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下
關燈
小
中
大
難得白頭遺老在,寸心先為祝期頤。
”“拈豪重記開天事,檢點青衫有淚痕。
同是結廬在塵境,人間何處有桃源?”蔚如品行高峻,舊學清通,并耽禅悅,詩亦清雅,此特遊戲之作,非其至者也。
徐青藤先生故居有王君繼香書聯雲:“數椽風雨,幾劫滄桑,想月中跨鶴來歸,詩魂當下陳蕃榻;半架青藤,一池乳液,看石上飛鴻留影,名迹應光《越絕書》。
”淵雅可誦。
黃魯直《登快閣》詩:“癡兄了卻公家事,快閣東西倚晚晴。
”王盧溪《送胡淡庵》詩:“癡兒不了公家事,男子要為天下奇。
”又:“我曾道汝不了事,喚作癡兒果是癡。
”不知“癡兒”、“公事”是何處出典。
馳兒問寫字之法于予,予告之曰:“要雅不要俗,要生不要熟,要苦不要甜,要蒼不要嫩,要緊饬不要松弛,要頓挫不要浮滑,要精細不要疏脫,要深摯不要淺率,要沈實不要輕剽,要恢宏不要猥瑣,要奇而法不要狂怪,要臨古而得其意,不要出奇立異,至會通後當成一體。
不第字也,詩文及繪事皆然。
” 嚴範孫二十餘歲丁外艱,其鄰人趙氏兄弟先後皆客死河南。
範孫挽之雲:“荊樹蔭雙凋,怅招魂都隔重山,未必仙遊仍作客;綠楊春不永,念讀《禮》甫逾一載,我懷父執更思親。
”甲午督學貴州省,城外翠微閣,名勝也,大吏求撰聯句雲:“蠻花貢媚,瘴而流甘,自西林相國重辟天荒,十八洞武功前無往古;佛閣吟秋,僧橋眺夕,有北江先生提倡風雅,二百年文教未墜于今。
”範孫在貴州時,同官中最契重王臣、陳劭吾兩君。
民國己醜《挽劭吾》聯雲:“來鶴深談,圖雲龍餞,廿年往事如煙,服君識燭幾先,謂莽莽神州淪胥已兆;程朱道學,賈董文章,并世真儒有幾,倏爾魂歸天上,歎滔滔江水逝者如斯。
”聯語固佳,而劭吾之學識亦可知矣。
吳梅村《偶成》雲:“世間何物是江南。
”謝玉岑《浣溪沙》辭雲:“人生何處是當年。
”讀之真使人有惘惘不盡之意。
前人謂張孟晉“高樓明月清歌夜,此是人生第幾回”,讀之有惘惘不盡之意,吾亦雲,然終嫌其說盡也。
“正是江南好風景,落花時節又逢君”,盡而不盡,真絕唱矣。
某筆記謂王摩诘詩清超絕俗,然好以古人成句入詩,“水田飛白鹭”兩句,加“漠漠”、“陰陰”四字,便成佳句,人人知之。
“行到水窮處”兩句,亦謂是他人之詩也。
又唐人《白蓮詩》“無情有恨何人覺,月曉風清欲堕時”,有謂為陸龜蒙作,有謂為李商隐作,待考。
東坡詩“萬堅雲山一破裘”一首,第二句“百錢”,第三句“五車”,第四句“二頃”,第五句“兩部”,第六句“千頭”,一詩中乃有“萬”、“一”、“百”、“五”、“二”、“兩”、“千”七個數目字,不可學也。
劉遜甫太守《次公約韻》詩雲:“萬靈沉廢詩能起,數子交期月與明。
”又《天津雜感》雲:“百劫将灰歸蕩薄,萬人收淚向歡娛。
”嗚呼!“收淚向歡娛”,滔滔皆是,獨天津人也哉? 子《贈任公》詩:“茫茫國事急,恻恻憂懷著。
當憑衛道心,用覺斯民寤。
古人濟物情,反身先自訴。
功名豈足寶,貴克全予素。
君子但求已,小人常外骛。
願以宣聖訓,長與相攻錯。
”此詩中之後半首也,剀切而不腐,“及身先自訴”,旨哉言乎! 隋炀帝以事殺薛道衡,語人曰:“尚能為‘空梁落燕泥’否?”宋之問向其甥索“年年歲歲花相似,歲歲年年人不同”兩句,欲攘為已作,劉吝而不與,宋竟以土囊壓殺之。
予謂作詩風雅事也,而竟以此啟殺機,不亦大可怪哉。
某相國問某僧曰:“吃肉是乎,不吃是乎?”答曰:“吃是相公的祿,不吃是相公的福。
”某皇帝問某僧曰:“殺豬是乎,不殺是乎?”答曰:“殺是解脫,不殺是慈悲。
”此雖有理緻,亦模棱以避禍耳。
