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一
關燈
小
中
大
。
'情也。
蘇子卿詩:‘黃鹄一遠别,千裡顧徘徊。
'思也。
蔡伯喈詩:‘青青河畔草,綿綿思遠道。
'又:‘客從遠方來,遺我雙鯉魚。
呼兒烹鯉魚[83],中有尺素書。
'情也。
又:‘客從遠方來,橘柚垂華實[84]。
'意也。
古詩:‘冉冉孤生竹,結根泰山阿。
與君為新婚,兔絲附女蘿。
'意也。
古詩:‘青青陵上柏,磊磊磵中石。
人生天地間,忽如遠行客。
'意也。
古詩:‘客從遠方來,遺我一端绮。
'意也。
‘文彩雙鴛鴦,裁為合歡被。
'情也。
古詩:‘昔我同門友,高舉振六翮。
不念攜手好,棄我如遺迹。
'怨也[85]。
古詩:‘清商随風發,中曲正徘徊。
'思也。
古詩:‘人生寄一世,奄忽若飊塵。
何不策高足,先據要路津。
'誡也。
古詩:‘行行重行行,與君生别離。
相去萬餘裡,各在天一涯。
道路阻且長,會面安可期[86]。
胡馬嘶北風[87],越鳥巢南枝。
相去日已遠,衣帶日已緩。
浮雲蔽白日,遊子不顧返。
'貞也。
思也[88]。
古詩:‘服食求神仙,多為藥所誤。
不如飲美酒,被服纨與素。
'達也。
古詩:‘東城高且長,逶迤自相屬。
回風動地起。
秋草萋以綠'雲雲。
‘蕩滌放情志,何為自結束。
燕趙多佳人,美者顔如玉。
'德也。
意也。
王仲宣《七哀》 評曰:仲宣詩雲:‘出門無所見,白骨蔽平原。
路有饑婦人,抱子棄草間。
顧聞号泣聲,揮涕獨不還。
未知身死處,何能兩相完?驅馬棄之去,不忍聽此言。
'此中事在耳目,故傷見乎辭。
及至‘南登灞陵岸,回首望長安',察思則已極,覽辭則不傷。
一篇之功,并在于此,使今古作者味之無厭。
末句[89]因‘南登灞陵岸'、‘悟彼下泉人',蓋以逝者不返,吾将何親,故有‘傷心肝'之歎[90]。
沈約雲:‘不傍經史,直舉胸臆[91]。
'吾許其知詩者也。
如此之流,皆名為上上逸品者矣。
王仲宣《七哀》:‘南登灞陵岸,回首望長安。
'悲也。
又《從軍行》[92]:‘朝發邺都橋,暮濟白馬津。
逍遙河堤上,左右望我軍。
'閑也。
高也。
曹子建《雜詩》[93]:‘西北有織婦,绮缟何缤紛。
淩晨秉機杼,日昃不成文。
'怨也[94]。
又《贈徐幹》:‘驚風飄白日,忽然歸西山。
圓景光未滿,衆星粲以繁。
'意也。
魏武帝《短歌行》:‘明明如月,何時可掇?憂從中來,不可斷絕。
'‘月明星稀,烏鵲南飛。
繞樹三匝,何枝可依?'思也。
志也。
晉左太沖《詠史》:‘被褐出阊阖,高步追許由。
振衣千仞崗,濯足萬裡流。
'高也。
又:‘吾希段幹木,偃息藩魏君。
吾慕魯仲連,談笑卻秦軍。
'高也[95]。
陸士衡《拟明月何皎皎》:‘安寝北堂上,明月入我牖。
照之有餘輝,攬之不盈手。
'思也。
郭景純《遊仙》:‘翹足企颍陽,臨河思洗耳。
阊阖西南來,潛波渙鱗起。
靈妃顧我笑,粲然啟玉齒。
'高也。
又:‘吞舟湧海底,高浪駕蓬萊。
神仙排雲出,但見金銀台。
'逸也。
高也。
阮嗣宗《詠懷》:‘徘徊蓬池上,還顧望大梁。
渌水揚洪波,曠野莽茫茫。
'思也。
陸士衡《緩聲歌》:‘摠辔扶桑枝,濯足旸谷波。
'高也。
謝靈運《述祖德》:‘達人貴自我,高情屬天雲。
兼抱濟物性,而不嬰垢氛。
'德也。
貞也。
又《石門新營所住》:‘芳塵凝瑤席,清醑滿金樽。
洞庭空波瀾,桂枝徒攀翻[96]。
結念屬霄漢,孤景莫與谖。
'思也。
又《入華子崗是麻源第三谷》[97]:‘南州寔炎德,桂樹陵寒山。
'德也。
陶潛《飲酒》:‘山氣日夕佳,飛鳥相與還。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高也。
謝朓[98]《冬緒羁懷示蕭咨議虞田曹劉江二常侍》[99]:‘寒燈耿宵夢,清鏡悲曉發。
'思也。
又《郡中高齋閑坐答呂法曹》:‘日出衆鳥散,山暝狐猿吟。
已有池上酌,複此風中琴。
'情也。
吳均《贈柳秘書》:‘鹓雛欲上天,寄聲謝明月。
'意也。
又《贈桂陽生》:‘何當數千丈,為君覆明月。
'氣也。
江文通《拟班婕妤詠團扇》:‘纨扇如團月,出自機中素。
畫作秦王女,乘鸾向煙霧。
彩色世所重,雖新不代故。
竊愁涼風至[100],吹我玉階樹。
君子恩未畢,零落在中路。
'意也。
思也。
又《拟休上人怨别》:‘西北秋風至,楚客心悠哉。
日暮碧雲合,佳人殊未來。
露彩方泛滟,月華始徘徊。
'思也。
