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五代宋詞選六
關燈
小
中
大
往復,不數梅溪。
(《篋中詞續》二) 望海潮 基隆爲全臺鎖鑰。
春初海警狎至,上遊撥重兵堵守。
突有法蘭兵輪一艘入口遊奕,傳是越南奔北之師,意存窺伺,越三日始揚帆去,我軍亦不之詰也。
插天翠壁,排山雪浪,雄關險扼東溟。
沙嶼布棋,飆輪測綫,龍驤萬斛難經。
笳鼓正連營。
聽回潮夜半,添助軍聲。
尚有樓船,鱟帆影裏矗危旌。
追思燕頷勛名,問誰投健筆,更請長纓?警鶴唳空,狂魚舞月,邊愁暗入春城。
玉帳坐談兵。
有獞花壓酒,引劍風生。
甚日炎洲洗甲,滄海濁波傾? 酹江月 法夷既據基隆,擅設海禁。
初冬餘自新竹舊港内渡,遇敵艘巡邏者駛及之,幾爲所困。
暴風陡作,去帆如馬,始免於難。
中夜抵福清之觀音澳,宿茅舍,感賦。
樓船望斷,嘆浮天萬裡,盡成鯨窟。
别有仙槎淩浩渺,遙指神山弭節。
瓊島生塵,珠厓割土,此恨何時雪?龍愁鼉憤,夜潮猶助嗚咽。
回憶鳴鏑飛空,猋輪逐浪,脫險真奇絶。
十幅布帆無恙在,把酒狂呼明月。
海鳥忘機,溪雲共宿,時事今休説!驚沙如雨,任他窗紙敲裂。
曲江秋 馬江秋感 寒潮怒激。
看戰壘蕭蕭,都成沙磧。
揮扇渡江,圍棋賭墅,詫綸巾標格。
烽火照水驛。
問誰洗鯨波赤?指點鏖兵處,墟煙暗生,更無漁笛。
嗟惜,平臺獻策,頓銷盡樓船畫鷁。
淒然猨鶴怨,旌旗何在?血淚沾籌筆。
回望一角天河,星輝高擁乘槎客。
算隻有鷗邊,疏葒斷蓼,向人紅泣。
秋霽 基隆秋感 盤島浮螺,痛萬裡胡塵,海上吹落。
鎖甲煙銷,大旗雲掩,燕巢自驚危幕。
乍聞唳鶴、健兒罷唱《從軍樂》。
念衛、霍,誰是漢家圖畫壯麐閣? 遙望故壘,毳帳淩霜,月華當天,空想橫槊。
卷西風寒鴉陳黑,青林凋盡怎棲托?歸計未成情味惡。
最斷魂處,惟見莽莽神州,暮山銜照,數聲哀角。
【評】 譚獻曰:笳吹頻驚,蒼涼詞史,窮髮一隅,增成故實。
(《篋中詩續》二) 齊天樂 臺灣自設行省,撫藩駐臺北郡城,華夷輻湊,規制日廓,洵海外雄都也。
賦詞紀盛。
客來新述瀛洲勝,龍荒頓聞開府。
畫鼓春城,瓌燈夜市,娖隊蠻韡紅舞。
莎茵綉土。
更車走奇肱,馬徠瑤圃。
莫訝瓊仙,眼看桑海但朝暮。
天涯舊遊試數。
緑蕪環廢壘,啼鶪悽苦。
絶島螺盤,雄關豹守,此是神州庭戶!驚濤萬古。
願洗浄兵戈,卷殘樓櫓。
(近聞埤南嘉彰,土寇竊發。
)夢踏雲峰,曙霞天半吐。
浣溪沙 寂寂紋窗黯碧紗,瑤琴彈折落梅花,飄零楊柳怨棲鴉。
對影春衫銷舊酒,誤人塵鏡換朝霞,十年心事兩天涯。
清平樂 春雷殷地,玉女投壺戲。
一朵紅雲飛不起,壓着蟠根仙李。
百年喬木誰栽?迎風簾幕輕開。
燕子不知人世,猶尋舊日樓臺! 右張景祁詞十首,録自百億梅花仙館刊本《新蘅詞》。
〔集評〕 葉衍蘭曰:《新蘅詞》選調必精,摛辭必煉,有石帚之清峭而不偏於勁,有梅溪之幽隽而不失之疏,有夢窗之綿麗而不病其穠,有玉田之婉約而不流於滑,尋聲於清濁高下之别,審音於舌腭唇齒之分,剖析微茫,力追正始。
