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禮部詩話全文
關燈
小
中
大
皆松也。
”陸放翁《斷碑歎》雲“二蕭同起南蘭陵,正如文叔與伯升。
至今人悲大蕭死,赍恨不見梁家興”雲雲,蓋詠蕭懿祠堂碑也。
懿忠而衍篡,事具史傳明甚多而翁誤乃如此。
又《籌筆驿》雲:“一等人間管城子,不堪谯叟作降箋。
”按《三國志》谯周為後主畫降策,而降表乃卻正所為,亦誤也。
昔人譏王介甫“殘菊飄零滿地金”之句,以秋英不比春花落,公引《楚詞》為證。
或謂“落”,初也,始也,如落成之落。
愚謂《楚詞》“落英”與“墜落”對言,屈子似非指“落”為“始”者,讀者不以辭害意可也。
硃子不釋“落”字,亦阙疑之意。
硃文公贈人詩雲:“知君亦念我,相望平聲兩咨嗟。
”今按“望”字作去聲讀自可;而注平聲者,豈以其音之調乎?文公之于詩,其精如此。
辘轳出入用韻,必有奇句乃可,如李師中送唐介詩是也。
若句韻建黨,用此何為。
又必用韻連而聲協者,若東冬、寒山、爻豪、清青之類,今人乃間越用之,或一在上平,一在下平,皆非是。
舊作集句,用東坡“庭下已生書帶草”句對唐人“馬頭初見米囊花”,以為的切。
近閱張祐詩,有雲“碧抽書帶草,紅節米囊花”,已有此句矣。
舊得黃可玉《江行小藁》,讀其《望九峰山》詩雲“看山如覓孟萬年,君自求之眉睫間。
病翁生愁午睡去,舟行失卻九峰山。
前瞻數點頗銛銳,沿流計程隻此是”雲雲,愛其意新而語佳。
後閱程緻道北山集望九華山詩序雲:“船發大雲倉五十裡許,顧江南衆江中,有數峰奇爽特異,一見即知其為九華,問篙人,果然。
”因知褚季野于廣會中識孟萬年,正應如此,黃豈嘗見此邪?不然,則詩人胸次之妙,固有不約而同者。
唐子西詩文皆精确,前輩謂其早及蘇門,不在秦晁下。
以予評之,規模意度,殆是陳無己流亞也。
世稱宋詩人,句律流麗,必曰陳簡齋;對偶工切,必曰陸放翁。
今子西所作,流布自然,用故事故語,融化深穩,前乎二公已有若人矣。
《劉後村詩話》嘗舉十餘聯,考其集中,蓋不勝舉也。
《春日郊外》詩“水生看欲到垂楊”,絕句“疑此江頭有佳句,為君尋取卻茫茫”,簡齋有“水光忽到樹”及“忽有好詩生眼底,安排句法已難尋”之句,非襲用其語,則亦暗合者與。
作詩之妙,實與景遇,則語意自别。
古人模寫之真,往往後人耳目所未曆,故未知其妙耳。
甲寅秋,與黃晉卿夜宿杭佑聖觀,房牆外有古柏一株,月光隔樹,玲珑晃耀。
晉卿曰:“此可賦詩。
”後閱默成潘公集,有一詩雲:“圓月隔高樹,舉問何以名。
鏡懸寶絲網,燈晃雲母屏。
”序稱:“因見日未出木表,光景清異,與諸弟約賦。
”夜夢人告何不用下二句,乃知此夕發興,與潘公不殊。
又壬戌四月,予過京口,遇謝君植,同登北固,臨視大江,風起浪湧,往來帆千百,若凝立不動者,因憶古人“千帆來去風,帆遠卻如閑”之句,誠佳語也。
此類甚多,姑記二條,與朋友所共知者。
大德丙午,師道侍先君在仙居,郭外數裡南峰僧寺,山水頗清絕,嘗一至焉。
寺有監光軒,宋季名士吳諒直翁講授其上,壁間題刻詩詞,甚有佳者,略記三首于後。
郭三益詩雲:“山光竹影交寒輝,下有碧浸吹漣漪。
沙痕隐隐白鳥去,石聲鑿鑿扁舟歸。
芝蘭發香禅味遠,雲務吐秀人家稀。
須知春事不可挽,杜鵑已繞林中飛。
”郭南渡後人,嘗為令。
陳碧栖仁玉騷詞雲:“懷佳人兮山扃,蹑煙霏兮步輕。
蹇獨立兮山上,空山無人兮寒松自聲。
懷佳人兮何許,白雲封關兮猿鶴看戶。
羌有懷兮曷愬,風虛徐兮檐铎語。
遲佳人兮未來,聊逍遙兮容與。
”陳有文名,以白衣召用,作此時年甚少,蓋懷吳諒直翁也。
又有徐一初《九日登高摸魚兒》詞蓋丙子後作:“對茱萸一年一度,龍山今在何處?參軍莫道無勳業,消得從容尊俎。
君看取,便破帽飄零,也博名千古。
當年幕府,知多少時流,等閑收拾,有個客如許。
追往事,滿目山河晉土,征鴻又過連羽。
登臨莫上高層望,怕見故宮禾黍。
觞綠醑,澆萬斛牢愁,淚閣新亭寸。
黃花無語,畢竟是西風□□披拂,猶識舊時主。
