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七·詞賦之屬下編二
關燈
小
中
大
播名。
與朋以信,行物以誠。
怡怡昆弟,穆穆家庭。
發響九臯,翰飛紫冥。
頻在省闼,亦司于京。
刑以之中,政以之平。
猗欤彥鑒,思參文雅。
率性任真,器成非假。
靡矜于高,莫恥于下。
乃謝朱門,歸迹林野。
宗敬延譽,号為四俊。
華藻雲飛,金聲夙振。
中遇沉疴,賦詩以訊。
忠顯于辭,理出于韻。
高滄朗達,默識淵通。
領新悟異,發自心胸。
質侔和璧,文炳雕龍。
耀姿天邑,衣錦舊邦。
士元先覺,介焉不惑。
振袂來庭,始賓王國。
蹈方履正,好是繩墨。
淑人君子,其儀不忒。
孔稱遊、夏,漢美淵、雲。
越哉百度,出類逾群。
司言秘閣,作牧河、汾。
移風易俗,理亂解紛。
融彼滞義,渙此潛文。
儒道以析,九流以分。
崔宗二賢,誕性英偉。
擢穎闾閻,聞名象魏。
謇謇儀形,邈邈風氣。
達而不矜,素而能贲。
潘符标尚,杜熙好和。
清不潔流,渾不同波。
絕希龍津,止分上科。
幽而逾顯,損而逾多。
張綱柔謙,叔術正直。
道雅洽聞,弼為兼識。
拔萃衡門,俱漸鴻翼。
發憤忘食,豈要鬥食?率禮從仁,罔愆于式。
失不系心,得不形色。
郎苗始舉,用均已試。
智足周身,言足為治。
性協于時,情敏于事。
與今而同,與古曷異? 物以利移,人以酒昏。
侯生潔己,惟義是敦。
日縱醇醪,逾敬逾溫。
其在私室,如涉公門。
季才之性,柔而執競。
屆彼南秦,申威緻命。
誘之以權,矯之以正。
帝道用光,邊土納慶。
群賢遭世,顯名有代。
志竭其忠,才盡其概。
體襲朱裳,腰紐雙佩。
榮曜當時,風高千載。
君臣相遇,理實難偕。
昔因朝命,與之克諧。
披衿散想,解帶舒懷。
此昕如昨,存亡奄乖。
靜言思之,中心九摧。
揮毫頌德,潸爾增哀。
○元結-中興頌 天寶十四載,安祿山陷洛陽。
明年,陷長安。
天子幸蜀,太子即位于靈武。
明年,皇帝移軍鳳翔。
其年複兩京,上皇還京師。
於戲!前代帝王,有盛德大業者,必見于歌頌。
若今歌頌大業,刻之金石,非老于文學,其誰宜為!頌日: 噫嘻前朝,孽臣奸驕,為惛為妖。
邊将騁兵,毒亂國經,群生失甯。
大駕南巡,百寮竄身,奉賊稱臣。
天将昌唐,繁睨我皇,匹馬北方。
獨立一呼,千麾萬旖,戎卒前驅。
我師其東,儲皇撫戎,蕩攘群兇。
複服指期,曾不逾時,有國無之。
事有至難,宗廟再安,二聖重歡。
地辟天開,蠲除襖災,瑞慶大來。
兇徒逆俦,涵濡天休,死生堪羞。
功勞位尊,忠烈名存,澤流子孫。
盛德之興,山高日升,萬福是膺。
能令大君,聲容沄沄,不在斯文。
湘江東西,中直浯溪,石崖天齊。
可磨可鑴,刊此頌焉,何千萬年! ○韓愈-五箴 人患不知其過,既知之不能改,是無勇也。
餘生三十有八年。
發之短者日益白,齒之搖者日益脫,聰明不及於前時,道德日負於初心。
其不至于君子而卒為小人也,昭昭矣!作《五箴》以訟其惡雲。
【遊箴】 餘少之時,将求多能,蚤夜以孜孜;餘今之時,既飽而嬉,蚤夜以無為。