(《新蘅詞序》) 譚獻曰:韻梅早飲香名,填詞刻意姜、張,研聲刌律,吾黨六七人奉爲導師。
故山兵劫,同好晨星。
亂後重見,君已摧鋒落機,謝去斧藻。
中年哀樂,登科已遲;又復屈承明之著作,走海國之靴闆,不無黃鍾瓦缶之傷;倚聲日富,規制益高,駸駸乎北宋之壇宇;江東獨秀,其在斯人乎?外集集古,多長篇奇製,如《洞仙歌》、《解連環》之組紃石帚,真無縫天衣,當以全集沾被藝林,不悉登也。
(《篋中詞續》二) 莊棫 〔小傳〕 莊棫字中白,江蘇丹徒人。
治《易》、《春秋》,兼通緯候。
先世業鹺,後家中落,校書淮南、江寧各官書局,以光緒四年(一八七八)卒。
著有《蒿庵遺稿》,詞甲、乙稿及補遺附焉。
棫自序謂:“向從北宋溯五代十國,今復下求南宋得失離合之故。
”足見其詞學淵源所自。
與譚獻齊名。
朱孝臧合題二家詞集雲:“臯文説,沆瀣得莊、譚。
感遇霜飛憐鏡子,會心衣潤費爐煙,妙不著言詮。
”(《彊邨語業》卷三)據此,知二氏固常州派之後勁也。
思佳客 二首 春雨 一曲歌成酒一杯,困人天氣好亭臺。
沉沉春晝斜飛雨,寂寂閑門亂點苔。
花幾簇,錦千堆,落紅成陣映香腮。
不如卻下簾兒坐,自看同心七寶釵。
無賴今年又晚春,一春風雨倍銷魂。
梁間歸燕空留客,葉底流鶯解駡人。
飛絮繞,落花頻,佩環搖蕩夢中雲。
閉門已過春三月,莫向青郊問畫輪。
高陽臺 長樂渡 長樂渡邊,秦淮水畔,莫愁艇子曾擕。
一曲西河,尊前往事依稀。
浮萍緑漲前溪遍,問六朝遺迹都迷。
映玻璃,白下城南,武定橋西。
行人共説風光好,愛沙邊鷗夢,雨後鶯啼。
投老方回,練裙十幅誰題?相思子夜春還夏,到歡聞先已淒淒。
更休提,煙外斜陽,柳外長堤。
【評】 譚獻曰:駘蕩怨抑之境,爲前人所未開。
(《篋中詞》五) 蝶戀花 四首 城上斜陽依緑樹。
門外斑騅,見了還相顧。
玉勒珠鞭何處住?回頭不覺天將暮。
風裏餘花都散去。
不省分開,何日能重遇?凝睇窺君君莫誤,幾多心事從君訴。
百丈遊絲牽别院。
行到門前,忽見韋郎面。
欲待回身釵乍顫,近前卻喜無人見。
握手匆匆難久戀。
還怕人知,但弄團團扇。
強得分開心暗戰,歸時莫把朱顔變。
緑樹陰陰晴晝午。
過了殘春,紅萼誰爲主?宛轉花幡勤擁護,簾前錯喚金鸚鵡。
回首行雲迷洞戶。
不道今朝,還比前朝苦。
百草千花羞看取,相思隻有儂和汝。
殘夢初回新睡足。
忽被東風,吹上橫江曲。
寄語歸期休暗蔔,歸來夢亦難重續。
隱約遙峰窗外緑。
不許臨行,私語頻相屬。
過眼芳華真太促,從今望斷橫波目。
【評】 陳廷焯曰:蒿庵《蝶戀花》四章,所謂託志帷房,眷懷身世者。
首章“回頭”七字,感慨無限,下半聲情酸楚,卻又哀而不傷。
次章心事曲折傳出;下半韜光匿采,憂讒畏譏,可爲三嘆。
三章詞殊怨慕;次章蓋言所謀有可成之機,此則傷所遇之卒不合也。
故下雲:“回首行雲迷洞戶,不道今朝,還比前朝苦。
”悲怨已極。
結雲:“百草千花羞看取,相思隻有儂和汝。
”怨慕之深,卻又深信而不疑;想其中或有讒人間之,故無怨當局之語;然非深於風騷者,不能如此忠厚。