”亦感慨之作也。
”陸放翁《斷碑歎》雲“二蕭同起南蘭陵,正如文叔與伯升。
至今人悲大蕭死,赍恨不見梁家興”雲雲,蓋詠蕭懿祠堂碑也。
懿忠而衍篡,事具史傳明甚多而翁誤乃如此。
又《籌筆驿》雲:“一等人間管城子,不堪谯叟作降箋。
”按《三國志》谯周為後主畫降策,而降表乃卻正所為,亦誤也。
昔人譏王介甫“殘菊飄零滿地金”之句,以秋英不比春花落,公引《楚詞》為證。
或謂“落”,初也,始也,如落成之落。
愚謂《楚詞》“落英”與“墜落”對言,屈子似非指“落”為“始”者,讀者不以辭害意可也。
硃子不釋“落”字,亦阙疑之意。
硃文公贈人詩雲:“知君亦念我,相望平聲兩咨嗟。
”今按“望”字作去聲讀自可;而注平聲者,豈以其音之調乎?文公之于詩,其精如此。
辘轳出入用韻,必有奇句乃可,如李師中送唐介詩是也。
若句韻建黨,用此何為。
又必用韻連而聲協者,若東冬、寒山、爻豪、清青之類,今人乃間越用之,或一在上平,一在下平,皆非是。
舊作集句,用東坡“庭下已生書帶草”句對唐人“馬頭初見米囊花”,以為的切。
近閱張祐詩,有雲“碧抽書帶草,紅節米囊花”,已有此句矣。
舊得黃可玉《江行小藁》,讀其《望九峰山》詩雲“看山如覓孟萬年,君自求之眉睫間。
病翁生愁午睡去,舟行失卻九峰山。
前瞻數點頗銛銳,沿流計程隻此是”雲雲,愛其意新而語佳。
後閱程緻道北山集望九華山詩序雲:“船發大雲倉五十裡許,顧江南衆江中,有數峰奇爽特異,一見即知其為九華,問篙人,果然。
”因知褚季野于廣會中識孟萬年,正應如此,黃豈嘗見此邪?不然,則詩人胸次之妙,固有不約而同者。
唐子西詩文皆精确,前輩謂其早及蘇門,不在秦晁下。
以予評之,規模意度,殆是陳無己流亞也。
世稱宋詩人,句律流麗,必曰陳簡齋;對偶工切,必曰陸放翁。
今子西所作,流布自然,用故事故語,融化深穩,前乎二公已有若人矣。
《劉後村詩話》嘗舉十餘聯,考其集中,蓋不勝舉也。
《春日郊外》詩“水生看欲到垂楊”,絕句“疑此江頭有佳句,為君尋取卻茫茫”,簡齋有“水光忽到樹”及“忽有好詩生眼底,安排句法已難尋”之句,非襲用其語,則亦暗合者與。
作詩之妙,實與景遇,則語意自别。
古人模寫之真,往往後人耳目所未曆,故未知其妙耳。
甲寅秋,與黃晉卿夜宿杭佑聖觀,房牆外有古柏一株,月光隔樹,玲珑晃耀。
晉卿曰:“此可賦詩。
”後閱默成潘公集,有一詩雲:“圓月隔高樹,舉問何以名。
鏡懸寶絲網,燈晃雲母屏。
”序稱:“因見日未出木表,光景清異,與諸弟約賦。
”夜夢人告何不用下二句,乃知此夕發興,與潘公不殊。
又壬戌四月,予過京口,遇謝君植,同登北固,臨視大江,風起浪湧,往來帆千百,若凝立不動者,因憶古人“千帆來去風,帆遠卻如閑”之句,誠佳語也。
此類甚多,姑記二條,與朋友所共知者。
大德丙午,師道侍先君在仙居,郭外數裡南峰僧寺,山水頗清絕,嘗一至焉。
寺有監光軒,宋季名士吳諒直翁講授其上,壁間題刻詩詞,甚有佳者,略記三首于後。
郭三益詩雲:“山光竹影交寒輝,下有碧浸吹漣漪。
沙痕隐隐白鳥去,石聲鑿鑿扁舟歸。
芝蘭發香禅味遠,雲務吐秀人家稀。
須知春事不可挽,杜鵑已繞林中飛。
”郭南渡後人,嘗為令。
陳碧栖仁玉騷詞雲:“懷佳人兮山扃,蹑煙霏兮步輕。
蹇獨立兮山上,空山無人兮寒松自聲。
懷佳人兮何許,白雲封關兮猿鶴看戶。
羌有懷兮曷愬,風虛徐兮檐铎語。
遲佳人兮未來,聊逍遙兮容與。
”陳有文名,以白衣召用,作此時年甚少,蓋懷吳諒直翁也。
又有徐一初《九日登高摸魚兒》詞蓋丙子後作:“對茱萸一年一度,龍山今在何處?參軍莫道無勳業,消得從容尊俎。
君看取,便破帽飄零,也博名千古。
當年幕府,知多少時流,等閑收拾,有個客如許。
追往事,滿目山河晉土,征鴻又過連羽。
登臨莫上高層望,怕見故宮禾黍。
觞綠醑,澆萬斛牢愁,淚閣新亭寸。
黃花無語,畢竟是西風□□披拂,猶識舊時主。
”亦感慨之作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