張獻忠亂蜀,遇破山和尚于渝,逼令食肉,既食乃曰:“酒肉穿腸過,佛在當中坐。
”因免渝人之戮。
後示寂于保甯,嘗作偈曰:“頂笠腰包到酒樓,酒風頭也牧頭牛,可将繩索放還收,好把隻笛吹江秋,一聲喚起鼾ぴぴ。
”此僧大有來曆。
“君試觀世界如何乎,橫流滄海,突起大風波,山河帶砺屬誰家,願諸君嘗膽卧薪,每飯不忘天下事;士多為環境所累耳,咬定菜根,方是奇男子,王侯将相原無種,思古人斷荠畫粥,立身端在秀才時。
”此聯為譚祖安監督湖南師範學堂時所作。
學生以飯食不佳,欲起風潮,故撰此聯曉之,而風潮以息,文字之感人如此。
凡詩以第三句對第一句,以第四句對第二句。
如東坡詩“邂逅陪車馬,尋芳謝州。
凄涼望鄉國,得句仲宣樓”,聖俞詩“昔時花下留連飲,暖日夭桃莺亂啼。
今日江邊容易别,淡煙芳草馬頻嘶”,見《蘇長公外紀》。
此體今人罕有為之者。
邵堯夫詩“前有一萬古,後有一萬世。
中間一百年,作得幾多事。
而況人之生,幾人能百歲。
如何不喜歡,将身自憔悴”,此與《詩經》《魏詩》“且以喜樂,且以永日。
宛其死矣,他人入室”,《古詩》“人生不滿百,常懷千歲憂。
晝短苦夜長,何不秉燭遊”,同是一意,特堯夫之詩為坦白耳。
秦少遊谪雷州,有詩曰:“南土四時都熱,愁人日夜俱長。
安得此心如石,一時忘了家鄉。
”黃魯直谪宜州,作詩曰:“老色日上面,歡情日去心。
今既不如昔,後當不如今。
輕紗一幅巾,短罩六尺床。
無客日自靜,有風終夕涼。
”少遊锺情,故詩酸楚;魯直學道,故詩閑暇。
至東坡《南中詩》曰:“平生萬事足,所欠惟一死。
”則英特之氣非人所及矣。
南海張樵野侍郎,戊戌五月時,憂讒畏譏。
曾為人畫扇,濕雲氵翁郁,作欲雨狀,雲氣中露紙鸢一角,一童子牽其線,立危石上。
題詩曰:“天邊任爾風雲變,握定絲綸總不驚。
”其抱負可見。
及在戍所,臨刑之前數時,告其從子曰:“爾常索我畫,久未得暇,今當了此宿願,即出兩扇,從容染翰,模山範水,異常缜密,盎然有靜穆之氣。
”畫畢就刑,真可謂絕筆矣,其鎮定非人所及也。
宋景文與客奕棋一局後,舉杯飲鸩而死,且曰:“此酒不可相讓。
”古今人之行徑,竟爾相同。
唐明皇在南内耿耿不樂,每吟太白《傀儡詩》曰:“刻木牽絲作老翁,雞皮鶴發與真同。
複臾弄罷渾無事,還似人生一世中。
”見《明皇雜錄》。
人生一世,固無日無時不在弄中,身死則舞罷矣,所謂“誰人肯向死前休”也。
哀哉! 某筆記記有數貴人遊某寺,酒酣誦前人詩:“因過竹院逢僧話,又得浮生半日閑。
”僧聞而竊笑曰:“尊官得半日閑,老僧卻忙了三日。
”蓋一日供張,一日燕集,一日掃除也。
又某筆記,某人遊僧寺,遇一僧懵懂特甚,戲颠倒詠前人詩曰:“又得浮生半日閑,忽聞春盡強登山。
因過竹院逢僧話,終日昏昏醉夢間。
”可發一笑。
唐人某作詩屬草極潦草,次日命其侄鈔之,許多難辨之字,執冊詢之。
某也熟視莫辨也,責其侄曰:“何不早問,予亦不識矣。
”宋人某作詩命其子錄之,偶有誤字,則口子之臂,血流及肘。
兩事頗相類,亦頗可笑。
楊昀谷先生撰《寅寮睡譜》百餘條,發揮睡趣,極有理緻,并自序,以為“睡之為德,能令黠者樸,暴者溫,貪者廉,嚣者寂,養生恒于斯,化俗恒于斯也”。
檢錄四則于下:“金相玉幾,危乎其艱,不如鳥巢,安于泰山。
”“希夷先生,睡心睡目,穆穆,掩關滅燭。
”“寶此幽獨,永矢弗告。
”“睡非睡,非非睡,宅于沖邃,以存夜氣。
” 曹健亭省長故後,挽聯甚多,惟嚴範老聯沉摯有獨到處,聯曰:“咄咄死喪威,賴兄弟得暫相依,急難孔懷君不愧;凄凄亂離瘼,歎始終未嘗主戰,憂心觏闵世誰知。
”健亭不主戰,政變時可去而不去,遂及于難。