四章決然舍去,中有怨情,故才欲説便咽住;下半天長地久之恨,海枯石爛之情,不難得其纏綿沉厚,而難得其溫厚和平。
(《白雨齋詞話》五) 相見歡 二首 春愁直上遙山,綉簾閑。
贏得蛾眉宮樣月兒彎。
雲和雨,煙和霧,一般般。
可恨紅塵遮得斷人間。
深林幾處啼鵑,夢如煙。
直到夢難尋處倍纏綿。
蝶自舞,鶯自語,總淒然。
明月空庭如水似華年。
【評】 陳廷焯曰:二詞用意、用筆,超越古今,能將騷、雅真消息吸入筆端,更不可以時代限也。
(《白雨齋詞話》五) 定風波 爲有書來與我期,便從蘭杜惹相思。
昨夜蝶衣剛入夢,珍重,東風要到送春時。
三月正當三十日,占得,春光畢竟共春歸。
隻有成陰並結子,都是,而今但願着花遲。
【評】 陳廷焯曰:蒿庵詞有看似平常,而寄興深遠,耐人十日思者,如《定風波》雲雲,暗含情事,非細味不見。
(《白雨齋詞話》五) 鳳凰臺上憶吹簫 瓜渚煙消,蕪城月冷,何年重與清遊?對妝臺明鏡,欲説還羞。
多少東風過了,雲縹緲何處勾留?都非舊,君還記否?吹夢西洲。
悠悠,芳辰轉眼,誰料到而今,盡日樓頭。
念渡江人遠,儂更添憂。
天際音書久斷,還望斷天際歸舟。
春回也!怎能教人,忘了閑愁? 【評】 譚獻曰:清空如話,不至輕僄,消息甚微。
(《篋中詞》五) 陳廷焯曰:純是變化風、騷,溫、韋幾非所屑就,尚何有於姜、史?(《白雨齋詞話》五) 右莊棫詞十一首,録自《蒿庵遺集》。
〔集評〕 譚獻曰:閨中之思,靈均之遺則,動於哀愉而不能自已,中白當曰:“非我佳人,莫之能解也。
”(《篋中詞》五) 陳廷焯曰:蒿庵詞窮源竟委,根柢槃深,而世人知之者少。
餘觀其詞,匪獨一代之冠,實能超越三唐、兩宋,與風、騷、漢樂府相表裏,自詞人以來,罕見其匹。
而究其得力處,則發源於國風、小雅,胎息於淮海、大晟,而寢饋於碧山也。
(《白雨齋詞話》五) 譚獻 〔小傳〕 譚獻初名廷獻,字仲修,號復堂,浙江仁和人。
道光十二年(一八三二)生。
同治六年(一八六七)舉人,納貲爲縣令,歷署歙縣、全椒、合肥知縣。
旋歸隱,鋭意撰述,爲一時物望所歸。
光緒二十七年(一九〇一)卒,年七十。
工駢體文,於詞學緻力尤深,選清人詞爲《篋中詞》六卷,續三卷,至精審,學者奉爲圭臬。
又曾評點《駢體文鈔》及周止庵《詞辨》,皆能度人金針者,亦近代詞壇之一大宗師也。
青門引 人去闌幹靜,楊柳曉風初定。
芳春此後莫重來,一分春少,減卻一分病。
離亭薄酒終須醒,落日羅衣冷。
繞樓幾曲流水,不曾留得桃花影。
【評】 陳廷焯曰:透一層説更深,即“相見争如不見”意。
又曰:此詞淒婉而深厚,純乎騷、雅。
(《白雨齋詞話》五) 蝶戀花 二首 庭院深深人悄悄。
埋怨鸚哥,錯報韋郎到。
壓鬢釵梁金鳳小,低頭隻是閑煩惱。
花發江南年正少。
紅袖高樓,争抵還鄉好?遮斷行人西去道,輕軀願化車前草。
玉頰妝臺人道瘦。
一日風塵,一日同禁受。
獨掩疏櫳如病酒,卷簾又是黃昏後。
六曲屏前擕素手。
戲説分襟,真遣分襟驟。
書劄平安君信否?夢中顔色渾非舊。
【評】 陳廷焯曰:“庭院深深”闋,上半傳神絶妙,下半沉痛已極,所謂“情到海枯石爛時”也。
