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五代宋詞選七

關燈
》二) 右梁啓超詞一首,録自《藝蘅館詞選》。

     易孺 〔小傳〕 易孺號大廠,又號韋齋,廣東鶴山人。

    同治十三年(一八七四)三月十三日生。

    原名廷熹,字季復。

    早歲肄業廣雅書院,爲陳澧再傳弟子。

    中年遊學日本,習師範。

    旋從楊文會學佛。

    工詩、詞、書、畫,尤精篆刻。

    歷任北京高等師範學校、上海音樂院教授。

    與蕭友梅合作新體樂歌,盛行於民國初年。

    晚歲窮愁潦倒,以民國三十年(一九四一)十一月初九日卒於上海,年六十八。

    孺填詞務爲生澀,愛取周、吳諸僻調,一一依其四聲虛實而強填之,用心至苦,自謂:“百澀詞心不要通”雲。

    有寫本《大廠詞稿》行世。

    遺製《和玉田詞》一卷,漸趨疏隽,待刊。

     霜花腴 九日浦江園 怨潮暮咽,對莽蒼迢迢,剩寫心枯。

    衰草煙冥,碧天雲皺,秋花未引清娛。

    亂蓬已疏,奈淚深先沐茱萸。

    怕殘蟬做足銷凝,夢淒聲晚渺寒蕪。

      仙客醉楓山路,競分箋刻燭,記在西湖。

    佳節都過,閒情依舊,而今慧迹全孤。

    據愁槁梧,惱暗茸羞帽微烏。

    更滄溟雁遠帆遲,幾人知寓書? 滿江紅 不匱詞翁、忍寒教授皆賜和拙作《滿江紅》之闋,歡感何既!别觸愴傷,更次前韻,分呈誨督。

     一葉輿圖,慘換了幾分顔色。

    誰忍問二陵風雨,六朝城闕。

    雨粟哭從倉頡後,散花妙近維摩側。

    咽不成“鬲指念奴嬌”,聲聲歇。

      塵根斷,無生滅。

    山河在,離言説。

    剩倉皇辭廟,報君以血。

    蜀道鵑魂環佩雨,胡沙馬背琵琶月。

    莽乾坤今日竟如何?同傾缺。

     虞美人 霜中楓冷猶紅舞,樵笛憑誰譜?不求老屋得三間,讓與枯僧和餓占名山。

      幽蘭自爾能心素,休作傾城顧。

    水清拈取一枝看,忍向春風爲伴卷簾寒。

     右易孺詞三首,録自《大廠詞稿》及《和玉田詞》。

     〔集評〕 葉恭綽曰:大廠詞審音琢句,取徑艱澀。

    茲録其較疏快之作,解人當不難索也。

    (《廣篋中詞》三) 夏敬觀 〔小傳〕 夏敬觀字劍丞,號盥人,又號吷庵,江西新建人。

    光緒元年(一八七五)五月初十日生於長沙。

    甲午(一八九四)舉人,歷任三江師範學堂、復旦、中國公學監督,江蘇巡撫參議,署提學使。

    民國初,任浙江教育廳長。

    旋退隱滬西,築室康家橋,小有花木之勝。

    家精庖饌,恒與詞流嘯詠其間。

    通經、史,工詩、詞。

    晚歲斥賣舊宅,以鬻畫自給。

    一九五三年五月十四日(農曆四月初二日)卒,年七十九。

    著有《漢短簫鐃歌注》、《詞調溯源》、《忍古樓詞話》、《忍古樓詩集》、《吷庵詞》等書。

     解連環 溪花零落,秋意漸深。

    偶溯舊遊,不勝遲暮之感,因賦此解,以遣愁懷。

     後溪燈閣,迎飛螢度水,亂投簾幕。

    待兔影才轉高梧,聽斜透樓鐘,四鳴街柝。

    綷衣聲,誤風卷葉啼廊角。

    早空梁射眼,照見玉人,粉淚雙落。

      蒼苔印殘綉屩,記銀屏抱汲,秋斷闌索。

    翠帶壓千疊愁香,繞衰柳彎堤,恨阻幽約。

