。
廣藿梗 白蒺藜 六曲 赤苓 赤芍 枳殼 象貝 澤瀉 香青蒿 青皮 萊菔子 右 表熱間日而作,熱不外透,頭暈胸悶,腹中鳴響作脹,遍體百節煩疼。
舌苔不清,不思,脈不暢。
濕溫內郁。
延防轉重,未可忽。
柴胡 廣藿梗 枳實 益元散 淡芩炭 青蒿 白蒺藜 赤苓 青皮 赤芍 六曲 桑枝 鮮佩蘭 左 腹痛便洩,頭脹暈,口苦。
濕滯交結,尚須疏通分利。
老蘇梗(三錢) 橘紅(一錢) 大腹皮(三錢五分) 炙雞金(三錢,去垢) 制香附(三錢五分) 製半夏(三錢五分) 廣木香(一錢) 沉香曲(三錢,絹包) 淡芩炭(三錢五分) 茯苓(三錢) 萊菔子(一錢五分,炒研) 左 觸痧之後,神思呆倦,四肢無力,泛嘔口膩不思食,舌白垢。
脘腹不舒,二便均不流利。
涼暑濕滯交結,防增表熱。
未可忽。
生穹術(三錢五分) 枳殼(三錢五分,炒) 白豆蔻(五分,敲小粒後下) 赤苓(三錢) 制香附(三錢五分) 橘紅(一錢) 白杏仁(四錢,去尖) 通草(一錢) 範志曲(三錢,包) 法半夏(三錢五分) 生米仁(三錢) 陳麥柴(三錢) 炒穀芽(一錢五分,絹包) 左 吸受穢邪,自口鼻而入,遂緻清濁失常,吐瀉交作,今雖漸止而邪未盡出。
頭脹重,胸悶腹脹膨大,脈微數,肢冷。
病方外達,急當乘勢而透達邪表,以防轉重。
蘇梗(三錢五分) 枳殼(三錢五分) 白蒺藜(四錢,炒去刺) 滑石(一錢五分) 藿梗(三錢) 橘紅(一錢) 六曲(四錢,炒) 澤瀉(三錢) 陳香藿(五分) 法半夏(三錢五分) 楂炭(三錢) 鮮蘆根(一兩,去節) 幼 熱八日,得汗熱緩,汗乾熱甚,胸悶,舌質紅、口乾,脈軟弦。
暑邪與陽明熱交熾。
防轉重,毋忽。
桑葉(三錢五分) 赤芍(三錢五分) 白杏仁(三錢,去尖) 鮮荷葉(一角) 丹皮(三錢五分) 玉泉散(三錢,包) 象貝(三錢,去心) 青蒿(三錢五分) 知母(三錢五分) 生米仁(三錢) 左 熱減動則頭脹口膩,煩躁胸悶,便通食後作飽神倦。
當再清利法。
廣藿梗 橘紅 桑葉 生米仁 青蒿 製半夏 蔓荊子 桑枝 赤芍 白豆蔻 白蒺藜 廣鬱金 石決明 左 但熱不寒,口於畏風汗少,心中熱煩躁,舌黃。
其勢不輕,毋忽。
淡豆豉 青蒿 枳殼 滑石 黑山梔 牛蒡 竹茹 六曲 赤芍 連翹 紫貝齒 澤瀉 左 形浮灼熱胸悶,脈不暢,便溏溲少而赤,得食中阻。
暑濕為寒涼所束,以防連熱不退,殊不可忽。
桑葉(三錢) 廣鬱金(一錢,切) 六曲(四錢,炒) 滑石(五錢) 丹皮(三錢五分) 青蒿子(三錢) 楂炭(二錢) 澤瀉(三錢) 赤芍(三錢) 帶皮茯苓(五錢) 大腹皮(三錢,洗) 車前子(四錢,絹包) 右 胸悶腹痛,便閉溲少,舌滑黃不渴。
濕滯為涼所束,轉重可慮也。
廣藿梗(三錢) 越鞠丸(五錢) 焦六曲(四錢) 萊菔子(五錢,炒研) 鮮佩蘭(三錢五分) 橘紅(一錢) 楂炭(三錢) 車前子(四錢,炒包) 赤芍(三錢) 製半夏(三錢五分) 檳榔尖(二錢,切) 赤苓(三錢) 右 腿痠便洩均減,寒熱依然,胸悶口膩如昨,舌白,脈弦數不大。
暑濕滯深重,變遷可懼。
上川連(四分,鹽水炒) 大豆卷(三錢) 生穹術(三錢五分) 六曲(三錢,炒) 陳香藿(一錢) 枳殼(三截五分) 制香附(三錢五分) 廣木香(三錢五分) 赤芍(三錢五分) 青皮(一錢) 廣鬱金(三錢五分,切) 楂炭(三錢) 玉樞丹(二分,研,沖) 車前子(四錢,包) 左 身熱甚衰無定,胸悶咳痰不利,舌白膩。
