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珠卷二

關燈
隋 杜公瞻 撰 居處部 儀鳯樓鳴鸾殿 晉宮阙名曰洛陽有儀鳯樓 西京雜記曰漢掖庭有月影台雲光殿鳴鸾殿 濯龍門走馬觀 範晔後漢書曰明德馬皇後诏曰吾前至濯龍門見上外戚問起居者車如流水馬如龍 三輔黃圖曰長安有走馬觀 銅龍樓金爵阙 漢書曰元帝常召隠太子出銅龍門 班固西都賦曰設璧門之鳯阙上觚棱以栖金爵 九龍門三雀觀 後漢書曰張讓等誅何進袁術燒南宮九龍門以脅讓 三輔黃圖曰長安有三雀觀 萬歲殿千秋門 三輔黃圖曰長安有萬嵗殿 華延儁洛陽記曰洛陽有千秋門萬春門 八風台二雲殿 漢書郊祀志曰王莽作八風台所費萬金 西京雜記曰成帝設雲幄雲幕于甘泉殿謂之二雲殿 淩雲台飛雨殿 洛陽記曰淩雲台髙十三丈鑄五龍飛鳯凰焉 三輔黃圖曰長安有飛雨殿又名飛雲殿 淩霄閣承雲台 洛陽宮殿名曰洛陽有淩霄閣 漢宮閣名曰長安有承雲台承雲殿 清暑殿涼風台 洛陽記曰洛陽有清暑殿 三輔故事曰長安有神明台西南師子圏有涼風台 芙蓉堂芷若殿 晉宮阙名曰洛陽有芙蓉堂 班固西都賦曰後宮則有掖庭椒房後妃之室合歡増城安處常甯芷若椒風披香發越蘭林蕙草鴛鸾飛翔之列 椒華堂蕙草殿 晉宮阙名曰洛陽有椒華堂 下見芷若殿 蒲陶宮豫章館 三輔黃圖曰長安有蒲陶宮 張衡西京賦曰昆明靈沼黒水?沚豫章珍館揭焉中峙 馺娑宮儲胥觀 漢宮閣名曰長安有馺娑宮 漢武故事曰帝于甘泉作儲胥觀以避暑 長樂宮永甯殿 三輔黃圖曰長安有長樂宮 漢宮閣名曰長安有獲福殿永甯殿永夀殿長秋殿永延殿 望仙宮招隠館 漢宮閣名曰武帝于華陽立望仙宮于東海亦立望仙宮皆有道士十二人 沈約宋書曰雷次宗隠廬山文帝征詣都為築招隠館 玉瑱楹金精柱 班固西都賦曰雕玉瑱以居楹裁金璧以飾珰 魏略曰大秦國人以金精為屋柱 栢心柱梅花梁 伏滔北征記曰廣陵縣城南門得故栢柱三皆栢心也蓋吳王濞時門柱 陶季直京都記曰太元中改搆太極殿忽有一柱流于石南津津吏以聞恰是梅株因書梅花梁以志之 千步殿百畝室 漢書曰賈山曰秦為阿房之殿高數十仞東西五裡南北千步 新序曰周宣王為大室蓋百畝堂上三千戶羣臣莫敢有諌者 二軌門三條路 王延夀魯靈光殿賦曰高門拟于阊阖方二軌而并入 班固西都賦曰披三條之廣路立十二之通門 鳴鹄園栖龍岫 邺中記曰邺中有鳴鹄園胡桃園 西京雜記曰梁孝王苑中有落猿岩栖龍岫翔鳯池 細栁倉長楊榭 三輔故事曰漢文時大将軍周亞夫軍于細栁今呼石礉是也礉西細栁倉東有嘉倉 班固西都賦曰天子乃登屬玉之館歴長楊之榭注曰長楊上林也 緑房绛阙 陸機賦曰緑房窈窕瑤台炳煥 成公綏賦曰排阊阖之丹扉經绛阙之金地 彤軒翠觀 曹植七啟曰彤軒紫柱文榱華梁 張協七命曰翠觀岑青雕閣霞連 甲觀乙坊 漢書曰成帝生于甲觀畫堂 晉宮阙名曰洛陽有甲乙坊丙丁坊 韓台魯殿 孫子荊有登韓王故台賦王延夀有魯靈光殿賦 柘觀椒房 三輔黃圖曰長安有柘觀 應劭漢宮記曰皇後居椒房以椒塗其室也 蕙樓蘭室 楚詞曰菌閣兮蕙樓 古詩曰妾家蘭室桂為梁中有郁金蘇合香 畫室雕堂 陳思王畫贊序曰漢明帝雅好圖畫别作畫室 張協七命曰蘭宮秘宇雕堂绮籠 陽台陰牖 春秋繁露曰高堂多陽廣室多陰 劉桢魯都賦曰陽牕含輝陰牖納光 陰堂明室 徐幹齊都賦曰歴陰堂行北軒 張協七命曰幽堂晝密明室夜朗 六門九戶 西京雜記曰哀帝為董賢起大第搆五殿洞六門柱壁皆畫雲氣花葩山水怪石間以绨錦飾以金玉張衡西京賦曰大廈躭躭九戶開辟 金墀玉磶 曹植七啟曰绮井含葩金墀玉箱 張衡西京賦曰雕楹玉磶繡栭雲楣 玉梁金柱 楚詞曰紅壁沙坂?玉之梁 邺中記曰太武殿以金為柱 銅櫩銀壁 洛陽宮殿簿曰太極殿銅櫩廣九尺 漢武故事曰上起神室鑄銀為壁 玉樓金室 十洲記曰昆侖山有金台五所居玉樓之下 淮南子雲南方之極有石城金室 青鋪緑柱 張景陽賦曰朱戶青鋪 劉桢七舉曰緑柱朱榱 丹柱紅梁 靈光殿賦曰素壁暠曜以月照丹柱歙赩而電烻劉桢七舉曰丹墀缥壁紫柱紅梁 绮疏镂檻 靈光殿賦曰懸棟結阿天牕绮疏注曰天牕髙牕也绮文也疏刻镂之狀也 張衡西京賦曰三階重軒镂檻文防 玉戶金鋪 ?雄甘泉賦曰排玉戶以飏鋪 徐幹齊都賦曰彤玉隈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