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中
關燈
小
中
大
乾隆三十五年有重刻本,餘皆未見。
意乾隆本為伊齡阿設局揚州,修改詞曲時所刊也。
《殺妾》折〔繡帶兒〕曲,按格少二句,與《玉簪》之“難提起”、《紫钗》之“金杯小”同犯一病。
蓋明人以〔繡帶兒〕為〔素帶兒〕,沿《南西廂·酬韻》折之訛也。
此記傳唱絕少,五十年前,有《鬼辨》、《算命》等折,偶現歌場,餘生也晚,已不及見。
近時戲中,有《紅梅閣》一種,即隐括此記,今人知者鮮矣。
《東郭》:此記總四十四出,以《孟子》全部演之,為歌場特開生面。
題白雲樓主人編本,峨眉子評點,蓋皆孫仁孺别号也。
仁孺字裡無考,亦一缺事。
出目皆取《孟子》語,其意不出“富貴利達”一句,蓋罵世事也。
卷首有齊人本傳,即引《孟子》原文。
其贊語為仁孺自作,詞雲:“齊人何始,未稽厥父。
善處爾室,二美在戶。
出必餍飽,入每歌舞。
問厥與者,雲是賢主。
室人疑之,未見顯甫。
循彼行迹,東郊之塢。
乞而顧他,餍足何補。
羞語爾娣,淚淫如雨。
詛詈未畢,厥來我豎。
未知爾,驕疾罔愈。
君子念之,我目屢睹。
朝有姬妪,士或商賈。
蒙其二女,式喜無怒。
一或見焉,有如爾祖。
”文頗隽永,妙在不作滑稽語。
書刊于崇祯三年庚午,是仁孺為光熹間人。
其時茄花委鬼,義子奄兒,簪绂厚結貂珰,衣冠等于妾婦,士大夫幾不知廉恥為何物,宜其嬉笑怒罵,一吐胸中之抑郁也。
此記以齊人與陳仲子對照,齊人之無恥,仲子之廉潔,各臻絕頂,而一則貴達,一則窮餓,正足見世風之變。
此等詞曲,若當場奏演,恐竹石俱碎矣。
《紅梨》:此記譜趙伯疇、謝素秋事,頗為奇豔,明曲中上乘之作也。
陽初常熟人,所作有《宵光劍》、《梧桐雨》、《一文錢》諸劇,或改易元詞,或自出機局,盛為歌場生色。
而《紅梨》尤為平生傑作。
中記南渡遺事,及汴京殘破情形,大有故國滄桑之感。
傳奇諸作,大抵言一家離合之情,獨此記家國興衰,備陳始末,洵為詞家異軍。
記中《錯認》、《路叙》、《托寄》諸折,凄迷哀感,雖《狡童》、《禾黍》之歌,亦無以過此。
而葉懷庭止取《訴衷》一折,且雲:“《紅梨》才弱,一二曲後,未免有捉衿露肘之态。
”此言亦覺太過。
《訴衷》折固佳,必謂他折皆捉衿露肘,殊失輕率。
且其時尚無曲譜,而《亭會》、《三錯》、《詠梨》數折,皆用犯調,穩惬美聽,又非深于音律者不能,雖通本用《琵琶》格式至多,不免蹈襲,顧亦無妨也。
《石巢四種》:圓海諸作,自以《燕子箋》最為曲折,《牟尼合》最為藻麗。
自葉懷庭譏其尖刻,世遂屏不與作者之林,實則圓海固深得玉茗之神也。
四種中,《雙金榜》古豔,《牟尼合》秾豔,《燕子箋》新豔,《春燈謎》為悔過之書。
所謂十錯認亦圓海平旦清明時為此由衷之言也。
自來大奸慝必有文才。
嚴介溪之詩,阮圓海之曲,不以人廢言,可謂三百年一作手矣。
《粲花五種》:粲花者,吳石渠别墅也。
石渠宜興人,貞毓相國族叔。
永曆時,官至大學士。
武岡陷,為孔有德所執,不食死。
雖立朝無物望,要不失為殉節也。
王船山仕永曆朝,與五虎交好,所著《永曆實錄》痛诋貞毓,并石渠死節亦矯誣之,謂強餐牛肉下痢死。
明人黨同伐異之風,賢如船山,且不能免,故略辨于此。