“玉頰妝臺”闋,上半沉至語,殊覺哀而不傷,怨而不怒;下半相思刻骨,寤寐潛通,頓挫沉鬱,可以泣鬼神矣!(《白雨齋詞話》五)。
葉恭綽曰:正中、六一之遺。
(《廣篋中詞》二) 金縷曲 江幹待發 又指離亭樹。
恁春來消除愁病,鬢絲非故。
草緑天涯渾未遍,誰道王孫遲暮?腸斷是空樓微雨。
雲水荒荒人草草,聽林禽隻作傷心語。
行不得,總難住。
今朝滯我江頭路。
近篷窗岸花自發,向人低舞。
裙衩芙蓉零落盡,逝水流年輕負。
漸慣了單寒羈旅。
信是窮途文字賤,悔才華卻受風塵誤。
留不得,便須去。
【評】 葉恭綽曰:如此方可雲“清空不質實”。
(《廣篋中詞》二) 鷓鴣天 緑酒紅燈漏點遲,黃昏風起下簾時。
文鴛蓮葉成漂泊,幺鳳桐花有别離。
雲澹澹,雨霏霏,畫屏閑煞素羅衣。
腰支眉黛無人管,百種憐儂去後知。
一萼紅 吳山 黯愁煙,看青青一片,猶認舊眉山。
花發樓頭,絮飛陌上,春色還似當年。
翠苔畔曾容醉臥,聽語笑風動畫秋千。
一曲琴絲,十三筝柱,原是人間。
細數總成殘夢,嘆都迷蹤迹,隻有留連。
劫換紅羊,巢空紫燕,重來步步迴旋。
盡消受雲飛雨散,化胡蝶猶繞舊闌幹。
不分中年到時,直恁荒寒! 洞仙歌 初秋 楊枝弄碧,繫天涯心眼,幾日涼風便零亂。
畫橋邊,一片流水無聲,人獨立,暮角將愁吹斷。
春城煙雨裏,如夢簾櫳,曾拂檐花笑相見。
我已厭聞歌,玉笛蒼涼,又吹起十年清怨。
問采采夫容隔西洲,卻樹下門前,爲誰留戀? 渡江雲 大觀亭同陽湖趙敬甫、江夏鄭贊侯。
大江流日夜,空亭浪捲,千裡起悲心。
問花花不語,幾度輕寒,恁處好登臨?春幡顫褭,憐舊時人面難尋。
渾不似故山顔色,鶯燕共沉吟。
銷沉,六朝裙屐,百戰旌旗,付漁樵高枕。
何處有藏鴉細柳,繫馬平林?釣磯我亦垂綸手,看斷雲飛過荒潯。
天未暮,簾前隻是陰陰。
【評】 葉恭綽曰:曲而有直體。
(《廣篋中詞》二) 桂枝香 秦淮感秋 瑤流自碧,便作就可憐,如許秋色,隻是煙籠水冷,後庭歌歇。
簾波澹處留人景,褭西風數聲長笛。
彩旗船舫,華燈鼓吹,無復消息。
念舊事沉吟省識。
問曾照當年,惟有明月。
拾翠汀洲,密意總成蕭瑟。
秦淮萬古多情水,奈而今秋燕如客。
望中何限,斜陽衰草,大江南北。
臨江仙 和子珍 芭蕉不展丁香結,匆匆過了春三。
羅衣花下倚嬌憨。
玉人吹笛,眼底是江南。
最是酒闌人散後,疏風拂面微酣。
樹猶如此我何堪?離亭楊柳,涼月照毿毿。
【評】 陳廷焯曰:語極清隽,琅琅可諷,“玉人吹笛”二語,尤爲警絶。
(《白雨齋詞話》五) 右譚獻詞十首,録自《復堂類集》本《復堂詞》及《白雨齋詞話》。
〔集評〕 陳廷焯曰:復堂詞品骨甚高,源委悉達,其胸中、眼中,下筆時匪獨不屑爲陳、朱,儘有不甘爲夢窗、玉田處,所傳雖不多,自是高境。
餘嘗謂近時詞人,莊中白尚矣,蔑以加矣,次則譚仲修,鹿潭雖工詞,尚未升風、騷之堂也。
又曰:仲修小詞絶精,長調稍遜,蓋於碧山深處,尚少一番涵詠功也。
(《白雨齋詞話》五) 葉恭綽曰:仲修先生承常州派之緒,力尊詞體,上溯風、騷,詞之門庭,緣是益廓,遂開近三十年之風尚,論清詞者,當在不祧之列。