嗚呼餘乎,其無知乎?君子之棄,而小人之歸乎? 【言箴】 不知言之人,烏可與言?知言之人,默焉而其意已傳。
幕中之辯,人反以汝為叛;台中之評,人反以汝為傾。
汝不懲邪!而呶呶以害其生邪! 【行箴】 行與義乖,言與法違,後雖無害,汝可以悔;行也無邪,言也無頗,死而不死,汝悔而何?宜悔而休,汝惡曷瘳?宜休而悔,汝善安在?悔不可追,悔不可為;思而斯得,汝則弗思。
【好惡箴】 無善而好,不觀其道;無悖而惡,不詳其故。
前之所好,今見其尤;從也為比,舍也為仇。
前之所惡,今見其臧;從也為愧,舍也為狂。
維仇維比,維狂維愧,于身不祥,于德不義。
不義不祥,維惡之大,幾如是為,而不颠沛?齒之尚少,庸有不思,今其老矣,不慎胡為! 【知名箴】 内不足者,急于人知;霈焉有餘,厥聞四馳。
今日告汝,知名之法:勿病無聞,病其晔晔。
昔者子路,惟恐有聞,赫然千載,德譽愈尊。
矜汝文章,負汝言語,乘人不能,掩以自取。
汝非其父,汝非其師,不請而教,誰雲不欺?欺以賈憎,掩以媒怨,汝曾不寤,以及于難。
小人在辱,亦克知悔,及其既甯,終莫能戒。
既出汝心,又銘汝前,汝如不顧,禍亦宜然! ○韓愈-後漢三賢贊 王充者何?會稽上虞。
本自元城,爰來徙居。
師事班彪,家貧無書,閱書于肆,市肆是遊,一見誦憶,遂通衆流。
閉門潛思,《論衡》以修。
為州治中,自免歸欤。
同郡友人,謝姓夷吾,上書薦之,待诏公車,以不行。
年七十餘,乃作《養性》,一十六篇。
肅宗之時,終于永元。
王符節信,安定臨泾。
好學有志,為鄉人所輕。
憤世著論,《潛夫》是名。
《述赦》之篇,以赦為賊,良民之甚,其旨甚明。
皇甫度遼,聞至乃驚,衣不及帶,屣履出迎,豈若雁門,問雁呼卿。
不仕終家,籲嗟先生。
仲長統公理,山陽高平。
謂高幹有雄志而無雄才,其後果敗。
以此有聲,ㄈ傥敢言。
語默無常,人以為狂生。
州郡會召,稱疾不就。
著論見情,初舉尚書郎。
後參丞相軍事,卒不至于榮。
論說古今,發憤著書,《昌言》是名。
友人缪襲,稱其文章,足繼《西京》。
四十一終,何其短邪,嗚呼先生! ○柳宗元-伊尹五就桀贊 伊尹五就桀。
或疑曰:“湯之仁聞且見矣,桀之不仁聞且見矣,夫胡去就之亟也?”柳子曰:“惡,是吾所以見伊尹之大者也。
彼伊尹,聖人也。
聖人出于天下,不夏、商其心,心乎生民而已。
曰:‘孰能由吾言?由吾言者為堯、舜,而吾生人堯、舜人矣?’退而思曰:‘湯誠仁,其功遲;桀誠不仁,朝吾從而暮及于天下可也。
’于是就桀。
桀果不可得,反而從湯。
既而又思曰:‘尚可十一乎?使斯人蚤被其澤也。
’又往就桀。
桀不可,而又從湯。
以至于百一、千一、萬一,卒不可,乃相湯伐桀。
俾湯為堯、舜,而人為堯、舜之人,是吾所以見伊尹之大者也。
仁至于湯矣,四去之;不仁至于桀矣,五就之。
大人之欲速其功如此。
不然,湯、桀之辨,一恒人盡之矣,又奚以憧憧聖人之足觀乎?吾觀聖人之急生人,莫若伊尹;伊尹之大,莫若于五就桀。
