雕菰樓詞話
關燈
小
中
大
無韻之證。
秦少遊〈品令〉,「掉又臞,天然個品格」,此正秦郵土音,用個字作語助,今秦郵人皆然也。
三百篇如「其虛其邪,狂童之狂也且」,古人自操土音,北宋如秦、柳,尚有此種。
南宋姜白石、張玉田一派,此調不複有矣。
《溫公詩話》,陳亞有乞雨詩雲:「不雨若令過半夏,定應作胡盧巴。
」此用作曬字也,詞中用作語助,則土音也。
周密《絕妙好詞》所選,皆同于己者,一味輕柔潤膩而已。
黃玉林《花庵絕妙詞選》,不名一家,其中如劉克莊諸作,磊落抑塞,真氣百倍,非白石、玉田輩所能到。
可知南宋人詞,不盡草窗一派也。
近世朱彜尊所選《詞綜》,規步草窗,學者不複周覽全集,而宋詞遂為朱氏之詞矣。
王阮亭選唐五七言詩亦然。
李白〈連理枝〉詞雲:「望水晶簾外,竹枝寒守,羊車未至。
」萬樹《詞律》雲:「圖譜将『望水晶簾外』作五字句,『竹枝寒守』作四字句,『羊車未至』作四字句,可歎。
無論句字長短參差,緻誤學者。
試問『竹枝寒守』,有此文理乎。
」蓋萬氏以「竹枝寒」三字連上作一句,「守羊車未至」作一句,以為即宋詞〈小桃紅〉之半也。
按太白此詞有二首,其一雲:「麝煙濃馥,紅绡翠被」,與「竹枝寒守,羊車未至」正同。
「守」字下屬,豈「馥」字亦下屬耶。
且「竹枝寒守」四字甚佳。
「守羊車未至」,成何語句乎。
柳屯田〈醉蓬萊〉詞,以篇首「漸」字與「太液波翻」「翻」字見斥。
有善詞者問,餘曰:「詞所以被管弦,首用『漸』字起調,與下『亭臯落葉,隴首雲飛』,字字響亮。
嘗欲以他字易之,不可得也。
至『太液波翻』,仁宗謂不雲波澄,無論澄字,前已用過。
而太為征音,液為宮音,波為羽音,若用澄字商音,則不能協,故仍用羽音之翻字。
兩羽相屬,蓋宮下于征,羽承于商,而征下于羽。
太液二字,由出而入,波字由入而出,再用澄字而入,則一出一入,又一出一入,無複節奏矣。
且由波字接澄字,不能相生。
此定用翻字。
波翻二字,同是羽音,而一軒一轾,以為俯仰,此柳氏深于音調也。
」餘為此論,客不甚以為然。
已而秦太史敦夫以新刻張玉田《詞源》見遺,内一條記其先人賦〈瑞鶴仙〉,有「粉蝶兒、撲定落花不去」,撲字不協,遂改為守字,始協。
又作〈惜花春?早起〉雲:「瑣窗深。
」深字音不協,改為幽字,又不協,改為明字,歌之始協。
此三字皆平聲,胡為或協或不協。
蓋五音有喉、齒、唇、舌、鼻,所以輕清重濁之分,故平聲字可為上、入者,此也。
撲深二字何以不協,守明二字何以協,蓋粉為羽音,蝶為征音,兒為變征,由外而入。
若用撲字羽音,突然而出,則不協矣。
故用守字,仍從内轉接。
直至不字乃出為羽音。
瑣窗二字皆商音,又用深字商音,則專壹矣。
故用明字羽音,自商而出乃協。
以此例之柳詞,乃自信前說可存。
因錄于此,以質諸世之為詞者。
此不可以譜定,惟從口舌上調之耳。
〈長笛賦〉:「察度于句投。
」李善注:「《說文》曰:逗,止也。
投與逗,古字通,音豆。
投,句之所止也。
」郭璞《方言注》雲:「逗,即今住字。
」皇甫湜〈答李生書〉:「讀書未知句度,下視服鄭。
」句度即句投。
度字,本察度之義也。
今人謂之句讀,或作句斷,萬樹《詞律》以豆字注之。
《詞綜》選張可久〈風入松〉一首,詠九日,首四句雲:「哀筝一抹十三弦。
飛雁隔秋煙。
攜壺莫道登臨樂,雙雙燕、為我留連。
」按《小山樂府》載此作「雙雙為我留連」,無燕字,雙雙即指上飛雁,雁與燕不當雜出,且九日不複有燕矣。
蓋雁指筝上所有,雙雙即此雁也。
程易疇先生遊盤山,親閱道宗舍利碑,為王洙撰,因校朱彜尊《吉金貞石志》,錄此碑文,内中妄增一語。
詳見《通藝錄》《小山樂府》,世不多有,餘适有之,乃得校出,增多燕字。
又〈人月圓〉一首雲:「片時春夢,十年往事,一點詩愁。
」彜尊改作「閑愁」。
又「故人何在,前程那裡,心事誰同」,彜尊改作「前路莫問」。
又「白家亭館,吳宮花草,長似坡詩。
可人憐處,啼烏夜月,猶怨西施」,彜尊改作「可似當時,最憐人處」。
以音調之,可謂削圓方竹杖矣。
