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案(曹滄洲醫案真本)
關燈
小
中
大
潛,耳響未平,重聽又甚,脾不能運,足跟仍痛,牽連旁筋,所有夜寐欠實,腰愈酸禁,大便不暢,種種見證。
謹擬清心固腎,柔肝運脾。
元參心(二錢) 橘絡(五分) 連心麥冬(三錢五分,辰拌) 抱木茯神(三錢) 粉丹皮(三錢五分) 料豆衣(三錢五分) 引用蓮子心(十根) 三月二十四日請得 皇上脈弦數較平,虛象更見。
遂緻遺洩連作,有夢屬心,無夢屬腎。
心腎兩虧,諸證紛沓,耳鳴堵悶,略見減輕,足痛步艱,更見痰重,未免清升濁降,未能流利,腰間發酸,大便一時俱發。
總核病機審審。
下謹擬攝心腎而和肝脾。
伏乞聖裁。
上西耆(八分,鹽水炒) 抱木茯神(三錢,水飛辰砂三分拌) 桑寄生(三錢五分) 川杜仲(三錢五分,鹽水炒) 細生地(三錢) 沙苑子(三錢,鹽水炒) 引用陳皮(八片) 蓮子心(十根) 三月二十七日請得 皇上脈左右一律細軟俱見數象。
虛火非上擾即下迫,關門不固,疊次夢洩,其為之熱,腎無虛已可概見,上熱下熱必及於中,胃不能容,脾不能運,以緻食物消化遲緩,大便未克暢利,所有耳鳴足痛,右耳響悶稍減,足踝痠痛略輕。
察病機,合脈用藥。
謹擬養心固腎,仍不窒礙中焦,以保脾胃。
西洋參(一錢,生切) 杜仲(二錢,鹽水炒) 抱木茯神(三錢,辰砂拌) 帶心連翹(二錢,辰砂拌) 元參心(三錢五分) 沙苑子(三錢,鹽水炒) 引用絲瓜絡(三錢五分) 新會皮(八分) 三月三十日請得 皇上脈左部仍見數象,右細,兩尺皆軟。
營陰不足,氣弱不能流利機關,足跟痛減而腰股痠軟,耳響如初,且堵悶未和,氣不蒸液,天涼口乾,氣少磨運,消化遲緩。
種種見證,謹擬益氣以利機關,養液以潛虛火。
西洋參(三錢五分,生切) 粉丹皮(三錢五分) 宣木瓜(八分) 川斷(三錢) 元參心(三錢五分,辰砂二分拌) 生白芍(三錢五分) 引用炒石斛(三錢) 橘白(一錢) 四月初三日請得 皇上脈弦象得減,漸轉虛軟,按之帶數。
以脈推病,大緻肝爍腎,生風則耳竅鳴響,挾濕又為堵閉,肝乘脾,郁濕則足跟作痛,挾風牽及絡脈,以緻機關皆為不利,肩脾腰胯無處不為痠軟,凡此種種脾腎兩虛,肝鬱獨熾,便溏不實,食物消化遲緩。
再三審量,擬洩風以宣竅,清熱以和絡。
細生地(三錢) 白蒺藜(二錢五分,炒去刺) 杭菊瓣(三錢五分) 酒炒歸身(二錢五分) 金毛脊(三錢五分,去毛炙) 白米仁(二錢,鹽水炒) 引用橘絡(五分) 細桑枝(三錢) 料豆衣(三錢) 四月初四請得 皇上脈弦數較減輕,所重按皆虛軟無力。
審察病由,耳響作堵,有增無減,足跟痛有減無增,現在腰痛不止,上連背部,下及胯間。
考腰為腎府,封藏有虧,肝木上升,脾濕下陷,偏於右,血不流灌,風濕兩邪竄經入絡。
謹擬從上盛下虛調治,可顧諸恙。
伏乞聖裁。
細生地(三錢) 水炙鱉甲心(四錢) 桑寄生(三錢) 川續斷(三錢) 金毛脊(三錢,去毛尖) 九孔石決明(四錢) 引用鉤勾(三錢) 路路通(五個) 四月初六日請得 皇上脈弦數俱見輕減,按之仍虛軟少力。
顯屬有虛無邪,肝家主病面多。
由於腎不養肝,肝木侮中,脾胃久而不復,納食消化遲緩,大便溏結不一,所以肝火上炎,耳鳴作堵仍然未減;下焦不能攝納,足跟痠痛與腰膝痠軟尚未盡止,又為寐時體顫。
