雕菰樓詞話
關燈
小
中
大
談者多謂詞不可學,以其妨詩、古文,尤非說經尚古者所宜。
餘謂非也。
人禀陰陽之氣以生,性情中所寓之柔氣,有時感發,每不可遏。
有詞曲一途分洩之,則使清純之氣,長流行于詩古文。
且經學須深思默會,或至抑塞沉困,機不可轉。
詩詞是以移其情而豁其趣,則有益于經學者正不淺。
古人一室潛修,不廢嘯歌,其旨深微,非得陰陽之理,未足與知也。
朱晦翁、真西山俱不廢詞,詞何不可學之有。
詞不難于長調,而難于長句。
詞不難于短令,而難于短句。
短至一二字,長至九字十字,長須不可界斷,短須不緻牽連。
短不牽連尚易,長不界斷,雖名家有難之者矣。
萬氏《詞律》任意斷句,吾甚不以為然。
詞調愈平熟,則其音急,愈生拗,則其音緩。
急則繁,其聲易淫,緩則庶乎雅耳。
如蘇長公之大江東去,及吳夢窗、史梅溪等調,往往用長句。
同一調而句或可斷若此,亦可斷若彼者,皆不可斷。
而其音以緩為頓挫,字字可頓挫而實不必斷。
倚聲者易于為平熟調,而艱于為生拗調。
明乎緩急之理,而何生拗之有。
詞韻無善本,以《花間》、《尊前》詞核之,其韻通?甚寬,蓋寄情托興,不比詩之嚴也。
餘嘗取唐詞,盡擇其韻考之,為唐詞韻考,以未暇成就。
然如杜牧之〈八六子〉,上下皆有韻,上以深沉衾信扃為韻,下以侵禁整臨陰為韻。
論者謂其韻不可考,蓋以宋之〈八六子〉準之也。
夫據宋以定唐可乎。
吳夢窗自度〈金盞子〉調雲:「新雁又無端送人江上,短亭初泊」,上九字句,餘所謂緩調,字字可停頓也。
乃或據蔣竹山詞,讀又字為頓。
竹山固本諸夢窗,乃據竹山以衡夢窗,可乎。
毛大可稱詞本無韻,是也。
偶檢唐、宋人詞,如杜安世〈賀聖朝〉用計霁媚寘待賄愛隊。
姜夔〈鬲溪令〉用人鄰真陰尋侵雲文盈庚。
陸遊〈雙頭蓮〉用寄骥寘氣未水裡紙逝霁。
顔博文〈品令〉用落薄藥角覺。
秦觀〈品令〉用得織職吃錫日質不物惜陌。
韋莊〈應天長〉用語午語否有。
晁補之〈梁州令〉用淺銑遍霰臉儉緩旱願願盞?遠沅。
劉過〈行香子〉用快卦在賄賽隊蓋泰。
蔣捷〈探春令〉用處去禦淚寘指紙住遇。
蘇轼〈瑤池燕〉用陣震困願問關粉吻。
柳永〈引駕行〉用暮遇舉語睹虞處去禦負有。
辛棄疾〈東坡引〉用怨願面霰雁谏斷翰滿旱。
王安中〈步蟾宮〉用阙月葉節屑業洽。
方千裡〈側犯〉用靓敬定徑靜梗迥。
晁補之〈陽關引〉用噎屑葉葉月月闊曷。
柳永〈鎮西〉用入黠絕屑月月。
蘇轼〈皂羅特髻〉用得職客陌結屑合合滑黠覓錫。
石孝友〈蓦山溪〉用燕霰散旱軟銑染儉半翰盼谏晚阮。
柳永〈秋夜月〉用散旱面霰歎翰限?怨願遠阮。
周紫芝〈感皇恩〉用會泰系霁子紙地寘。
呂渭老〈握金钗〉用震盡轸粉吻損阮永梗。
趙德仁〈醉春風〉用近吻問問信震穩阮恨願蘇轼〈勸金船〉用客陌識職月月卻藥節屑插洽。
