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十六·哀祭之屬
關燈
小
中
大
雄心摧乎弱情,壯圖終于哀志。
長算屈于短日,遠迹頓于促路。
嗚呼!豈特瞽史之異阙景,黔黎之怪頹岸乎?觀其所以顧命家嗣,贻謀四子,經國之略既遠,隆家之訓亦宏。
又雲:‘吾在軍中,持法是也,至于小忿怒,大過失,不當效也。
’善乎達人之谠言矣。
持姬女而指季豹以示四子曰:‘以累汝。
’因泣下。
傷哉!曩以天下自任,今以愛子托人。
同乎盡者無餘,而得乎亡者無存。
然而婉娈房闼之内,綢缪家人之務,則幾乎密與?又曰:‘吾捷好伎人,皆著銅雀台。
于台堂上施八尺床繐帳,朝晡上脯糒之屬,月朝十五,辄向帳作伎。
汝等時時登銅雀台,望吾西陵墓田。
’又雲:‘馀香可分與諸夫人。
諸舍中無所為,學作履組賣也。
吾曆官所得绶,皆著藏中。
吾餘衣裘,可别為一藏。
不能者,兄弟可共分之。
’既而竟分焉。
亡者可以勿求,存者可以勿違。
求與違不其兩傷乎?悲夫!愛有大而必失,惡有甚而必得。
智慧不能去其惡,威力不能全其愛。
故前識所不用心,而聖人罕言焉。
若乃系情絫于外物,留曲念于閨房,亦賢俊之所直廢乎?”于是遂憤懑而獻吊雲爾。
接皇漢之末緒,值王途之多違。
伫重淵以育鱗,撫慶雲而遐飛。
運神道以載德,乘露風而扇威。
摧群雄而電擊,舉勁敵其如遺。
指八極以遠略,必翦焉而後綏。
厘三才之阙典,啟天地之禁闱。
舉修綱之絕紀,紐大音之解徽。
掃雲物以貞觀,要萬途而來歸。
丕大德以宏覆,援日月而齊輝。
濟元功于九有,固舉世之所推。
彼人事之大造,夫何往而不臻?将覆篑幹浚谷,擠為山乎九天。
苟理窮而性盡,豈長算之所研?悟臨川之有悲,固梁木其必颠。
當建安之三八,實大命之所艱。
雖光昭于曩載,将稅駕于此年。
惟降神之綿邈,眇千載而遠期。
信斯武之未喪,膺靈符而在茲。
雖龍飛于文昌,非王心之所怡。
憤西夏以鞠旅,溯秦川而舉旗。
逾鎬京而不豫,臨渭濱而有疑。
冀翌日之雲廖,彌四旬而成災。
詠歸途以反旆,登崤渑而朅來。
次洛汭而大漸,指六軍曰念哉。
伊君王之赫奕,實終古之所難。
威先天而蓋世,力蕩海而拔山。
厄奚險而弗濟?敵何強而不殘?每因禍以禔福,亦踐危而必安。
迄在茲而蒙昧,慮噤閉而無端。
委軀命以待難,痛沒世而永言。
撫四子以深念,循膚體而頹歎。
迨營魄之未離,假馀息乎音翰。
執姬女以嚬瘁,指季豹而漼焉。
氣沖襟以嗚咽,涕垂睫而汍瀾。
違率土以靖寐,戢彌天乎一棺。
咨宏度之峻邈,壯大業之允昌。
思居終而恤始,命臨沒而肇揚。
援貞吝以惎悔,雖在我而不臧。
惜内顧之纏綿,恨末命之微詳。
纡廣念于履組,塵清慮于馀香。
結遺情之婉娈,何命促而意長?陳法服于帷座,陪窈窕于玉房。
宣備物于虛器,發哀音于舊倡。
矯戚容以赴節,掩零淚而薦觞。
物無微而不存,體無惠而不亡。
庶聖靈之響像,想幽神之複光。
苟形聲之翳沒,雖音景其必藏。
徽清弦而獨奏,進脯糒而誰嘗?悼繐帳之冥漠,怨西陵之茫茫。
登爵台而群悲,貯美目其何望。
既晞古以遺累,信簡禮而薄葬。
彼裘绂于何有,贻塵謗于後王。
嗟大戀之所存,故雖哲而不忘。
覽遺籍以慷慨,獻茲文而凄傷。
○陶潛-自祭文 歲惟丁卯,律中無射,天寒夜長,風氣蕭索,鴻雁于征,草木黃落。
陶子将辭逆旅之館,永歸于本宅。
故人凄其相悲,同祖行于今夕。
羞以嘉蔬,薦以清酌。
候顔已冥,聆音愈漠。
嗚呼哀哉! 茫茫大塊,悠悠高旻。
是生萬物,餘得為人。
自餘為人,逢運之貧。
箪瓢屢罄,絺绤冬陳。
含歡谷汲,行歌負薪。
翳翳柴門,事我宵晨。
春秋代謝,有務中園。
載耘載耔,乃育乃繁。
欣以素牍,和以七弦。
冬曝其日,夏濯其泉。
勤靡餘勞,心有常閑。
樂天委分,以至百年。
惟此百年,夫人愛之。
懼彼無成,愒日惜時。
存為世珍,沒亦見思。
嗟我獨邁,曾是異茲。
寵非已榮,涅豈吾缁?捽兀窮廬,酣飲賦詩。
識運知命,疇能罔眷?餘今斯化,可以無恨。
