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間集評注卷八
關燈
小
中
大
》)
孫孟文詞疏朗婉麗,近于韋相。
其《後庭花》第二首吊張麗華,詞意蘊藉凄怨,讀之使人意消。
(《栩莊漫記》) 生查子三首 寂寞掩朱門,正是天将暮。
暗澹小庭中,滴滴梧桐雨。
繡工夫,牽心緒。
配盡鴛鴦縷。
待得沒人時,偎倚論私語。
〔校〕末句,“偎”字王本作“隈”。
〔評〕上半阕極寫寂靜,下半阕寫幽怨。
怨而不怒,足耐回味。
(《栩莊漫記》) 其二 暖日策花骢,亸鞚垂楊陌。
芳草惹煙青,落絮随風白。
誰家繡毂動香塵,隐映神仙客。
狂殺玉鞭郎,咫尺音容隔。
〔注〕湯校本:“亸”音“朵”,垂下貌。
〔評〕六朝風華而稍參差之,即是詞也。
唐詩盡出《選》詩。
茲體猶未入。
(湯顯祖) 其三 金井堕高桐,玉殿籠斜月。
永巷寂無人,斂态愁堪絕。
玉爐寒,香燼滅。
還似君恩歇。
翠辇不歸來,幽恨将誰說。
〔注〕《列女傳》:姜後脫簪珥,待罪永巷。
謂宮中長巷,幽閉宮女之有過者。
臨江仙二首 霜拍井梧幹葉堕,翠帷雕檻初寒。
薄鉛殘黛稱花冠。
含情無語,延伫倚闌幹。
杳杳征輪何處去,離愁别恨千般。
不堪心緒正多端。
鏡奁長掩,無意對孤鸾。
其二 暮雨凄凄深院閉,燈前凝坐初更。
玉钗低壓鬓雲橫。
半垂羅幕,相映燭光明。
終是有心投漢珮,低頭但理秦筝。
燕雙鸾耦不勝情。
隻愁明發,将逐楚雲行。
〔注〕《風俗通》:“筝”,秦聲也。
或言蒙恬所造。
《詩》:“明發不昧,有懷二人。
”注雲“明發”,将旦也。
酒泉子三首 空碛無邊,萬裡陽關道路。
馬蕭蕭,人去去。
隴雲愁。
香貂舊制戎衣窄,胡霜千裡白。
绮羅心,魂夢隔。
上高樓。
〔注〕《元和志》:陽關居玉門關之西,為出塞必經之地。
《秦州記》:隴山東西百八十裡。
登山巅東望,秦川四五百裡,極目泯然。
山東人行役升此而顧瞻者,莫不悲思。
山下有隴關,即大震關,為秦雍喉咽。
其二 曲檻小樓,正是莺花二月。
思無聊,愁欲絕。
郁離襟。
展屏空對潇湘水,眼前千萬裡。
淚淹紅,眉斂翠。
恨沉沉。
〔校〕“潇湘”,吳本作“蕭相”。
“淚淹紅”句,毛本王本“淹”字均作“掩”。
其三 斂态窗前,袅袅雀钗抛頸。
燕成雙,鸾對影。
耦新知。
玉纖澹拂眉山小,鏡中嗔共照。
翠連娟,紅缥缈。
早妝時。
〔注〕何遜詩:雀钗橫曉鬓。
清平樂二首 愁腸欲斷,正是青春半。
連理分枝鸾失伴,又是一場離散。
掩鏡無語眉低,思随芳草萋萋。
憑仗東風吹夢,與郎終日東西。
〔注〕《晉中興祥征記》:連理,仁木也。
或異枝還合,皆兩樹共合。
〔評〕柔情密意,思路凄然。
(《白雨齋詞評》) 東風吹夢,與郎東西,語極纏綿沉摯。
(《栩莊漫記》) 其二 等閑無語,春恨如何去。
終是疏狂留不住,花暗柳濃何處。
盡日目斷魂飛,晚窗斜界殘晖。
長恨朱門薄暮,繡鞍骢馬空歸。
〔評〕“終是疏狂留不住”,無限傷怨。
不嫌其說得盡。
(《栩莊漫記》) 更漏子二首 聽寒更,聞遠雁,半夜蕭娘深院。
扃繡戶,下珠簾,滿庭噴玉蟾。
人語靜,香閨冷,紅幕半垂清影。
雲雨态,蕙蘭心,此情江海深。
〔注〕《栩莊漫記》:唐人詩詞嘗用蕭郎蕭娘字以代少年及少女。
如《全唐詩話》雲,崔郊有婢鬻于連帥。
郊有詩曰,侯門一入深如海,從此蕭郎是路人。
楊巨源《崔娘詩》雲,風流才子多春思,腸斷蕭娘一紙書。
又如詞中之貪與蕭郎眉語,不知舞錯伊州。
又半夜蕭娘深院,皆是。
但不知慣以蕭氏為代,其意何在,豈以蕭為望族故耶。
其二 今夜期,來日别,相對隻堪愁絕。
偎粉面,撚瑤簪,無言淚滿襟。
銀箭落,霜華薄,牆外曉雞喔喔。
聽付囑,惡情悰,斷腸西複東。
〔校〕“偎”字王本作“隈”。
〔評〕得情深江海,自不至斷腸東西。
其不然者,命也,數也。
人非木石,那得無情。
世間負心人,木石之不若也。
(湯顯祖) 女冠子二首 蕙風芝露,壇際殘香輕度。
蕊珠宮。
苔點分圓碧,桃花踐破紅。
品流巫峽外,名籍紫微中。
真侶墉城會,夢魂通。
〔注〕《神異經》:青丘山有紫微宮。
天真仙女,多遊于此。
