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二十 癸部下
關燈
小
中
大
也迫于利也棺椁與醫皆有濟救幸死幸生之心非有憎愛各諧其所欲爾 慎子曰匠人成棺不憎人死利之所在忘其醜也
仁者如射
射者仁道
禮射義曰射者仁之道也射求正諸己己正而後發發而不中則不怨勝己者反求諸己而已矣
三裡之城七裡之郭
三裡之城五裡之郭
齊策安平君田單以惴惴之即墨三裡之城五裡之郭敝卒七千禽其司馬而反千裡之齊
采薪之憂
負薪之憂
文選注曰孟子有疾王使問之孟子曰昔者有王命時有負薪之憂
王無患焉
穿何慚焉
孔叢子子高任司馬乂為将于齊與燕戰而敗齊君曰以子賢明故信子也荅曰君知穿孰若周公齊君曰周公聖人而子賢者弗如也子高曰然臣固弗如周公也以臣之知乂孰若周公之知其弟齊君曰兄弟審于他人子高曰君之言是也夫以周公之聖兄弟相知之審而近失于管蔡明人難知也臣與乂相見觀其材志察其所履齊國之士弗能過也書曰知人則哲惟帝難之穿何慚焉夫君子之敗如日月之?人各有能乂庸可棄乎
彼丈夫我丈夫
彼人也我人也
孔叢子孟轲問子思曰堯舜文武之道可力而緻乎子思曰彼人也我人也稱其言履其行夜思之晝行之滋滋焉汲汲焉如農之赴時商之趣利惡有不至者乎 鹽鐡論顔淵曰舜獨何人也回何人也 或問于鹿門子曰孟子雲予何人也舜何人也是聖人皆可修而至乎曰聖人天也非修而至者也夫知道然後能脩能脩然後能聖且堯為唐侯二十而徳盛舜為鳏民二十以孝聞焉在脩乎哉
今滕絶長補短
今秦斷長續短
國策雲今秦地形斷長續短方數千裡
飦粥之食
饘粥之食
禮記曾申曰哭泣之哀齊斬之情饘粥之食自天子達【孔頴逹疏曰哭泣之哀謂有聲之哭無聲之泣并為哀也齊斬之情者齊是為母斬是為父饘粥之食厚曰饘希曰粥孝子朝夕食米一溢自天子達者父母之喪貴賤不殊哭泣以下自天子至庶人如一故雲自天子達】
上有好者
上好是物
禮記缁衣曰上好是物下必有甚者矣
殷曰序周曰庠
殷曰庠周曰序
漢書儒林傳夏曰校殷曰庠周曰序
鄕田同井出入相友
八家相保出入更守
韓詩外傳雲古者八家而井田方裡而為井廣三百歩長三百歩一裡其田九百畝廣一歩長百步為一畝廣百歩長百歩為百畝八家為隣家得百畝餘夫各得二十五畝家為公田十餘二十畝共為廬舎各得二畝半八家相保出入更守疾病相憂患難相救有無相貸飲食相召嫁娶相謀漁獵得分仁恩施行是以其民和親而相好詩曰中田有廬疆埸有瓜今或不然今民相伍有罪同伺有刑相舉使搆造怨讐而民相殘傷和睦之心賊仁恩害士化所和者寡欲敗者巨于是仁道冺焉
獸蹄鳥迹之道交于中國
獸厹鳥迒之道交于中國
路史雲獸厹鳥迒之道交于中國帝寔憂之乃疇咨能若時之賢以屬天下之統方是時帝畿巨浸稽天而異人虞舜自脩家政所在數有美祥帝知其聖于是舉之重土之地而歴試之
禹八年于外
居外十三年
史記雲禹傷先人父鲧功之不成受誅乃勞身焦思居外十三年過家門不敢入 鹽鐡論雲禹蹙洪水身親其勞澤行路宿過門不入當此之時簪堕不掇冠挂不顧而暇耕乎
輔之翼之使自得之
枉而直之使自得之