謹擬滋腎洩熱,柔肝熄風,兼顧中焦痰濕,不至膩膈。
細生地(二錢) 生石決明(三錢) 金毛脊(三錢,炙去毛) 煅蒼龍齒(二錢) 川續斷(三錢) 抱木茯神(三錢) 沙苑子(二錢) 鹽半夏(三錢五分) 引用鉤勾(三錢) 四月初七日請得 皇上脈又見弦數。
弦為肝邪,數為火旺,水可涵木,木邪侮中,因之濕鬱化火,火復生風,上擾下竄,耳鳴堵響未減,腰膝足牽連,痛勢此重彼輕。
現在足甚於腰,痠軟無力,且似經絡發熱。
脈證參詳,謹擬解熱洩風,通絡化濕,為標本兼調。
伏乞聖裁。
羚羊角片(一錢,先煎) 川柏(八分,鹽水炒) 金毛脊(四錢,炙去毛) 宣木瓜(一錢) 香獨活(一錢) 嫩桑枝(三錢) 引用川斷(二錢) 絲瓜絡(三錢) 四月初八日請得 皇上脈弦數,旋平旋起,弦兩關為甚,數兩尺為多。
病情本在肝腎。
考肝主筋,腎主骨,股足掣動之痛在於肝,酸重之痛在腎;耳亦屬於肝腎,耳為腎竅,肝附膽經亦行耳側,其耳之鳴響堵悶,由是來也。
肝易侮土,腎為胃關,所以食物運遲,大便不調。
種種病機,皆本腎肝兩虛而起。
用藥之義,肝非清不安,腎如攝不固。
謹擬數味以調諸恙。
恭呈聖裁。
大生地(三錢) 全當歸(三錢) 鉤勾(三錢) 杭甘菊(三錢五分) 宣木瓜(三錢五分) 粉丹皮(三錢五分) 生白芍(三錢五分) 左秦艽(三錢五分) 引用桑枝(三錢) 絲瓜絡(三錢五分) 四月初九日請得 皇上脈兩尺見數,所以又發遺洩。
兩關仍弦。
水虧木旺,木火內燃,上升則耳鳴堵塞,未見輕減,下擾則足跟痛減,又支竄腰胯。
陰虧氣痹,因之口覺微渴,食物運遲,大便不暢。
統核諸證,合以脈情。
謹擬調氣和陰。
大生地(三錢) 生白芍(三錢五分) 全當歸(三錢) 左秦艽(三錢五分) 鉤勾(三錢,
謹擬清心固腎,柔肝運脾。
元參心(二錢) 橘絡(五分) 連心麥冬(三錢五分,辰拌) 抱木茯神(三錢) 粉丹皮(三錢五分) 料豆衣(三錢五分) 引用蓮子心(十根) 三月二十四日請得 皇上脈弦數較平,虛象更見。
遂緻遺洩連作,有夢屬心,無夢屬腎。
心腎兩虧,諸證紛沓,耳鳴堵悶,略見減輕,足痛步艱,更見痰重,未免清升濁降,未能流利,腰間發酸,大便一時俱發。
總核病機審審。
下謹擬攝心腎而和肝脾。
伏乞聖裁。
上西耆(八分,鹽水炒) 抱木茯神(三錢,水飛辰砂三分拌) 桑寄生(三錢五分) 川杜仲(三錢五分,鹽水炒) 細生地(三錢) 沙苑子(三錢,鹽水炒) 引用陳皮(八片) 蓮子心(十根) 三月二十七日請得 皇上脈左右一律細軟俱見數象。
虛火非上擾即下迫,關門不固,疊次夢洩,其為之熱,腎無虛已可概見,上熱下熱必及於中,胃不能容,脾不能運,以緻食物消化遲緩,大便未克暢利,所有耳鳴足痛,右耳響悶稍減,足踝痠痛略輕。
察病機,合脈用藥。
謹擬養心固腎,仍不窒礙中焦,以保脾胃。
西洋參(一錢,生切) 杜仲(二錢,鹽水炒) 抱木茯神(三錢,辰砂拌) 帶心連翹(二錢,辰砂拌) 元參心(三錢五分) 沙苑子(三錢,鹽水炒) 引用絲瓜絡(三錢五分) 新會皮(八分) 三月三十日請得 皇上脈左部仍見數象,右細,兩尺皆軟。
營陰不足,氣弱不能流利機關,足跟痛減而腰股痠軟,耳響如初,且堵悶未和,氣不蒸液,天涼口乾,氣少磨運,消化遲緩。
種種見證,謹擬益氣以利機關,養液以潛虛火。