《雪濤詩評》:“李沅南《赴公車别所愛姬人》詩:‘寶馬金鞭白玉鞍,藁砧明日上長安。
夜深幾點傷心淚,滴入紅爐火亦寒。
’”第四句奇創。
城南社友胡秀漳先生能畫梅,有題句雲:“奇暖是冰雪。
”亦奇創也。
前記隔句對詩,如東坡之“邂逅陪車馬”雲雲。
前之有左太沖《詠史》詩:“習習籠中鳥,舉翮觸四隅。
落落窮巷士,抱影守空廬。
”薛道沖《詠側理紙》詩:“昔時應春色,引綠泛青溝。
今來承玉管,布字轉銀鈎。
”七言亦有此體,然不多見,如《鄭都官》詩雲:“昔年共照松溪影,松折碑荒僧已無。
今日還思錦城事,雪消花謝夢何如。
”即此類也。
有富室設館于花園,園中種茄極多,但從未入馊。
師寫詩兩句雲:“東家茄子滿園間,不與先生當一餐。
”日日吟之,學生白其父,父命今後每飯設茄,久而不辍。
師厭之,續兩句雲:“不料一茄茄到底,招茄容易退茄難。
”此早年相傳之諧詩也,本不足記。
昨閱《梅澗詩話》,記有河北三鴉鎮小官,地僻惟藕可食,吟詩雲:“二年憔悴在三鴉,無米無錢怎養家。
每日三餐都是藕,看看口裡長蓮花。
”與《詠茄詩》同趣。
倪春潮族子有句雲:“殘花寒士面,枯木老僧頭。
”許滇生冢子《詠棺》雲:“即此已為身外物,須知都是個中人。
”二人皆少年夭折,人皆以為詩谶。
越缦先生不以為然。
子亦謂偶然寄興,何預休咎?若作詩必作富貴吉祥語,幾何不贻所謂至寶丹之诮耶! 吾邑劉幼樵太史今夏病故,年七十七歲。
周孝懷先生挽之雲:“共危舟值大波,權活草間,零落已無幾老;舍此都适樂國,知從煙外,欷獻時數九州。
”兩人清末同官四川。
“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古道西風瘦馬,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
”補庵謂此絕妙好辭,千古不磨,若翻成白話,便索然無味。
“黃梅一例纖纖雨,分外添凄楚。
添泥衾絮煞一燈嬌,不信人間還有可憐宵。
更挨盡人誰共,拚得都無夢,擁來滋味上心頭。
瘦盡爐煙終覺不成秋。
”調寄《虞美人》。
“往事慣消魂,銀甲金尊,蛛絲應照舊題痕。
孤館簾垂燈上早,雨到江村。
短夢暫溫存,隻欠分明,花陰燕子鎖重門。
兩地酒醒香燼裡,一樣黃昏。
”調寄《浪淘沙》。
以上兩辭越缦先生少作。
段合肥殁于上海,王逸塘先生挽之雲:“一代完人,其自任以天下之重如此;萬方多難,是知其不可而為之者欤。
”誦洛述。
北平黃二南能以舌濡墨畫花卉、蔬果等物,極富天趣。
且能以果皮木屑畫山水,尤超妙。
誦洛贈詩雲:“掉舌儀秦隻取輕,郦生休矣下齊城。
多君作計空前古,突兀山川出口成。
”“無可固知無不可,言超故自阿龍超。
選毫百輩矜姿媚,争及殘磚破酒瓢。
”“故李将君醉尉诃(黃曾任旅長),邵平瓜較又如何。
為君更誦丹青引,未免寒宵熱淚多。
” “捧讀遺編漏欲殘,迢迢人靜夜生寒。
音容恍似承歡暇,手澤須防繼世難。
猶憶退朝時起草,每成佳句喜忘餐。
傷心東閣梅梢月,倦倚窗前淚暗彈。
”廬江吳女士绮琴夜讀其父詩草,作七律一首,妥貼真摯,不類女士作也。
易哭庵《楸陰感舊圖題詩》雲:“為看芍藥屢停車,幾度楸陰聽煮茶。
尋夢更尋尋夢地,送春先送送春花。
閑思棋局都成劫,小坐琴床便當家。
感舊卻憐君似我,鬓絲禅榻共生涯。
”第三、四句雖非大雅,而造句新穎可喜。
“忠孝何曾盡一分,年來姜被識奇溫。
眼中犀角非耶是,身後牛衣怨亦恩。
泡露影,水雲身,任抛心力作詞人,可哀惟有人間世,不結他生未了因。
”調寄《鹧鸪天》。
為朱古微先生絕筆,邵君次公所傳者。
劉君孟揚舊作雲:“人皆笑我癡,雖癡亦自适。
