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年頭活着不易”

關燈
昨天我冒着大雨到煙霞嶺下訪桂;

    南高峰在煙霞中不見,

    在一家松茅鋪的屋檐前

    我停步,問一個村姑今年

    翁家山的桂花有沒有去年開的媚,

    那村姑先對着我身上細細的端詳;

    活像隻羽毛浸癟了的鳥,

    我心想,她定覺得蹊跷,

    在這大雨天單身走遠道,

    倒來沒來頭的問桂花今年香不香。

    “客人,你運氣不好,來得太遲又太早;

    這裡就是有名的滿家弄,

    往年這時候到處香得兇,

    這幾天連綿的雨,外加風,

    弄得這稀糟,今年的早桂就算完了。”

    果然這桂子林也不能給我點子歡喜:

    枝上隻見焦萎的細蕊,

    看着凄慘,唉,無妄的災!

    為什麼這到處是憔悴?

    這年頭活着不易!這年頭活着不易!

    西湖,九月

    【此詩發表于1925年10月12日《晨報副镌》。署名鶴。《志摩日記》1925年9月17日的《愛眉小劄》裡說:“昏昏的度日,詩意盡有,寫可寫不成,方才湊成了四節。”這四節,就是《這年頭活着不易》。粱實秋在《憶志摩》中說:“有一首詩我特别喜歡……這首詩的題目是:《這年頭活着不易》……據志摩講,他到滿家弄訪桂,原意是希望在那漫山的桂林中撿一個路邊的茶座坐下,吃一碗新鮮桂花煮的新鮮栗子湯,——悶熱的、噴香的、甜滋滋的栗子湯!沒想到撲個空,感而賦此。感到是人生凋敝,世事紛纭,真可說是‘人猶如此,木何以堪’了。這首詩末尾帶着一點子悲觀氣味,容易令人聯想起哈代的特有的詩風,就是詩的形式和那平易的語調,也都頗似哈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