壽涉百齡,身慕肥遁。
從老得終,奚所複戀?寒暑逾邁,亡既異存。
外姻晨來,良友宵奔。
葬之中野,以安其魂。
窅窅我行,蕭蕭墓門。
奢恥宋臣,儉笑王孫。
廓兮已滅,慨焉已遐。
不封不樹,日月遂過。
匪貴前譽,孰重後歌。
人生實難,死如之何。
嗚呼哀哉! ○陶潛-祭從弟敬遠文 歲在辛亥,月惟仲秋,旬有九日,從弟敬遠,蔔辰雲窆,永甯後土。
感平生之遊處,悲一往之不返。
情恻恻以摧心,淚愍愍而盈眼。
乃以園果時醪,祖其将行。
嗚呼哀哉! 于铄吾弟,有操有概。
孝發幼齡,友自天愛。
少思寡欲,靡執靡介。
後己先人,臨财思惠。
心遺得失,情不依世。
其色能溫,其言則厲。
樂勝朋高,好是文藝。
遙遙帝鄉,爰感奇心。
絕粒委務,考槃山陰。
淙淙懸溜,暧暧荒林。
晨采上藥,夕閑素琴。
曰仁者壽,竊獨信之;如何斯言,徒能見欺!年甫過立,奄與世辭。
長歸蒿裡,邈無還期。
惟我與爾,匪但親友,父則同生,母則從母。
相及龆齒,并罹偏咎,斯情實深,斯愛實厚。
念疇昔日,同房之歡。
冬無缊褐,夏渴瓢箪;相将以道,相開以顔。
豈不多乏,忽忘饑寒 餘嘗學仕,纏綿人事。
流浪無成,懼負素志。
斂策歸來,爾知我意。
嘗願攜手,寘彼衆議。
每憶有秋,我将其刈。
與汝偕行,舫舟同濟。
三宿水濱,樂飲川界。
靜月澄高,溫風始逝。
撫杯而言,物久人脆。
奈何吾弟,先我離世! 事不可尋,思亦何極。
日徂月流,寒暑代息。
死生異方,存亡有域。
候晨永歸,指塗載陟。
呱呱遺稚,未能正言;哀哀嫠人,禮儀孔閑。
庭樹如故,齋宇廓然。
孰雲敬遠,何時複還。
餘惟人斯,昧茲近情。
蓍龜有吉,制我祖行。
望旐翩翩,執筆涕盈。
神其有知,昭餘中誠。
嗚呼哀哉! ○顔延之-陶徵士诔 夫璿玉緻美,不為池隍之寶;桂椒信芳,而非園林之實,豈期深而好遠哉?蓋雲殊性而已。
故無足而至者,物之藉也;随踵而立者,人之薄也。
若乃巢、高之抗行,夷、皓之峻節,故已父老堯、禹,辎铢周、漢。
而綿世浸遠,光靈不屬,至使菁華隐沒,芳流歇絕,不其惜乎。
雖今之作者,人自為量;而首路同塵,辍塗殊軌者多矣。
豈所以昭末景,泛餘波。
有晉征士尋陽陶淵明,南嶽之幽居者也。
弱不好弄,長實素心,學非稱師,文取指達,在衆不失其寡,處言愈見其默。
少而貧病,居無仆妾,井臼弗任,藜菽不給,母老子幼,就養勤匮。
遠惟田生緻親之議,追悟毛子捧檄之懷,初辭州府三命,後為彭澤今,道不偶物,棄官從好。
遂乃解體世紛,結志區外,定迹深栖,于是乎遠。
灌畦鬻蔬,為供魚寂之祭;織絢緯蕭,以充糧粒之費。
心好異書,性樂酒德,簡棄煩促,就成省曠。
殆所謂國爵屏貴,家人忘貧者與?有诏征為著作郎,稱疾不到。
春秋若幹,元嘉四年月日,卒于尋陽縣之某裡。
近識悲悼,遠上傷情,冥默福應,嗚呼淑貞。
夫實以诔華,名由谥高,苟允德義,貴賤何算焉。
若其寬樂令終之美,好廉克己之操,有合谥典,無愆前志。
故詢諸友好,宜谥曰靖節征土。
其辭曰: 物尚孤生,人固介立,豈伊時遘?曷雲世及?嗟乎若士,望古遙集,韬此洪族,蔑彼名級。
睦親之行,至自非敦,然諾之信,重于布言,廉深簡潔,貞夷粹溫,和而能峻,博而不繁。
依世尚同,詭時則異,有一于此,兩非默置。
豈若夫子,因心違事,畏榮好古,薄身厚志。
世霸虛禮,州壤推風。
孝惟義養,道必懷邦。
人之秉彜,不隘不恭。
爵同下士,祿等上農。
度量難鈞,進退可限,長卿棄官,稚賓自免。
子之悟之,何悟之辯?賦詩歸來,高蹈獨善。
亦既超曠,無适非心,汲流舊巘,葺宇家林,晨煙暮藹,春煦秋陰,陳書綴卷,置酒弦琴。
居備勤儉,躬兼貧病,人否其憂,子然其命。
隐約就閑,遷延辭聘,非直也明,是惟道性。
糾纏斡流,冥漠報施,孰雲與仁,實疑明智。
謂天蓋高,胡諐斯義?履信曷憑?思順何寘?年在中身,疢維痁疾,視死如歸,臨兇若吉,藥劑弗嘗,禱祀非恤,傃幽告終,懷和長畢。
嗚呼哀哉! 敬述靖節,式尊遺占,存不願豐,沒無求贍,省訃卻赙,輕哀薄斂,遭壤以穿,旋葬而窆。