    幾日驚飆,對萬頃疏紅殘萼。

    問誰知?素娥耐冷,夜情似昨。

     徵招 花朝社集,追念漚翁下世,各擬挽章。

    五旦徵調最哀,爲燕樂所不備。

    白石尋韻作譜,音響巉峭。

    覆杯墮淚,漫倚此聲。

     溫風不解哀弦冷,泠泠霅溪霜水。

    縹緲鶴歸雲,斷詞仙遊戲。

    舜韶潛在耳,念遺響紫霞能記。

    痛絶人琴,折楊難繼,玉桐教碎。

      眼底破家山,空憑弔,淒涼故人身世。

    帝所奏鈞天,喚頽魂不起。

    爲君圖玉笥,問誰識女蘿山鬼?強持酒一酹荒丘,奈谷蘭春萎! 石州慢 自題填詞圖 花底清歌,尊畔墜歡,那與頭白?誰呼醉席魂馨?起拂硯埃教惜。

    箋天有恨,試遣譜入宮商,媧皇弦竹皆陳迹。

    宛轉訴愁環,聽秋蟲虛織。

      岑寂!好山來夢,荒谷行吟,念中泉石。

    憑仗吳裝,替寫林嵐蒼碧。

    敲殘柳癭,送老久厭名場,閑謳莫付南樓笛。

    曙海蕩行襟,澹叢悲餘憶。

     烏夜啼 玉繩初掛墻東,去花叢,遮莫圓如秋扇感西風。

      銀漢轉,衆星見,暗簾櫳,無奈寒螢三兩露華中! 小重山 人事支離到歲殘。

    夢程天樣闊,枕難安。

    糾紛心目是關山。

    宵來雪,未比曉晴寒。

      身世寄危闌。

    樓臺噓蜃現,不堪看。

    西飛多少雁聲酸。

    滄洲畔,閑地可容寬? 八聲甘州 聽愁霖一陣打窗來,層陰黯重軒。

    任臯雷殷地,梅風拂渡,莫掃蠻煙。

    江擁涕洟入海,楚夢總無邊。

    誰管湯湯水?漸蹴吳天。

      廿載萍浮南北,問故鄉何所?能守田園。

    睹嚙根桑盡,本不植高原。

    對滄洲潮吞汐卷,恐陸沉深恨有難言。

    空凝望,止狂流駐,休漲前川。

     右夏敬觀詞六首,録自《吷庵詞》及《詞學季刊》。

     〔集評〕 葉恭綽曰:鑒丞平生所學,皆力闢徑塗;詞尤穎異,三十後已卓然成家。

    今又二十餘載矣!詞壇尊宿,合繼王、朱,固不徒爲西江社裏人也。

    (《廣篋中詞》四) 王國維 〔小傳〕 王國維字伯隅,號靜安,浙江海寧人。

    光緒三年(一八七七)生。

    以諸生留學日本。

    早歲治詞曲,晚乃專力經史。

    適古文字器物出土者日多,因以其學識理董之,遂發前人所未發,爲世推重。

    晚主清華大學研究院,以民國十六年(一九二七)自沈萬壽山昆明湖以卒,年五十。

    身後遺著,彙刊爲《觀堂全書》,其《觀堂集林》則手定本也。

    又有《人間詞話》,别徵卓識,爲學者所稱。

    其《觀堂長短句》一卷,經朱孝臧删定,刊入《滄海遺音集》。

    國維論詞:“於五代喜李後主、馮正中,於北宋喜永叙、子瞻、少遊、美成,於南宋除稼軒、白石外,所嗜蓋鮮矣。

    尤痛詆夢窗、玉田,謂夢窗砌字,玉田壘句,一雕琢,一敷衍,其病不同,而同歸於淺薄。

    六百年來,詞之不振,實自此始”(樊志厚序)雲。

     蝶戀花 百尺朱樓臨大道。

    樓外輕雷,不間昏和曉。

    獨倚闌幹人窈窕,閑中數盡行人小。

      一霎車塵生樹杪。

    陌上樓頭,都向塵中老。

    薄晚西風吹雨到,明朝又是傷流潦。

     浣溪沙 掩卷平生有百端,飽更憂患轉冥頑,偶聽啼鴂怨春殘。