(乾隆時石渠賜谥忠節)石渠少時,填詞與阮圓海齊名,而人品則薰莸矣。
所著五種,雖《療妒羹》最負盛名,而文心之細,獨讓《情郵》。
《畫中人》以唐小說《真真》為藍本,今俗劇《鬥牛宮》即從此演出,其詞追仿《還魂》,太覺形似。
《綠牡丹》則科诨至佳,《西園記》則排場近熟,終不如《情郵》之工密也。
(《綠牡丹》為烏程溫氏作,幾興大獄,詳見《複社紀事》及《冬青館集》。
)其自序雲:“莫險于海而海可航,則海可郵也。
莫峻于山而山可梯,則山可郵也。
”又雲:“色以目郵,聲以耳郵,臭以鼻郵,言以口郵,足以走郵,人身皆郵也。
而無一不本于情,有情則伊人萬裡,可憑夢寐以符招。
往哲千秋,亦借詩書而檄緻。
”是粉碎虛空,方有此慧解雲。
陽羨萬紅友樹為石渠之甥,其詞學即得諸舅氏,所作《擁雙豔》三種,世稱奇構,實皆石渠之餘緒耳。
四 明人散曲 明人散曲,作者至多,其有别集可考者,彙志如下。
顧見聞有限,讀者恕其疏拙也。
周憲王:《誠齋樂府》。
李祯:《僑庵小令》。
王九思:《碧山樂府》、《續樂府》、《南曲次韻》。
康海:《沜東樂府》。
楊循吉:《南峰樂府》。
楊慎:《陶情樂府》。
王磐:《西樓樂府》。
李開先:《一笑散》。
馮惟敏:《海浮山堂詞稿》。
常倫:《樓居樂府》。
王骥德:《方諸館樂府》。
俞琬綸:《自娛集》。
陳鳴野:《息柯餘韻》。
陳铎:《秋碧軒稿》。
王澹翁:《欸乃編》。
沈璟:《詞隐新詞》、《曲海青冰》。
沈仕:《唾窗絨》。
史槃:《齒雪餘香》。
金銮:《蕭爽齋樂府》。
汪廷讷:《環翠堂樂府》。
劉效祖:《詞脔》。
梁辰魚:《江東白苎》。
張伯起:《敲月軒詞稿》。
龍子猶:《宛轉歌》。
朱應辰:《淮海新聲》。
施紹莘:《花影集》、《楊夫人辭》。
無名氏:《清江漁譜》。
無名氏:《義山樂府》。
無名氏:《清溪樂府》。
明曲總集,可考者如下。
甯獻王:《北雅》。
臧晉叔:《元曲選百種》。
毛晉:《六十種曲》(以上二種,實是雜劇傳奇,因前文無可附入,列此)。
無名氏:《中和樂章》。
郭春岩:《雍熙樂府》。
無名氏:《盛世新聲》。
張祿:《詞林摘豔》。
陳所聞:《北宮詞紀》、《南宮詞紀》。
張楚叔:《吳騷合編》。
張栩:《彩筆情詞》。
汪廷讷:《四詞宗合刻》。
顧曲散人:《太霞新奏》。
方悟:《青樓韻語廣集》。
沈璟:《南詞韻選》。
無名氏:《遴奇振雅》。
無名氏:《歌林拾翠》。
孟稱舜:《酹江集》。
無名氏:《吳歈萃雅》。
無名氏:《情籁》。
無名氏:《南北詞廣韻選》。
無名氏:《明朝樂章》。
許宇:《詞林逸響》。
明人散曲,既如是之富,而其間享盛名傳麗制者,當以康海、王九思、陳铎、馮惟敏、梁辰魚、施紹莘為最著。
今摘錄若幹首,以見一斑。
康對山《秋興》〔滾繡球〕雲:“鏟畦塍作沼渠,架桑麻蓋隐居,樂陶陶做一個傲羲皇人物,任天公加減乘除。
興來呵旋去沽,睡濃呵誰敢呼!世間情飽谙心目,苦依依,落魄随俗。
隻為雙栖被底難伸腳,七裡灘頭隻釣魚,撇下了王廪天廚。
”又《歸田述喜》〔油葫蘆〕雲:“絲蓋酕醄入醉鄉,端的是天賜将。
華堂開宴列紅妝,新醅飲盡奚童釀,新詞撰就花奴唱。
與知音三兩人,對雲山四五觞。
逍遙散誕情舒放,抵多少法酒大官羊。
”王渼陂《歸興》〔新水令〕雲:“憶秋風遷客走天涯,喜歸來碧山亭下。