嗚呼哀哉! 深心追往,遠情逐化,自爾介居,及我多暇,伊好之洽,接閻鄰舍,宵盤晝憩,舟車非駕。
念昔宴私,舉觞相誨:獨正者危,至方則閡,哲人卷舒,布在前載,取鑒不遠,吾規子佩。
爾實愀然,中言而發:違衆速尤,迕風先蹶,身才非實,榮聲有歇。
睿音永矣,誰箴餘阙?嗚呼哀哉!仁焉而終,智焉而斃,黔婁既沒,展禽亦逝。
其在先生,同塵往世。
旌此靖節,加彼康惠。
嗚呼哀哉! ○顔延之-陽給事祭 惟永初三年十一月十一日,宋故甯遠司馬、濮陽太守、彭城陽君卒。
嗚呼哀哉!瓒少禀志節,資性忠果,奉上以誠,率下有方。
朝嘉其能,故授以邊事。
永初之末,佐守滑台。
值國禍薦臻,王略中否,獯虜間釁,劘剝司兖,幽、并騎弩,屯逼鞏洛。
列營緣戍,相望屠潰。
瓒奮其猛銳,志不違難,立乎将卒之間,以緝華裔之衆。
罷困相保,堅守四旬,上下力屈,受陷勍寇,士師奔擾,棄軍争免。
而瓒誓命沈城,佻身飛镞,兵盡器竭,斃于旗下。
非夫貞壯之氣,勇烈之志,豈能臨敵引義,以死徇節者哉!景平之元,朝廷聞而傷之。
有诏曰:“故甯遠司馬濮陽太守陽瓒,滑台之逼,厲城固守,投命徇節,在危無撓。
古之烈士,無以加之。
可贈給事中。
振恤遺孤,以慰存亡。
”追寵既彰,人知慕節,河汴之間,有義風矣。
逮元嘉廊祚,聖神紀物,光昭茂緒,旌錄舊勳,苟有概于貞孝者,實事感于仁明。
末臣蒙固,側聞至訓,敢詢諸前典而為之诔。
其辭曰: 貞不常祐,義有必甄。
處父勤君,怨在登賢。
苫夷緻果,題子行間。
忠壯之烈,宜自爾先,舊勳雖發,邑氏遂傳。
惟邑及氏,自溫祖陽,狐續既降,晉族弗昌。
之子之生,立績宋皇,拳猛沉毅,溫敏肅良。
如彼竹柏,負雪懷霜;如彼騑驷,配服骖衡。
邊兵喪律,王略未恢,函陝堙阻,瀍洛蒿萊,朔馬東骛,胡風南埃,路無歸轊,野有委骸。
帝圖斯艱,簡兵授才,實命陽子,佐師危台。
憬彼危台,在滑之坰,周、衛是交,鄭、翟是争。
昔惟華國,今實邊亭,憑巘結關,負河索城,金柝夜擊,和門晝扃。
料敵厭難,時維陽生。
涼冬氣勁,塞外草衰,逷矣獯虜,乘障犯威,鳴骥橫厲,霜镝高翚,轶我河縣,俘我洛畿,攢鋒成林,投鞍為圍,翳翳窮壘,嗷嗷群悲。
師老變形,地孤援闊,卒無半菽,馬實拑秣,守未焚沖,攻已濡褐。
烈烈陽子,在困彌達,勉慰痍傷,拊巡饑渴,力雖可窮,氣不可奪,義立邊疆,身終鋒栝。
嗚呼哀哉! 贲父隕節,魯人是志;汧督效貞,晉策攸紀。
皇上嘉悼,思存寵異,于以贈之,言登給事,疏爵紀庸,恤孤表嗣。
嗟爾義士,沒有馀喜。
嗚呼哀哉! ○顔延之-祭屈原文 惟有宋五年月日,湘州刺史吳郡張邵,恭承帝命,建旟舊楚。
訪懷沙之淵,得捐珮之浦。
弭節羅潭,舣舟汨渚。
乃遣戶曹掾某,敬祭故楚三闾大夫屈君之靈。
蘭薰而摧,玉缜則折。
物忌堅芳,人諱明潔。
曰若先生,逢辰之缺。
溫風怠時,飛霜急節。
嬴、羋遘紛,昭、懷不端。
謀折儀、尚,貞蔑椒、蘭。
身絕郢阙,迹篇湘幹。
比物荃荪,連類龍鸾。
聲溢金石,志華日月。
如彼樹芳,實穎實發。
望汨心欷,瞻羅思越。
藉用可塵,昭忠難阙。
○謝惠連-祭古冢文 東府掘城北塹入丈餘,得古冢。
上無封域,不用磚甓。
以木為椁,中有二棺,正方,兩頭無和。
明器之屬,材瓦桐漆,有數十種,多異形,不可盡識。
刻木為人,長三尺,可有二十餘頭。
初開見,悉是人形,以物枨撥之,應手灰滅。
棺上有五铢錢百餘枚。
水中有甘蔗節,及梅李核瓜瓣,皆浮出,不甚爛壞。
銘志不存,世代不可得而知也。
公命城者改埋于東岡,祭之以豚酒。
既不知其名字遠近,故假為之号日溟漠君雲爾。
元嘉七年,九月十四日,司徒禦屬領直兵今史統作城錄事臨漳令亭侯朱林,具豚醪之祭,敬薦溟漠君之靈: 參總徒旅,版築是司。
窮泉為塹,聚壤成基。
一椁既啟,雙棺在茲。
舍畚凄怆,縱鐘漣洏。
刍靈已毀,塗車既摧,幾筵糜腐,俎豆傾低。
盤或梅李,盎或醢醯,蔗傳餘節,瓜表遺犀。