腹痛便少,足冷,寐多夢,暑濕滯交阻氣道。
脈不暢。
極易變遷,慎之。
淡芩炭(三錢五分) 前胡(三錢五分) 橘紅(一錢) 竹茹(三錢) 陳香藿(一錢) 白杏仁(四錢) 製半夏(三錢五分) 六曲(三錢,炒) 廣藿梗(三錢) 白豆蔻(七分,敲小粒,後下) 枳殼(三錢五分) 茯苓(四錢) 鮮佛手(三錢五分) 左 形寒發熱,頭暈胸悶,噁心腹痛。
舌白黃。
便閉溲小。
涼暑濕滯交結深。
防轉重。
淡芩炭(三錢五分) 白豆蔻(一錢,敲小粒,後下) 焦六曲(四錢) 檳榔尖(三錢五分,切) 陳香薷(一錢) 白杏仁(四錢,去尖) 楂炭(三錢五分) 萊菔子(四錢,炒) 赤芍(三錢五分) 生米仁(四錢) 廣木香(三錢五分) 車前子(四錢,炒,絹包) 玉樞丹(研末、二分) 枇杷露(一兩,燉溫,另服) 右 神倦,晨起心嘈,多動氣急腿軟,勞乏傷陽,氣不運濕。
宜標本兼治。
當歸(三錢五分) 廣陳皮(三錢五分) 五加皮(三錢) 炒香穀芽(五錢,絹包) 懷牛膝(三錢五分) 宋半夏(三錢五分) 瓦楞殼(一兩,煅) 紅棗(三杖) 川斷(三錢五分,鹽水炒) 茯苓(三錢) 白蒺藜(四錢,去刺) 桑枝(一兩) 左 發熱旬日,胸悶大便復閉,不寐,脈弦數,舌黃垢。
兩候時屆,昏痙厥變慮也。
淡豆豉(三錢) 鮮金斛(五錢) 黑山梔(三錢,三味同打) 薄荷(三錢五分) 枳實片(三錢五分,切) 青蒿(三錢五分) 牛蒡(三錢) 竹茹(三錢) 檳榔尖(三錢五分) 連翹(三錢) 紫貝齒(一兩,生杵) 知母(三錢五分) 滑石(五錢) 鮮蘆根(去節,一兩) 左 寒熱,口苦膩,便洩溲少,舌質紅。
暑為涼束,轉重可慮也。
杜藿梗(三錢) 枳殼(三錢五分,切) 六曲(四錢,炒) 廣木香(一錢) 蔓荊子(四錢) 青皮(一錢,切) 楂炭(三錢) 車前子(四錢,絹包) 白蒺藜(四錢) 廣鬱金(一錢) 大腹皮(三錢,洗) 澤瀉(三錢) 右 便洩不暢,溲少有汗,舌中光,胸悶。
防直入三陰、諸厥變幻。
陳香薷 越鞠丸 白豆蔻 楂炭 白蒺藜 橘紅 生米仁 茯苓 赤芍 製半夏 六曲 車前子 左 頭暈惡寒,腹飽脹,二便不暢。
濕鬱氣束,涼暑外侵。
宜治所急。
藿梗 佩蘭 製半夏 大腹皮 蔓荊子 枳殼 六曲 川楝子 白蒺藜 橘紅 楂炭 車前子 澤瀉 左 頭暈微微畏寒,腹脹惡食油葷,大便不暢,欲行不行,小溲不通。
宜通氣疏解涼暑。
蘇梗(三錢) 枳殼(三錢五分) 赤芍(三錢) 桂枝(二分,同炒) 廣木香(一錢,切) 四制香附(三錢五分) 橘紅(一錢,炙) 車前子(四錢,絹包) 金鈴子(三錢,小茴香五分同炒) 製半夏(三錢五分) 範志曲(四錢) 澤瀉(三錢) 左 表熱旬日,畏風形寒,舌質紅,苔黃。
苦膩思飲冷,便溏溲少。
邪無出路,變遷可懼。
淡豆豉 薄荷 枳實 檳榔尖 鮮金斛 牛蒡 竹茹 車前子 赤芍 連翹 廣鬱金 紅靈丹(二分,用開水調服) 右 作寒發熱,腹痛,舌糙垢,口乾不寐,按之腰下痠痛。
風溫邪滯交結。
未可泛視,勿忽。
桑葉(三錢) 牛蒡子(三錢,勿研) 生米仁(三錢) 川石斛(四錢) 丹皮 鮮生地 赤苓 朱連翹 赤芍 白蒺藜 澤瀉 夜合花 炒穀芽(五錢) 左 表熱七日,無汗,頭暈胸悶,脘腹拒按,便閉,夜來糊語,脈數不揚,舌黃垢。