西洋參(三錢五分,生切) 粉丹皮(三錢五分) 宣木瓜(八分) 川斷(三錢) 元參心(三錢五分,辰砂二分拌) 生白芍(三錢五分) 引用炒石斛(三錢) 橘白(一錢) 四月初三日請得 皇上脈弦象得減,漸轉虛軟,按之帶數。
以脈推病,大緻肝爍腎,生風則耳竅鳴響,挾濕又為堵閉,肝乘脾,郁濕則足跟作痛,挾風牽及絡脈,以緻機關皆為不利,肩脾腰胯無處不為痠軟,凡此種種脾腎兩虛,肝鬱獨熾,便溏不實,食物消化遲緩。
再三審量,擬洩風以宣竅,清熱以和絡。
細生地(三錢) 白蒺藜(二錢五分,炒去刺) 杭菊瓣(三錢五分) 酒炒歸身(二錢五分) 金毛脊(三錢五分,去毛炙) 白米仁(二錢,鹽水炒) 引用橘絡(五分) 細桑枝(三錢) 料豆衣(三錢) 四月初四請得 皇上脈弦數較減輕,所重按皆虛軟無力。
審察病由,耳響作堵,有增無減,足跟痛有減無增,現在腰痛不止,上連背部,下及胯間。
考腰為腎府,封藏有虧,肝木上升,脾濕下陷,偏於右,血不流灌,風濕兩邪竄經入絡。
謹擬從上盛下虛調治,可顧諸恙。
伏乞聖裁。
細生地(三錢) 水炙鱉甲心(四錢) 桑寄生(三錢) 川續斷(三錢) 金毛脊(三錢,去毛尖) 九孔石決明(四錢) 引用鉤勾(三錢) 路路通(五個) 四月初六日請得 皇上脈弦數俱見輕減,按之仍虛軟少力。
顯屬有虛無邪,肝家主病面多。
由於腎不養肝,肝木侮中,脾胃久而不復,納食消化遲緩,大便溏結不一,所以肝火上炎,耳鳴作堵仍然未減;下焦不能攝納,足跟痠痛與腰膝痠軟尚未盡止,又為寐時體顫。
謹擬滋腎洩熱,柔肝熄風,兼顧中焦痰濕,不至膩膈。
細生地(二錢) 生石決明(三錢) 金毛脊(三錢,炙去毛) 煅蒼龍齒(二錢) 川續斷(三錢) 抱木茯神(三錢) 沙苑子(二錢) 鹽半夏(三錢五分) 引用鉤勾(三錢) 四月初七日請得 皇上脈又見弦數。
弦為肝邪,數為火旺,水可涵木,木邪侮中,因之濕鬱化火,火復生風,上擾下竄,耳鳴堵響未減,腰膝足牽連,痛勢此重彼輕。
現在足甚於腰,痠軟無力,且似經絡發熱。
脈證參詳,謹擬解熱洩風,通絡化濕,為標本兼調。
伏乞聖裁。
羚羊角片(一錢,先煎) 川柏(八分,鹽水炒) 金毛脊(四錢,炙去毛) 宣木瓜(一錢) 香獨活(一錢) 嫩桑枝(三錢) 引用川斷(二錢) 絲瓜絡(三錢) 四月初八日請得 皇上脈弦數,旋平旋起,弦兩關為甚,數兩尺為多。
病情本在肝腎。
考肝主筋,腎主骨,股足掣動之痛在於肝,酸重之痛在腎;耳亦屬於肝腎,耳為腎竅,肝附膽經亦行耳側,其耳之鳴響堵悶,由是來也。
肝易侮土,腎為胃關,所以食物運遲,大便不調。
種種病機,皆本腎肝兩虛而起。
用藥之義,肝非清不安,腎如攝不固。
謹擬數味以調諸恙。
恭呈聖裁。
大生地(三錢) 全當歸(三錢) 鉤勾(三錢) 杭甘菊(三錢五分) 宣木瓜(三錢五分) 粉丹皮(三錢五分) 生白芍(三錢五分) 左秦艽(三錢五分) 引用桑枝(三錢) 絲瓜絡(三錢五分) 四月初九日請得 皇上脈兩尺見數,所以又發遺洩。
兩關仍弦。
水虧木旺,木火內燃,上升則耳鳴堵塞,未見輕減,下擾則足跟痛減,又支竄腰胯。
陰虧氣痹,因之口覺微渴,食物運遲,大便不暢。
統核諸證,合以脈情。
謹擬調氣和陰。
大生地(三錢) 生白芍(三錢五分) 全當歸(三錢) 左秦艽(三錢五分) 鉤勾(三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