不癡何所得,癡又何所失?居官本為民,貪求非吾志。
錢多終非福,人格足矜式。
富貴等浮雲,虛榮能幾日?人生數十年,所争在沒世。
”“不癡何所得,癡又何所失”,名言也。
十月五日俦社同人餞壽人太史于豐澤園,嘯麓即席賦詩曰:“搔鬓霜風又入秦,重關飛度氣嶙峋。
隔年訪戴都疑夢,垂老依劉正坐貧。
客日一尊添鬓影,離心萬葉送車塵。
灞橋驢子應相待,方便新詩寄故人。
”是日兩席,逸塘、仲瑩臨時加入為主人。
李越缦先生《寒宵坐雨懷孟調汴中》詩:“等是文章誤此身,念君比我倍傷神。
危城風雪朱門閉,萬裡孤寒落第人。
”又《唁陳閑谷商邱》詩:“念爾勞勞為養親,倚闾難待百年身。
傭書近得天涯信,凄絕靈床薦一缗。
”兩詩均沈摯,七截中罕見之作。
雪瓯以近作五律見視,皆穩秀老成。
如“盆花招瘦蝶,硯水潤饑蠅”,“一水繞修竹,數峰明夕陽”,“溪魚朝曉日,山鳥落初花”。
上希大曆十子,下不失永嘉四靈,見《越缦堂日記》。
納蘭容若之小令能得锺隐、淮海之悟,如“寄語釀花風日好,綠窗來與上琴弦。
記得别伊時,桃花柳萬絲”,“妝罷隻思眠。
江南四月天,風也蕭蕭,雨也蕭蕭,瘦盡燈花又一宵”,“甚日還來同領略,夜雨空階滋味,一鈎殘照,半簾微絮,總是惱人時”,皆清靈婉約,誦之使人之意也消。
同上。
曾文正挽莫子孝廉雲:“京華一見便傾心,當時書肆訂交,早欽夙學;江表十年常聚首,今日酒尊和淚,來吊詩人。
” “客中風雨,又凄涼、過了清明寒食。
小屋荒燈扶病坐,形影暫相憐惜。
水市笙箫,山廚饧粥,故國三年别。
杜鵑難到,夜深何處啼血。
愁絕海北孤兒,江南老母,兩地無消息。
更念松楸先壟在,濁酒一杯誰滴。
冷月山花,天涯魂夢,應有歸時節。
草間弟妹,今朝知倍相憶。
”調奇《百字令》,題為《壬戌清明風雨凄沓夜坐,奇故園弟妹》。
越缦先生作。
《南燼記聞》記“一日至一處,謂是長城基址,聞番人吹笛,聲嗚咽如哭,太上口占一詞曰:‘玉京曾憶舊京華,萬國帝王家,金殿瓊樓。
朝吟鳳管,暮弄龍琶。
化成人去今蕭索,春夢繞胡沙,向晚不堪回首,坡頭吹徹梅花。
’少帝唱其詞,複和之曰:‘宸傳百戰舊京華,仁孝自名家。
一旦奸邪,天傾地坼,忍聽琵琶。
如今塞外多離索,迤逞繞胡沙。
萬裡邦家,伶仃父子,向晚宿霜花。
’歌不成曲,大哭而止。
”予謂此殆後人僞托之詞也,二帝流離颠沛,痛苦極矣,安有閑情為此詞耶? 杜少陵《石居吏》起四句雲:“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
老翁逾牆走,老婦出門看。
”施愚山《蠖齋詩話》謂“看”字乃“首”字之誤,此解未經人道。
傅沅叔總長昔年贈英君斂之集句聯雲:“是何意态雄且傑,不露文章世已驚。
”又梁任公贈斂之聯雲:“萬事無如公論久,微言惟有故人知。
”上句用陸放翁,下句用王荊公,極雅切。
其時斂之辦《大公報》,頗有聲也。
斂之好遊西山,曾有詩雲:“午禦單缣朝挾纩,上升旭日并鳴雷。
”句頗奇警。
族弟生甫能古文,不拘拘桐城家法,雄厚近張濂卿。
嘗贈予詩雲:“下筆噓枯見性情,當關報客無昏曉。
”惜忘其全首矣。
長白如冠九都轉(山),嘗為人書楹聯雲:“鏡裡有梅新晉馬,釜中無藥舊唐雞。
”鹹不知“唐雞”為何物。
詢之如,如答之雲:“隻是釜底舊鍋巴飯耳。
”未知其何所本也。
世傳王摩诘作《桃源行》,年十四歲;王阮亭作《秋柳詩》,年二十四歲。
黃叔度十歲時作試帖詩,出語驚人,《一覽衆山小》起句雲:“天下猶為小,何論眼底山。
”又《一路春鸠啼落花》起句雲:“春從何處去,鸠亦盡情啼。
”蓋具宿慧也。
揚州名士方君地山(爾謙)。