水田十數畝,茅屋兩三家。
暮雨朝霞,妝點出辋川畫。
”又〔駐馬聽〕雲:“暗想東華,五夜清霜寒控馬。
尋思别駕,一天殘月曉排衙。
路危常與虎狼狎,命乖卻被兒童罵。
到今日誰管咱,葫蘆提一任閑頑耍。
”又〔沉醉東風〕雲:“露赤腳山巅水涯,科白頭柳堰桃峽。
折角巾,狂生襪,得清閑不說榮華。
提起封侯幾萬家,把一個薄福的先生笑殺。
”陳大聲《秦淮漁隐》〔梁州〕雲:“結交些魚蝦伴侶,搭識上鷗鹭親鄰,忘機怕與兒曹混。
六朝往事,千古英魂,陳宮禾黍,梁殿荊榛。
虛飄飄天地閑人,樂淘淘江漢逸民。
鳴榔近白鹭洲笑采青蘋,推篷向朱雀橋閑看晚雲。
灣船在烏衣巷獨步斜曛,滿身,香熏,蕭然爽透荷風潤。
旋折來柳條嫩,穿得鮮鮮出網鱗,歸去黃昏。
”馮海浮《訪沈青門乞畫》〔水仙子〕雲:“青門地接鳳凰樓,綠水波萦鹦鹉洲,朱英香泛麒麟囿。
寫生绡紀勝遊。
一行書鐵畫銀鈎,一聯詩郊寒島瘦,一度曲評花判柳,一腔春蘊藉風流。
”梁伯龍《詠簾栊》〔白練序〕雲:“風流,倚醉眸,湘裙故留。
牽情處,分明送幾聲莺喉。
綢缪,院宇幽,伴落日陰陰燕子愁。
徘徊久,風驚翠竹,故人相候。
”此數支皆清麗整煉,與元人手筆不同。
而要以施紹莘為一代之殿,其《賦月》一套尤佳,選錄數支,可見子野之工矣。
〔梧桐樹〕雲:“松間漸漸明,柳外微微影,探出花梢,忽與東樓近。
低低與幾平,淡淡分窗進。
雲去雲來,磨洗千年鏡。
照秋千院落人初靜。
”又〔東瓯令〕雲:“山煙醒,柳煙晴,放出妲娥羞澀影。
裝成人世風流境,搖幾樹西廂杏。
浩然風露夜冥冥,細語沒人聞。
”古今賦月之作,如此笨做,從來未有,而用筆輕倩,洵明人中獨步。
意乾隆本為伊齡阿設局揚州,修改詞曲時所刊也。
《殺妾》折〔繡帶兒〕曲,按格少二句,與《玉簪》之“難提起”、《紫钗》之“金杯小”同犯一病。
蓋明人以〔繡帶兒〕為〔素帶兒〕,沿《南西廂·酬韻》折之訛也。
此記傳唱絕少,五十年前,有《鬼辨》、《算命》等折,偶現歌場,餘生也晚,已不及見。
近時戲中,有《紅梅閣》一種,即隐括此記,今人知者鮮矣。
《東郭》:此記總四十四出,以《孟子》全部演之,為歌場特開生面。
題白雲樓主人編本,峨眉子評點,蓋皆孫仁孺别号也。
仁孺字裡無考,亦一缺事。
出目皆取《孟子》語,其意不出“富貴利達”一句,蓋罵世事也。
卷首有齊人本傳,即引《孟子》原文。
其贊語為仁孺自作,詞雲:“齊人何始,未稽厥父。
善處爾室,二美在戶。
出必餍飽,入每歌舞。
問厥與者,雲是賢主。
室人疑之,未見顯甫。
循彼行迹,東郊之塢。
乞而顧他,餍足何補。
羞語爾娣,淚淫如雨。
詛詈未畢,厥來我豎。
未知爾,驕疾罔愈。
君子念之,我目屢睹。
朝有姬妪,士或商賈。
蒙其二女,式喜無怒。
一或見焉,有如爾祖。
”文頗隽永,妙在不作滑稽語。
書刊于崇祯三年庚午,是仁孺為光熹間人。
其時茄花委鬼,義子奄兒,簪绂厚結貂珰,衣冠等于妾婦,士大夫幾不知廉恥為何物,宜其嬉笑怒罵,一吐胸中之抑郁也。
此記以齊人與陳仲子對照,齊人之無恥,仲子之廉潔,各臻絕頂,而一則貴達,一則窮餓,正足見世風之變。
此等詞曲,若當場奏演,恐竹石俱碎矣。
《紅梨》:此記譜趙伯疇、謝素秋事,頗為奇豔,明曲中上乘之作也。