(《廣篋
(《篋中詞續》二) 望海潮 基隆爲全臺鎖鑰。
春初海警狎至,上遊撥重兵堵守。
突有法蘭兵輪一艘入口遊奕,傳是越南奔北之師,意存窺伺,越三日始揚帆去,我軍亦不之詰也。
插天翠壁,排山雪浪,雄關險扼東溟。
沙嶼布棋,飆輪測綫,龍驤萬斛難經。
笳鼓正連營。
聽回潮夜半,添助軍聲。
尚有樓船,鱟帆影裏矗危旌。
追思燕頷勛名,問誰投健筆,更請長纓?警鶴唳空,狂魚舞月,邊愁暗入春城。
玉帳坐談兵。
有獞花壓酒,引劍風生。
甚日炎洲洗甲,滄海濁波傾? 酹江月 法夷既據基隆,擅設海禁。
初冬餘自新竹舊港内渡,遇敵艘巡邏者駛及之,幾爲所困。
暴風陡作,去帆如馬,始免於難。
中夜抵福清之觀音澳,宿茅舍,感賦。
樓船望斷,嘆浮天萬裡,盡成鯨窟。
别有仙槎淩浩渺,遙指神山弭節。
瓊島生塵,珠厓割土,此恨何時雪?龍愁鼉憤,夜潮猶助嗚咽。
回憶鳴鏑飛空,猋輪逐浪,脫險真奇絶。
十幅布帆無恙在,把酒狂呼明月。
海鳥忘機,溪雲共宿,時事今休説!驚沙如雨,任他窗紙敲裂。
曲江秋 馬江秋感 寒潮怒激。
看戰壘蕭蕭,都成沙磧。
揮扇渡江,圍棋賭墅,詫綸巾標格。
烽火照水驛。
問誰洗鯨波赤?指點鏖兵處,墟煙暗生,更無漁笛。
嗟惜,平臺獻策,頓銷盡樓船畫鷁。
淒然猨鶴怨,旌旗何在?血淚沾籌筆。
回望一角天河,星輝高擁乘槎客。
算隻有鷗邊,疏葒斷蓼,向人紅泣。
秋霽 基隆秋感 盤島浮螺,痛萬裡胡塵,海上吹落。
鎖甲煙銷,大旗雲掩,燕巢自驚危幕。
乍聞唳鶴、健兒罷唱《從軍樂》。
念衛、霍,誰是漢家圖畫壯麐閣? 遙望故壘,毳帳淩霜,月華當天,空想橫槊。
卷西風寒鴉陳黑,青林凋盡怎棲托?歸計未成情味惡。
最斷魂處,惟見莽莽神州,暮山銜照,數聲哀角。
【評】 譚獻曰:笳吹頻驚,蒼涼詞史,窮髮一隅,增成故實。
(《篋中詩續》二) 齊天樂 臺灣自設行省,撫藩駐臺北郡城,華夷輻湊,規制日廓,洵海外雄都也。
賦詞紀盛。
客來新述瀛洲勝,龍荒頓聞開府。
畫鼓春城,瓌燈夜市,娖隊蠻韡紅舞。
莎茵綉土。
更車走奇肱,馬徠瑤圃。
莫訝瓊仙,眼看桑海但朝暮。
天涯舊遊試數。
緑蕪環廢壘,啼鶪悽苦。
絶島螺盤,雄關豹守,此是神州庭戶!驚濤萬古。
願洗浄兵戈,卷殘樓櫓。
(近聞埤南嘉彰,土寇竊發。
)夢踏雲峰,曙霞天半吐。
浣溪沙 寂寂紋窗黯碧紗,瑤琴彈折落梅花,飄零楊柳怨棲鴉。
對影春衫銷舊酒,誤人塵鏡換朝霞,十年心事兩天涯。
清平樂 春雷殷地,玉女投壺戲。
一朵紅雲飛不起,壓着蟠根仙李。
百年喬木誰栽?迎風簾幕輕開。
燕子不知人世,猶尋舊日樓臺! 右張景祁詞十首,録自百億梅花仙館刊本《新蘅詞》。
〔集評〕 葉衍蘭曰:《新蘅詞》選調必精,摛辭必煉,有石帚之清峭而不偏於勁,有梅溪之幽隽而不失之疏,有夢窗之綿麗而不病其穠,有玉田之婉約而不流於滑,尋聲於清濁高下之别,審音於舌腭唇齒之分,剖析微茫,力追正始。
(《新蘅詞序》) 譚獻曰:韻梅早飲香名,填詞刻意姜、張,研聲刌律,吾黨六七人奉爲導師。