秦少遊〈品令〉,「掉又臞,天然個品格」,此正秦郵土音,用個字作語助,今秦郵人皆然也。
三百篇如「其虛其邪,狂童之狂也且」,古人自操土音,北宋如秦、柳,尚有此種。
南宋姜白石、張玉田一派,此調不複有矣。
《溫公詩話》,陳亞有乞雨詩雲:「不雨若令過半夏,定應作胡盧巴。
」此用作曬字也,詞中用作語助,則土音也。
周密《絕妙好詞》所選,皆同于己者,一味輕柔潤膩而已。
黃玉林《花庵絕妙詞選》,不名一家,其中如劉克莊諸作,磊落抑塞,真氣百倍,非白石、玉田輩所能到。
可知南宋人詞,不盡草窗一派也。
近世朱彜尊所選《詞綜》,規步草窗,學者不複周覽全集,而宋詞遂為朱氏之詞矣。
王阮亭選唐五七言詩亦然。
李白〈連理枝〉詞雲:「望水晶簾外,竹枝寒守,羊車未至。
」萬樹《詞律》雲:「圖譜将『望水晶簾外』作五字句,『竹枝寒守』作四字句,『羊車未至』作四字句,可歎。
無論句字長短參差,緻誤學者。
試問『竹枝寒守』,有此文理乎。
」蓋萬氏以「竹枝寒」三字連上作一句,「守羊車未至」作一句,以為即宋詞〈小桃紅〉之半也。
按太白此詞有二首,其一雲:「麝煙濃馥,紅绡翠被」,與「竹枝寒守,羊車未至」正同。
「守」字下屬,豈「馥」字亦下屬耶。
且「竹枝寒守」四字甚佳。
「守羊車未至」,成何語句乎。
柳屯田〈醉蓬萊〉詞,以篇首「漸」字與「太液波翻」「翻」字見斥。
有善詞者問,餘曰:「詞所以被管弦,首用『漸』字起調,與下『亭臯落葉,隴首雲飛』,字字響亮。
嘗欲以他字易之,不可得也。
至『太液波翻』,仁宗謂不雲波澄,無論澄字,前已用過。
而太為征音,液為宮音,波為羽音,若用澄字商音,則不能協,故仍用羽音之翻字。
兩羽相屬,蓋宮下于征,羽承于商,而征下于羽。
太液二字,由出而入,波字由入而出,再用澄字而入,則一出一入,又一出一入,無複節奏矣。
且由波字接澄字,不能相生。
此定用翻字。
波翻二字,同是羽音,而一軒一轾,以為俯仰,此柳氏深于音調也。
」餘為此論,客不甚以為然。
已而秦太史敦夫以新刻張玉田《詞源》見遺,内一條記其先人賦〈瑞鶴仙〉,有「粉蝶兒、撲定落花不去」,撲字不協,遂改為守字,始協。
又作〈惜花春?早起〉雲:「瑣窗深。
」深字音不協,改為幽字,又不協,改為明字,歌之始協。
此三字皆平聲,胡為或協或不協。
蓋五音有喉、齒、唇、舌、鼻,所以輕清重濁之分,故平聲字可為上、入者,此也。
撲深二字何以不協,守明二字何以協,蓋粉為羽音,蝶為征音,兒為變征,由外而入。
若用撲字羽音,突然而出,則不協矣。
故用守字,仍從内轉接。
直至不字乃出為羽音。
瑣窗二字皆商音,又用深字商音,則專壹矣。
故用明字羽音,自商而出乃協。
以此例之柳詞,乃自信前說可存。
因錄于此,以質諸世之為詞者。
此不可以譜定,惟從口舌上調之耳。
〈長笛賦〉:「察度于句投。
」李善注:「《說文》曰:逗,止也。
投與逗,古字通,音豆。
投,句之所止也。
」郭璞《方言注》雲:「逗,即今住字。
」皇甫湜〈答李生書〉:「讀書未知句度,下視服鄭。
」句度即句投。
度字,本察度之義也。
今人謂之句讀,或作句斷,萬樹《詞律》以豆字注之。
《詞綜》選張可久〈風入松〉一首,詠九日,首四句雲:「哀筝一抹十三弦。
飛雁隔秋煙。
攜壺莫道登臨樂,雙雙燕、為我留連。
」按《小山樂府》載此作「雙雙為我留連」,無燕字,雙雙即指上飛雁,雁與燕不當雜出,且九日不複有燕矣。
蓋雁指筝上所有,雙雙即此雁也。
程易疇先生遊盤山,親閱道宗舍利碑,為王洙撰,因校朱彜尊《吉金貞石志》,錄此碑文,内中妄增一語。
詳見《通藝錄》《小山樂府》,世不多有,餘适有之,乃得校出,增多燕字。
又〈人月圓〉一首雲:「片時春夢,十年往事,一點詩愁。
」彜尊改作「閑愁」。
又「故人何在,前程那裡,心事誰同」,彜尊改作「前路莫問」。
又「白家亭館,吳宮花草,長似坡詩。
可人憐處,啼烏夜月,猶怨西施」,彜尊改作「可似當時,最憐人處」。
以音調之,可謂削圓方竹杖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