追惟夫子,生自何代?曜質幾年?潛靈幾載?為壽為夭?甯顯甯晦?銘志堙滅,姓字不傳,今誰子後?曩誰子先?功名美惡,如何蔑然? 百堵皆作,十仞斯齊,墉不可轉,塹不可回。
黃腸既毀,便房已頹,循題興念,撫俑增哀。
射聲垂仁,廣漢流渥,祠骸府阿,掩骼城曲。
仰羨古風,為君改蔔,輪移北隍,窀穸東麓。
圹即新營,棺仍舊木。
合葬非古,周公所存,敬遵昔義,還祔雙魂。
酒以兩壺,牲以特豚,幽靈仿佛,歆我犧樽。
嗚呼哀哉! ○王僧達-祭顔光?文 維宋孝建三年九月癸醜朔,十九日辛未,王君以山羞野酌,敬祭顔君之靈: 嗚呼哀哉!夫德以道樹,禮以仁清。
惟君之懿,早歲飛聲。
義窮幾彖,文蔽班楊。
性婞剛潔,志度淵英。
登朝光國,實宋之華。
才通漢魏,譽浃龜沙,服爵帝典,栖志雲阿。
清交素友,比景共波。
氣高叔夜,嚴方仲舉。
逸翮獨翔,孤風絕侶。
流連酒德,嘯歌琴緒。
遊顧移年,契闊宴處。
春風首時,爰談爰賦;秋露未凝,歸神太素。
明發晨駕,瞻廬望路,心凄目泫,情條雲互。
涼陰掩軒,娥月寝耀。
微燈動光,幾牍誰照?衾衽長塵,絲竹罷調。
攬悲蘭宇,屑涕松峤。
古來共盡,牛山有淚。
非獨昊天,殲我明懿。
以此忍哀,敬陳奠饋。
申酌長懷,顧望歔欷。
嗚呼哀哉! ○齊高祖-即位告天文 皇帝臣某敢用玄牡,昭告皇皇後帝。
宋帝陟鑒乾序,欽若明命,以命于道成。
夫肇自生民,樹以司牧,所以闡極則天,開元創物,肆茲大道。
天下惟公,命不于常。
昔在虞、夏,受終上代,粵自漢、魏,揖讓中葉,鹹炳諸典谟,載在方冊。
水德既微,仍世多故,實賴道成匡拯之功,以弘濟于厥艱。
大造颠墜,再構區宇,宣禮明刑,締仁緝義。
晷緯凝象,川嶽表靈,誕惟天人,罔弗和會。
乃仰協歸運,景屬與能,用集大命于茲。
辭德匪嗣,至于累仍,而群公卿士,庶尹禦事,爰及黎獻,至于百戎,佥曰“皇天眷命,不可以固違,人神無托,不可以曠主”。
畏天之威,敢不祗順鴻曆?敬簡元辰,虔奉皇符,升壇受禅,告類上帝,以永答民衷,式敷萬國。
惟明靈是飨! ○陸贽-拟告謝昊天上帝冊文 維貞元元年歲次乙醜十一月癸已朔十一日癸卯,嗣天子臣某,敢昭告于昊天上帝:顧惟寡昧,不克明道,丕膺眷命,俾作神主。
常恐獲戾上下,而播災於人,兢兢業業,夙夜祗畏。
居位五祀,德馨蔑聞,皇靈不歆,是用大儆。
殷憂播蕩,逾曆三時,誠懼烈祖之耿光,墜而不耀,側身思咎,庶補将來。
上帝顧懷,誘衷悔禍,剿兇慝之淩暴,雪人神之憤恥,舊物不改,神(一作臣)心載新。
茲乃九廟遺休,兆人介福,以臣之責,其何解焉?間屬寇虞,久稽告謝,今近郊甫定,長至在辰,謹以玉帛犧牲,粢盛庶品,冀憑燎,式薦至誠。
太祖景皇帝配神作主,尚飨! ○陸贽-拟告謝代宗廟文 維貞元元年,歲次乙醜,十一月癸巳朔,十一日癸卯,孝子嗣皇帝臣某,敢昭告于皇考代宗睿文孝皇帝:伏惟元德廣運,重光盛業,武平多難,仁育群生,謂臣克堪,付以大寶。
臣自底不類,再罹播遷,宗祧乏享,億兆靡依。
下辜人心,上負先顧,敢愛隕越,苟全眇身?大懼社稷阽危,以增九廟之愧,由是忍恥誓志,庶補前羞。
列聖在天,鑒臣精懇,敷錫丕,俾之缵承,兇渠殄夷,都邑如舊。
茲臣獲執犧牲币,載見于廟廷,感慕慚惶,若罔攸厝,謹以雲雲。
陳誠待罪,式奉嚴。
尚飨! ○韓愈-祭田橫文 貞元十一年九月,愈如東京,道出田橫墓下,感橫義高能得士,因取酒以祭,為文而吊之。
其辭曰: 事有曠百世而相感者,餘不自知其何心。
非今世之所稀,孰為使餘欷而不可禁。
餘既博現乎天下,曷有庶幾乎夫子之所為。
死者不複生,嗟餘去此其從誰。
當秦氏之敗亂,得一士而可王。
何五百人之擾擾,而不能脫夫子于劍。
抑所寶之非賢,亦天命之有常。
昔阙裡之多士,孔聖亦雲其遑遑。
苟餘行之不迷,雖颠沛其何傷。
自古死者非一,夫子至今有耿光。
跪陳辭而薦酒,魂仿佛而來享。
○韓愈-祭張員外文 維年月日,彰義軍行軍司馬守太子右庶子兼禦史中丞韓愈,謹遣某乙以庶羞清酌之奠,祭于亡友故河南縣令張十二員外之靈。
貞元十九,君為禦史;餘以無能,同诏并跱。
君德渾剛,标高揭己;有不吾如,唾猶泥滓。