陽初常熟人,所作有《宵光劍》、《梧桐雨》、《一文錢》諸劇,或改易元詞,或自出機局,盛為歌場生色。
而《紅梨》尤為平生傑作。
中記南渡遺事,及汴京殘破情形,大有故國滄桑之感。
傳奇諸作,大抵言一家離合之情,獨此記家國興衰,備陳始末,洵為詞家異軍。
記中《錯認》、《路叙》、《托寄》諸折,凄迷哀感,雖《狡童》、《禾黍》之歌,亦無以過此。
而葉懷庭止取《訴衷》一折,且雲:“《紅梨》才弱,一二曲後,未免有捉衿露肘之态。
”此言亦覺太過。
《訴衷》折固佳,必謂他折皆捉衿露肘,殊失輕率。
且其時尚無曲譜,而《亭會》、《三錯》、《詠梨》數折,皆用犯調,穩惬美聽,又非深于音律者不能,雖通本用《琵琶》格式至多,不免蹈襲,顧亦無妨也。
《石巢四種》:圓海諸作,自以《燕子箋》最為曲折,《牟尼合》最為藻麗。
自葉懷庭譏其尖刻,世遂屏不與作者之林,實則圓海固深得玉茗之神也。
四種中,《雙金榜》古豔,《牟尼合》秾豔,《燕子箋》新豔,《春燈謎》為悔過之書。
所謂十錯認亦圓海平旦清明時為此由衷之言也。
自來大奸慝必有文才。
嚴介溪之詩,阮圓海之曲,不以人廢言,可謂三百年一作手矣。
《粲花五種》:粲花者,吳石渠别墅也。
石渠宜興人,貞毓相國族叔。
永曆時,官至大學士。
武岡陷,為孔有德所執,不食死。
雖立朝無物望,要不失為殉節也。
王船山仕永曆朝,與五虎交好,所著《永曆實錄》痛诋貞毓,并石渠死節亦矯誣之,謂強餐牛肉下痢死。
明人黨同伐異之風,賢如船山,且不能免,故略辨于此。
(乾隆時石渠賜谥忠節)石渠少時,填詞與阮圓海齊名,而人品則薰莸矣。
所著五種,雖《療妒羹》最負盛名,而文心之細,獨讓《情郵》。
《畫中人》以唐小說《真真》為藍本,今俗劇《鬥牛宮》即從此演出,其詞追仿《還魂》,太覺形似。
《綠牡丹》則科诨至佳,《西園記》則排場近熟,終不如《情郵》之工密也。
(《綠牡丹》為烏程溫氏作,幾興大獄,詳見《複社紀事》及《冬青館集》。
)其自序雲:“莫險于海而海可航,則海可郵也。
莫峻于山而山可梯,則山可郵也。
”又雲:“色以目郵,聲以耳郵,臭以鼻郵,言以口郵,足以走郵,人身皆郵也。
而無一不本于情,有情則伊人萬裡,可憑夢寐以符招。
往哲千秋,亦借詩書而檄緻。
”是粉碎虛空,方有此慧解雲。
陽羨萬紅友樹為石渠之甥,其詞學即得諸舅氏,所作《擁雙豔》三種,世稱奇構,實皆石渠之餘緒耳。
四 明人散曲 明人散曲,作者至多,其有别集可考者,彙志如下。
顧見聞有限,讀者恕其疏拙也。
周憲王:《誠齋樂府》。
李祯:《僑庵小令》。
王九思:《碧山樂府》、《續樂府》、《南曲次韻》。
康海:《沜東樂府》。
楊循吉:《南峰樂府》。
楊慎:《陶情樂府》。
王磐:《西樓樂府》。
李開先:《一笑散》。
馮惟敏:《海浮山堂詞稿》。
常倫:《樓居樂府》。
王骥德:《方諸館樂府》。
俞琬綸:《自娛集》。
陳鳴野:《息柯餘韻》。
陳铎:《秋碧軒稿》。
王澹翁:《欸乃編》。
沈璟:《詞隐新詞》、《曲海青冰》。
沈仕:《唾窗絨》。
史槃:《齒雪餘香》。
金銮:《蕭爽齋樂府》。
汪廷讷:《環翠堂樂府》。
劉效祖:《詞脔》。
梁辰魚:《江東白苎》。
張伯起:《敲月軒詞稿》。
龍子猶:《宛轉歌》。
朱應辰:《淮海新聲》。
施紹莘:《花影集》、《楊夫人辭》。
無名氏:《清江漁譜》。
