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賢本事曲子集 全文

關燈
南唐李國主嘗責其臣曰:「吹皺一池春水,幹卿何事?」蓋趙公所撰〈谒金門〉辭有此一句,最警策。

    其臣即對曰:「未如陛下『小樓吹徹玉笙寒』。

    」《苕溪漁隐叢話後集》三十九引《本事曲》 案:「吹皺一池春水」一詞,《苕溪漁隐叢話》引《古今詩話》以為成幼文作。

    《南唐書》十一、花庵《唐宋諸賢絕妙詞選》一、《草堂詩餘前集》下[類編本一]引《雪浪齋日記》并以為馮延巳作。

    宋嘉佑間陳世修輯《陽春集》收之,與《本事曲》以為趙作者不合,未知孰是。

     〈洞仙歌〉:「冰肌玉骨,自清涼無汗。

    水殿風來暗香滿。

    繡簾開、一點明月窺人,人未寝,欹枕钗橫雲《東坡詞》無雲字鬓亂。

     起來攜素手,庭戶無聲,時見疏星渡河漢。

    試問夜如何,夜已三更,金波淡、玉繩低轉。

    細《東坡詞》作但屈指西風幾時來。

    又不道流年,暗中偷換。

    」 錢塘有一老尼,能誦後主詩首章兩句,後人為足其意以填此詞。

    餘嘗見一士人誦全篇雲:「冰肌玉骨清無汗。

    水殿風來暗香暖《類編草堂詩餘》作滿。

    簾開明月獨窺人,欹枕钗橫雲鬓亂。

     起來瓊戶啟無聲,時見疏星渡河漢。

    屈指西風幾時來,隻恐流年暗中換。

    」《苕溪漁隐叢話前集》六十載《漫叟詩話》引楊元素《本事曲》,《草堂詩餘前集》下[類編本二]載《漫叟詩話》引楊元素《本事曲》 案:〈洞仙歌〉乃蘇轼詞,見《東坡樂府》上。

    胡仔曰:《本事曲》與東坡〈洞仙歌序〉全然不同,當以序為正也。

     〈點绛唇〉一阕,乃和靖草詞,雲:「金谷年年,亂生春色誰為主。

    餘花落處,滿地和煙雨。

     又是離歌,一阕長亭暮。

    王孫去。

    萋萋無數。

    南北東西路。

    」《苕溪漁隐叢話後集》二十一引楊元素《本事曲》 範文正公自前二府鎮穰下營百花洲,親制〈定風波〉五詞,其第一首雲:「羅绮滿城春欲暮,百花洲上尋芳去。

    浦映□花花映浦。

    無盡處,恍然身入桃源路。

     莫怪山翁聊逸豫,功名得喪歸時數。

    莺解新聲蝶解舞。

    天賦與,争教我輩無歡緒。

    」《敬齋古今黈》三引《本事曲子》 歐陽文忠公,文章之宗師也。

    其于小詞,尤脍炙人口。

    有十二月詞,寄〈漁家傲〉調中,本集亦未嘗載,今列之于此。

    前已有十二篇鼓子詞,此未知果公作否。

     正月新陽生翠管。

    花苞柳線春猶淺。

    簾幕千重方半卷。

    池水泮。

    東風吹水琉璃軟。

     漸好欄醒醉眼。

    隴梅暗落芳英斷。

    初日已知長一線。

    清宵短。

    夢魂怎奈珠宮遠。

     二月春期看已半。

    江邊春色青猶短。

    天氣養花紅日暖。

    深深院。

    真珠簾額初飛燕。

     漸覺銜杯心緒懶。

    酒侵花臉嬌波慢。

    一撚閑愁無處遣。

    牽不斷。

    遊絲百尺随風遠。

     草人無數。

     強  三月芳菲看欲暮。

    胭脂淚灑梨花雨。

    寶馬繡軒南陌路。

    笙歌舉。

    踏青欲留春春不住。

    東皇肯信韶容故。

    安得此身如柳絮。

    随風去。

    穿簾透幕尋朱戶。

     四月芳林何悄悄。

    綠陰滿地青梅小。

    南陌采桑何窈窕。

    争語笑。

    亂絲滿腹吳蠶老。

     宿酒半醒新睡覺。

    雛莺相語曉。

    惹得此情萦寸抱。

    休臨眺。

    樓頭一望皆芳草。

     五月熏風才一信。

    初荷出水清香嫩。

    乳燕學飛簾額峻。

    誰借問。

    東鄰期約嘗佳醞。

     漏短日長人乍困。

    裙腰減盡柔肌損。

    一撮眉尖千疊恨。

    慵整頓。

    黃梅雨細多閑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