”作《伊尹五就桀贊》: 聖有伊尹,思德于民。
往歸湯之仁,曰仁則仁矣,非久不親。
退思其速之道,宜夏是因。
就焉不可,複反亳殷。
猶不忍其遲,亟往以觀。
庶狂作聖,一日勝殘。
至千萬冀一,卒無其端。
五往不疲,其心乃安。
遂升自而,黜桀尊湯,遺民以完。
大人無形,與道為偶。
道之為大,為人父母。
大矣伊尹,惟聖之首。
既得其仁,猶病其久。
恒人所疑,我之所大。
嗚呼遠哉!志以為誨。
○柳宗元-平淮夷雅 《皇武》,命丞相度董師,集大功也。
皇耆其武,于溵于淮。
既巾乃車,環蔡其來。
狡衆昏嚚甚毒于酲。
狂奔叫呶,以幹大刑。
皇咨于度,惟汝一德。
曠誅四紀,其徯汝克。
錫汝斧钺,其往視師。
師是蔡人,以宥以厘。
度拜稽首,廟于元龜。
既祃既類,于社是宜。
金節煌煌。
钖盾雕戈。
犀甲熊旂,威命是荷。
度拜稽首,出次于東。
天子餞之,罍斝是崇。
鼎臑俎胾。
五獻百笾。
凡百卿士,班以周旋。
既涉于浐,乃翼乃前。
孰圖厥猶,其佐多賢。
宛宛周道,于山于川。
遠揚迩昭,陟降連連。
我旆我旗,于道于陌。
訓于群帥,拳勇來格。
公曰徐之,無恃頟頟。
式和爾容,惟義之宅。
進次于郾,彼昏卒狂。
裒兇鞠頑,鋒猬斧螗。
赤子匍匐。
厥父是亢。
怒其萌芽,以悖太陽。
王旅渾渾,是佚是怙。
既獲敵師,若饑得餔。
蔡兇伊窘,悉起來聚。
左搗其虛,靡愆厥慮。
載辟載祓,丞相是臨。
弛其武刑,谕我德心。
其危既安,有長如林。
曾是讙譊,化為讴吟。
皇曰來歸,汝複相予。
爵之成國,胙以夏虛。
度拜稽首,天子聖神。
度拜稽首,皇祐下人。
淮夷既平,震是朔南。
宜廟宜郊,以告德音。
歸牛休馬,豐稼于野。
我武惟皇,永保無疆。
◇皇武十有一章,章八句。
《方城》,命愬守也。
卒入蔡,得其大醜,以平淮右。
方城臨臨,王卒峙之。
匪徼匪競,皇有正命。
皇命于愬,往舒餘仁。
踣彼艱頑,柔惠是馴。
愬拜即命,于皇之訓。
既砺既攻,以後厥刃。
王師嶷嶷,熊罴是式。
銜勇韬力,日思予殛。
寇昏以狂,敢蹈愬疆。
士獲厥心,大袒高骧。
長戟酋矛,粲其綏章。
右翦左屠,聿禽其良。
其良既宥,告以父母。
恩柔于肌,卒貢爾有。
維彼攸恃,乃偵乃誘。
維彼攸宅,乃發乃守。
其恃爰獲,我功我多。
陰諜厥圖,以究爾訛。
雨雪洋洋,大風來加。
于燠其寒,于迩其遐。
汝陰之茫,懸瓠之峨。
是震是拔,大殲厥家。
狡虜既縻,輸于國都。
示之市人,即社行誅。
乃谕乃止,蔡有厚喜。
完其室家,仰父俯子。
汝水沄々,既清而瀰。
蔡人行歌,我步逶遲。
蔡人歌矣,蔡風和矣。
孰颣蔡初,胡<臬瓦>爾居。
式慕以康,為願有餘。
是究是咨,皇德既舒。
皇曰咨愬,裕乃父功。
昔我文祖,惟西平是庸。
内誨于家,外刑于邦。
孰是蔡人,而不率從。
蔡人率止,惟西平有子。
西平有子,惟我有臣。
疇允大邦,俾惠我人。
于廟告功,以顧萬方。
◇方城十章,章八句。
○程子-四箴 【視箴】 心兮本虛,應物無迹。
操之有要,視為之則。
蔽交于前,其中則遷。
制之于外,以安其内。