二十年前,予見日本租界一家春
”“拈豪重記開天事,檢點青衫有淚痕。
同是結廬在塵境,人間何處有桃源?”蔚如品行高峻,舊學清通,并耽禅悅,詩亦清雅,此特遊戲之作,非其至者也。
徐青藤先生故居有王君繼香書聯雲:“數椽風雨,幾劫滄桑,想月中跨鶴來歸,詩魂當下陳蕃榻;半架青藤,一池乳液,看石上飛鴻留影,名迹應光《越絕書》。
”淵雅可誦。
黃魯直《登快閣》詩:“癡兄了卻公家事,快閣東西倚晚晴。
”王盧溪《送胡淡庵》詩:“癡兒不了公家事,男子要為天下奇。
”又:“我曾道汝不了事,喚作癡兒果是癡。
”不知“癡兒”、“公事”是何處出典。
馳兒問寫字之法于予,予告之曰:“要雅不要俗,要生不要熟,要苦不要甜,要蒼不要嫩,要緊饬不要松弛,要頓挫不要浮滑,要精細不要疏脫,要深摯不要淺率,要沈實不要輕剽,要恢宏不要猥瑣,要奇而法不要狂怪,要臨古而得其意,不要出奇立異,至會通後當成一體。
不第字也,詩文及繪事皆然。
” 嚴範孫二十餘歲丁外艱,其鄰人趙氏兄弟先後皆客死河南。
範孫挽之雲:“荊樹蔭雙凋,怅招魂都隔重山,未必仙遊仍作客;綠楊春不永,念讀《禮》甫逾一載,我懷父執更思親。
”甲午督學貴州省,城外翠微閣,名勝也,大吏求撰聯句雲:“蠻花貢媚,瘴而流甘,自西林相國重辟天荒,十八洞武功前無往古;佛閣吟秋,僧橋眺夕,有北江先生提倡風雅,二百年文教未墜于今。
”範孫在貴州時,同官中最契重王臣、陳劭吾兩君。
民國己醜《挽劭吾》聯雲:“來鶴深談,圖雲龍餞,廿年往事如煙,服君識燭幾先,謂莽莽神州淪胥已兆;程朱道學,賈董文章,并世真儒有幾,倏爾魂歸天上,歎滔滔江水逝者如斯。
”聯語固佳,而劭吾之學識亦可知矣。
吳梅村《偶成》雲:“世間何物是江南。
”謝玉岑《浣溪沙》辭雲:“人生何處是當年。
”讀之真使人有惘惘不盡之意。
前人謂張孟晉“高樓明月清歌夜,此是人生第幾回”,讀之有惘惘不盡之意,吾亦雲,然終嫌其說盡也。
“正是江南好風景,落花時節又逢君”,盡而不盡,真絕唱矣。
某筆記謂王摩诘詩清超絕俗,然好以古人成句入詩,“水田飛白鹭”兩句,加“漠漠”、“陰陰”四字,便成佳句,人人知之。
“行到水窮處”兩句,亦謂是他人之詩也。
又唐人《白蓮詩》“無情有恨何人覺,月曉風清欲堕時”,有謂為陸龜蒙作,有謂為李商隐作,待考。
東坡詩“萬堅雲山一破裘”一首,第二句“百錢”,第三句“五車”,第四句“二頃”,第五句“兩部”,第六句“千頭”,一詩中乃有“萬”、“一”、“百”、“五”、“二”、“兩”、“千”七個數目字,不可學也。
劉遜甫太守《次公約韻》詩雲:“萬靈沉廢詩能起,數子交期月與明。
”又《天津雜感》雲:“百劫将灰歸蕩薄,萬人收淚向歡娛。
”嗚呼!“收淚向歡娛”,滔滔皆是,獨天津人也哉? 子《贈任公》詩:“茫茫國事急,恻恻憂懷著。
當憑衛道心,用覺斯民寤。
古人濟物情,反身先自訴。
功名豈足寶,貴克全予素。
君子但求已,小人常外骛。
願以宣聖訓,長與相攻錯。
”此詩中之後半首也,剀切而不腐,“及身先自訴”,旨哉言乎! 隋炀帝以事殺薛道衡,語人曰:“尚能為‘空梁落燕泥’否?”宋之問向其甥索“年年歲歲花相似,歲歲年年人不同”兩句,欲攘為已作,劉吝而不與,宋竟以土囊壓殺之。
予謂作詩風雅事也,而竟以此啟殺機,不亦大可怪哉。
某相國問某僧曰:“吃肉是乎,不吃是乎?”答曰:“吃是相公的祿,不吃是相公的福。
”某皇帝問某僧曰:“殺豬是乎,不殺是乎?”答曰:“殺是解脫,不殺是慈悲。
”此雖有理緻,亦模棱以避禍耳。
張獻忠亂蜀,遇破山和尚于渝,逼令食肉,既食乃曰:“酒肉穿腸過,佛在當中坐。
”因免渝人之戮。