餘戆而狂,年未
長算屈于短日,遠迹頓于促路。
嗚呼!豈特瞽史之異阙景,黔黎之怪頹岸乎?觀其所以顧命家嗣,贻謀四子,經國之略既遠,隆家之訓亦宏。
又雲:‘吾在軍中,持法是也,至于小忿怒,大過失,不當效也。
’善乎達人之谠言矣。
持姬女而指季豹以示四子曰:‘以累汝。
’因泣下。
傷哉!曩以天下自任,今以愛子托人。
同乎盡者無餘,而得乎亡者無存。
然而婉娈房闼之内,綢缪家人之務,則幾乎密與?又曰:‘吾捷好伎人,皆著銅雀台。
于台堂上施八尺床繐帳,朝晡上脯糒之屬,月朝十五,辄向帳作伎。
汝等時時登銅雀台,望吾西陵墓田。
’又雲:‘馀香可分與諸夫人。
諸舍中無所為,學作履組賣也。
吾曆官所得绶,皆著藏中。
吾餘衣裘,可别為一藏。
不能者,兄弟可共分之。
’既而竟分焉。
亡者可以勿求,存者可以勿違。
求與違不其兩傷乎?悲夫!愛有大而必失,惡有甚而必得。
智慧不能去其惡,威力不能全其愛。
故前識所不用心,而聖人罕言焉。
若乃系情絫于外物,留曲念于閨房,亦賢俊之所直廢乎?”于是遂憤懑而獻吊雲爾。
接皇漢之末緒,值王途之多違。
伫重淵以育鱗,撫慶雲而遐飛。
運神道以載德,乘露風而扇威。
摧群雄而電擊,舉勁敵其如遺。
指八極以遠略,必翦焉而後綏。
厘三才之阙典,啟天地之禁闱。
舉修綱之絕紀,紐大音之解徽。
掃雲物以貞觀,要萬途而來歸。
丕大德以宏覆,援日月而齊輝。
濟元功于九有,固舉世之所推。
彼人事之大造,夫何往而不臻?将覆篑幹浚谷,擠為山乎九天。
苟理窮而性盡,豈長算之所研?悟臨川之有悲,固梁木其必颠。
當建安之三八,實大命之所艱。
雖光昭于曩載,将稅駕于此年。
惟降神之綿邈,眇千載而遠期。
信斯武之未喪,膺靈符而在茲。
雖龍飛于文昌,非王心之所怡。
憤西夏以鞠旅,溯秦川而舉旗。
逾鎬京而不豫,臨渭濱而有疑。
冀翌日之雲廖,彌四旬而成災。
詠歸途以反旆,登崤渑而朅來。
次洛汭而大漸,指六軍曰念哉。
伊君王之赫奕,實終古之所難。
威先天而蓋世,力蕩海而拔山。
厄奚險而弗濟?敵何強而不殘?每因禍以禔福,亦踐危而必安。
迄在茲而蒙昧,慮噤閉而無端。
委軀命以待難,痛沒世而永言。
撫四子以深念,循膚體而頹歎。
迨營魄之未離,假馀息乎音翰。
執姬女以嚬瘁,指季豹而漼焉。
氣沖襟以嗚咽,涕垂睫而汍瀾。
違率土以靖寐,戢彌天乎一棺。
咨宏度之峻邈,壯大業之允昌。
思居終而恤始,命臨沒而肇揚。
援貞吝以惎悔,雖在我而不臧。
惜内顧之纏綿,恨末命之微詳。
纡廣念于履組,塵清慮于馀香。
結遺情之婉娈,何命促而意長?陳法服于帷座,陪窈窕于玉房。
宣備物于虛器,發哀音于舊倡。
矯戚容以赴節,掩零淚而薦觞。
物無微而不存,體無惠而不亡。
庶聖靈之響像,想幽神之複光。
苟形聲之翳沒,雖音景其必藏。
徽清弦而獨奏,進脯糒而誰嘗?悼繐帳之冥漠,怨西陵之茫茫。
登爵台而群悲,貯美目其何望。
既晞古以遺累,信簡禮而薄葬。
彼裘绂于何有,贻塵謗于後王。
嗟大戀之所存,故雖哲而不忘。
覽遺籍以慷慨,獻茲文而凄傷。
○陶潛-自祭文 歲惟丁卯,律中無射,天寒夜長,風氣蕭索,鴻雁于征,草木黃落。
陶子将辭逆旅之館,永歸于本宅。
故人凄其相悲,同祖行于今夕。
羞以嘉蔬,薦以清酌。
候顔已冥,聆音愈漠。
嗚呼哀哉! 茫茫大塊,悠悠高旻。
是生萬物,餘得為人。
自餘為人,逢運之貧。
箪瓢屢罄,絺绤冬陳。
含歡谷汲,行歌負薪。
翳翳柴門,事我宵晨。
春秋代謝,有務中園。
載耘載耔,乃育乃繁。
欣以素牍,和以七弦。
冬曝其日,夏濯其泉。
勤靡餘勞,心有常閑。
樂天委分,以至百年。
惟此百年,夫人愛之。
懼彼無成,愒日惜時。
存為世珍,沒亦見思。
嗟我獨邁,曾是異茲。
寵非已榮,涅豈吾缁?捽兀窮廬,酣飲賦詩。
識運知命,疇能罔眷?餘今斯化,可以無恨。
壽涉百齡,身慕肥遁。
從老得終,奚所複戀?寒暑逾邁,亡既異存。
外姻晨來,良友宵奔。
葬之中野,以安其魂。
窅窅我行,蕭蕭墓門。