-------------------
'情也。
蘇子卿詩:‘黃鹄一遠别,千裡顧徘徊。
'思也。
蔡伯喈詩:‘青青河畔草,綿綿思遠道。
'又:‘客從遠方來,遺我雙鯉魚。
呼兒烹鯉魚[83],中有尺素書。
'情也。
又:‘客從遠方來,橘柚垂華實[84]。
'意也。
古詩:‘冉冉孤生竹,結根泰山阿。
與君為新婚,兔絲附女蘿。
'意也。
古詩:‘青青陵上柏,磊磊磵中石。
人生天地間,忽如遠行客。
'意也。
古詩:‘客從遠方來,遺我一端绮。
'意也。
‘文彩雙鴛鴦,裁為合歡被。
'情也。
古詩:‘昔我同門友,高舉振六翮。
不念攜手好,棄我如遺迹。
'怨也[85]。
古詩:‘清商随風發,中曲正徘徊。
'思也。
古詩:‘人生寄一世,奄忽若飊塵。
何不策高足,先據要路津。
'誡也。
古詩:‘行行重行行,與君生别離。
相去萬餘裡,各在天一涯。
道路阻且長,會面安可期[86]。
胡馬嘶北風[87],越鳥巢南枝。
相去日已遠,衣帶日已緩。
浮雲蔽白日,遊子不顧返。
'貞也。
思也[88]。
古詩:‘服食求神仙,多為藥所誤。
不如飲美酒,被服纨與素。
'達也。
古詩:‘東城高且長,逶迤自相屬。
回風動地起。
秋草萋以綠'雲雲。
‘蕩滌放情志,何為自結束。
燕趙多佳人,美者顔如玉。
'德也。
意也。
王仲宣《七哀》 評曰:仲宣詩雲:‘出門無所見,白骨蔽平原。
路有饑婦人,抱子棄草間。
顧聞号泣聲,揮涕獨不還。
未知身死處,何能兩相完?驅馬棄之去,不忍聽此言。
'此中事在耳目,故傷見乎辭。
及至‘南登灞陵岸,回首望長安',察思則已極,覽辭則不傷。
一篇之功,并在于此,使今古作者味之無厭。
末句[89]因‘南登灞陵岸'、‘悟彼下泉人',蓋以逝者不返,吾将何親,故有‘傷心肝'之歎[90]。
沈約雲:‘不傍經史,直舉胸臆[91]。
'吾許其知詩者也。
如此之流,皆名為上上逸品者矣。
王仲宣《七哀》:‘南登灞陵岸,回首望長安。
'悲也。
又《從軍行》[92]:‘朝發邺都橋,暮濟白馬津。
逍遙河堤上,左右望我軍。
'閑也。
高也。
曹子建《雜詩》[93]:‘西北有織婦,绮缟何缤紛。
淩晨秉機杼,日昃不成文。
'怨也[94]。
又《贈徐幹》:‘驚風飄白日,忽然歸西山。
圓景光未滿,衆星粲以繁。
'意也。
魏武帝《短歌行》:‘明明如月,何時可掇?憂從中來,不可斷絕。
'‘月明星稀,烏鵲南飛。
繞樹三匝,何枝可依?'思也。
志也。
晉左太沖《詠史》:‘被褐出阊阖,高步追許由。
振衣千仞崗,濯足萬裡流。
'高也。
又:‘吾希段幹木,偃息藩魏君。
吾慕魯仲連,談笑卻秦軍。
'高也[95]。
陸士衡《拟明月何皎皎》:‘安寝北堂上,明月入我牖。
照之有餘輝,攬之不盈手。
'思也。
郭景純《遊仙》:‘翹足企颍陽,臨河思洗耳。
阊阖西南來,潛波渙鱗起。
靈妃顧我笑,粲然啟玉齒。
'高也。
又:‘吞舟湧海底,高浪駕蓬萊。
神仙排雲出,但見金銀台。
'逸也。
高也。
阮嗣宗《詠懷》:‘徘徊蓬池上,還顧望大梁。
渌水揚洪波,曠野莽茫茫。
'思也。
陸士衡《緩聲歌》:‘摠辔扶桑枝,濯足旸谷波。
'高也。
謝靈運《述祖德》:‘達人貴自我,高情屬天雲。
兼抱濟物性,而不嬰垢氛。
'德也。
貞也。
又《石門新營所住》:‘芳塵凝瑤席,清醑滿金樽。
洞庭空波瀾,桂枝徒攀翻[96]。
結念屬霄漢,孤景莫與谖。
'思也。
又《入華子崗是麻源第三谷》[97]:‘南州寔炎德,桂樹陵寒山。
'德也。
陶潛《飲酒》:‘山氣日夕佳,飛鳥相與還。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高也。
謝朓[98]《冬緒羁懷示蕭咨議虞田曹劉江二常侍》[99]:‘寒燈耿宵夢,清鏡悲曉發。
'思也。
又《郡中高齋閑坐答呂法曹》:‘日出衆鳥散,山暝狐猿吟。
已有池上酌,複此風中琴。
'情也。
吳均《贈柳秘書》:‘鹓雛欲上天,寄聲謝明月。
'意也。
又《贈桂陽生》:‘何當數千丈,為君覆明月。
'氣也。
江文通《拟班婕妤詠團扇》:‘纨扇如團月,出自機中素。
畫作秦王女,乘鸾向煙霧。
彩色世所重,雖新不代故。
竊愁涼風至[100],吹我玉階樹。
君子恩未畢,零落在中路。
'意也。
思也。
又《拟休上人怨别》:‘西北秋風至,楚客心悠哉。
日暮碧雲合,佳人殊未來。
露彩方泛滟,月華始徘徊。
'思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