故山兵劫,同好晨星。
亂後重見,君已摧鋒落機,謝去斧藻。
中年哀樂,登科已遲;又復屈承明之著作,走海國之靴闆,不無黃鍾瓦缶之傷;倚聲日富,規制益高,駸駸乎北宋之壇宇;江東獨秀,其在斯人乎?外集集古,多長篇奇製,如《洞仙歌》、《解連環》之組紃石帚,真無縫天衣,當以全集沾被藝林,不悉登也。
(《篋中詞續》二) 莊棫 〔小傳〕 莊棫字中白,江蘇丹徒人。
治《易》、《春秋》,兼通緯候。
先世業鹺,後家中落,校書淮南、江寧各官書局,以光緒四年(一八七八)卒。
著有《蒿庵遺稿》,詞甲、乙稿及補遺附焉。
棫自序謂:“向從北宋溯五代十國,今復下求南宋得失離合之故。
”足見其詞學淵源所自。
與譚獻齊名。
朱孝臧合題二家詞集雲:“臯文説,沆瀣得莊、譚。
感遇霜飛憐鏡子,會心衣潤費爐煙,妙不著言詮。
”(《彊邨語業》卷三)據此,知二氏固常州派之後勁也。
思佳客 二首 春雨 一曲歌成酒一杯,困人天氣好亭臺。
沉沉春晝斜飛雨,寂寂閑門亂點苔。
花幾簇,錦千堆,落紅成陣映香腮。
不如卻下簾兒坐,自看同心七寶釵。
無賴今年又晚春,一春風雨倍銷魂。
梁間歸燕空留客,葉底流鶯解駡人。
飛絮繞,落花頻,佩環搖蕩夢中雲。
閉門已過春三月,莫向青郊問畫輪。
高陽臺 長樂渡 長樂渡邊,秦淮水畔,莫愁艇子曾擕。
一曲西河,尊前往事依稀。
浮萍緑漲前溪遍,問六朝遺迹都迷。
映玻璃,白下城南,武定橋西。
行人共説風光好,愛沙邊鷗夢,雨後鶯啼。
投老方回,練裙十幅誰題?相思子夜春還夏,到歡聞先已淒淒。
更休提,煙外斜陽,柳外長堤。
【評】 譚獻曰:駘蕩怨抑之境,爲前人所未開。
(《篋中詞》五) 蝶戀花 四首 城上斜陽依緑樹。
門外斑騅,見了還相顧。
玉勒珠鞭何處住?回頭不覺天將暮。
風裏餘花都散去。
不省分開,何日能重遇?凝睇窺君君莫誤,幾多心事從君訴。
百丈遊絲牽别院。
行到門前,忽見韋郎面。
欲待回身釵乍顫,近前卻喜無人見。
握手匆匆難久戀。
還怕人知,但弄團團扇。
強得分開心暗戰,歸時莫把朱顔變。
緑樹陰陰晴晝午。
過了殘春,紅萼誰爲主?宛轉花幡勤擁護,簾前錯喚金鸚鵡。
回首行雲迷洞戶。
不道今朝,還比前朝苦。
百草千花羞看取,相思隻有儂和汝。
殘夢初回新睡足。
忽被東風,吹上橫江曲。
寄語歸期休暗蔔,歸來夢亦難重續。
隱約遙峰窗外緑。
不許臨行,私語頻相屬。
過眼芳華真太促,從今望斷橫波目。
【評】 陳廷焯曰:蒿庵《蝶戀花》四章,所謂託志帷房,眷懷身世者。
首章“回頭”七字,感慨無限,下半聲情酸楚,卻又哀而不傷。
次章心事曲折傳出;下半韜光匿采,憂讒畏譏,可爲三嘆。
三章詞殊怨慕;次章蓋言所謀有可成之機,此則傷所遇之卒不合也。
故下雲:“回首行雲迷洞戶,不道今朝,還比前朝苦。
”悲怨已極。
結雲:“百草千花羞看取,相思隻有儂和汝。
”怨慕之深,卻又深信而不疑;想其中或有讒人間之,故無怨當局之語;然非深於風騷者,不能如此忠厚。
四章決然舍去,中有怨情,故才欲説便咽住;下半天長地久之恨,海枯石爛之情,不難得其纏綿沉厚,而難得其溫厚和平。
