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陽修

關燈


    五月,降為峽州夷陵縣令。

    永叔自京師沿汴絕淮溯江,奉母夫人赴貶所。

    十月,至夷陵。

     丁朝佐雲:此卷《答蘇子美見寄》雲:“祭鬼聚喧嚣。

    ”本注:“夷陵俗好祠祭。

    每遇祠時,裡民數百,共馂其餘。

    裡俗謂之祭鬼。

    ”諸本皆同。

    惟蜀本以“祭”為“摖”。

    朝佐按,《類篇》:摖,初葛切,挑取也,推也。

    有推食之義。

    蜀去峽近,故能知其方言。

    又吉州羅寺丞家京師舊本,亦作“攃”。

    按《集韻》:攃,桑葛切,散之也,有散福之義,二義皆通。

    今改作“摖一作‘攃’。

    ”若作“祭”字,别無意義,本注豈應複言“裡俗謂之祭鬼”也? 永叔《夷陵書事寄謝三舍人》:(一作“代書寄舍人三丈”)春秋楚國西偏境,陸羽《茶經》第一州。

    紫箨青林長蔽日,綠叢紅桔最宜秋。

    道塗處險人多負,邑屋臨江俗善泅。

    臘市漁(一作“魚”)鹽朝暫合,淫祠蕭鼓歲無休。

    風鳴燒入空城響,雨惡江崩斷岸流。

    月出行歌聞調笑,花開啼鳥亂鈎辀。

    (一本有“訟庭畫地通人語,邑政觀風間俚讴。

    土俗雖輕人自樂,山川信美客偏愁”四句)黃牛峽口經新歲,白玉京中夢舊遊。

    曾是洛陽花下客,欲誇風物向君羞。

    (《宋詩鈔》) 又:《寄梅聖俞》:青(一作“春”)山四顧亂無涯,雞犬蕭條數百家。

    楚俗歲時多雜鬼,蠻鄉言語不通華。

    繞城江急舟難泊,當縣山高日易斜。

    擊鼓踏歌成夜市,邀龜蔔雨趁燒(一作“春”)畲。

    叢林白晝飛妖鳥,庭砌非時見異花。

    惟有山川為勝絕,寄人堪作畫圖誇。

    (《宋詩鈔》) 招許主客 【唐宋有主客郎中,員外郎,為禮部之屬司,掌諸蕃朝貢接待給賜之事。

    】 欲将何物招嘉客,惟有新秋一味涼。

    更一作“靜”掃廣庭寬一作“開”百畝,少容明月放一作“吐”清光②。

    樓頭破鑒看将滿,第五句是詩的結構,所謂倒戰而出也。

    甕面浮蛆酒面浮沫也撥已香。

    仍一作“更”約多為詩準備,共防梅老敵難當。

     ① 目錄:詩作于慶曆八年(1048)。

    永叔年四十二。

    是年閏正月,徙知揚州。

    二月,至郡。

     《集》十一有《初至颍州西湖種瑞蓮黃楊,寄淮南轉運呂度支,發運許主客》一長律,末雲:“每到最佳堪樂處,卻思君共把芳卮。

    ” 梅《年譜》:是年,為國子博士。

    是時,蓋欲以君賜榮親,且以刁氏歸親,遂買舟南還。

    時歐公守維揚,留宿進道堂論文,又詠永叔文石硯屏。

    (有《五月過高郵三溝》詩) ② 《宋詩菁華錄》:按:“少容”若作“多容”,更佳;第七句“多”字可改。

    (“少”當同“稍”,非“多少”之“少”,字較“多”字婉曲;老人似不免千慮之失。

    ) 病告中懷子華、原父 狂來有意與春争,老去心情漸不能。

    世味惟存詩淡泊,生涯半為病侵陵。

    花明曉日繁如錦,酒撥浮醅酒未漉也綠似渑。

    水名,在今山東。

    《左傳》:“有酒如渑。

    ”自是少年豪橫過,而今癡鈍若寒蠅。

     ① 目錄:詩作于仁宗嘉祐四年(1059)。

    永叔年五十三。

     《年譜》:是年二月,免開封,轉給事中,同提舉在京諸司庫務。

    是月,充禦試進士詳定官。

     韓绛,字子華,靈壽人(靈壽,今保定),慶曆中進士。

    曆翰林學士,禦史中丞。

     《集》五有《與子華、原父小飲,坐中寄同州江十學士休複》:(至和元年〔1054〕作)句雲:幸有二三友,相與文字間。

     《集》十二有《答子華舍人退朝小飲官舍》雲:玉階朝罷卷晨班,官舍相留一笑間。

    與世漸疏嗟已老(一作“緣老态”),得朋為樂偶偷閑。

    紅箋搦管吟紅藥,綠酒盈樽舞綠鬟。

    自是風情年少事,多慚白發與蒼顔。

    (至和二年〔1055〕作) 《宋詩紀事》十二有永叔《寄韓子華》一絕句。