克己複禮,久而誠矣。
【聽箴】 人有秉彜,本乎天性。
知誘物化,遂亡其正。
卓彼先覺,知止有定。
閑邪存誠,非禮勿聽。
【言箴】 人心之動,因言以宣。
發禁躁妄,内斯靜專。
矧是樞機,興戎出好。
吉兇榮辱,惟其所召。
傷易則誕,傷煩則支。
己肆物忤,出悖來違。
非法不道,欽哉訓辭。
【動箴】 哲人知幾,誠之于思。
志士厲行,守之于為。
順理則裕,從欲惟危。
造次克念,戰兢自持。
習與性成,聖賢同歸。
○範浚-心箴 茫茫堪輿,俯仰無垠。
人于其閑,眇然有身。
是身之微,太倉稊米。
參為三才,曰惟心爾。
往古來今,孰無此心?心為形役,乃獸乃禽。
惟口耳目,手足動靜。
投閑抵隙為厥心病。
一心之微,衆欲攻之。
其與存者,嗚呼幾希!君子存誠,克念克敬。
天君泰然,百體從令。
○朱子-六先生畫像贊 濂溪先生 道喪千載,聖遠言湮。
不有先覺,孰開我人?書不盡言,圖不盡意。
風月無邊,庭草交翠。
明道先生 揚休山立,玉色金聲。
元氣之會,渾然天成。
瑞日祥雲,和風甘雨。
龍德正中,厥施斯普。
伊川先生 規員矩方,繩直準平。
允矣君子,展也大成!布帛之文,菽栗之味,知德者希,孰識其貴? 康節先生 天挺人豪,英邁蓋世。
駕風鞭霆,曆覽無際。
手探月窟,足蹑天根。
閑中今古,靜裹乾坤。
橫渠先生 蚤悅孫吳,晚逃佛老,勇撤臯比,一變至道。
精思力踐,妙契疾書。
訂頑之訓,示我廣居。
涑水先生 笃學力行,清修苦節。
有德有言,有功有烈。
深衣大帶,張拱徐趨。
遺像凜然,可肅薄夫!
與朋以信,行物以誠。
怡怡昆弟,穆穆家庭。
發響九臯,翰飛紫冥。
頻在省闼,亦司于京。
刑以之中,政以之平。
猗欤彥鑒,思參文雅。
率性任真,器成非假。
靡矜于高,莫恥于下。
乃謝朱門,歸迹林野。
宗敬延譽,号為四俊。
華藻雲飛,金聲夙振。
中遇沉疴,賦詩以訊。
忠顯于辭,理出于韻。
高滄朗達,默識淵通。
領新悟異,發自心胸。
質侔和璧,文炳雕龍。
耀姿天邑,衣錦舊邦。
士元先覺,介焉不惑。
振袂來庭,始賓王國。
蹈方履正,好是繩墨。
淑人君子,其儀不忒。
孔稱遊、夏,漢美淵、雲。
越哉百度,出類逾群。
司言秘閣,作牧河、汾。
移風易俗,理亂解紛。
融彼滞義,渙此潛文。
儒道以析,九流以分。
崔宗二賢,誕性英偉。
擢穎闾閻,聞名象魏。
謇謇儀形,邈邈風氣。
達而不矜,素而能贲。
潘符标尚,杜熙好和。
清不潔流,渾不同波。
絕希龍津,止分上科。
幽而逾顯,損而逾多。
張綱柔謙,叔術正直。
道雅洽聞,弼為兼識。
拔萃衡門,俱漸鴻翼。
發憤忘食,豈要鬥食?率禮從仁,罔愆于式。
失不系心,得不形色。
郎苗始舉,用均已試。
智足周身,言足為治。
性協于時,情敏于事。
與今而同,與古曷異? 物以利移,人以酒昏。
侯生潔己,惟義是敦。
日縱醇醪,逾敬逾溫。
其在私室,如涉公門。
季才之性,柔而執競。
屆彼南秦,申威緻命。
誘之以權,矯之以正。
帝道用光,邊土納慶。
群賢遭世,顯名有代。
志竭其忠,才盡其概。