奢恥宋臣,儉笑王孫。
廓兮已滅,慨焉已遐。
不封不樹,日月遂過。
匪貴前譽,孰重後歌。
人生實難,死如之何。
嗚呼哀哉! ○陶潛-祭從弟敬遠文 歲在辛亥,月惟仲秋,旬有九日,從弟敬遠,蔔辰雲窆,永甯後土。
感平生之遊處,悲一往之不返。
情恻恻以摧心,淚愍愍而盈眼。
乃以園果時醪,祖其将行。
嗚呼哀哉! 于铄吾弟,有操有概。
孝發幼齡,友自天愛。
少思寡欲,靡執靡介。
後己先人,臨财思惠。
心遺得失,情不依世。
其色能溫,其言則厲。
樂勝朋高,好是文藝。
遙遙帝鄉,爰感奇心。
絕粒委務,考槃山陰。
淙淙懸溜,暧暧荒林。
晨采上藥,夕閑素琴。
曰仁者壽,竊獨信之;如何斯言,徒能見欺!年甫過立,奄與世辭。
長歸蒿裡,邈無還期。
惟我與爾,匪但親友,父則同生,母則從母。
相及龆齒,并罹偏咎,斯情實深,斯愛實厚。
念疇昔日,同房之歡。
冬無缊褐,夏渴瓢箪;相将以道,相開以顔。
豈不多乏,忽忘饑寒 餘嘗學仕,纏綿人事。
流浪無成,懼負素志。
斂策歸來,爾知我意。
嘗願攜手,寘彼衆議。
每憶有秋,我将其刈。
與汝偕行,舫舟同濟。
三宿水濱,樂飲川界。
靜月澄高,溫風始逝。
撫杯而言,物久人脆。
奈何吾弟,先我離世! 事不可尋,思亦何極。
日徂月流,寒暑代息。
死生異方,存亡有域。
候晨永歸,指塗載陟。
呱呱遺稚,未能正言;哀哀嫠人,禮儀孔閑。
庭樹如故,齋宇廓然。
孰雲敬遠,何時複還。
餘惟人斯,昧茲近情。
蓍龜有吉,制我祖行。
望旐翩翩,執筆涕盈。
神其有知,昭餘中誠。
嗚呼哀哉! ○顔延之-陶徵士诔 夫璿玉緻美,不為池隍之寶;桂椒信芳,而非園林之實,豈期深而好遠哉?蓋雲殊性而已。
故無足而至者,物之藉也;随踵而立者,人之薄也。
若乃巢、高之抗行,夷、皓之峻節,故已父老堯、禹,辎铢周、漢。
而綿世浸遠,光靈不屬,至使菁華隐沒,芳流歇絕,不其惜乎。
雖今之作者,人自為量;而首路同塵,辍塗殊軌者多矣。
豈所以昭末景,泛餘波。
有晉征士尋陽陶淵明,南嶽之幽居者也。
弱不好弄,長實素心,學非稱師,文取指達,在衆不失其寡,處言愈見其默。
少而貧病,居無仆妾,井臼弗任,藜菽不給,母老子幼,就養勤匮。
遠惟田生緻親之議,追悟毛子捧檄之懷,初辭州府三命,後為彭澤今,道不偶物,棄官從好。
遂乃解體世紛,結志區外,定迹深栖,于是乎遠。
灌畦鬻蔬,為供魚寂之祭;織絢緯蕭,以充糧粒之費。
心好異書,性樂酒德,簡棄煩促,就成省曠。
殆所謂國爵屏貴,家人忘貧者與?有诏征為著作郎,稱疾不到。
春秋若幹,元嘉四年月日,卒于尋陽縣之某裡。
近識悲悼,遠上傷情,冥默福應,嗚呼淑貞。
夫實以诔華,名由谥高,苟允德義,貴賤何算焉。
若其寬樂令終之美,好廉克己之操,有合谥典,無愆前志。
故詢諸友好,宜谥曰靖節征土。
其辭曰: 物尚孤生,人固介立,豈伊時遘?曷雲世及?嗟乎若士,望古遙集,韬此洪族,蔑彼名級。
睦親之行,至自非敦,然諾之信,重于布言,廉深簡潔,貞夷粹溫,和而能峻,博而不繁。
依世尚同,詭時則異,有一于此,兩非默置。
豈若夫子,因心違事,畏榮好古,薄身厚志。
世霸虛禮,州壤推風。
孝惟義養,道必懷邦。
人之秉彜,不隘不恭。
爵同下士,祿等上農。
度量難鈞,進退可限,長卿棄官,稚賓自免。
子之悟之,何悟之辯?賦詩歸來,高蹈獨善。
亦既超曠,無适非心,汲流舊巘,葺宇家林,晨煙暮藹,春煦秋陰,陳書綴卷,置酒弦琴。
居備勤儉,躬兼貧病,人否其憂,子然其命。
隐約就閑,遷延辭聘,非直也明,是惟道性。
糾纏斡流,冥漠報施,孰雲與仁,實疑明智。
謂天蓋高,胡諐斯義?履信曷憑?思順何寘?年在中身,疢維痁疾,視死如歸,臨兇若吉,藥劑弗嘗,禱祀非恤,傃幽告終,懷和長畢。
嗚呼哀哉! 敬述靖節,式尊遺占,存不願豐,沒無求贍,省訃卻赙,輕哀薄斂,遭壤以穿,旋葬而窆。
嗚呼哀哉! 深心追往,遠情逐化,自爾介居,及我多暇,伊好之洽,接閻鄰舍,宵盤晝憩,舟車非駕。