文選東方曼倩雲枉而直之使自得之優而柔之使自求之揆而度之使自索之葢聖人之教化如此欲其自得之自得之則敏且廣矣
用夏變夷
以夏變夷
後漢書範晔論引孟子有言曰以夏變夷不聞變夷于夏
江漢以濯之秋陽以暴之
白日以照之江河以滌之
?子惟聖人得言之解得書之體白日以照之江河以滌之浩浩乎其莫之禦也
荊舒是懲
荊荼是懲
史記雲荊荼是懲 谷梁傳曰荊者楚也何為謂之荊狄人也何為狄之聖人立必後至天子弱必先叛故曰荊狄之也 左傳楚大饑羣舒叛之【仇池筆記雲王介甫先封舒公改封荊公詩曰荊舒是懲識者雲宰相不學之過也】
枉尺而直尋
诎寸而信尺
漢書終軍曰枉尺直尋孟子稱其不可 師古曰尋長而尺短故陳代言所直者多而所曲者少則可為之孟子以為茍有小曲則害于大直故不可也 屍子載孔子曰诎寸而信尺小枉而大直吾為之也文子曰屈寸而申尺小枉而大直聖人為之 鹽鐡論雲小枉大直君子為之 汜論訓曰诎寸而伸尺聖人為之小枉而大直君子行之
湯遺羊于葛伯
湯獻牛于荊伯
帝王世紀湯問葛伯何故不祀曰無以供犧牲湯遺之以羊
越絶書湯獻牛荊之伯之伯者荊州之君也湯行仁義敬鬼神天下皆一心歸之當是時荊伯未從也湯于是乃飾犧牛以事荊伯乃媿然曰失事聖人禮乃委其誠心此謂湯獻牛荊之伯也
齊語楚語
齊言楚言
漢書賈誼曰習與善人居不能無為善猶生長于齊不能無齊言也習與惡人居不能無惡猶生長于楚不能無楚言也是以聖人審所與居而戒慎所習韓詩外傳雲楚之狂者楚言齊之狂者齊言習使然也夫習之于人微而着深而固是暢于筋骨貞于膠漆是以君子務為學也 呂氏春秋曰戎人生乎戎長乎戎而戎言不知其所受之楚人生乎楚長乎楚而楚言不知其所受之今使楚人長乎戎戎人長乎楚則楚人戎言戎人楚言矣
士徃拜其門
士拜于其室
禮玉藻雲大夫親賜士士拜受又拜于其室【異于君恵也拜受又就拜于其家是所謂再拜也】
陳仲子頻顣生鵝
裴公美不食炰鹿
舊唐書裴休字公美兄俦弟俅虞人有以鹿贽俦者俦俅炰之召休食休曰我等窮生菜食不充今日食肉翌日何繼無宜改馔獨不食【按宋書王惠傳兄鑒頗好斂廣營田業惠意甚不同謂鑒曰何用田為鑒怒曰無田何由得食惠又曰亦複何用食為其标寄如此】
不以規矩不能成方員
弗修規矩不能正方圓
春秋繁露曰雖有巧手弗修規矩不能正方圓雖有察耳不吹六律不能定五音雖有知心不覽先王不能平天下然則先王之遺道亦天下之規矩六律而已 韓非子曰巧匠目意中繩然必先以規矩為度上智捷舉中事必以先王之法為比故繩直而枉木斵準夷而高科削權衡縣而重益輕鬥石沒而多益少故以法治國舉措而已矣 又曰釋法術而心治堯不能正一國去規矩而妄意度奚仲不能成一輪廢尺寸而差短長王爾不能半中使中主守法術拙匠守規矩尺寸則萬不失矣
不愆不忘
不骞不忘
春秋繁露雲不骞不忘 文選雲不僭不忘【說苑作亡】
無然洩洩
無然呭呭
詩攷雲無然呭呭 說文詍多言也從言世聲詩曰無然詍詍餘制切 爾雅作洩洩
責難于君謂之恭
彊君所不能為忠
後漢郅恽曰孟轲以彊其君之所不能為忠量其君之所不能為賊
禮人不荅反其敬
敬人而不必見敬