體襲朱裳,腰紐雙佩。
榮曜當時,風高千載。
君臣相遇,理實難偕。
昔因朝命,與之克諧。
披衿散想,解帶舒懷。
此昕如昨,存亡奄乖。
靜言思之,中心九摧。
揮毫頌德,潸爾增哀。
○元結-中興頌 天寶十四載,安祿山陷洛陽。
明年,陷長安。
天子幸蜀,太子即位于靈武。
明年,皇帝移軍鳳翔。
其年複兩京,上皇還京師。
於戲!前代帝王,有盛德大業者,必見于歌頌。
若今歌頌大業,刻之金石,非老于文學,其誰宜為!頌日: 噫嘻前朝,孽臣奸驕,為惛為妖。
邊将騁兵,毒亂國經,群生失甯。
大駕南巡,百寮竄身,奉賊稱臣。
天将昌唐,繁睨我皇,匹馬北方。
獨立一呼,千麾萬旖,戎卒前驅。
我師其東,儲皇撫戎,蕩攘群兇。
複服指期,曾不逾時,有國無之。
事有至難,宗廟再安,二聖重歡。
地辟天開,蠲除襖災,瑞慶大來。
兇徒逆俦,涵濡天休,死生堪羞。
功勞位尊,忠烈名存,澤流子孫。
盛德之興,山高日升,萬福是膺。
能令大君,聲容沄沄,不在斯文。
湘江東西,中直浯溪,石崖天齊。
可磨可鑴,刊此頌焉,何千萬年! ○韓愈-五箴 人患不知其過,既知之不能改,是無勇也。
餘生三十有八年。
發之短者日益白,齒之搖者日益脫,聰明不及於前時,道德日負於初心。
其不至于君子而卒為小人也,昭昭矣!作《五箴》以訟其惡雲。
【遊箴】 餘少之時,将求多能,蚤夜以孜孜;餘今之時,既飽而嬉,蚤夜以無為。
嗚呼餘乎,其無知乎?君子之棄,而小人之歸乎? 【言箴】 不知言之人,烏可與言?知言之人,默焉而其意已傳。
幕中之辯,人反以汝為叛;台中之評,人反以汝為傾。
汝不懲邪!而呶呶以害其生邪! 【行箴】 行與義乖,言與法違,後雖無害,汝可以悔;行也無邪,言也無頗,死而不死,汝悔而何?宜悔而休,汝惡曷瘳?宜休而悔,汝善安在?悔不可追,悔不可為;思而斯得,汝則弗思。
【好惡箴】 無善而好,不觀其道;無悖而惡,不詳其故。
前之所好,今見其尤;從也為比,舍也為仇。
前之所惡,今見其臧;從也為愧,舍也為狂。
維仇維比,維狂維愧,于身不祥,于德不義。
不義不祥,維惡之大,幾如是為,而不颠沛?齒之尚少,庸有不思,今其老矣,不慎胡為! 【知名箴】 内不足者,急于人知;霈焉有餘,厥聞四馳。
今日告汝,知名之法:勿病無聞,病其晔晔。
昔者子路,惟恐有聞,赫然千載,德譽愈尊。
矜汝文章,負汝言語,乘人不能,掩以自取。
汝非其父,汝非其師,不請而教,誰雲不欺?欺以賈憎,掩以媒怨,汝曾不寤,以及于難。
小人在辱,亦克知悔,及其既甯,終莫能戒。
既出汝心,又銘汝前,汝如不顧,禍亦宜然! ○韓愈-後漢三賢贊 王充者何?會稽上虞。
本自元城,爰來徙居。
師事班彪,家貧無書,閱書于肆,市肆是遊,一見誦憶,遂通衆流。
閉門潛思,《論衡》以修。
為州治中,自免歸欤。
同郡友人,謝姓夷吾,上書薦之,待诏公車,以不行。
年七十餘,乃作《養性》,一十六篇。
肅宗之時,終于永元。
王符節信,安定臨泾。
好學有志,為鄉人所輕。
憤世著論,《潛夫》是名。
《述赦》之篇,以赦為賊,良民之甚,其旨甚明。