後示寂于保甯,嘗作偈曰:“頂笠腰包到酒樓,酒風頭也牧頭牛,可将繩索放還收,好把隻笛吹江秋,一聲喚起鼾ぴぴ。
”此僧大有來曆。
“君試觀世界如何乎,橫流滄海,突起大風波,山河帶砺屬誰家,願諸君嘗膽卧薪,每飯不忘天下事;士多為環境所累耳,咬定菜根,方是奇男子,王侯将相原無種,思古人斷荠畫粥,立身端在秀才時。
”此聯為譚祖安監督湖南師範學堂時所作。
學生以飯食不佳,欲起風潮,故撰此聯曉之,而風潮以息,文字之感人如此。
凡詩以第三句對第一句,以第四句對第二句。
如東坡詩“邂逅陪車馬,尋芳謝州。
凄涼望鄉國,得句仲宣樓”,聖俞詩“昔時花下留連飲,暖日夭桃莺亂啼。
今日江邊容易别,淡煙芳草馬頻嘶”,見《蘇長公外紀》。
此體今人罕有為之者。
邵堯夫詩“前有一萬古,後有一萬世。
中間一百年,作得幾多事。
而況人之生,幾人能百歲。
如何不喜歡,将身自憔悴”,此與《詩經》《魏詩》“且以喜樂,且以永日。
宛其死矣,他人入室”,《古詩》“人生不滿百,常懷千歲憂。
晝短苦夜長,何不秉燭遊”,同是一意,特堯夫之詩為坦白耳。
秦少遊谪雷州,有詩曰:“南土四時都熱,愁人日夜俱長。
安得此心如石,一時忘了家鄉。
”黃魯直谪宜州,作詩曰:“老色日上面,歡情日去心。
今既不如昔,後當不如今。
輕紗一幅巾,短罩六尺床。
無客日自靜,有風終夕涼。
”少遊锺情,故詩酸楚;魯直學道,故詩閑暇。
至東坡《南中詩》曰:“平生萬事足,所欠惟一死。
”則英特之氣非人所及矣。
南海張樵野侍郎,戊戌五月時,憂讒畏譏。
曾為人畫扇,濕雲氵翁郁,作欲雨狀,雲氣中露紙鸢一角,一童子牽其線,立危石上。
題詩曰:“天邊任爾風雲變,握定絲綸總不驚。
”其抱負可見。
及在戍所,臨刑之前數時,告其從子曰:“爾常索我畫,久未得暇,今當了此宿願,即出兩扇,從容染翰,模山範水,異常缜密,盎然有靜穆之氣。
”畫畢就刑,真可謂絕筆矣,其鎮定非人所及也。
宋景文與客奕棋一局後,舉杯飲鸩而死,且曰:“此酒不可相讓。
”古今人之行徑,竟爾相同。
唐明皇在南内耿耿不樂,每吟太白《傀儡詩》曰:“刻木牽絲作老翁,雞皮鶴發與真同。
複臾弄罷渾無事,還似人生一世中。
”見《明皇雜錄》。
人生一世,固無日無時不在弄中,身死則舞罷矣,所謂“誰人肯向死前休”也。
哀哉! 某筆記記有數貴人遊某寺,酒酣誦前人詩:“因過竹院逢僧話,又得浮生半日閑。
”僧聞而竊笑曰:“尊官得半日閑,老僧卻忙了三日。
”蓋一日供張,一日燕集,一日掃除也。
又某筆記,某人遊僧寺,遇一僧懵懂特甚,戲颠倒詠前人詩曰:“又得浮生半日閑,忽聞春盡強登山。
因過竹院逢僧話,終日昏昏醉夢間。
”可發一笑。
唐人某作詩屬草極潦草,次日命其侄鈔之,許多難辨之字,執冊詢之。
某也熟視莫辨也,責其侄曰:“何不早問,予亦不識矣。
”宋人某作詩命其子錄之,偶有誤字,則口子之臂,血流及肘。
兩事頗相類,亦頗可笑。
楊昀谷先生撰《寅寮睡譜》百餘條,發揮睡趣,極有理緻,并自序,以為“睡之為德,能令黠者樸,暴者溫,貪者廉,嚣者寂,養生恒于斯,化俗恒于斯也”。
檢錄四則于下:“金相玉幾,危乎其艱,不如鳥巢,安于泰山。
”“希夷先生,睡心睡目,穆穆,掩關滅燭。
”“寶此幽獨,永矢弗告。
”“睡非睡,非非睡,宅于沖邃,以存夜氣。
” 曹健亭省長故後,挽聯甚多,惟嚴範老聯沉摯有獨到處,聯曰:“咄咄死喪威,賴兄弟得暫相依,急難孔懷君不愧;凄凄亂離瘼,歎始終未嘗主戰,憂心觏闵世誰知。
”健亭不主戰,政變時可去而不去,遂及于難。
《雪濤詩評》:“李沅南《赴公車别所愛姬人》詩:‘寶馬金鞭白玉鞍,藁砧明日上長安。
夜深幾點傷心淚,滴入紅爐火亦寒。
’”第四句奇創。