無名氏:《義山樂府》。
無名氏:《清溪樂府》。
明曲總集,可考者如下。
甯獻王:《北雅》。
臧晉叔:《元曲選百種》。
毛晉:《六十種曲》(以上二種,實是雜劇傳奇,因前文無可附入,列此)。
無名氏:《中和樂章》。
郭春岩:《雍熙樂府》。
無名氏:《盛世新聲》。
張祿:《詞林摘豔》。
陳所聞:《北宮詞紀》、《南宮詞紀》。
張楚叔:《吳騷合編》。
張栩:《彩筆情詞》。
汪廷讷:《四詞宗合刻》。
顧曲散人:《太霞新奏》。
方悟:《青樓韻語廣集》。
沈璟:《南詞韻選》。
無名氏:《遴奇振雅》。
無名氏:《歌林拾翠》。
孟稱舜:《酹江集》。
無名氏:《吳歈萃雅》。
無名氏:《情籁》。
無名氏:《南北詞廣韻選》。
無名氏:《明朝樂章》。
許宇:《詞林逸響》。
明人散曲,既如是之富,而其間享盛名傳麗制者,當以康海、王九思、陳铎、馮惟敏、梁辰魚、施紹莘為最著。
今摘錄若幹首,以見一斑。
康對山《秋興》〔滾繡球〕雲:“鏟畦塍作沼渠,架桑麻蓋隐居,樂陶陶做一個傲羲皇人物,任天公加減乘除。
興來呵旋去沽,睡濃呵誰敢呼!世間情飽谙心目,苦依依,落魄随俗。
隻為雙栖被底難伸腳,七裡灘頭隻釣魚,撇下了王廪天廚。
”又《歸田述喜》〔油葫蘆〕雲:“絲蓋酕醄入醉鄉,端的是天賜将。
華堂開宴列紅妝,新醅飲盡奚童釀,新詞撰就花奴唱。
與知音三兩人,對雲山四五觞。
逍遙散誕情舒放,抵多少法酒大官羊。
”王渼陂《歸興》〔新水令〕雲:“憶秋風遷客走天涯,喜歸來碧山亭下。
水田十數畝,茅屋兩三家。
暮雨朝霞,妝點出辋川畫。
”又〔駐馬聽〕雲:“暗想東華,五夜清霜寒控馬。
尋思别駕,一天殘月曉排衙。
路危常與虎狼狎,命乖卻被兒童罵。
到今日誰管咱,葫蘆提一任閑頑耍。
”又〔沉醉東風〕雲:“露赤腳山巅水涯,科白頭柳堰桃峽。
折角巾,狂生襪,得清閑不說榮華。
提起封侯幾萬家,把一個薄福的先生笑殺。
”陳大聲《秦淮漁隐》〔梁州〕雲:“結交些魚蝦伴侶,搭識上鷗鹭親鄰,忘機怕與兒曹混。
六朝往事,千古英魂,陳宮禾黍,梁殿荊榛。
虛飄飄天地閑人,樂淘淘江漢逸民。
鳴榔近白鹭洲笑采青蘋,推篷向朱雀橋閑看晚雲。
灣船在烏衣巷獨步斜曛,滿身,香熏,蕭然爽透荷風潤。
旋折來柳條嫩,穿得鮮鮮出網鱗,歸去黃昏。
”馮海浮《訪沈青門乞畫》〔水仙子〕雲:“青門地接鳳凰樓,綠水波萦鹦鹉洲,朱英香泛麒麟囿。
寫生绡紀勝遊。
一行書鐵畫銀鈎,一聯詩郊寒島瘦,一度曲評花判柳,一腔春蘊藉風流。
”梁伯龍《詠簾栊》〔白練序〕雲:“風流,倚醉眸,湘裙故留。
牽情處,分明送幾聲莺喉。
綢缪,院宇幽,伴落日陰陰燕子愁。
徘徊久,風驚翠竹,故人相候。
”此數支皆清麗整煉,與元人手筆不同。
而要以施紹莘為一代之殿,其《賦月》一套尤佳,選錄數支,可見子野之工矣。
〔梧桐樹〕雲:“松間漸漸明,柳外微微影,探出花梢,忽與東樓近。
低低與幾平,淡淡分窗進。
雲去雲來,磨洗千年鏡。
照秋千院落人初靜。
”又〔東瓯令〕雲:“山煙醒,柳煙晴,放出妲娥羞澀影。
裝成人世風流境,搖幾樹西廂杏。
浩然風露夜冥冥,細語沒人聞。
”古今賦月之作,如此笨做,從來未有,而用筆輕倩,洵明人中獨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