(《白雨齋詞話》五) 相見歡 二首 春愁直上遙山,綉簾閑。
贏得蛾眉宮樣月兒彎。
雲和雨,煙和霧,一般般。
可恨紅塵遮得斷人間。
深林幾處啼鵑,夢如煙。
直到夢難尋處倍纏綿。
蝶自舞,鶯自語,總淒然。
明月空庭如水似華年。
【評】 陳廷焯曰:二詞用意、用筆,超越古今,能將騷、雅真消息吸入筆端,更不可以時代限也。
(《白雨齋詞話》五) 定風波 爲有書來與我期,便從蘭杜惹相思。
昨夜蝶衣剛入夢,珍重,東風要到送春時。
三月正當三十日,占得,春光畢竟共春歸。
隻有成陰並結子,都是,而今但願着花遲。
【評】 陳廷焯曰:蒿庵詞有看似平常,而寄興深遠,耐人十日思者,如《定風波》雲雲,暗含情事,非細味不見。
(《白雨齋詞話》五) 鳳凰臺上憶吹簫 瓜渚煙消,蕪城月冷,何年重與清遊?對妝臺明鏡,欲説還羞。
多少東風過了,雲縹緲何處勾留?都非舊,君還記否?吹夢西洲。
悠悠,芳辰轉眼,誰料到而今,盡日樓頭。
念渡江人遠,儂更添憂。
天際音書久斷,還望斷天際歸舟。
春回也!怎能教人,忘了閑愁? 【評】 譚獻曰:清空如話,不至輕僄,消息甚微。
(《篋中詞》五) 陳廷焯曰:純是變化風、騷,溫、韋幾非所屑就,尚何有於姜、史?(《白雨齋詞話》五) 右莊棫詞十一首,録自《蒿庵遺集》。
〔集評〕 譚獻曰:閨中之思,靈均之遺則,動於哀愉而不能自已,中白當曰:“非我佳人,莫之能解也。
”(《篋中詞》五) 陳廷焯曰:蒿庵詞窮源竟委,根柢槃深,而世人知之者少。
餘觀其詞,匪獨一代之冠,實能超越三唐、兩宋,與風、騷、漢樂府相表裏,自詞人以來,罕見其匹。
而究其得力處,則發源於國風、小雅,胎息於淮海、大晟,而寢饋於碧山也。
(《白雨齋詞話》五) 譚獻 〔小傳〕 譚獻初名廷獻,字仲修,號復堂,浙江仁和人。
道光十二年(一八三二)生。
同治六年(一八六七)舉人,納貲爲縣令,歷署歙縣、全椒、合肥知縣。
旋歸隱,鋭意撰述,爲一時物望所歸。
光緒二十七年(一九〇一)卒,年七十。
工駢體文,於詞學緻力尤深,選清人詞爲《篋中詞》六卷,續三卷,至精審,學者奉爲圭臬。
又曾評點《駢體文鈔》及周止庵《詞辨》,皆能度人金針者,亦近代詞壇之一大宗師也。
青門引 人去闌幹靜,楊柳曉風初定。
芳春此後莫重來,一分春少,減卻一分病。
離亭薄酒終須醒,落日羅衣冷。
繞樓幾曲流水,不曾留得桃花影。
【評】 陳廷焯曰:透一層説更深,即“相見争如不見”意。
又曰:此詞淒婉而深厚,純乎騷、雅。
(《白雨齋詞話》五) 蝶戀花 二首 庭院深深人悄悄。
埋怨鸚哥,錯報韋郎到。
壓鬢釵梁金鳳小,低頭隻是閑煩惱。
花發江南年正少。
紅袖高樓,争抵還鄉好?遮斷行人西去道,輕軀願化車前草。
玉頰妝臺人道瘦。
一日風塵,一日同禁受。
獨掩疏櫳如病酒,卷簾又是黃昏後。
六曲屏前擕素手。
戲説分襟,真遣分襟驟。
書劄平安君信否?夢中顔色渾非舊。
【評】 陳廷焯曰:“庭院深深”闋,上半傳神絶妙,下半沉痛已極,所謂“情到海枯石爛時”也。