城南社友胡秀漳先生能畫梅,有題句雲:“奇暖是冰雪。
”亦奇創也。
前記隔句對詩,如東坡之“邂逅陪車馬”雲雲。
前之有左太沖《詠史》詩:“習習籠中鳥,舉翮觸四隅。
落落窮巷士,抱影守空廬。
”薛道沖《詠側理紙》詩:“昔時應春色,引綠泛青溝。
今來承玉管,布字轉銀鈎。
”七言亦有此體,然不多見,如《鄭都官》詩雲:“昔年共照松溪影,松折碑荒僧已無。
今日還思錦城事,雪消花謝夢何如。
”即此類也。
有富室設館于花園,園中種茄極多,但從未入馊。
師寫詩兩句雲:“東家茄子滿園間,不與先生當一餐。
”日日吟之,學生白其父,父命今後每飯設茄,久而不辍。
師厭之,續兩句雲:“不料一茄茄到底,招茄容易退茄難。
”此早年相傳之諧詩也,本不足記。
昨閱《梅澗詩話》,記有河北三鴉鎮小官,地僻惟藕可食,吟詩雲:“二年憔悴在三鴉,無米無錢怎養家。
每日三餐都是藕,看看口裡長蓮花。
”與《詠茄詩》同趣。
倪春潮族子有句雲:“殘花寒士面,枯木老僧頭。
”許滇生冢子《詠棺》雲:“即此已為身外物,須知都是個中人。
”二人皆少年夭折,人皆以為詩谶。
越缦先生不以為然。
子亦謂偶然寄興,何預休咎?若作詩必作富貴吉祥語,幾何不贻所謂至寶丹之诮耶! 吾邑劉幼樵太史今夏病故,年七十七歲。
周孝懷先生挽之雲:“共危舟值大波,權活草間,零落已無幾老;舍此都适樂國,知從煙外,欷獻時數九州。
”兩人清末同官四川。
“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古道西風瘦馬,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
”補庵謂此絕妙好辭,千古不磨,若翻成白話,便索然無味。
“黃梅一例纖纖雨,分外添凄楚。
添泥衾絮煞一燈嬌,不信人間還有可憐宵。
更挨盡人誰共,拚得都無夢,擁來滋味上心頭。
瘦盡爐煙終覺不成秋。
”調寄《虞美人》。
“往事慣消魂,銀甲金尊,蛛絲應照舊題痕。
孤館簾垂燈上早,雨到江村。
短夢暫溫存,隻欠分明,花陰燕子鎖重門。
兩地酒醒香燼裡,一樣黃昏。
”調寄《浪淘沙》。
以上兩辭越缦先生少作。
段合肥殁于上海,王逸塘先生挽之雲:“一代完人,其自任以天下之重如此;萬方多難,是知其不可而為之者欤。
”誦洛述。
北平黃二南能以舌濡墨畫花卉、蔬果等物,極富天趣。
且能以果皮木屑畫山水,尤超妙。
誦洛贈詩雲:“掉舌儀秦隻取輕,郦生休矣下齊城。
多君作計空前古,突兀山川出口成。
”“無可固知無不可,言超故自阿龍超。
選毫百輩矜姿媚,争及殘磚破酒瓢。
”“故李将君醉尉诃(黃曾任旅長),邵平瓜較又如何。
為君更誦丹青引,未免寒宵熱淚多。
” “捧讀遺編漏欲殘,迢迢人靜夜生寒。
音容恍似承歡暇,手澤須防繼世難。
猶憶退朝時起草,每成佳句喜忘餐。
傷心東閣梅梢月,倦倚窗前淚暗彈。
”廬江吳女士绮琴夜讀其父詩草,作七律一首,妥貼真摯,不類女士作也。
易哭庵《楸陰感舊圖題詩》雲:“為看芍藥屢停車,幾度楸陰聽煮茶。
尋夢更尋尋夢地,送春先送送春花。
閑思棋局都成劫,小坐琴床便當家。
感舊卻憐君似我,鬓絲禅榻共生涯。
”第三、四句雖非大雅,而造句新穎可喜。
“忠孝何曾盡一分,年來姜被識奇溫。
眼中犀角非耶是,身後牛衣怨亦恩。
泡露影,水雲身,任抛心力作詞人,可哀惟有人間世,不結他生未了因。
”調寄《鹧鸪天》。
為朱古微先生絕筆,邵君次公所傳者。
劉君孟揚舊作雲:“人皆笑我癡,雖癡亦自适。
不癡何所得,癡又何所失?居官本為民,貪求非吾志。
錢多終非福,人格足矜式。
富貴等浮雲,虛榮能幾日?人生數十年,所争在沒世。
