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滑稽聯話一

關燈
“男女平權,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陰陽合曆,你過你的年,我過我的年。

    ”又同時某報載有一聯雲:“攝政王興,攝政王亡,一代興亡兩攝政;中華國民,中華國土,千年民土本中華。

    ”皆有譏諷,可以代表多數之民意也。

    然陽曆紀年實較陰曆為準,并此譏之,未免太守舊矣。

     吳下某生,性嗜讀而遇殊蹇,年三十猶未青一衿,人多嗤之。

    生發憤,遂于是年四月入泮,秋即連捷舉于鄉。

    其友缪心如贈以聯雲:“端午以前,猶是夫人自稱曰;重陽而後,居然君子不以言。

    ”腳縮“小童舉人”四字,殊趣。

     杭州某寺有彌勒佛聯雲:“年年扯空布袋,少米無柴,隻剩得大肚寬腸,為告衆檀越,信心時将何物施布;日日坐冷山門,接張待李,但見他歡天喜地,試問這頭陀,得意處著甚麼來由。

    ”遊戲三昧,所謂禅悅文字也。

    要之作此等聯,亦隻好如此。

    夫論道德,既不免于迂;論果報,又不免于誣。

    且二者皆非佛氏之極則也,舍此必談空說有矣。

    而談空說有,又嫌于陳陳相因,千篇一律也,故欲求新奇,不得不爾。

     奉新姚鴻元,落拓不偶,開館村中文昌廟,其右則冶工肆也。

    一遊士贈聯雲:“設帳近洪爐,不怕諸生頑似鐵;傳經依古廟,方知夫子教如神。

    ”語奇而切,字字如生鐵鑄成。

     長沙楊卓夫贈妓小如聯雲:“小住為佳,得小住且小住;如何是好,欲如何便如何。

    ” 朱建三生于七月七日,所居之裡名百花巷,李笠翁壽以聯雲:“七夕是生辰,喜功名事業從心,處處帶來天上巧;百花為壽域,羨玉樹芝蘭繞膝,人人占卻眼前春。

    ”清圓流麗,餘最喜之。

     笠翁芥子園門前二柳,門内二桃,風景清幽,任人遊賞。

    桃熟時遊人辄摘取之,因戲書一聯于門雲:“二柳當門,家計遜陶潛之半;雙桃鑰戶,人謀慮方朔之三。

    ” “嘴尖肚大柄兒高,才免饑寒便自豪。

    量小不堪容大物,兩三寸水起波濤。

    ”此鄭闆橋借茶壺譏鬥筲者之詩也,餘已編入《滑稽詩話》矣。

    茲于友人處得其六十自壽一聯,極風流潇灑,可作本編材料。

    聯雲:“常如作客,何問康甯,但使囊有餘錢,甕有餘釀,釜有餘糧,取數葉賞心舊紙,放浪吟哦,興要闊,皮要頑,五官靈動勝千官,過到六旬猶少;定欲成仙,空生煩惱,隻令耳無俗聲,眼無俗物,胸無俗事,将幾枚随意新花,縱橫穿插,睡得遲,起得早,一日清閑似兩日,算來百歲已多。

    ” 康熙時廣東詩僧某住海珠寺,交通公卿。

    寺塑金剛與彌勒古今滑稽聯話環坐像,法身之大倍于他寺。

    滑稽者為題聯雲:“莫怪和尚們這般大樣;請看護法者豈是小人。

    ” 《熙朝新語》雲:浙江乾隆丙子科鄉試,兩主考一姓莊,一姓鞠,莊颟顸而鞠不謹,有集杜句嘲之雲:“莊夢未知何日醒;鞠花從此不須開。

    ”鞠試畢回京,謂陳句山太仆雲:“杭人真欠通,如何鞠可通菊?”公不答,鞠诘之。

    公曰:“吾适思《月令》‘鞠有黃華’耳。

    ”鞠大慚,未幾死,人以為語谶。

     又道光時某公分校禮闱,卷中有用毛詩“佛時仔肩”者,則批雲:“佛字系梵語,不可入文内。

    ”複有用《周易》“貞觀”二字者,則又批雲:“貞觀是漢代年号,不可入文内。

    ”因有為之對者雲:“佛時是西域經文,宣聖悲啼彌勒笑;貞觀系東京年号,唐宗錯愕漢皇驚。

    ”如此試官,真堪絕倒。

     《三山笑史》雲:有村館延師課子者,故事每遇七夕,師若住館,主人例設酒筵款之。

    師習聞其說,至七夕竟寂然,因呼其徒命對雲:“客舍凄清,恰似今宵七夕。

    ”徒不能對,以告其父,父知師意,笑曰:“我忘之矣。

    ”因代對雲:“寒村寂寞,可移下月中秋。

    ”師笑颔之。

    迨至中秋,以為必設矣,而又寂然。

    因複命對雲:“綠竹本無心,遇節即時挨不過。

    ”其父笑曰:“我又忘之矣,奈何?”仍代對曰:“黑花如有約,重陽以後待何遲。

    ”師無如之何,聽之而已。

    讵至重陽,又寂然也,師不能忍,仍出對命徒雲:“漢三傑,張良韓信狄人傑。

    ”其父聞之大笑曰:“師誤矣,三傑是漢人,狄人傑是唐人,師忘之乎?”師語其徒曰:“我實不忘,汝父前唐後漢記得許熟,乃一飯而屢忘之乎?” 有開煙室者,年五十始娶,而新娘則年僅十五也。

    某茂才為撰喜聯雲:“五十新郎,十五新娘,天數五,地數五,五位相乘,莫笑枯楊占大過;三兩好土,兩三好友,益者三,損者三,三生有幸,聊将罂粟請同人。

    ”人争誦之。

    聞于彭宮保玉麟,邀入幕中,且為保舉一知縣雲。

     吾鄉孫彥清先生德祖《題楹福墨》載:同治甲子,先生寓内家吳融鐘氏,鐘族有名澄四者,居鄰村,業釀而好飲。

    以六十初度,招先生就面筵,酬酢方酣,出楹帖索緻語。

    先生倚醉濡筆,戲問:“君壽當得幾何?”澄曰:“二百歲可得耶。

    ”因狂草三十四字雲:“君是酒中仙,定此後稱觞,還須一百四十度;我為座上客,似今朝大醉,何妨三萬六千場。

    ”主人得之狂喜,每見文人,辄舉其詞,津津若有餘味雲。

     又某生儗于秋初納名妓愛金為簉室,欲作聯,苦二字難偶。

    先生走筆為成二十四言雲:“愛月夜眠遲,不信愛卿勝皓魄;金風秋信早,好營金屋貯青娥。

    ”組字熨貼,頗見匠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