吳文英〈凄涼犯〉用闊曷葉葉濕緝合合骨月怯洽。
王沂孫〈露華〉用格陌色職拂物骨月出質。
杜安世〈玉闌幹〉用景梗盡轸浸沁信震定徑。
晁補之〈尾犯〉用隐吻興徑韻問映敬信震景梗艇迥。
吳文英〈垂絲釣〉用掩儉豔豔澹勘鑒陷減豏。
晁補之〈下水船〉用系霁起紙墜寘佩隊。
毛滂〈于飛樂〉用林侵樽元清庚春真。
柳永〈引駕行〉用征庚村元亭青凝蒸。
按唐人應試用官韻,其非應試,如韓昌黎贈張籍詩,以城堂江庭童窮一韻,則庚青江陽東通協,不拘拘如律詩也。
至于詞,更寬可知矣。
秦觀〈品令〉雲:「掉又?翟,天然個品格,于中壓一。
簾兒下、時把鞋兒踢。
語低低、笑咭咭。
」柳永〈迎春樂〉雲:「近來憔悴人驚怪,為别相。
這鏡兒也不曾蓋。
千朝百日不曾來?思。
」劉過〈行香子〉亦用字雲:「匆匆去得忒,沒這些兒個采。
」蔣捷〈秋夜雨〉雲:「黃雲水驿笳噎。
吹人雙鬓如雪。
愁多無賴處,漫碎把、寒花經?。
」凡此皆用當時鄉談裡語,又何韻之有。
?字見元曲,胡蝶夢雲:撓腮?耳。
《音釋》雲:?,疽且切。
《老學庵筆記》雲:「山谷在戎州,作樂府雲:『老子平生,江南江北,愛聽臨風笛。
孫郎微笑,坐來聲噴霜竹。
』今俗本改笛為曲以協韻,非也。
然亦疑笛字太不入韻,及居蜀久,習其語,乃知泸戎間謂笛為獨。
」此亦詞
餘謂非也。
人禀陰陽之氣以生,性情中所寓之柔氣,有時感發,每不可遏。
有詞曲一途分洩之,則使清純之氣,長流行于詩古文。
且經學須深思默會,或至抑塞沉困,機不可轉。
詩詞是以移其情而豁其趣,則有益于經學者正不淺。
古人一室潛修,不廢嘯歌,其旨深微,非得陰陽之理,未足與知也。
朱晦翁、真西山俱不廢詞,詞何不可學之有。
詞不難于長調,而難于長句。
詞不難于短令,而難于短句。
短至一二字,長至九字十字,長須不可界斷,短須不緻牽連。
短不牽連尚易,長不界斷,雖名家有難之者矣。
萬氏《詞律》任意斷句,吾甚不以為然。
詞調愈平熟,則其音急,愈生拗,則其音緩。
急則繁,其聲易淫,緩則庶乎雅耳。
如蘇長公之大江東去,及吳夢窗、史梅溪等調,往往用長句。
同一調而句或可斷若此,亦可斷若彼者,皆不可斷。
而其音以緩為頓挫,字字可頓挫而實不必斷。
倚聲者易于為平熟調,而艱于為生拗調。
明乎緩急之理,而何生拗之有。
詞韻無善本,以《花間》、《尊前》詞核之,其韻通?甚寬,蓋寄情托興,不比詩之嚴也。
餘嘗取唐詞,盡擇其韻考之,為唐詞韻考,以未暇成就。
然如杜牧之〈八六子〉,上下皆有韻,上以深沉衾信扃為韻,下以侵禁整臨陰為韻。
論者謂其韻不可考,蓋以宋之〈八六子〉準之也。
夫據宋以定唐可乎。
吳夢窗自度〈金盞子〉調雲:「新雁又無端送人江上,短亭初泊」,上九字句,餘所謂緩調,字字可停頓也。