     《外集》三《送韓子華》:嗟我久不見韓子,如讀古書思古人。

    子華筆力天馬足,驽骀千百誰可群!嗟予老鈍不自笑,尚欲疾走追其塵。

    子華有時高談駭我聽。

    榮枯萬物移秋春。

    所以不見令我思,見之如飲玉醴醇。

     書懷感事寄梅聖俞 相别始一歲,幽憂有百端。

    乃知一世中,少樂多悲患。

    平聲每憶少年日,未知人事艱。

    颠狂無所閡,落魄去羁牽。

    落魄,失業無倚也。

    三月入洛陽,春深花未殘。

    龍門翠郁郁,伊水清潺潺。

    逢君伊水畔,一見已開顔。

    不暇谒大尹,相攜步香山。

    龍門山之東自茲惬所适,便若投山猿。

    幕府足文士,相公方好賢。

    希深好風骨,迥出風塵間。

    師魯心磊落,高談羲與軒。

    子漸口若讷,誦書坐千言。

    彥國善飲酒,百盞顔未丹。

    幾道事閑遠,風流如謝安。

    子聰作參軍,常跨破虎鞯。

    馬鞍具子野乃秃翁,戲弄時脫冠。

    次公才曠奇,王霸馳筆端。

    聖俞善吟哦,共嘲為阆仙。

    惟予号達老,醉必如張颠。

    唐張旭洛陽古郡邑,萬戶美風煙。

    荒涼見宮阙,表裡壯河山。

    相将日無事,上馬若鴻翩。

    出門盡垂柳,信步即名園。

    嫩箨筠竹膚之堅質粉暗,綠池萍錦翻。

    殘花落酒面,飛絮拂歸鞍。

    尋盡水與竹,忽去嵩峰巅。

    青蒼緣萬仞,杳藹望三川。

    伊、洛、河也。

    花草窺澗窦,崎岖尋石泉。

    君吟倚樹立,我醉欹雲眠。

    子聰疑日月近,謂若手可攀。

    共題一三醉石,留在八仙壇。

    水雲心已倦,歸坐正杯盤。

    飛瓊許氏,王母侍兒。

    鼓震靈之簧。

    見《漢武内傳》。

    始十八,妖妙猶雙環。

    寒篁暖鳳觜,銀甲調雁弦。

    自制白雲曲,西王母《白雲謠》雲:“白雲在天,山陵自出。

    ”始送黃金船。

    珠簾卷明月,夜氣如春煙。

    燈花弄粉色,酒紅生臉蓮。

    東堂榴花好,點綴裙腰鮮。

    插花雲髻上,展簟綠蔭前。

    樂事不可極,酣歌變為歎。

    平聲诏書走東下,丞相惟演時為樞密使忽南遷。

    送之伊水頭,相顧淚潸潸。

    臘月相公去,君随赴春官。

    送君白馬寺,獨入東上門。

    故府誰同在,新年獨未還。

    當時作此語,聞者已依然。

    詩系少作,故排偶多,音律諧,無刻琢之句。

     ① 目錄:詩作于仁宗景祐元年(1034)。

    永叔年二十八。

     《年譜》:是年三月,西京秩滿,歸襄城。

    五月,如京師。

     梅《年譜》:仁宗明道二年(1033),除德興令。

    本年三十三歲,為河南主簿。

     《年譜》:仁宗天聖八年(1030),試禮部翰林學士。

    晏公(殊)知貢舉。

    公複為第一。

    三月,禦試崇正殿,公甲科第十四名。

    五月,授将仕郎,試秘書省校書郎,充西京留守推官。

    (推官,唐置,為節度、觀察兩使之僚屬。

    其後諸州皆置。

    亦曰軍事推官。

    宋沿其制。

    )九年(1031)三月,公至西京。

    錢文僖公(惟演)為留守,幕府多名士。

    (《宋史》錢傳:仁宗即位,拜樞密使。

    嗣加同中書門下平章事。

    天聖八年,判河南府。

    再改泰甯軍節度使。

    泰甯在今福建境。

    )與尹(洙)師魯、梅(聖俞)堯臣尤善,日為古文歌詩。

    遂以文章名冠天下。

    明道元年(1032),是春及秋,兩遊嵩嶽。

     《外集》一有《七交》七首,作于天聖九年。

    《尹書記》雲:師魯天下才,神鋒凜豪俊。

    逸骥卧秋枥,意在騤騤迅。

    平居弄翰墨,揮灑不停瞬。

    談笑帝王略,驅馳古今論。

    良工正求玉,片石胡為韞。

    《楊戶曹》雲:子聰江山禀,弱歲擅奇譽。