”“不癡何所得,癡又何所失”,名言也。
十月五日俦社同人餞壽人太史于豐澤園,嘯麓即席賦詩曰:“搔鬓霜風又入秦,重關飛度氣嶙峋。
隔年訪戴都疑夢,垂老依劉正坐貧。
客日一尊添鬓影,離心萬葉送車塵。
灞橋驢子應相待,方便新詩寄故人。
”是日兩席,逸塘、仲瑩臨時加入為主人。
李越缦先生《寒宵坐雨懷孟調汴中》詩:“等是文章誤此身,念君比我倍傷神。
危城風雪朱門閉,萬裡孤寒落第人。
”又《唁陳閑谷商邱》詩:“念爾勞勞為養親,倚闾難待百年身。
傭書近得天涯信,凄絕靈床薦一缗。
”兩詩均沈摯,七截中罕見之作。
雪瓯以近作五律見視,皆穩秀老成。
如“盆花招瘦蝶,硯水潤饑蠅”,“一水繞修竹,數峰明夕陽”,“溪魚朝曉日,山鳥落初花”。
上希大曆十子,下不失永嘉四靈,見《越缦堂日記》。
納蘭容若之小令能得锺隐、淮海之悟,如“寄語釀花風日好,綠窗來與上琴弦。
記得别伊時,桃花柳萬絲”,“妝罷隻思眠。
江南四月天,風也蕭蕭,雨也蕭蕭,瘦盡燈花又一宵”,“甚日還來同領略,夜雨空階滋味,一鈎殘照,半簾微絮,總是惱人時”,皆清靈婉約,誦之使人之意也消。
同上。
曾文正挽莫子孝廉雲:“京華一見便傾心,當時書肆訂交,早欽夙學;江表十年常聚首,今日酒尊和淚,來吊詩人。
” “客中風雨,又凄涼、過了清明寒食。
小屋荒燈扶病坐,形影暫相憐惜。
水市笙箫,山廚饧粥,故國三年别。
杜鵑難到,夜深何處啼血。
愁絕海北孤兒,江南老母,兩地無消息。
更念松楸先壟在,濁酒一杯誰滴。
冷月山花,天涯魂夢,應有歸時節。
草間弟妹,今朝知倍相憶。
”調奇《百字令》,題為《壬戌清明風雨凄沓夜坐,奇故園弟妹》。
越缦先生作。
《南燼記聞》記“一日至一處,謂是長城基址,聞番人吹笛,聲嗚咽如哭,太上口占一詞曰:‘玉京曾憶舊京華,萬國帝王家,金殿瓊樓。
朝吟鳳管,暮弄龍琶。
化成人去今蕭索,春夢繞胡沙,向晚不堪回首,坡頭吹徹梅花。
’少帝唱其詞,複和之曰:‘宸傳百戰舊京華,仁孝自名家。
一旦奸邪,天傾地坼,忍聽琵琶。
如今塞外多離索,迤逞繞胡沙。
萬裡邦家,伶仃父子,向晚宿霜花。
’歌不成曲,大哭而止。
”予謂此殆後人僞托之詞也,二帝流離颠沛,痛苦極矣,安有閑情為此詞耶? 杜少陵《石居吏》起四句雲:“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
老翁逾牆走,老婦出門看。
”施愚山《蠖齋詩話》謂“看”字乃“首”字之誤,此解未經人道。
傅沅叔總長昔年贈英君斂之集句聯雲:“是何意态雄且傑,不露文章世已驚。
”又梁任公贈斂之聯雲:“萬事無如公論久,微言惟有故人知。
”上句用陸放翁,下句用王荊公,極雅切。
其時斂之辦《大公報》,頗有聲也。
斂之好遊西山,曾有詩雲:“午禦單缣朝挾纩,上升旭日并鳴雷。
”句頗奇警。
族弟生甫能古文,不拘拘桐城家法,雄厚近張濂卿。
嘗贈予詩雲:“下筆噓枯見性情,當關報客無昏曉。
”惜忘其全首矣。
長白如冠九都轉(山),嘗為人書楹聯雲:“鏡裡有梅新晉馬,釜中無藥舊唐雞。
”鹹不知“唐雞”為何物。
詢之如,如答之雲:“隻是釜底舊鍋巴飯耳。
”未知其何所本也。
世傳王摩诘作《桃源行》,年十四歲;王阮亭作《秋柳詩》,年二十四歲。
黃叔度十歲時作試帖詩,出語驚人,《一覽衆山小》起句雲:“天下猶為小,何論眼底山。
”又《一路春鸠啼落花》起句雲:“春從何處去,鸠亦盡情啼。
”蓋具宿慧也。
揚州名士方君地山(爾謙)。
二十年前,予見日本租界一家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