呂氏春秋曰敬人而不必見敬愛人而不必見愛敬愛人者己也見敬愛者人也君子必在己者不必在人者也必在己無不遇矣
旣不能令又不受命是絶物也
不能以令又不能聽是生亂也
說苑齊景公以其子妻阖廬送諸郊泣曰餘死不汝見矣高夢子曰齊負海而縣山縱不能全收天下誰幹我君愛則勿行公曰餘有齊國之固不能以令諸侯又不能聽是生亂也寡人聞之不能令則莫若從且夫吳若蜂虿然不棄毒于人則不靜餘惟恐棄毒于我也遂遣之
齊景公女
齊桓公女
越絶書阖廬伐齊大克取齊王女為質子為造齊門齊女思其國死葬虞西山
郭緣生述征記齊桓公冢在齊城南二十裡因山為墳大冢東有女水或雲齊桓公女冢在其上故以名水也女水導川東北流甚有神焉化隆則水生政薄則津竭燕建平六年水忽暴竭?眀惡之寝病而亡燕太上四年女水又竭慕容超惡之燕祚随淪
誰能執熱逝不以濯
誰能執熱解不用濯
墨子雲誰能執熱解不用濯 又雲猶執熱之有濯也将休其手焉
滄浪之水清
悠悠之水清
楚辭漁父鼓枻而歌曰滄浪之水清兮【王逸注喻世昭眀】可以濯吾纓【沐浴升朝廷也】滄浪之水濁兮【喻世昏暗】可以濯吾足【宜隠遁也】 文中子曰混混之水濁可以濯我足悠悠之水清可以濯我纓
道在迩而求諸逺
道在易而求之難
淮南子曰道在易而求之難驗在近而求之逺故弗得也
胸中正則眸子了焉
其心正則童子了然
白帖注孟子曰人之善不善在乎目其心正則童子了然其心不正則童子眊然
曾子養曾晳必有酒肉
無肴膳闵曾不能率養
鹽鐵論雲孝子日甘毳以養口輕暖以養體曾子養曾晳必有酒肉無端絻雖公西赤不能以為容無肴膳雖闵曾不能以率養
遷于負夏
遷于負黍
帝王世紀雲遷于負黍 又史記雲就時于負夏
文王生于岐周
文王生于東夷
陸賈新語文王生于東夷大禹出于西羗世殊而地絶法合而度同 史記六國表注皇甫谧雲孟子稱禹生石紐西夷人也
子産以乘輿濟人
景差以陪乘載人
說苑景差相鄭鄭人有冬渉水者出而胫寒後景差過之下陪乗而載之覆以上衽晉叔向聞之曰景子為人國相豈不顧哉吾聞良吏居之三月而溝渠修十月而津梁成六畜且不濡足而況人乎
蔽賢者不祥
不知賢不祥
晏子春秋曰有賢而不知一不祥知而不用二不祥用而不任三不祥 說苑齊景公獵上山見虎下澤見蛇問晏子曰此不祥邪曰有賢不知知而不用用而不任此不祥也山是虎室澤是蛇窟何不祥乎
周公思兼
周公兼思
尚書大傳雲周公兼思三王之道以施于春秋冬夏
詩亡春秋作
雅廢春秋作
文中子曰小雅廢春秋作
晉之乗楚之梼杌
楚之乗晉之梼杌
後漢紀雲楚之乗晉之梼杌魯之春秋其事一也袁宏曰定哀之間魯君子左丘明論集其文作左傳三十篇又撰異同号曰國語二十篇由是乗梼杌之事遂闇而左氏國語獨彰 公羊傳雲春秋魯之信史也其序則齊桓晉文其會則主會者為之也其詞則丘有罪焉爾
庾公斯學射于尹公他
尹公他學射于庾公差
左傳初尹公他學射于庾公差庾公差學射于公孫丁二子為孫氏追公公孫丁禦公庾公差曰射為背師不射為戮射兩鈎而還
愛人者人恒愛之
自愛然後人愛諸
?子曰人必其自愛也然後人愛諸人必其自敬也然後人敬諸自愛仁之至也自敬禮之至也未有不自愛敬而人愛敬之者也
君子有終身之憂無一朝之患
君子有終身之樂無一朝之憂