念昔宴私,舉觞相誨:獨正者危,至方則閡,哲人卷舒,布在前載,取鑒不遠,吾規子佩。
爾實愀然,中言而發:違衆速尤,迕風先蹶,身才非實,榮聲有歇。
睿音永矣,誰箴餘阙?嗚呼哀哉!仁焉而終,智焉而斃,黔婁既沒,展禽亦逝。
其在先生,同塵往世。
旌此靖節,加彼康惠。
嗚呼哀哉! ○顔延之-陽給事祭 惟永初三年十一月十一日,宋故甯遠司馬、濮陽太守、彭城陽君卒。
嗚呼哀哉!瓒少禀志節,資性忠果,奉上以誠,率下有方。
朝嘉其能,故授以邊事。
永初之末,佐守滑台。
值國禍薦臻,王略中否,獯虜間釁,劘剝司兖,幽、并騎弩,屯逼鞏洛。
列營緣戍,相望屠潰。
瓒奮其猛銳,志不違難,立乎将卒之間,以緝華裔之衆。
罷困相保,堅守四旬,上下力屈,受陷勍寇,士師奔擾,棄軍争免。
而瓒誓命沈城,佻身飛镞,兵盡器竭,斃于旗下。
非夫貞壯之氣,勇烈之志,豈能臨敵引義,以死徇節者哉!景平之元,朝廷聞而傷之。
有诏曰:“故甯遠司馬濮陽太守陽瓒,滑台之逼,厲城固守,投命徇節,在危無撓。
古之烈士,無以加之。
可贈給事中。
振恤遺孤,以慰存亡。
”追寵既彰,人知慕節,河汴之間,有義風矣。
逮元嘉廊祚,聖神紀物,光昭茂緒,旌錄舊勳,苟有概于貞孝者,實事感于仁明。
末臣蒙固,側聞至訓,敢詢諸前典而為之诔。
其辭曰: 貞不常祐,義有必甄。
處父勤君,怨在登賢。
苫夷緻果,題子行間。
忠壯之烈,宜自爾先,舊勳雖發,邑氏遂傳。
惟邑及氏,自溫祖陽,狐續既降,晉族弗昌。
之子之生,立績宋皇,拳猛沉毅,溫敏肅良。
如彼竹柏,負雪懷霜;如彼騑驷,配服骖衡。
邊兵喪律,王略未恢,函陝堙阻,瀍洛蒿萊,朔馬東骛,胡風南埃,路無歸轊,野有委骸。
帝圖斯艱,簡兵授才,實命陽子,佐師危台。
憬彼危台,在滑之坰,周、衛是交,鄭、翟是争。
昔惟華國,今實邊亭,憑巘結關,負河索城,金柝夜擊,和門晝扃。
料敵厭難,時維陽生。
涼冬氣勁,塞外草衰,逷矣獯虜,乘障犯威,鳴骥橫厲,霜镝高翚,轶我河縣,俘我洛畿,攢鋒成林,投鞍為圍,翳翳窮壘,嗷嗷群悲。
師老變形,地孤援闊,卒無半菽,馬實拑秣,守未焚沖,攻已濡褐。
烈烈陽子,在困彌達,勉慰痍傷,拊巡饑渴,力雖可窮,氣不可奪,義立邊疆,身終鋒栝。
嗚呼哀哉! 贲父隕節,魯人是志;汧督效貞,晉策攸紀。
皇上嘉悼,思存寵異,于以贈之,言登給事,疏爵紀庸,恤孤表嗣。
嗟爾義士,沒有馀喜。
嗚呼哀哉! ○顔延之-祭屈原文 惟有宋五年月日,湘州刺史吳郡張邵,恭承帝命,建旟舊楚。
訪懷沙之淵,得捐珮之浦。
弭節羅潭,舣舟汨渚。
乃遣戶曹掾某,敬祭故楚三闾大夫屈君之靈。
蘭薰而摧,玉缜則折。
物忌堅芳,人諱明潔。
曰若先生,逢辰之缺。
溫風怠時,飛霜急節。
嬴、羋遘紛,昭、懷不端。
謀折儀、尚,貞蔑椒、蘭。
身絕郢阙,迹篇湘幹。
比物荃荪,連類龍鸾。
聲溢金石,志華日月。
如彼樹芳,實穎實發。
望汨心欷,瞻羅思越。
藉用可塵,昭忠難阙。
○謝惠連-祭古冢文 東府掘城北塹入丈餘,得古冢。
上無封域,不用磚甓。
以木為椁,中有二棺,正方,兩頭無和。
明器之屬,材瓦桐漆,有數十種,多異形,不可盡識。
刻木為人,長三尺,可有二十餘頭。
初開見,悉是人形,以物枨撥之,應手灰滅。
棺上有五铢錢百餘枚。
水中有甘蔗節,及梅李核瓜瓣,皆浮出,不甚爛壞。
銘志不存,世代不可得而知也。
公命城者改埋于東岡,祭之以豚酒。
既不知其名字遠近,故假為之号日溟漠君雲爾。
元嘉七年,九月十四日,司徒禦屬領直兵今史統作城錄事臨漳令亭侯朱林,具豚醪之祭,敬薦溟漠君之靈: 參總徒旅,版築是司。
窮泉為塹,聚壤成基。
一椁既啟,雙棺在茲。
舍畚凄怆,縱鐘漣洏。
刍靈已毀,塗車既摧,幾筵糜腐,俎豆傾低。
盤或梅李,盎或醢醯,蔗傳餘節,瓜表遺犀。
追惟夫子,生自何代?曜質幾年?潛靈幾載?為壽為夭?甯顯甯晦?銘志堙滅,姓字不傳,今誰子後?曩誰子先?功名美惡,如何蔑然? 百堵皆作,十仞斯齊,墉不可轉,塹不可回。
黃腸既毀,便房已頹,循題興念,撫俑增哀。