    盱衡恣文辯,落筆妙言語。

    胡為冉冉趨,三十滞公府。

    美璞思善價,浮雲有夷路。

    大雅惡速成,俟命宜希古。

    《梅主簿》雲:聖俞翹楚才,乃是東南秀,玉山高岑岑,映我覺形陋。

    離騷喻草香,詩人識鳥獸。

    城中争擁鼻,欲學不能就。

    平日禮文賢,甯久滞奔走。

    《王秀才》雲:幾道顔之徒,沈深務覃聖。

    采藻薦良璧,文潤相輝映,入市羊駕車,談道犀為柄。

    時時一文出,往往紙價盛。

    無為戀丘樊,遂滞蒲輪聘。

    《自叙》雲:餘本漫浪者,茲亦漫為官。

    胡然類鸱夷,托載随車轅!時士不俯眉,默默誰與言?賴有洛中俊,日許相跻攀。

    飲德醉醇酎,襲馨佩春蘭。

    平時罷軍檄,文酒聊相歡。

     《集》二十八有《尹師魯墓志銘》雲:有兄源,字子漸,亦以文學知名。

     《外集》十四有《尹源字子漸序》。

    (原字子淵,永叔為改之)蘇子美有《尹子漸哀辭》。

    (《宋詩鈔》) 富弼,字彥國,河南人。

     《集》二十七有《張子野(先)墓志銘》(仁宗康定元年〔1040〕作)雲:初,天聖九年,予為西京留守推官。

    是時陳郡謝希深,南陽張堯夫,與吾子野尚皆無羔。

    于時一府之士,皆魁傑賢豪。

    日相往來,飲酒歌呼,上下角逐,争相先後,以為笑樂。

    而堯夫、子野退然其間,不動聲氣,衆皆指為長者。

    予時尚少,心壯志得,以為洛陽東西之沖,賢豪所聚者多,為适然爾。

    其後去洛來京師,南走夷陵并江漢,其行萬三四千裡。

    山砠水崖,窮居獨遊,思從曩人,邈不可得。

    然雖洛人,至今皆以謂無如向時之盛。

    然後知世之賢豪不常聚,而交遊之難得為可惜也。

    ……子野為人,外雖愉怡,中自刻苦。

    遇人渾渾不見圭角,而志守端直,臨事敢決。

    平居酒半,脫冠垂頭,童然秃且白矣。

    予固已悲其早衰。

    而遂止于此,豈其中亦有不自得者耶? 張先,烏程人,天聖二年進士,官至秘書丞。

    工詞,與柳永齊名。

    有弟充,見永叔所為墓志。

    詩中《次公》疑即指充。

     楊傑,字次公,無為軍人,嘉祐四年進士。

    是《宋詩紀事》二十二。

     魏泰《東軒筆錄》:錢文僖公晚年以使相留守西京。

    官屬皆一時文士,遊宴吟詠,未嘗不同。

    洛下多水竹奇花,凡園囿之勝,無不到者。

     眼有黑花,戲書自遣 【此亦小題大作一例,以花字為樞紐。

    題曰“戲書”,故不嫌小方耳。

    】 洛陽三見牡丹月,春醉往往眠人家。

    揚州一遇芍藥時,夜飲不覺生朝霞。

    天下名花惟有此,樽前樂事更無加。

    如今白首春風裡,病眼何須厭黑花。

    王禹偁表:“早年多病,眼有黑花。

    晚歲多憂,頭生白發。

    ” ① 目錄:詩作于仁宗皇祐元年(1049)。

    永叔年四十三。

     《年譜》:是年正月,自揚州移知颍州。

    二月,至郡,樂西湖之勝,将蔔居焉。

    四月,轉禮部郎中。

    八月,複龍圖閣直學士。

     首句謂天聖九年至明道二年(1032——1034)為西京留守推官時事;次句謂慶曆八年(1048)知揚州時事。

     《集》二《洛陽牡丹圖》(慶曆二年作):洛陽地脈花最宜,牡丹尤為天下奇。

    ……當時絕品可數者,“魏紅”窈窕“姚黃”妃。

     《集》七《謝觀文王尚書惠西京牡丹》:(舉正)……謂我嘗為洛陽客,頗向此花曾涉獵。

    憶昔進士初登科,始事相公沿吏牒。

    河南官屬盡賢俊,洛城池(一為“苑”)籞相連接。

    我時年才二十餘,每到花開如峽蝶。

    “姚黃”“魏紅”腰帶鞓,“潑墨”齊頭藏綠葉;“鶴翎”添色又其次,此外雖妍猶婢妾。

    念昔逢花必沽酒,起坐歡呼屢傾榼。

    而今得酒複何為?愛花繞之空百匝。

    (嘉祐三年〔1058〕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