說苑雲君子有終身之憂無一朝之患順道而行循理而言喜不加易怒不加難 又子路問孔子曰君子亦有憂乎孔子曰無也君子之修其行未得則樂其意既己得又樂其知是以有終身之樂無一日之憂小人則不然其未之得則憂不得既己得之又恐失之是以有終身之憂無一日之樂
我亦人也
我何人也
賈太傅曰舜何人也我何人也夫啓耳目載心意從立移徙與我同性而舜獨有賢聖之名眀君子之實而我曾無鄰裡之問寛徇之智者獨何與然則舜僶俛而加志我儃僈而弗省耳
是以如是其急
自任如此其重
鹽鐵論曰禹稷自布衣思天下有不得其所者若已推而納之溝中故起而佐堯平治水土教民稼穑其自任天下如此其重也豈雲食祿以養其妻子而已乎夫食萬人之力者?其憂任其勞
請冦退而反
請冦罷而複
說苑魯人攻鄪曾子辭于鄪君曰請出冦罷而後複來請姑母使狗豕入吾舍鄪君曰寡人之于先生也人無不聞今魯人攻我而先生去我我胡守先生之舍魯人果攻鄪而數之罪十而曾子之所争者九魯師罷鄪君複修曾子舍而後迎之
父母惡之勞而不怨
父母惡之懼而無怨
禮記曾子曰父母愛之喜而弗忘父母惡之懼而無怨【注無怨無怨于父母之心】父母有過谏而不逆
不若是恝
不若是□
說文雲□忽也從心□聲孟子曰孝子之心不若是□呼□切
父母之不我愛
弟妹之不我親
路史雲父母之不我愛弟妹之不我親【按越絶書舜親父假母兄狂弟傲舜求為變心易志屍子亦雲舜事親養兄為天下法路史舜妹婐首許氏說文雲或作畫婐一音畫也婐又或作擊一作系列女傳舜女弟系與二嫂諧】
有妻子則慕妻子
妻子具則孝衰矣
管子曰衆人之用其心也其事親也妻子具則孝衰矣其事君也爵祿滿則忠衰矣
五十而慕
五十猶慕
新序曰舜年五十猶嬰兒慕可謂至孝矣 孟子嘗曰舜年五十不失其孺子之心【見鄭康成坊記注】
使舜完廪
使其塗廪
竹書紀年沈約注曰舜父母憎舜使其塗廪自下焚之舜服鳥工衣服飛去又使浚井自上填之以石舜服龍工衣自旁而出
郁陶思君爾
思舜正郁陶
史記瞽叟象喜以舜為己死象曰本謀者象象與其父母分于是曰舜妻堯二女與琴象取之牛羊倉廪與父母象乃止舜宮居鼓其琴舜往見之象鄂不怿曰我思舜正郁陶舜曰然爾其庶矣
象日以殺舜為事
瞽叟象每欲殺舜
路史世傳瞽叟與象每欲殺舜其妹婐首每為之解
流共工于幽州
流共工于幽陵
史記流共工于幽陵以變北狄放驩兠于崇山以變南蠻遷三苖于三危以變西戎殛鲧于羽山以變東夷四辠而天下鹹服
親之欲其貴愛之欲其富
愛之欲其富親之欲其貴
史記三王世家太史公雲古人有言曰愛之欲其富親之欲其貴故王者疆土建國封立子弟所以褒親親序骨肉尊先祖貴支體廣同姓于天下也是以形埶【勢同】彊而王室安自古至今所由來久矣非有異也
源源而來
謜謜而來
說文雲謜謜徐言也從言原聲孟子曰故謜謜而來魚怨切
舜見瞽瞍其容有蹙
舜見瞽瞍其容造焉
韓非子引記曰舜見瞽瞍其容造焉孔子曰當是時也危哉天下岌岌有道者父固不得而子君固不得而臣也
天無二日民無二王
天無二日土無二王
禮坊記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