“玉頰妝臺”闋,上半沉至語,殊覺哀而不傷,怨而不怒;下半相思刻骨,寤寐潛通,頓挫沉鬱,可以泣鬼神矣!(《白雨齋詞話》五)。
葉恭綽曰:正中、六一之遺。
(《廣篋中詞》二) 金縷曲 江幹待發 又指離亭樹。
恁春來消除愁病,鬢絲非故。
草緑天涯渾未遍,誰道王孫遲暮?腸斷是空樓微雨。
雲水荒荒人草草,聽林禽隻作傷心語。
行不得,總難住。
今朝滯我江頭路。
近篷窗岸花自發,向人低舞。
裙衩芙蓉零落盡,逝水流年輕負。
漸慣了單寒羈旅。
信是窮途文字賤,悔才華卻受風塵誤。
留不得,便須去。
【評】 葉恭綽曰:如此方可雲“清空不質實”。
(《廣篋中詞》二) 鷓鴣天 緑酒紅燈漏點遲,黃昏風起下簾時。
文鴛蓮葉成漂泊,幺鳳桐花有别離。
雲澹澹,雨霏霏,畫屏閑煞素羅衣。
腰支眉黛無人管,百種憐儂去後知。
一萼紅 吳山 黯愁煙,看青青一片,猶認舊眉山。
花發樓頭,絮飛陌上,春色還似當年。
翠苔畔曾容醉臥,聽語笑風動畫秋千。
一曲琴絲,十三筝柱,原是人間。
細數總成殘夢,嘆都迷蹤迹,隻有留連。
劫換紅羊,巢空紫燕,重來步步迴旋。
盡消受雲飛雨散,化胡蝶猶繞舊闌幹。
不分中年到時,直恁荒寒! 洞仙歌 初秋 楊枝弄碧,繫天涯心眼,幾日涼風便零亂。
畫橋邊,一片流水無聲,人獨立,暮角將愁吹斷。
春城煙雨裏,如夢簾櫳,曾拂檐花笑相見。
我已厭聞歌,玉笛蒼涼,又吹起十年清怨。
問采采夫容隔西洲,卻樹下門前,爲誰留戀? 渡江雲 大觀亭同陽湖趙敬甫、江夏鄭贊侯。
大江流日夜,空亭浪捲,千裡起悲心。
問花花不語,幾度輕寒,恁處好登臨?春幡顫褭,憐舊時人面難尋。
渾不似故山顔色,鶯燕共沉吟。
銷沉,六朝裙屐,百戰旌旗,付漁樵高枕。
何處有藏鴉細柳,繫馬平林?釣磯我亦垂綸手,看斷雲飛過荒潯。
天未暮,簾前隻是陰陰。
【評】 葉恭綽曰:曲而有直體。
(《廣篋中詞》二) 桂枝香 秦淮感秋 瑤流自碧,便作就可憐,如許秋色,隻是煙籠水冷,後庭歌歇。
簾波澹處留人景,褭西風數聲長笛。
彩旗船舫,華燈鼓吹,無復消息。
念舊事沉吟省識。
問曾照當年,惟有明月。
拾翠汀洲,密意總成蕭瑟。
秦淮萬古多情水,奈而今秋燕如客。
望中何限,斜陽衰草,大江南北。
臨江仙 和子珍 芭蕉不展丁香結,匆匆過了春三。
羅衣花下倚嬌憨。
玉人吹笛,眼底是江南。
最是酒闌人散後,疏風拂面微酣。
樹猶如此我何堪?離亭楊柳,涼月照毿毿。
【評】 陳廷焯曰:語極清隽,琅琅可諷,“玉人吹笛”二語,尤爲警絶。
(《白雨齋詞話》五) 右譚獻詞十首,録自《復堂類集》本《復堂詞》及《白雨齋詞話》。
〔集評〕 陳廷焯曰:復堂詞品骨甚高,源委悉達,其胸中、眼中,下筆時匪獨不屑爲陳、朱,儘有不甘爲夢窗、玉田處,所傳雖不多,自是高境。
餘嘗謂近時詞人,莊中白尚矣,蔑以加矣,次則譚仲修,鹿潭雖工詞,尚未升風、騷之堂也。
又曰:仲修小詞絶精,長調稍遜,蓋於碧山深處,尚少一番涵詠功也。
(《白雨齋詞話》五) 葉恭綽曰:仲修先生承常州派之緒,力尊詞體,上溯風、騷,詞之門庭,緣是益廓,遂開近三十年之風尚,論清詞者,當在不祧之列。
(《廣篋