      坐覺無何消白日,更緣隨例弄丹鉛,閑愁無分況清歡! 蝶戀花 窗外緑陰添幾許?剩有朱櫻,尚繫殘紅住。

    老盡鶯雛無一語,飛來銜得櫻桃去。

      坐看畫梁雙燕乳。

    燕語呢喃,似惜人遲暮。

    自是思量渠不與,人間總被思量誤! 右王國維詞三首,録自《觀堂長短句》。

     〔集評〕 樊志厚曰:君詞往復幽咽,動搖人心,快而能沉,直而能曲,不屑屑於言詞之末,而名句間出,往往度越前人。

    至其言近而指遠,意決而辭婉,自永叔以後,殆未有工如君者也。

    (《觀堂長短句序》) 陳曾壽 〔小傳〕 陳曾壽字仁先,湖北蘄水人。

    光緒四年戊寅(一八七八)八月十一日生。

    曾祖沆,號秋舫,嘉、道間以詩名,著有“簡學齋詩集”及“詩比興箋”行世。

    曾壽淵源家學,中光緒壬寅舉人、癸卯進士,歷官刑部主事、學部郎中、都察院廣東道監察禦史。

    壯歲築室杭州之南湖,幽居奉母。

    中經喪亂,轉徙津、滬、遼左間。

    生平志事,百不一酬,而繁冤極憤鬱結侘傺幽憂之情,乃一寓之於時。

    義寧陳三立、歸安朱孝臧推挹備至。

    性高潔,晚居滬上一鬥室中,幾榻蕭然,終日焚香默坐而已。

    一九四九年農曆己醜閏七月初九日卒。

    當六十歲時,朋舊爲刊“蒼虬閣詩”十卷。

    其“舊月簃詞”一卷,初亥入“滄海遺音集”。

    餘復取得未刊稿,别刻單行。

    (參閲《蒼虬閣詩》十卷本諸序跋) 八聲甘州 十月返湖廬,晚菊尚餘數種,幽媚可憐。

     慰歸來歲晏肯華予?寒花靚幽姿。

    剩青霞微暈,殘妝乍整,仍自矜持。

    休更銷魂比瘦,惆悵易安詞。

    潔白清秋意,《九辯》難知。

      我是辭柯落葉,任飄零逝水,不憶東籬。

    早芳心委盡,翻怯問佳期。

    看鐙窗疏疏寫影,算一年今夜好秋時。

    平生恨,儘淒迷了,莫上修眉。

     【評】 葉恭綽曰:芳潔之懷,上通騷、雅。

    (《廣篋中詞》三) 踏莎行 白堂看梅 石疊蠻雲,廊棲素雪,鎖愁庭院苔綦澀。

    無人隻有暮鐘來,定中微叩春消息。

      冷霧封香,紺霞迷色,慵妝悄淚誰能惜?一生長伴月昏黃,不知門外冷冷碧。

     浣溪沙 孤山看梅 心醉孤山幾樹霞,有闌幹處有橫斜,幾回堅坐送年華?  似此風光惟強酒,無多涕淚一當花,笛聲何苦怨天涯? 虞美人 傾城士女長堤道,各有情懷好。

    夢中池館畫中人,爲問連朝罷酒是何因?  東風紅了西湖水,濃蘸燕支淚。

    輸他漁子不知愁,偏向落紅深處繫輕舟。

     臨江仙 梔子香寒微雨歇,深深一院清涼。

    花梢斜月半侵床。

    鐙青疏鬢畔,一點寫經香。

      已分今生從斷絶,無端又著思量。

    千生無恙是迴腸。

    溫存涼簟好,今夜未成霜。

     前調 修得南屏山下住,四時花雨迷濛。

    溪山幽絶夢誰同?人間閑夕照,消得一雷峰。

      極目寥天沈雁影,斷魂憑證疏鐘。

    淡雲來往月朦朧。

    藕花風不斷,三界佛香中。

     【評】 葉恭綽曰:悽麗入骨。

    (《廣篋中詞》三) 浣溪沙 己未,都門重遇雲和主人。

     一片紅飄去不回,酒邊清管自生哀,眼明真見故人來。

      我隔蓬山餘涕淚,君歌凝碧費低徊,幾時花發舊池臺? 蝶戀花 聞露 獨夜始知涼月色。

    竹影移廊未覺成蕭瑟。

    微漾湖光熒暗壁,疏鐙影裏芙蓉白。