《水經注》:昆侖山有墉城。
金台玉樓,相望如一。
其《後庭花》第二首吊張麗華,詞意蘊藉凄怨,讀之使人意消。
(《栩莊漫記》) 生查子三首 寂寞掩朱門,正是天将暮。
暗澹小庭中,滴滴梧桐雨。
繡工夫,牽心緒。
配盡鴛鴦縷。
待得沒人時,偎倚論私語。
〔校〕末句,“偎”字王本作“隈”。
〔評〕上半阕極寫寂靜,下半阕寫幽怨。
怨而不怒,足耐回味。
(《栩莊漫記》) 其二 暖日策花骢,亸鞚垂楊陌。
芳草惹煙青,落絮随風白。
誰家繡毂動香塵,隐映神仙客。
狂殺玉鞭郎,咫尺音容隔。
〔注〕湯校本:“亸”音“朵”,垂下貌。
〔評〕六朝風華而稍參差之,即是詞也。
唐詩盡出《選》詩。
茲體猶未入。
(湯顯祖) 其三 金井堕高桐,玉殿籠斜月。
永巷寂無人,斂态愁堪絕。
玉爐寒,香燼滅。
還似君恩歇。
翠辇不歸來,幽恨将誰說。
〔注〕《列女傳》:姜後脫簪珥,待罪永巷。
謂宮中長巷,幽閉宮女之有過者。
臨江仙二首 霜拍井梧幹葉堕,翠帷雕檻初寒。
薄鉛殘黛稱花冠。
含情無語,延伫倚闌幹。
杳杳征輪何處去,離愁别恨千般。
不堪心緒正多端。
鏡奁長掩,無意對孤鸾。
其二 暮雨凄凄深院閉,燈前凝坐初更。
玉钗低壓鬓雲橫。
半垂羅幕,相映燭光明。
終是有心投漢珮,低頭但理秦筝。
燕雙鸾耦不勝情。
隻愁明發,将逐楚雲行。
〔注〕《風俗通》:“筝”,秦聲也。
或言蒙恬所造。
《詩》:“明發不昧,有懷二人。
”注雲“明發”,将旦也。
酒泉子三首 空碛無邊,萬裡陽關道路。
馬蕭蕭,人去去。
隴雲愁。
香貂舊制戎衣窄,胡霜千裡白。
绮羅心,魂夢隔。
上高樓。
〔注〕《元和志》:陽關居玉門關之西,為出塞必經之地。
《秦州記》:隴山東西百八十裡。
登山巅東望,秦川四五百裡,極目泯然。
山東人行役升此而顧瞻者,莫不悲思。
山下有隴關,即大震關,為秦雍喉咽。
其二 曲檻小樓,正是莺花二月。
思無聊,愁欲絕。
郁離襟。
展屏空對潇湘水,眼前千萬裡。
淚淹紅,眉斂翠。
恨沉沉。
〔校〕“潇湘”,吳本作“蕭相”。
“淚淹紅”句,毛本王本“淹”字均作“掩”。
其三 斂态窗前,袅袅雀钗抛頸。
燕成雙,鸾對影。
耦新知。
玉纖澹拂眉山小,鏡中嗔共照。
翠連娟,紅缥缈。
早妝時。
〔注〕何遜詩:雀钗橫曉鬓。
清平樂二首 愁腸欲斷,正是青春半。
連理分枝鸾失伴,又是一場離散。
掩鏡無語眉低,思随芳草萋萋。
憑仗東風吹夢,與郎終日東西。
〔注〕《晉中興祥征記》:連理,仁木也。
或異枝還合,皆兩樹共合。
〔評〕柔情密意,思路凄然。
(《白雨齋詞評》) 東風吹夢,與郎東西,語極纏綿沉摯。
(《栩莊漫記》) 其二 等閑無語,春恨如何去。
終是疏狂留不住,花暗柳濃何處。
盡日目斷魂飛,晚窗斜界殘晖。
長恨朱門薄暮,繡鞍骢馬空歸。
〔評〕“終是疏狂留不住”,無限傷怨。
不嫌其說得盡。
(《栩莊漫記》) 更漏子二首 聽寒更,聞遠雁,半夜蕭娘深院。
扃繡戶,下珠簾,滿庭噴玉蟾。
人語靜,香閨冷,紅幕半垂清影。
雲雨态,蕙蘭心,此情江海深。
〔注〕《栩莊漫記》:唐人詩詞嘗用蕭郎蕭娘字以代少年及少女。
如《全唐詩話》雲,崔郊有婢鬻于連帥。
郊有詩曰,侯門一入深如海,從此蕭郎是路人。
楊巨源《崔娘詩》雲,風流才子多春思,腸斷蕭娘一紙書。
又如詞中之貪與蕭郎眉語,不知舞錯伊州。
又半夜蕭娘深院,皆是。
但不知慣以蕭氏為代,其意何在,豈以蕭為望族故耶。
其二 今夜期,來日别,相對隻堪愁絕。
偎粉面,撚瑤簪,無言淚滿襟。
銀箭落,霜華薄,牆外曉雞喔喔。
聽付囑,惡情悰,斷腸西複東。
〔校〕“偎”字王本作“隈”。
〔評〕得情深江海,自不至斷腸東西。
其不然者,命也,數也。
人非木石,那得無情。
世間負心人,木石之不若也。
(湯顯祖) 女冠子二首 蕙風芝露,壇際殘香輕度。
蕊珠宮。
苔點分圓碧,桃花踐破紅。
品流巫峽外,名籍紫微中。
真侶墉城會,夢魂通。
〔注〕《神異經》:青丘山有紫微宮。
天真仙女,多遊于此。
《水經注》:昆侖山有墉城。
金台玉樓,相望如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