乃或據蔣竹山詞,讀又字為頓。
竹山固本諸夢窗,乃據竹山以衡夢窗,可乎。
毛大可稱詞本無韻,是也。
偶檢唐、宋人詞,如杜安世〈賀聖朝〉用計霁媚寘待賄愛隊。
姜夔〈鬲溪令〉用人鄰真陰尋侵雲文盈庚。
陸遊〈雙頭蓮〉用寄骥寘氣未水裡紙逝霁。
顔博文〈品令〉用落薄藥角覺。
秦觀〈品令〉用得織職吃錫日質不物惜陌。
韋莊〈應天長〉用語午語否有。
晁補之〈梁州令〉用淺銑遍霰臉儉緩旱願願盞?遠沅。
劉過〈行香子〉用快卦在賄賽隊蓋泰。
蔣捷〈探春令〉用處去禦淚寘指紙住遇。
蘇轼〈瑤池燕〉用陣震困願問關粉吻。
柳永〈引駕行〉用暮遇舉語睹虞處去禦負有。
辛棄疾〈東坡引〉用怨願面霰雁谏斷翰滿旱。
王安中〈步蟾宮〉用阙月葉節屑業洽。
方千裡〈側犯〉用靓敬定徑靜梗迥。
晁補之〈陽關引〉用噎屑葉葉月月闊曷。
柳永〈鎮西〉用入黠絕屑月月。
蘇轼〈皂羅特髻〉用得職客陌結屑合合滑黠覓錫。
石孝友〈蓦山溪〉用燕霰散旱軟銑染儉半翰盼谏晚阮。
柳永〈秋夜月〉用散旱面霰歎翰限?怨願遠阮。
周紫芝〈感皇恩〉用會泰系霁子紙地寘。
呂渭老〈握金钗〉用震盡轸粉吻損阮永梗。
趙德仁〈醉春風〉用近吻問問信震穩阮恨願蘇轼〈勸金船〉用客陌識職月月卻藥節屑插洽。
吳文英〈凄涼犯〉用闊曷葉葉濕緝合合骨月怯洽。
王沂孫〈露華〉用格陌色職拂物骨月出質。
杜安世〈玉闌幹〉用景梗盡轸浸沁信震定徑。
晁補之〈尾犯〉用隐吻興徑韻問映敬信震景梗艇迥。
吳文英〈垂絲釣〉用掩儉豔豔澹勘鑒陷減豏。
晁補之〈下水船〉用系霁起紙墜寘佩隊。
毛滂〈于飛樂〉用林侵樽元清庚春真。
柳永〈引駕行〉用征庚村元亭青凝蒸。
按唐人應試用官韻,其非應試,如韓昌黎贈張籍詩,以城堂江庭童窮一韻,則庚青江陽東通協,不拘拘如律詩也。
至于詞,更寬可知矣。
秦觀〈品令〉雲:「掉又?翟,天然個品格,于中壓一。
簾兒下、時把鞋兒踢。
語低低、笑咭咭。
」柳永〈迎春樂〉雲:「近來憔悴人驚怪,為别相。
這鏡兒也不曾蓋。
千朝百日不曾來?思。
」劉過〈行香子〉亦用字雲:「匆匆去得忒,沒這些兒個采。
」蔣捷〈秋夜雨〉雲:「黃雲水驿笳噎。
吹人雙鬓如雪。
愁多無賴處,漫碎把、寒花經?。
」凡此皆用當時鄉談裡語,又何韻之有。
?字見元曲,胡蝶夢雲:撓腮?耳。
《音釋》雲:?,疽且切。
《老學庵筆記》雲:「山谷在戎州,作樂府雲:『老子平生,江南江北,愛聽臨風笛。
孫郎微笑,坐來聲噴霜竹。
』今俗本改笛為曲以協韻,非也。
然亦疑笛字太不入韻,及居蜀久,習其語,乃知泸戎間謂笛為獨。
」此亦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