邪滯積伏深重,驟變可慮也。
淡豆豉 枳實 薄荷 六曲 黑山梔 紫貝齒 牛蒡子 萊菔子 赤芍 竹茹 連翹 澤瀉 玉樞丹(二分,研末,開水沖服) 幹佩蘭(三錢五分,後下) 左 觸痧之後,痰濕停阻中宮,二便不通,不思食,胸悶,脈不暢。
防蒸成寒熱,未可忽。
越鞠丸(三錢,絹包) 淡芩炭(三錢) 茯苓(三錢) 青皮(一錢) 橘紅(一錢,鹽水炙) 白杏仁(四錢,去尖) 澤瀉(三錢) 廣鬱金(三錢五分) 製半夏(二錢) 生米仁(四錢) 桑枝(一兩,切) 焦六曲(三錢) 右 脈不暢,面浮頭暈,臍下作痛,便溏,舌紅。
風傷於上,食滯中阻。
延防轉重,未可忽。
桑葉(三錢) 橘紅(一錢) 保和丸(三錢,絹包) 檳榔尖(三錢) 蔓荊子(三錢) 法半夏(三錢五分) 焦六曲(三錢) 澤瀉(三錢五分) 白蒺藜(四錢,去刺) 茯苓(三錢) 廣木香(三錢五分) 滑石塊(三錢五分,包) 左 風水病,今交五日。
寒熱退,浮腫如昨,咳嗽較暢,寐則氣急,頭痛脈數浮。
風濕熱互郁。
宜肝脾兼治。
旋覆花(三錢五分,絹包) 前胡(三錢五分) 炙雞金(三錢,去垢) 白蒺藜(三錢,去刺) 煅瓦楞粉(一兩,絹包) 白前(三錢五分) 大腹皮(三錢五分,洗) 象貝(三錢,去心) 沉香曲(三錢,絹包) 牛蒡(三錢五分) 帶皮苓(三錢) 車前子(三錢五分,包) 陳麥柴(四錢) 桑枝(五錢,切) 左 脫力傷陽,陽氣不能運濕,肌膚髮黃,四肢無力,舌白無華,脈弦濡。
二便俱通,防延腹滿,未可忽。
蔓荊子(三錢五分) 煅瓦楞粉(四錢,包) 生米仁(三錢) 西茵陳(三錢五分) 白蒺藜(三錢) 陳皮(一錢) 川斷(二錢) 川萆薢(三錢) 煨天麻(一錢) 法半夏(二錢) 白豆蔻(七分,後下) 焦六曲(三錢) 炒穀芽(五錢) 桑枝(一兩) 右 間瘧轉為連熱不退,今交三日,舌白黃垢,根黃,溲赤便閉,胸悶腹部拒按。
此屬濕熱,變遷可慮。
炒豆卷(三錢) 薄荷(三錢五分,後下) 朱茯神(四錢) 紫貝齒(一兩) 黑山梔(三錢) 朱連翹(三錢) 檳榔尖(三錢五分) 澤瀉(三錢) 青蒿(三錢) 枳實片(三錢) 滑石塊(三錢) 玉樞丹(二分,研末,用枇杷露一兩燉溫化服) 左 連熱四日,舌白黃,溲短赤,口膩,大便欲行不行,胸悶腹部膨硬拒按,作惡嘔,痰極多。
上焦略開,中下積滯未動。
正在變遷之時,須慎之又慎。
栝蔞實 焦穀芽 朱連翹 枳實片 薤白頭 黑山梔 紫貝齒 鮮竹茹 製半夏 赤芍 青蒿 檳榔尖 左 舌黃垢膩,大便燥結艱行,莖中痛漏不少,又起血麻,脈軟弦帶數。
濕鬱化火,火勢方張,一時不易奏效。
上川連(七分,鹽水炒) 銀花(四錢) 鮮生地(一兩,打) 滑石(五錢) 川柏(三錢,鹽水炒) 淡竹葉(三錢) 丹皮(三錢) 黑山梔(三錢) 肥知母(三錢,鹽水炒) 甘草梢(一錢) 小薊炭(三錢) 更衣丸(一錢,吞服) 左 寒熱退而復作,面浮漸退,咳嗽較稀,氣急頭暈而重,溲通便閉,脈浮數。
風得溫而化火,火性炎上,鼻衄色鮮。
宜清化洩降。
桑葉(三錢五分) 白蒺藜(四錢,去刺) 桑白皮(三錢五分) 滑石(四錢) 丹皮(三錢五分) 石決明(四錢,杵) 大腹皮(三錢五分,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