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禮部詩話全文

關燈
本誤作“形夭無千歲”,曾纮伯容為辨正之。

    《桃花源記并詩》,洪景盧雲:“後人因陶公記詩,不過稱贊仙家之樂,唯韓公有‘渺茫甯知僞與真’雲雲,不及所以作記之意。

    竊意桃源之事,以避秦為言;至雲無論魏晉,乃寓意劉裕,托之于秦爾。

    又引胡仁仲詩大略雲:“靖節先生絕世人,奈何記僞不考真。

    先生高步窘末代,雅志不肯為秦民。

    故作斯文寫幽意,要似寰海離風塵。

    ”斯說得之。

    愚早歲嘗題《桃源圖》雲:“古今所傳避秦,如茹芝之老,采藥之女,入海之童,往往不少,桃源事未必無,特所記漁父迷不複得路者,有似異境幻界神仙家之雲。

    此韓公所以有是方言。

    愚觀翁慨然叔季,寤寐羲皇,異時所賦‘路若經商山,為我少躊躇。

    多謝绮與角,精爽今何如’,慕向至矣。

    其于桃源因所樂聞,故今詩雲:‘黃绮之商山,伊人亦雲逝。

    願言蹑輕風,高舉尋吾契。

    ’于此可以知其心,而事之有無,奚足論哉?”頗與前輩之意相發。

     予家《淵明集》十卷,卷後有楊休之序錄||宋丞相私記及曾纮說《讀山海經》誤句三條,乾道中,林栗守江州時所刊。

    第三卷首有序雲:“《文選》五臣注淵明《辛醜歲七月赴假還江陵夜行塗中》詩題雲:‘淵明詩,晉所作者,皆題年号,入宋所作,但題甲子而已。

    意者恥事二姓,故以異之。

    ’思悅考淵明之詩,有以題甲子者,始庚子距丙辰,凡十七年間,隻九首耳,案集九題詩十一首。

    皆晉安帝時所作也。

    中有《乙巳歲三月為建威參軍使都經錢溪作》,此年秋,乃為彭澤令,在官八十餘日,即解印绶,賦《歸去來兮》。

    後一十六年庚申,晉禅宋,恭帝元熙二年也。

    蕭得施作傳曰:‘自宋高祖王業漸隆,不複肯仕。

    ’于淵明之出處,得其實矣。

    甯容晉未禅宋前二十載,辄恥事二姓,所作詩但題以甲子而自取異哉?矧詩中又無标晉年号者,其所記甲子,蓋偶記一時之事耳,後人類而次之,亦非淵明意也。

    世之好事者,多尚舊說,今因詳校,故書于第三卷首,以明五臣之失,且袪來者之惑。

    ”愚按陳振孫伯玉亦雲:“有治平三年思悅題。

    ”思悅者,不知何人,今未有考,但其所論甚當而有未盡。

    且《宋書南史》皆雲自宋高祖王業漸隆,不複肯仕,所著文章,皆題其年月,義熙以前,明書晉氏年号,自永初以來,惟雲甲子而已。

    李善注《文選》,淵明《始作鎮軍參軍經曲阿》題下,引《宋書》雲雲。

    盡自沈約李延壽皆然,李善亦引之,不獨五臣誤也。

    今考淵明文,惟祭程氏妹文書“義熙三年”,《祭從弟敬遠文》則雲“歲在辛亥,節惟仲秋”,《自祭文》則曰“歲惟丁卯,律中無射”。

    惟丁卯在宋元嘉四年,辛亥亦在安帝時,則所謂一時偶記者,信乎得之矣。

    本傳:“江州否則史王弘欲識之,不能緻。

    潛遊廬山,弘令其故人龐通之赍酒具,半道栗裡邀之。

    ”集中答龐參軍四言五言各一首,皆叙鄰曲契好,明是此人。

    又有怨詩示龐主簿者,即參軍邪?“半道栗裡”,亦可證移家之事。

    陳氏《書錄》稱吳仁傑鬥南有年譜,張縯季長有辨證,俟見并考之。

     周伯弜編《三體詩》,絕句以杜常《華清宮》一首為冠:“行盡江南數十程,曉風殘月入華清。

    朝元閣上西風急,都入長楊作雨聲。

    ”按《唐史》及小說諸書,皆無杜常名字。

    或者以為宋人。

    然華清宮朝元閣,宋時不存已久,自當為唐人詩無疑。

    “曉風”,以陳仁《詩統》作“曉乘”為是,下有“西風”字,不應重用也。

    “長楊”止以樹言爾。

    近有僧圓至,注作長楊宮,在盩厔縣南。

    相去遼絕,知其不通,遂謂詩人寓言托諷,皆謬也。

    且此詩首句“江南”之雲,地裡已自難曉,故或者以蜀江之南釋之,此句亦閑況不切。

    後兩句雖形容空宮凄涼之景,亦非奇語。

    又用“長楊”字使人緻惑,以冠此編,殊未為當。

    杜牧之《定量州開元寺》詩首句:“松寺曾同一鶴栖。

    ”至注雲:“所謂同鶴栖者,恐是與婦人同宿,托名鶴爾。

    ”此尤謬妄。

    牧之跌宕,人遂以此歸之,可發一笑。

    李洞《送三藏歸西域》雲:“十萬裡程多少難,沙中彈舌授降龍。

    五天到日應頭白,月落長安半夜鐘。

    ”末句言其始去之時也,至注以為思三藏之時,則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