射聲垂仁,廣漢流渥,祠骸府阿,掩骼城曲。
仰羨古風,為君改蔔,輪移北隍,窀穸東麓。
圹即新營,棺仍舊木。
合葬非古,周公所存,敬遵昔義,還祔雙魂。
酒以兩壺,牲以特豚,幽靈仿佛,歆我犧樽。
嗚呼哀哉! ○王僧達-祭顔光?文 維宋孝建三年九月癸醜朔,十九日辛未,王君以山羞野酌,敬祭顔君之靈: 嗚呼哀哉!夫德以道樹,禮以仁清。
惟君之懿,早歲飛聲。
義窮幾彖,文蔽班楊。
性婞剛潔,志度淵英。
登朝光國,實宋之華。
才通漢魏,譽浃龜沙,服爵帝典,栖志雲阿。
清交素友,比景共波。
氣高叔夜,嚴方仲舉。
逸翮獨翔,孤風絕侶。
流連酒德,嘯歌琴緒。
遊顧移年,契闊宴處。
春風首時,爰談爰賦;秋露未凝,歸神太素。
明發晨駕,瞻廬望路,心凄目泫,情條雲互。
涼陰掩軒,娥月寝耀。
微燈動光,幾牍誰照?衾衽長塵,絲竹罷調。
攬悲蘭宇,屑涕松峤。
古來共盡,牛山有淚。
非獨昊天,殲我明懿。
以此忍哀,敬陳奠饋。
申酌長懷,顧望歔欷。
嗚呼哀哉! ○齊高祖-即位告天文 皇帝臣某敢用玄牡,昭告皇皇後帝。
宋帝陟鑒乾序,欽若明命,以命于道成。
夫肇自生民,樹以司牧,所以闡極則天,開元創物,肆茲大道。
天下惟公,命不于常。
昔在虞、夏,受終上代,粵自漢、魏,揖讓中葉,鹹炳諸典谟,載在方冊。
水德既微,仍世多故,實賴道成匡拯之功,以弘濟于厥艱。
大造颠墜,再構區宇,宣禮明刑,締仁緝義。
晷緯凝象,川嶽表靈,誕惟天人,罔弗和會。
乃仰協歸運,景屬與能,用集大命于茲。
辭德匪嗣,至于累仍,而群公卿士,庶尹禦事,爰及黎獻,至于百戎,佥曰“皇天眷命,不可以固違,人神無托,不可以曠主”。
畏天之威,敢不祗順鴻曆?敬簡元辰,虔奉皇符,升壇受禅,告類上帝,以永答民衷,式敷萬國。
惟明靈是飨! ○陸贽-拟告謝昊天上帝冊文 維貞元元年歲次乙醜十一月癸已朔十一日癸卯,嗣天子臣某,敢昭告于昊天上帝:顧惟寡昧,不克明道,丕膺眷命,俾作神主。
常恐獲戾上下,而播災於人,兢兢業業,夙夜祗畏。
居位五祀,德馨蔑聞,皇靈不歆,是用大儆。
殷憂播蕩,逾曆三時,誠懼烈祖之耿光,墜而不耀,側身思咎,庶補将來。
上帝顧懷,誘衷悔禍,剿兇慝之淩暴,雪人神之憤恥,舊物不改,神(一作臣)心載新。
茲乃九廟遺休,兆人介福,以臣之責,其何解焉?間屬寇虞,久稽告謝,今近郊甫定,長至在辰,謹以玉帛犧牲,粢盛庶品,冀憑燎,式薦至誠。
太祖景皇帝配神作主,尚飨! ○陸贽-拟告謝代宗廟文 維貞元元年,歲次乙醜,十一月癸巳朔,十一日癸卯,孝子嗣皇帝臣某,敢昭告于皇考代宗睿文孝皇帝:伏惟元德廣運,重光盛業,武平多難,仁育群生,謂臣克堪,付以大寶。
臣自底不類,再罹播遷,宗祧乏享,億兆靡依。
下辜人心,上負先顧,敢愛隕越,苟全眇身?大懼社稷阽危,以增九廟之愧,由是忍恥誓志,庶補前羞。
列聖在天,鑒臣精懇,敷錫丕,俾之缵承,兇渠殄夷,都邑如舊。
茲臣獲執犧牲币,載見于廟廷,感慕慚惶,若罔攸厝,謹以雲雲。
陳誠待罪,式奉嚴。
尚飨! ○韓愈-祭田橫文 貞元十一年九月,愈如東京,道出田橫墓下,感橫義高能得士,因取酒以祭,為文而吊之。
其辭曰: 事有曠百世而相感者,餘不自知其何心。
非今世之所稀,孰為使餘欷而不可禁。
餘既博現乎天下,曷有庶幾乎夫子之所為。
死者不複生,嗟餘去此其從誰。
當秦氏之敗亂,得一士而可王。
何五百人之擾擾,而不能脫夫子于劍。
抑所寶之非賢,亦天命之有常。
昔阙裡之多士,孔聖亦雲其遑遑。
苟餘行之不迷,雖颠沛其何傷。
自古死者非一,夫子至今有耿光。
跪陳辭而薦酒,魂仿佛而來享。
○韓愈-祭張員外文 維年月日,彰義軍行軍司馬守太子右庶子兼禦史中丞韓愈,謹遣某乙以庶羞清酌之奠,祭于亡友故河南縣令張十二員外之靈。
貞元十九,君為禦史;餘以無能,同诏并跱。
君德渾剛,标高揭己;有不吾如,唾猶泥滓。
餘戆而狂,年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