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關燈
大彥國土位于中原以北,占地廣闊,物産豐饒。

     東有倉瀾,西有華玥,南有琅夏三國。

     其中唯一可以與大彥國力抗衡的,當數國富兵強的倉瀾。

     自古以來,君主在登基之後,最頭疼的國事不外乎兩點,一是内憂,二是外患。

     尤其是當一個國家過于富饒時,周邊國家就會眼紅,然後不留餘地的開始掠奪、侵占,想方設法将其據為己有。

     此時,朝廷就會因外患的産生而導緻内憂不斷,最後引發戰争,搞得民不聊生。

     身為大彥國第四代君主的軒轅珒臻,自十五歲登基直到現在,已經九年。

     不知是上天對他的厚愛,還是他精于帝王之術,深谙權謀之道,總之,大彥國自從他即位以來,不但百姓生活安康,就連邊塞也無戰事,極少發生動蕩。

     倉瀾、華玥以及琅夏三國更是以和為貴,極少引發争端。

     文武百官在無事可做的情況下,自然把主意打到他們的皇帝頭上。

     金銮寶殿上,年輕天子身着一襲繡滿金線的明黃龍袍,斜倚在金碧輝煌的龍椅内。

     單手支着下颔,姿态慵懶且優雅,隻是神态中參雜着幾分嘲弄的冷笑,掃視力谏他立妃的衆臣。

     「俗語有雲,不孝有三,無後為大,更何況自古以來皇家中人又以多子多孫為福氣,這樣我大彥國才得以根基穩固、世代昌盛……」 以下話語皆是圍繞祖宗禮法而展開。

     敢率先站出來表态的大臣,自然後台也夠硬,正是戶部尚書,當今皇後蕭雪梅的父親,也就是永炎帝的老丈人蕭震海。

     其他臣子在聽到蕭國丈已經起了頭,也紛紛上前奏本,大概意思就是皇上今年已經二十有四,雖然後宮皇後妃子立了不下十數名,可直到現在,也無一子半女承歡膝下,所以提議廣納妃嫔,希望皇上早日抱得龍子鳳女。

     直到最後,話題才扯到今日朝政的主要目的。

     在蕭震海的強力主導下,群臣一緻舉薦蕭家的小女兒蕭雪兒為皇上納妃的不二人選。

     軒轅珒臻聽得呵欠連連,直到堂下一群老八股終于露出狐狸尾巴,他才意興闌珊的掀了掀眼皮,唇邊蕩起一抹若隐若現的笑意。

     「若消息無誤,蕭卿家的幼女今年剛滿十三歲,還未到及笄之年,這年紀就送進後宮給朕暖床,各位卿家就不怕這件事傳揚出去,朕的一世英名毀于一旦?」 「啟奏萬歲,小女雪兒雖然年歲尚輕,可自幼熟讀詩書,精于女紅,秀外慧中,如能蒙皇上垂青,自然是她的福氣。

    」 「哦!」軒轅珒臻佯裝了悟,心底則泛着冷笑,隻不過言詞間依舊充滿和氣。

    「據朕所知,蕭卿家身為戶部尚書,最近因為課征賦稅的關系,每天都有忙不完的公事,何以有閑情來關心朕的私生活?」 不理會蕭震海的滿臉驚愕,他悠然又道:「當然,朕身為天子,肩上所背負的責任自然巨大,可是……」轉瞬間,英挺俊美的臉上染上幾分愁緒。

    「每當這個時候,朕就忍不住想起四年前猝死在蘭妃肚子裡那個未出生的孩子……」 滿朝文武一下子安靜下來。

     堂上大臣心中都清楚這件事。

     四年前,入宮不到半年的昌州知府長女水心蘭,在被皇上臨幸過一次之後,便懷上皇家子嗣。

     當時年僅二十歲的永炎帝曾經十分期待這個皇子的到來。

     可當胎兒五個月大的時候,蘭妃突然生了一場怪病,母子兩人就這樣在一個風雨交加的夜裡,驟然離開人世。

     這件事對軒轅珒臻的打擊很大,他不見得有多麼喜愛蘭妃,但蘭妃肚子裡的孩子卻是他的第一滴血脈。

     況且,蘭妃及腹中胎兒的猝死,無論從哪個角度來評析,都無法避免的與陰謀兩個字扯上關系。

     軒轅珒臻不是沒有調查過此事,可很多案子一查到底的結果,并非是身為皇上的他所樂見的。

     最後,這件事不了了之。

     隻不過自從那件事以後,他再未給過任何一個妃子懷上龍種的機會。

     日複一日,皇後急了,妃子急了,大臣們也急了,唯有皇上本人依舊過着悠哉清閑的日子。

     可顯然有人看不過去,時不時就想給他們的天子找些小麻煩。

     比如現在,在朝中呼風喚雨的蕭震海就巴望着皇家第一個孩子是由蕭氏女子所出。

     既然身為皇後的長女沒辦法吸引皇上的注意,他自然把主意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