皇甫度遼,聞至乃驚,衣不及帶,屣履出迎,豈若雁門,問雁呼卿。
不仕終家,籲嗟先生。
仲長統公理,山陽高平。
謂高幹有雄志而無雄才,其後果敗。
以此有聲,ㄈ傥敢言。
語默無常,人以為狂生。
州郡會召,稱疾不就。
著論見情,初舉尚書郎。
後參丞相軍事,卒不至于榮。
論說古今,發憤著書,《昌言》是名。
友人缪襲,稱其文章,足繼《西京》。
四十一終,何其短邪,嗚呼先生! ○柳宗元-伊尹五就桀贊 伊尹五就桀。
或疑曰:“湯之仁聞且見矣,桀之不仁聞且見矣,夫胡去就之亟也?”柳子曰:“惡,是吾所以見伊尹之大者也。
彼伊尹,聖人也。
聖人出于天下,不夏、商其心,心乎生民而已。
曰:‘孰能由吾言?由吾言者為堯、舜,而吾生人堯、舜人矣?’退而思曰:‘湯誠仁,其功遲;桀誠不仁,朝吾從而暮及于天下可也。
’于是就桀。
桀果不可得,反而從湯。
既而又思曰:‘尚可十一乎?使斯人蚤被其澤也。
’又往就桀。
桀不可,而又從湯。
以至于百一、千一、萬一,卒不可,乃相湯伐桀。
俾湯為堯、舜,而人為堯、舜之人,是吾所以見伊尹之大者也。
仁至于湯矣,四去之;不仁至于桀矣,五就之。
大人之欲速其功如此。
不然,湯、桀之辨,一恒人盡之矣,又奚以憧憧聖人之足觀乎?吾觀聖人之急生人,莫若伊尹;伊尹之大,莫若于五就桀。
”作《伊尹五就桀贊》: 聖有伊尹,思德于民。
往歸湯之仁,曰仁則仁矣,非久不親。
退思其速之道,宜夏是因。
就焉不可,複反亳殷。
猶不忍其遲,亟往以觀。
庶狂作聖,一日勝殘。
至千萬冀一,卒無其端。
五往不疲,其心乃安。
遂升自而,黜桀尊湯,遺民以完。
大人無形,與道為偶。
道之為大,為人父母。
大矣伊尹,惟聖之首。
既得其仁,猶病其久。
恒人所疑,我之所大。
嗚呼遠哉!志以為誨。
○柳宗元-平淮夷雅 《皇武》,命丞相度董師,集大功也。
皇耆其武,于溵于淮。
既巾乃車,環蔡其來。
狡衆昏嚚甚毒于酲。
狂奔叫呶,以幹大刑。
皇咨于度,惟汝一德。
曠誅四紀,其徯汝克。
錫汝斧钺,其往視師。
師是蔡人,以宥以厘。
度拜稽首,廟于元龜。
既祃既類,于社是宜。
金節煌煌。
钖盾雕戈。
犀甲熊旂,威命是荷。
度拜稽首,出次于東。
天子餞之,罍斝是崇。
鼎臑俎胾。
五獻百笾。
凡百卿士,班以周旋。
既涉于浐,乃翼乃前。
孰圖厥猶,其佐多賢。
宛宛周道,于山于川。
遠揚迩昭,陟降連連。
我旆我旗,于道于陌。
訓于群帥,拳勇來格。
公曰徐之,無恃頟頟。
式和爾容,惟義之宅。
進次于郾,彼昏卒狂。
裒兇鞠頑,鋒猬斧螗。
赤子匍匐。
厥父是亢。
怒其萌芽,以悖太陽。
王旅渾渾,是佚是怙。
既獲敵師,若饑得餔。
蔡兇伊窘,悉起來聚。
左搗其虛,靡愆厥慮。
載辟載祓,丞相是臨。
弛其武刑,谕我德心。
其危既安,有長如林。
曾是讙譊,化為讴吟。
皇曰來歸,汝複相予。
爵之成國,胙以夏虛。
度拜稽首,天子聖神。
度拜稽首,皇祐下人。
淮夷既平,震是朔南。
宜廟宜郊,以告德音。
歸牛休馬,豐稼于野。