      偷換流年情思積。

    草際煙浮,已了寒蟲織。

    欹枕不眠聞露滴,心心隻替秋香濕。

     八聲甘州 甲子八月二十七日,雷峰塔圮。

    據塔中所藏“陀羅尼寶篋印經”,造時爲乙亥八月,正宋藝祖開寶八年,距今九百五十餘年矣!千載神歸,一條練去。

    末劫魔深,莫護金剛之杵;暫時眼對,如遊乾闥之城。

    半湖秋水,空遺蛻之龍身;無際斜陽,杳殘痕於鴉影。

    爰同愔仲,共賦此闋,聊寫愁哀。

     鎮殘山風雨耐千年,何心倦津梁?早霸圖衰歇,龍沈鳳杳,如此錢塘!一爾大千震動,彈指失金裝。

    何限恒沙數,難抵悲涼。

      慰我湖居望眼,儘朝朝暮暮,咫尺神光。

    忍殘年心事,寂寞禮空王。

    漫等閒擎天夢了,任長空鴉陣占茫茫。

    從今後,憑誰管領,萬古斜陽? 【評】 葉恭綽曰:悲壯。

    (《廣篋中詞》三) 齊天樂 和彊邨 百年垂死當何世?因依更成輕别。

    費淚園亭,諳愁酒盞,歷歷前痕難滅。

    危雲萬疊。

    剩緘夢淒迷,雁程天闊。

    撥盡寒灰,墜歡零落向誰説?  蓬萊舊事漫憶,更罡風激蕩,搖撼銀闕。

    本願香寒,孤光月隱,堪笑冤禽癡絶!枯枰坐閲。

    拚一往悲涼,爛柯殘劫。

    自懺三生,佛前心字結。

     浣溪沙 書卷抛殘夜未殘,昏昏夜色淡林煙,一痕眉月媚冰天。

      角枕倚時空舊夢,願香冷後證枯禪,儘無聊賴也遲眠。

     揚州慢 憶煙霰洞梅 梅綉荒山,石威靜谷,舊遊最戀煙霞。

    向洞門徐步,幾度問芳華。

    記長倚半山亭子,昏黃月上,倩影橫斜。

    暈微紅墮砌嬌雲,仙夢非耶?  一身萬裡,剩而今慣住胡沙,儘湖水湖煙,也休暗憶,儂已無家。

    飄斷辭枝故蕊,曾何處不是天涯。

    漫拚將今世今生,長負梅花。

     清平樂 笛聲幽怨,愁鎖深深院。

    月上林梢霞影淡,一笑天人初見。

      空山雪閉雲遮,溫存絶代鉛華。

    待到千紅鬧處,故應不見梅花。

     蝶戀花 萬化途中爲侶伴。

    窈窕千春,自許天人眷。

    來去堂堂非聚散,淚乾不道心情換。

      噩夢中年拚怨斷。

    一往淒迷,事與浮雲幻。

    乍卸嚴妝紅燭畔,分明隻記初相見。

     南歌子 雞唱催將息,烏啼續苦吟。

    半床書蠹共銷沈,字裏淒迷時遇少年心。

      塞雪連三月,時花抵萬金。

    年時刻意怕春深,不見春來春去感而今。

     浣溪沙 閲彊邨詞,憶及望予南歸、懸榻以待者經歲,中間數寄詞相問,淒然有作。

     花逕冥冥取次行,舊盟全負甚心情?爇香灰盡也須驚。

      懸榻經年虛望眼,寄聲幾度損吟魂?人天留影一彊邨。

     鷓鴣天 丁醜九月,次愔忡韻。

     衰病逢辰強舉觴,倚欄高處怯流光。

    曾無瘦菊酬佳節,看盡歸鴉掠夕陽。

      樽未暖,意先涼,此心安處是何鄉?應憐倦影隨陽雁,猶戀巫閭絶塞霜。

     前調 燕子嗔簾不上鈎,碧天有恨笑牽牛。

    今生隻道圓如月,小别猶驚冷似秋。

      天易老,水空流,閒情早向死前休。

    爐香隔斷年時影,未必新愁是舊愁。

     前調 偏愛沈吟白石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