我武惟皇,永保無疆。
◇皇武十有一章,章八句。
《方城》,命愬守也。
卒入蔡,得其大醜,以平淮右。
方城臨臨,王卒峙之。
匪徼匪競,皇有正命。
皇命于愬,往舒餘仁。
踣彼艱頑,柔惠是馴。
愬拜即命,于皇之訓。
既砺既攻,以後厥刃。
王師嶷嶷,熊罴是式。
銜勇韬力,日思予殛。
寇昏以狂,敢蹈愬疆。
士獲厥心,大袒高骧。
長戟酋矛,粲其綏章。
右翦左屠,聿禽其良。
其良既宥,告以父母。
恩柔于肌,卒貢爾有。
維彼攸恃,乃偵乃誘。
維彼攸宅,乃發乃守。
其恃爰獲,我功我多。
陰諜厥圖,以究爾訛。
雨雪洋洋,大風來加。
于燠其寒,于迩其遐。
汝陰之茫,懸瓠之峨。
是震是拔,大殲厥家。
狡虜既縻,輸于國都。
示之市人,即社行誅。
乃谕乃止,蔡有厚喜。
完其室家,仰父俯子。
汝水沄々,既清而瀰。
蔡人行歌,我步逶遲。
蔡人歌矣,蔡風和矣。
孰颣蔡初,胡<臬瓦>爾居。
式慕以康,為願有餘。
是究是咨,皇德既舒。
皇曰咨愬,裕乃父功。
昔我文祖,惟西平是庸。
内誨于家,外刑于邦。
孰是蔡人,而不率從。
蔡人率止,惟西平有子。
西平有子,惟我有臣。
疇允大邦,俾惠我人。
于廟告功,以顧萬方。
◇方城十章,章八句。
○程子-四箴 【視箴】 心兮本虛,應物無迹。
操之有要,視為之則。
蔽交于前,其中則遷。
制之于外,以安其内。
克己複禮,久而誠矣。
【聽箴】 人有秉彜,本乎天性。
知誘物化,遂亡其正。
卓彼先覺,知止有定。
閑邪存誠,非禮勿聽。
【言箴】 人心之動,因言以宣。
發禁躁妄,内斯靜專。
矧是樞機,興戎出好。
吉兇榮辱,惟其所召。
傷易則誕,傷煩則支。
己肆物忤,出悖來違。
非法不道,欽哉訓辭。
【動箴】 哲人知幾,誠之于思。
志士厲行,守之于為。
順理則裕,從欲惟危。
造次克念,戰兢自持。
習與性成,聖賢同歸。
○範浚-心箴 茫茫堪輿,俯仰無垠。
人于其閑,眇然有身。
是身之微,太倉稊米。
參為三才,曰惟心爾。
往古來今,孰無此心?心為形役,乃獸乃禽。
惟口耳目,手足動靜。
投閑抵隙為厥心病。
一心之微,衆欲攻之。
其與存者,嗚呼幾希!君子存誠,克念克敬。
天君泰然,百體從令。
○朱子-六先生畫像贊 濂溪先生 道喪千載,聖遠言湮。
不有先覺,孰開我人?書不盡言,圖不盡意。
風月無邊,庭草交翠。
明道先生 揚休山立,玉色金聲。
元氣之會,渾然天成。
瑞日祥雲,和風甘雨。
龍德正中,厥施斯普。
伊川先生 規員矩方,繩直準平。
允矣君子,展也大成!布帛之文,菽栗之味,知德者希,孰識其貴? 康節先生 天挺人豪,英邁蓋世。
駕風鞭霆,曆覽無際。
手探月窟,足蹑天根。
閑中今古,靜裹乾坤。
橫渠先生 蚤悅孫吳,晚逃佛老,勇撤臯比,一變至道。
精思力踐,妙契疾書。
訂頑之訓,示我廣居。
涑水先生 笃學力行,清修苦節。
有德有言,有功有烈。
深衣大帶,張拱徐趨。
遺像凜然,可肅薄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